学术投稿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80例治疗分析

吴任荣;劳维蔼

关键词:胫骨骨折, 腓骨
摘要:目的:总结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临床治疗经验以提高疗效.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的80例随访完整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伤口Ⅰ期愈合65例(81%),延期愈合15例(19%);骨折愈合72例(90%),延期愈合6例(7.5%),骨不连接2例(2.5%),平均愈合时间9.3个月.结论: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应早期充分清洗伤口,彻底清创,采用恰当的骨折固定,力争Ⅰ期闭合创面.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重复肾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小儿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超声诊断及其对该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年内32例小儿重复肾的临床资料和超声检查.结果:32例均经超声检查诊断该病,并经IVU(静脉尿路造影)或手术证实.16例左侧重复肾,14例右侧重复肾,2例双侧重复肾.22例合并尿路畸形或尿路异常,其中14例输尿管异位开口,5例输尿管囊肿,1例对侧肾发育不良,1例对侧肾囊性变,1例患肾结石.结论:超声检查应作为小儿重复肾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作者:梁燕;符柳江;魏青;李汉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现代产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建设与管理

    监护病房又称加强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应用先进的诊断方法和监测技术,集中优良的技术设备和精干的医护人员,对危重病人进行连续而细致的观察,并采取及时、积极的治疗措施和高质量护理,以抢救患者生命的集中医疗单位.

    作者:陈敦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头孢菌素类及硝基咪唑类衍生物抗生素在胆汁中的代谢特点及意义

    目的:观察部分头孢菌素类及硝基咪唑衍生物类抗生素在人胆汁中的代谢特点,为临床抗胆道感染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临床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鼻胆管外引流术(ENBD)直接获取胆汁,分别给予头孢拉定、头孢哌酮钠、头孢曲松钠、甲硝唑和替硝唑,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连续动态监测各抗生素胆汁内浓度变化及代谢特点.结果:静脉给药后0.25~1.5 h各组抗生素浓度上升:(1)头孢曲松组上升更明显(P<0.01),头孢哌酮次之,2 h各组抗生素浓度均下降,头孢哌酮组下降缓慢(P<0.01),胆汁内药物峰浓度以头孢曲松高,头孢哌酮次之,头孢拉定低(P<0.01).(2)甲硝唑较替硝唑上升更明显(P<0.01),且峰浓度高、达峰时间短,但替硝唑半衰期明显长于甲硝唑.结论:头孢哌酮与头孢曲松钠、甲硝唑和替硝唑均具有在胆汁内达峰时间短、峰浓度高、半衰期长的特点,结合临床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可作为联合抗胆道感染的佳抗生素选择.

    作者:周梅花;孙桂华;孙大勇;赵树进;曾海平;钟武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食管心房调搏术在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分型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食管心房调搏术探讨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电生理特点并进行临床分型.方法:对18例PSVT患儿应用食管心房调搏术,采用S1S1分级递增法,或S1S1连续递增法,或S1S2(或S1S2S3)程序早搏刺激法,进行心房调搏,均成功诱发PSVT发作,并分析其电生理特点.采用S1S1超速抑制法终止PSVT发作.结果: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均为慢-快型)6例,隐匿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6例,显性预激综合征4例,多发性旁路2例.结论:食管心房调搏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无创性电生理检查术,对小儿PSVT的临床分型,指导用药甚至治疗有重要作用.

    作者:崔泽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子宫肌瘤患者入置吉妮环避孕效果观察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长期、可逆的避孕方法,传统放置IUD,一直把子宫肌瘤患者列为禁忌证,部分希望采用IUD为长期避孕措施的育龄子宫肌瘤患者得不到相应的服务,而吉妮环则为扩大IUD的适用范围提供了可能.本中心通过在B超下给子宫肌瘤患者置入吉妮环避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定炎;彭文湃;姜碧卿;周立晓;曾亮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国湖北地区妇女FSHR第7、10(A)外显子基因分布的研究

    目的:研究湖北地区汉族健康妇女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第7、10(A)外显子基因分布.方法:采用PCR及RFLP方法检测106例湖北地区汉族健康妇女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第7、10(A)外显子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湖北地区汉族妇女存在以上两位点的突变,基因型分别为86/86、86/49,分布频率为96.22%和3.78%;216/216、216/128,分布频率为98.11%和1.89%.结论:湖北地区汉族健康妇女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第7、10(A)外显子基因存在突变,这为研究该基因与某些生殖内分泌疾病发病的关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作者:肖卓妮;徐望明;杨菁;程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隐匿性巩膜破裂伤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隐匿性巩膜破裂伤的临床特点,分析临床误诊、漏诊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37例隐匿性巩膜破裂伤的临床资料,包括眼部症状、体征、手术探查及误诊情况.结果:隐匿性巩膜破裂伤主要表现为受伤后视力差、眼压低、球结膜下出血、前房出血及眼球活动受限.受伤部位以上方为主,发病隐匿,37例中误诊、漏诊15例.结论:隐匿性巩膜破裂伤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确切的诊断标准,易误诊、漏诊.详细询问病史、及时行手术探查、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可有效降低误诊、漏诊率.

    作者:武犁;邢怡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丹参酮ⅡA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8只8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成3组:一组于8周处死,另两组分别经腹腔注射丹参酮IIA和蒸馏水(1 g·kg-1·d-1),共10周.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应用HE染色、VG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心肌细胞的直径和面积、心肌组织胶原体积比例(CVF)、血管周围胶原面积和管腔面积比例(PVCA)以及蛋白激酶C(PKC)的表达.结果:与8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相比,18周龄大鼠的SBP、LVMI、心肌细胞的直径、面积、CVF、PVCA显著增加,PKC表达上调,丹参酮IIA治疗可抑制LVH的发展和心肌组织PKC的表达,但收缩压无明显改变.结论:长期应用丹参酮ⅡA治疗可预防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丹参酮ⅡA降低了心脏PKG的表达有关.

    作者:谢辉;郑智;龚丽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Caroli病合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例

    患儿5岁,男,因血尿、酱油色尿伴腹胀1个月入院.5个月前无意间发现小便颜色变深,呈酱油色,且晨起时较重,无发热及面部水肿,拟诊肾炎服用激素治疗1个月余,症状有所好转;近1个月来腹胀逐渐加重,伴消瘦,无下肢水肿.

    作者:张玉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B超诊断膀胱破裂的体会

    我院于1998年开始,对11例闭合性膀胱破裂伤采用B超进行诊断并改进,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2例,年龄23~47岁,平均31.5岁.伴休克7例.合并脾破裂1例,肝破裂及胆囊脱位1例,骨盆骨折8例,四肢骨折5例,肋骨骨折3例,外阴血肿1例.

    作者:隋仕宇;袁海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严重爆震伤的早期监测与护理

    严重爆震伤是指爆炸冲击波为主的多种致伤因素引起的致命性损伤.临床上不少见,有较高的护理要求.笔者自1990年至今成功护理4例,报告如下.

    作者:翟桂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射频消融术治疗前庭大腺囊肿34例分析

    前庭大腺囊肿是由于前庭大腺管阻塞,分泌物或浓液积聚而成.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或囊肿剥出术.我科于2001年4月起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前庭大腺囊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子宫腺肌症111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症的发病相关因素,临床表现及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11例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症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1例平均年龄为43.2岁,30~50岁占81.9%,经产妇占91.0%,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痛经(70.2%)、月经异常(63.0%)、子宫增大(95.5%),术前诊断符合率55.9%,B超诊断符合率53.2%,血清CA125检测阳性率70.4%,MRI检测阳性率90.9%.结论:子宫腺肌症的发病与分娩、宫腔操作等造成子宫内膜侵入子宫基层生长有关,其临床表现以痛经、月经异常为主,单靠临床表现诊断该症准确率低,综合临床表现、B超及血清CA125的联合检测能提高子宫腺肌症的术前诊断率,MRI诊断子宫腺肌症灵敏度高.

    作者:聂妙玲;康佳丽;夏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NOVA-16+生化分析仪全套试剂的研制及应用

    目的:研制NOVA-16+急诊生化分析仪全套试剂.方法:根据电极法测定K+、Na+、Cl-、TCO2、Glu、Urea、Cr等物质浓度及标准液的配制要求,配制类似血浆的全套试剂.结果:自配试剂与原装进口试剂pH值、渗透压、线性范围、电极斜率等理化性质接近一致,与原装进口试剂测定结果之间相关性好(r=0.972~0.997);自配试剂的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小,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符合要求(P>0.05),长期使用对电极无损害.结论:自配试剂能满足仪器要求,可以替代原装进口试剂.

    作者:庄俊华;徐宁;丁海明;王建兵;黄宪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80例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临床治疗经验以提高疗效.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的80例随访完整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伤口Ⅰ期愈合65例(81%),延期愈合15例(19%);骨折愈合72例(90%),延期愈合6例(7.5%),骨不连接2例(2.5%),平均愈合时间9.3个月.结论: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应早期充分清洗伤口,彻底清创,采用恰当的骨折固定,力争Ⅰ期闭合创面.

    作者:吴任荣;劳维蔼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鼠膜性肾小球肾炎的光镜图像定量研究

    目的:通过光镜定量研究分析小鼠膜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方法:制备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并复制小鼠MGN,分为3组:病理Ⅰ组(PⅠ组,n=10只,隔日注射10mg/mL C-BSA 0.2 mL),病理Ⅱ组(PⅡ组,n=10只,隔日注射5 mg/mL C-BSA 0 2 mL),对照组(N组,n=8只)全程用0.2 mL生理盐水作对照.对各组小鼠进行病理观察,并进行光镜定量研究.结果:光镜、电镜、免疫荧光观察均显示PⅠ组具有典型的MGN病变,PⅡ组病变轻微且不典型.光镜定量研究证实PⅠ、PⅡ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Ⅰ、PⅡ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定量研究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肾小球肾炎小鼠肾小球的病理变化,为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研究及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作者:张虎祥;张海燕;马跃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胸腔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癌性胸水灌注化疗的临床体会

    癌性胸水是恶性肿瘤或转移瘤累及胸膜所引发的并发症.可单侧也可双侧同时出现,临床常见肺癌、乳腺癌、卵巢癌、恶性淋巴瘤等,是恶性肿瘤晚期并发症之一.癌性胸水比较顽固.由于肺扩张受到机械性限制,致使肺容积减少,易发生肺不张和反复感染,常需反复穿刺引流及灌注化疗药物来减轻病人痛苦.我们采用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和胸腔内灌注化疗药物,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华;李金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妊高征严重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一个累及机体多个系统、病情进展快、临床表现多样的产科并发症,在我国发病率约为妊娠妇女的9.4%,为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病因.该病所产生的严重并发症如肝肾脑等重要生命器官的损害及凝血机制异常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导致围产儿患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则为胎盘功能不良所致的慢性胎儿宫内窘迫,胎儿生长受限及胎盘早剥和医源性早产.

    作者:余艳红;龚时鹏;万淑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气管内插管致喉溃疡1例

    患者女,52岁,因甲亢行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ASAⅡ级,心功能Ⅰ级,发音正常.术前肌注东莨菪碱和吗啡,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0.2 mg/kg、芬太尼8μg/mg、琥珀胆碱100 mg.因患者预部过短,插管困难,反复多次试插后成功.成功后患者出现轻度呛咳.

    作者:宋文琴;林治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肺血栓栓塞症6例诊治体会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现将我院2000年11月至2003年6月诊治资料完整的6例PTE患者报告如下,并总结在基层医院诊治PTE的体会.

    作者:崔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