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DA、β2-MG、SA三项指标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易小萍;罗晓红;曹务华;吴幸怡;许蕴怡;蔡杏珊

关键词:肺肿瘤 胸腔积液 ADA SA β2-MG
摘要:目的:评价检测ADA、SA和β2-MG三项指标在结核性与癌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82例结核患者和87例肺癌患者的胸水及血清检测了ADA、SA和β2-MG三项.结果:(1)结核病人的胸水和血清中ADA水平明显高于癌性,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将其结核性胸积液的参考值定为35 U/L,敏感性88%,特异性95%.(2)肺癌患者的胸水和血清中5A水平明显高于结核性,两者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将其癌性患者的血清水平参考值定为70 mg/dL,其敏感性94%,特异性91%.(3)结核性胸水中β2-MG的水平与癌性胸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如果将其参考值定为2.5 mg/L,其敏感性92%,特异性95%.结论:ADA和β2-MG对结核性胸积液有较大的参考价值,而血清中的5A水平的升高对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湖北地区妇女FSHR第7、10(A)外显子基因分布的研究

    目的:研究湖北地区汉族健康妇女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第7、10(A)外显子基因分布.方法:采用PCR及RFLP方法检测106例湖北地区汉族健康妇女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第7、10(A)外显子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湖北地区汉族妇女存在以上两位点的突变,基因型分别为86/86、86/49,分布频率为96.22%和3.78%;216/216、216/128,分布频率为98.11%和1.89%.结论:湖北地区汉族健康妇女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第7、10(A)外显子基因存在突变,这为研究该基因与某些生殖内分泌疾病发病的关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作者:肖卓妮;徐望明;杨菁;程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隐匿性巩膜破裂伤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隐匿性巩膜破裂伤的临床特点,分析临床误诊、漏诊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37例隐匿性巩膜破裂伤的临床资料,包括眼部症状、体征、手术探查及误诊情况.结果:隐匿性巩膜破裂伤主要表现为受伤后视力差、眼压低、球结膜下出血、前房出血及眼球活动受限.受伤部位以上方为主,发病隐匿,37例中误诊、漏诊15例.结论:隐匿性巩膜破裂伤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确切的诊断标准,易误诊、漏诊.详细询问病史、及时行手术探查、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可有效降低误诊、漏诊率.

    作者:武犁;邢怡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原发性皮肤恶性淋巴瘤11例分析

    原发性皮肤恶性淋巴瘤(primary Cautaneous malignant lymphoma,PCML)是指恶性淋巴瘤只限于皮肤,自诊断6个月内无任何可以检出的皮肤以外受累的恶性淋巴瘤.PCML发病率低,为提高对PCML的认识,现将1996年元月至2002年12月我院收治的PCML共11例总结如下.

    作者:周吉成;杨杰;马劼;赖永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经乳晕下小切口治疗男性乳腺肥大症30例

    男性乳腺肥大症临床好发于青春期前后及老年期,对于明显肥大影响体型者应手术治疗.我院自1998-2001年采用经乳晕下小切口治疗男性乳腺肥大症30例,术后随访2年,表面美观且疗效确切.

    作者:宋英华;姜涛;李国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术中胆道镜在胆道疾病诊断和术式选择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手术中使用纤维胆道镜对胆道疾病的诊断和术式选择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4例使用术中胆道镜诊断和治疗胆道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0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使用术中胆道镜后胆道结石残留率仅为10.1%;7例左肝管、4例右肝管膜状狭窄者在术中应用手术器械或胆道镜扩张和取石;7例胆总管下段炎性狭窄进行了胆道镜扩张或支撑治疗;3例胆总管炎性息肉经胆道镜检查取活检并予摘除;7例术中胆道镜取活检证实为胆管炎患者术后予以对症治疗;24例通过术中胆道镜取活检证实为胆管癌,胰腺或壶腹部肿瘤患者采取了相应的手术方式.结论:术中胆道镜的使用可以明确和纠正胆道疾病的诊断,减少漏诊和误诊,同时有助于术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使一些复杂的胆道手术变得简单合理.

    作者:刘宇斌;冼志勇;王卫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医院内使用计算机细菌污染调查分析

    随着医院信息网络的不断普及,计算机在医院各部门应用的机会也逐渐增多,从门诊挂号、收费、药房至住院部护士站、医生办公室等都实施了计算机操作.计算机在医院已成为医护人员密切接触的物体之一,尤其是鼠标、键盘等污染严重[1].因此,我院从2002年起已开始将鼠标键盘表而染菌情况纳入物体表面监测范围之内,现将我院的监测情况及改进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郑红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NOVA-16+生化分析仪全套试剂的研制及应用

    目的:研制NOVA-16+急诊生化分析仪全套试剂.方法:根据电极法测定K+、Na+、Cl-、TCO2、Glu、Urea、Cr等物质浓度及标准液的配制要求,配制类似血浆的全套试剂.结果:自配试剂与原装进口试剂pH值、渗透压、线性范围、电极斜率等理化性质接近一致,与原装进口试剂测定结果之间相关性好(r=0.972~0.997);自配试剂的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小,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符合要求(P>0.05),长期使用对电极无损害.结论:自配试剂能满足仪器要求,可以替代原装进口试剂.

    作者:庄俊华;徐宁;丁海明;王建兵;黄宪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继发性颅内低压32例误诊分析

    目的:探索引起颅内低压的原发病因、误诊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期间发生误诊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中颅底骨折3例,颅内出血脑挫裂伤12例,硬膜下积液5例,脑血管意外12例,均出现误诊.结论:脑脊液漏、脑外伤脱水治疗、开颅引流手术后、钻颅外引流及腰椎引流术后都有继发颅内低压的可能,与颅内高压较难鉴别而易于误诊,从而出现截然相反的治疗,对疑似病例应积极进行颅内压监护、腰穿测压,并根据临床表现、引流液情况综合分析.

    作者:林旭汉;郑佳坤;林小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输卵管妊娠的保守治疗

    异位妊娠是严重危害妇女的常见病,近10~20年来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在美国仍是孕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为孕早期死亡的第一大原因[1].近20年美国异位妊娠率增加达6.1倍.国内冯炜炜等在1970例异位妊娠的分析中10年时间内异位妊娠的发率增加6.4倍(异位妊娠与分娩数之比1.0:42.4增至1.0:6.6)[2].梁心玲等对比近前后10年间异位妊娠的发生情况由1:323上升至1:39.3[3],上升8.2倍之多.

    作者:佘若菁;李斯晨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乌司他丁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治疗作用

    目的: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多脏器功能不全(MOD5)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45例符合MOD5诊断标准的患者,分成治疗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UTI治疗.在入院时,住院第3~7天分别测定TNF-α、IL-Iβ、IL-6作为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的病死率.结果:TNF-α、IL-Ⅰβ、IL-6在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死亡14例,对照组死亡16例,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乌司他丁对MOD5有显著疗效.

    作者:容永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食管心房调搏术在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分型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食管心房调搏术探讨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电生理特点并进行临床分型.方法:对18例PSVT患儿应用食管心房调搏术,采用S1S1分级递增法,或S1S1连续递增法,或S1S2(或S1S2S3)程序早搏刺激法,进行心房调搏,均成功诱发PSVT发作,并分析其电生理特点.采用S1S1超速抑制法终止PSVT发作.结果: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均为慢-快型)6例,隐匿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6例,显性预激综合征4例,多发性旁路2例.结论:食管心房调搏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无创性电生理检查术,对小儿PSVT的临床分型,指导用药甚至治疗有重要作用.

    作者:崔泽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正常新生儿与成人颅脑CT影像的对比分析

    本文对比40例正常新生儿和40例正常成人的颅脑CT影像表现,为新生儿颅脑疾病的诊断提供正常的CT影像依据.1资料与方法随机复习本院1999~2001年,因微小型惊厥、轻微外伤及临床可疑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而经CT诊断正常的新生儿头颅CT检查40例.

    作者:刘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苯那普利对大鼠阿霉素肾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肾病组和苯那普利治疗组,建立单次阿霉素尾静脉注射的模型,分别于4、7周后留取标本,检测24h蛋白尿、血肌酐,肾组织分别行透射电镜、HE、PAS染色,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的CTGF、TGF-β1表达.结果:肾病组大鼠尿蛋白排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肾小球与肾小管有明显病理改变,CTGF和TGF-β1第7周表达明显上调(P<0.05),苯那普利治疗组CTGF和TGF-β1袁达下降(P<0.05).结论:在阿霉素肾病中,苯那普利可以减少尿蛋白,下调肾组织CTGF和TGF-β1的表达,对肾脏呈保护作用.

    作者:陈铖;丁国华;尤燕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强力霉素对心肌间质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强力霉素对离体鼠心缺血再灌注心肌间质损伤的影响.方法:Sprague-Dawlev(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强力霉素1、2、3组,每组8只.分别建立改良的Langendorrf离体心灌注模型,测定左室收缩峰压及其压力微分,氯胺T法测定心肌胶原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I/Ⅲ胶原比例,酶谱法检测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强力霉素对离体心缺血再灌注后心肌间质损伤,以及心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与浓度有关.其保护作用与抑制MMP-2的表达有关.结论:强力霉素对离体鼠心缺血再灌注后心肌间质损伤有与浓度相关的保护作用.

    作者:韩珂;杨辰垣;肖诗亮;刘成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80例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临床治疗经验以提高疗效.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的80例随访完整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伤口Ⅰ期愈合65例(81%),延期愈合15例(19%);骨折愈合72例(90%),延期愈合6例(7.5%),骨不连接2例(2.5%),平均愈合时间9.3个月.结论: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应早期充分清洗伤口,彻底清创,采用恰当的骨折固定,力争Ⅰ期闭合创面.

    作者:吴任荣;劳维蔼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甲状腺外伤出血误诊为肿瘤1例

    患者,男,13岁.主诉,颈部疼痛1天余,否认外伤.查体:甲状腺右叶Ⅱ度肿大,压痛.超声所见:甲状腺右叶下极有一2.3 cm×3.5 cm×4.3 cm混合性肿块.99mTcO5甲状腺功能显像:甲状腺右叶下极见一约3.O cm×2.3 cm的放射性分布减低区,甲状腺摄锝功能正常.次日行99mTc-MIBI肿瘤阳性显像:甲功显像所示的减低区没有明显填充.

    作者:赵燕霞;常爱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树突状细胞与肝癌细胞瘤苗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杂交瘤苗H22-DC的生物学特性及特异性CTL活性.方法:利用Mettrzamide等分离小鼠脾DC,融合DC与H22细胞,磁式细胞分选器分选出H22-DC,从BALB/C小鼠皮下接种H22-DC法检测小鼠脾CTL活性.结果:(1)H22-DC虽在体外能分裂增殖,但明显低于H22细胞,无体内致瘤性;(2)活H22-DC免疫的小鼠,其脾CTL杀伤H22细胞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H22+DC、H22、PBS)小鼠(P<0.01).结论:DC-H22能诱导出特异性的CTL活性,可望成为肝癌免疫治疗的新途径.

    作者:张娟;张锦堃;陈海滨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毒蛇咬伤7例疗效观察

    我们地区被毒蛇咬伤的病人很少见,对这类病人也没有很理想的特效药及治疗方法,笔者试着用光量子法进行治疗,效果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帆;林海霞;杨丽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后的术腔处理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和复发性鼻窦炎的有效手段.术后鼻腔清理和随诊一直是鼻内窥镜手术强调的部分.笔者通过对是否作术后术腔处理的两组病例比较,评价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FESS)后的术腔处理的必要性.

    作者:胡光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单纯左室舒张功能不全7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单纯左室舒张功能不全(LVDD)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LVD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LVDD多见于冠心病及高血压病患者,临床表现以劳力性气促常见,结合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初步临床诊断,结合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造影或心导管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上以利尿药、钙通道桔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为主.结论:只要有足够的重视、及时调整治疗方案,LVDD预后良好.超声心动图可作为基层医院确诊的主要手段.

    作者:卢剑华;李彩华;胡允兆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