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永璋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长期、可逆的避孕方法,传统放置IUD,一直把子宫肌瘤患者列为禁忌证,部分希望采用IUD为长期避孕措施的育龄子宫肌瘤患者得不到相应的服务,而吉妮环则为扩大IUD的适用范围提供了可能.本中心通过在B超下给子宫肌瘤患者置入吉妮环避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定炎;彭文湃;姜碧卿;周立晓;曾亮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米氮平、氯丙咪嗪、氟西汀的抗抑郁作用和副反应.方法:将96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24项HAMD得分≥24分,随机分别给予口服米氮平(A组)、氯丙咪嗪(B组)、氟西汀(C组).研究全程为4周,在治疗后的第4、7、14、28天分别评定HAMD、TESS.所得数据分别进行方差分析及Ridit分析.结果:3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第7、14、28天HAMD得分下降都非常显著(P<0.01),经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A组患者第4天HAMD得分及焦虑/躯体化因子分值均显著低于入组时(P<0.05).B组TE55得分在第4、7、l4、28天时分别显著及非常显著地高于A组与C组(P<0.05,<0.01).A组和B组患者都有抗胆碱能副反应出现,但A组远低(轻)于B组,C组主要是消化道的副反应.3组患者均未观察到有血象、肝、肾功能损害.结论:米氮平抗抑郁疗效确切,副反应小,并有抗焦虑、躯体化症状及改善睡眠的作用.
作者:朱毅平;顾钟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急性肠梗阻的治疗经验,提高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手术适时选择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6例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经验.结果:246例肠梗阻患者非手术治疗124例,手术治疗122例,治愈221例,死亡25例.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体征以及腹透或X线平片.32例病人作CT、B超,钡灌肠检查.结论:急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无效应积极手术.早期及时采取正确的手术处理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邓玉军;杨伟雄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本文对比40例正常新生儿和40例正常成人的颅脑CT影像表现,为新生儿颅脑疾病的诊断提供正常的CT影像依据.1资料与方法随机复习本院1999~2001年,因微小型惊厥、轻微外伤及临床可疑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而经CT诊断正常的新生儿头颅CT检查40例.
作者:刘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一个累及机体多个系统、病情进展快、临床表现多样的产科并发症,在我国发病率约为妊娠妇女的9.4%,为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病因.该病所产生的严重并发症如肝肾脑等重要生命器官的损害及凝血机制异常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导致围产儿患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则为胎盘功能不良所致的慢性胎儿宫内窘迫,胎儿生长受限及胎盘早剥和医源性早产.
作者:余艳红;龚时鹏;万淑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癫痫患儿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与血清SIL-2R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癌细胞花环试验、ABC-HRC法分别检测了30例癫痫患儿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血清SIL-2R水平.对照组为30例健康儿童.结果:癫痫患儿红细胞癌细胞花环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癫痫患儿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因素参与了癫痫的发病过程.
作者:李海波;郭虎;陈丽琼;胡晓兰;梁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乳腺癌早期诊断率的提高,双侧乳腺癌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为探讨双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现将我院自l980年1月至2001年6月收治的双侧乳腺癌11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邱霞;袁仁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我国卫生改革不断深化,国务院下发<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中强调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应用、大型设备等医疗服务要素的准入制度.本文结合我省医疗技术开展现状及准入管理作一探索.
作者:吴少林;黄毓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发作性症状的特点和意义.方法:对165名多发性硬化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5名多发性硬化病人中,以发作性症状为首发表现的11例(6.6%),其中感觉性症状的8例,运动性症状的2例,自主神经性症状的1例.结论:发作性症状是多发性硬化的特征性表现.
作者:王康;肖波;袁学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检测ADA、SA和β2-MG三项指标在结核性与癌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82例结核患者和87例肺癌患者的胸水及血清检测了ADA、SA和β2-MG三项.结果:(1)结核病人的胸水和血清中ADA水平明显高于癌性,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将其结核性胸积液的参考值定为35 U/L,敏感性88%,特异性95%.(2)肺癌患者的胸水和血清中5A水平明显高于结核性,两者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将其癌性患者的血清水平参考值定为70 mg/dL,其敏感性94%,特异性91%.(3)结核性胸水中β2-MG的水平与癌性胸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如果将其参考值定为2.5 mg/L,其敏感性92%,特异性95%.结论:ADA和β2-MG对结核性胸积液有较大的参考价值,而血清中的5A水平的升高对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易小萍;罗晓红;曹务华;吴幸怡;许蕴怡;蔡杏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surgery,OPCABG)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方法:所有病例常规监测ECG、SPO2、AP、CVP,行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依托咪酯+芬太尼+潘库溴铵麻醉诱导,芬太尼+丙泊酚+潘库溴铵+异氟醚麻醉维持,维持足够麻醉深度,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结果:芬太尼总用量20~40 μg/kg,麻醉时间3.5~6 h,术后苏醒时间(1.5±0.6)h,拔除气管导管时间(3.1±1.2)h,所有病例均无麻醉意外,无手术死亡.结论:合理应用麻醉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控制心律,降低心肌耗氧和心肌抑制,是OPCABG手术麻醉成功的关键.
作者:翟宇佳;王小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我国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如何正确评价科研成果已引起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关注.科研成果评价不仅关系到科学家个人,而且还关系到科研机构乃至国家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没有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公正的评价体系,难以清除现行成果评价中的各种弊端;难以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及人文环境;难以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
作者:黄毓文;吴少林;黄小珍;柳青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氟哌利多(氟哌啶)有很强的镇静和镇吐作用.临床上常将(氟哌利多+局部麻醉药+阿片类药物)和(氟哌利多+阿片类药物)混合液,分别作为术后经硬膜外腔患者自控镇痛(PCEA)和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的镇痛用药.氟哌利多作为镇静和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用药,但有并发椎体外系反应的副作用.我们自1999-2002年广泛开展含氟哌利多混合液的PCEA、PCIA,共实施2340例,发生椎体外系反应13例,发生率0.56%(13/2 340).报告如下.
作者:朱文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应用食管心房调搏术探讨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电生理特点并进行临床分型.方法:对18例PSVT患儿应用食管心房调搏术,采用S1S1分级递增法,或S1S1连续递增法,或S1S2(或S1S2S3)程序早搏刺激法,进行心房调搏,均成功诱发PSVT发作,并分析其电生理特点.采用S1S1超速抑制法终止PSVT发作.结果: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均为慢-快型)6例,隐匿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6例,显性预激综合征4例,多发性旁路2例.结论:食管心房调搏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无创性电生理检查术,对小儿PSVT的临床分型,指导用药甚至治疗有重要作用.
作者:崔泽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部分头孢菌素类及硝基咪唑衍生物类抗生素在人胆汁中的代谢特点,为临床抗胆道感染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临床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鼻胆管外引流术(ENBD)直接获取胆汁,分别给予头孢拉定、头孢哌酮钠、头孢曲松钠、甲硝唑和替硝唑,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连续动态监测各抗生素胆汁内浓度变化及代谢特点.结果:静脉给药后0.25~1.5 h各组抗生素浓度上升:(1)头孢曲松组上升更明显(P<0.01),头孢哌酮次之,2 h各组抗生素浓度均下降,头孢哌酮组下降缓慢(P<0.01),胆汁内药物峰浓度以头孢曲松高,头孢哌酮次之,头孢拉定低(P<0.01).(2)甲硝唑较替硝唑上升更明显(P<0.01),且峰浓度高、达峰时间短,但替硝唑半衰期明显长于甲硝唑.结论:头孢哌酮与头孢曲松钠、甲硝唑和替硝唑均具有在胆汁内达峰时间短、峰浓度高、半衰期长的特点,结合临床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可作为联合抗胆道感染的佳抗生素选择.
作者:周梅花;孙桂华;孙大勇;赵树进;曾海平;钟武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患者男,58岁,8年前因多饮多食,诊断为糖尿病,长期口服消渴丸等降糖药.入院前10天受凉后出现发热(具体不详)伴咳嗽,无痰,在外院就诊,无明显好转,3d前出现腹泻,3~4次/d,为黄色稀便,并呕吐胃内容物,12 h前出现腹痛,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并出现胡言乱语,查血淀粉酶1 064 U/L,血酮阳性,以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胰腺炎于2002年2月9日住院.以往身体尚可.有吸烟史5年,间饮酒.
作者:李悦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患者女,52岁,因甲亢行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ASAⅡ级,心功能Ⅰ级,发音正常.术前肌注东莨菪碱和吗啡,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0.2 mg/kg、芬太尼8μg/mg、琥珀胆碱100 mg.因患者预部过短,插管困难,反复多次试插后成功.成功后患者出现轻度呛咳.
作者:宋文琴;林治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们地区被毒蛇咬伤的病人很少见,对这类病人也没有很理想的特效药及治疗方法,笔者试着用光量子法进行治疗,效果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帆;林海霞;杨丽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强力霉素对离体鼠心缺血再灌注心肌间质损伤的影响.方法:Sprague-Dawlev(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强力霉素1、2、3组,每组8只.分别建立改良的Langendorrf离体心灌注模型,测定左室收缩峰压及其压力微分,氯胺T法测定心肌胶原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I/Ⅲ胶原比例,酶谱法检测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强力霉素对离体心缺血再灌注后心肌间质损伤,以及心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与浓度有关.其保护作用与抑制MMP-2的表达有关.结论:强力霉素对离体鼠心缺血再灌注后心肌间质损伤有与浓度相关的保护作用.
作者:韩珂;杨辰垣;肖诗亮;刘成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股骨头置换术高龄患者(>65岁)120例,分为两组:CSEA组(80例),予以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EA组(40例),予以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阻滞平面达T10的时间,高阻滞平面,麻醉用药总量、追加量,镇痛效果,肌松效果以及对血流动力学(MAP、HR)的影响和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CSEA组痛觉阻滞平面上界达T10的时间明显短于EA组(P<0.01),且CSEA组局麻药用量明显少于EA组(P<0.01).术中镇痛优者,CSEA组100%,EA组75%(P<0.01);肌松满意度,CSEA组100%,EA组62.5%(P<0.01),EA组中有5例(12.5%)肌松质量差.EA组有10例(25%)患者因有不适感而需予以氟芬合剂,CSEA组未用止痛药,仅3例因紧张而予以力月西静注后安然入睡.麻醉用药后的30 min内,两组患者的心率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MAP与基础值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EA组降低更显著.血压下降(P>30 mmHg)需给麻黄碱和/或多巴胺升压者,CSEA组10例,EA组19例,分别占12.5%和47.5%(P<0.01).EA组术后有27.5%(11例)患者曾发生恶心、呕吐,CSEA组为11.25%(9例)(P<0.01).结论:CSEA在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有用药少,起效快,对循环系统干扰较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之一.
作者:易浩晖;霍少冰;孔繁杰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