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洛因中毒时尼莫地平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巢建新;殷建瑞

关键词:海洛因, 尼莫地平
摘要:目的:探讨海洛因中毒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尼莫地平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海洛因中毒病人用尼莫地平治疗前后的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流速、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峰流速.结果:海洛因中毒病人治疗前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流速减慢,同时基底动脉平均峰流速升高,经尼莫地平治疗后,上述变化可以缓解.结论:海洛因中毒可使大脑血流速度减慢,大脑慢性供血不足,同时出现基底动脉血流增快;尼莫地平的治疗有效.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2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胆道损伤的发生率为0.3%~0.5%[1],有关LC胆道损伤修复后远期效果的报道很少,我院从2000年3月至2002年12月开展LC,现结合我院资料探讨LC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张炽棠;叶少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缬沙坦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缬沙坦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对难治性心力衰竭(RH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5例经常规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临床诊断为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B和C组3组:即A组(41例,对照组,常规治疗);B组(49例,常规治疗加缬沙坦80mg,每天1次);C组(45例,常规治疗加缬沙坦80 mg,每天1次和卡维地洛12.5 mg,每天2次),疗程6个月,观察各组病人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各组心率、血压、心功能参数即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峰速E/A比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B组及C组同常规治疗组比较,心率、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LVEF增加(P<0.05),E/A比值增加(P<0.05),临床心功能改善1~2级.药物副作用少,患者耐受性好,C组比B组疗效更为显著(P<0.05).结论:缬沙坦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RHF的疗效显著,比常规治疗及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独加用缬沙坦治疗RHF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陈纪平;蔡志雄;隋敏生;张淇钏;郭湖坤;王良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大隐静脉壁代替游离皮片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25例

    下肢静脉曲张并发小腿慢性溃疡是外科常见病.在处理静脉的同时,对溃疡的处理方法很多,如游离皮片植皮,皮瓣移植修复,让其术后自行愈合等.我院自1995年6月至2000年5月对25例32条肢体使用抽剥得到的大隐静脉壁代替游离皮片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董米连;卢永明;林祖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钻孔尿激酶引流选择性治疗硬膜外血肿

    目的:探讨一种微创治疗硬膜外血肿的新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40例硬膜外血肿采用钻孔尿激酶引流的临床资料.结果:除1例引流当日有新鲜血液流出,血肿增大,行开颅血肿清除后治愈,其余39例均无继发性出血,复查CT血肿引流彻底.结论:采用钻孔尿激酶引流选择性治疗硬膜外血肿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费用低,疗效佳等优点.

    作者:董伟;朱信卫;邓守共;刘学永;蔡可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四肢严重创伤36例的处理对策和显微技术应用

    目的:探讨四肢严重创伤的处理对策和显微技术的应用.方法:收集36例四肢严重损伤患者资料,男31例,女5例,其中上肢损伤为9例,下肢损伤为27例.结果:即刻行截肢术7例、行血管移植和吻合7例,经血管探查吻合失败再行截肢术者2例.深筋膜室切开减压术2例;二期采用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10例,带血管的骨移植2例.结论:显微外科技术的早期应用可提高肢体的成活,并促进二期修复重建的成功.

    作者:李智勇;刘云江;刘小林;易建华;常湘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近6年来细菌学监测及药敏的对比与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情况及变迁.方法:对我院1998-2003年新生儿VAP共96例分离出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统计分析并进行对比.结果:(1)近6年来VAP的发生率为29.6%.其中前3年为41.2%,后3年为21.3%,有下降的趋势.(2)6年来分离培养出病原菌133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78.9%,以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氏杆菌常见,且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及泰能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前3年为50%及8.3%上升至后3年69.7%及18%.结论:新生儿的VAP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且致病菌及其耐药性是不断变化的,及时掌握致病菌及其耐药性,尽早选用敏感的抗生素,以降低耐药性,从而提高治愈率.

    作者:郭小玲;高建慧;刘玉韶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低血糖性偏瘫20例分析

    低血糖合并孤立局灶性的神经系统体征比较少见,此类病人一般年龄偏大,常被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

    作者:孟宪辉;耿月华;王怀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0 kg以下婴幼儿心脏围术期护理研究

    由于婴幼儿循环、呼吸、神经系统等发育尚未成熟,术后极易发生严重的心、肺、脑、肾等脏器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围术期护理有其特殊性.

    作者:张维青;石琴;赵晓燕;于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用于部分植入性胎盘和胎盘粘连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部分植入性胎盘和胎盘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4例部分植入性胎盘和胎盘粘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给予米非司酮75 mg口服,每日1次,连续7 d;对照组14例,常规给予催产素20 U静注,每日1次,两组均辅以坤康口服液10 g口服,每日3次,观察产后12 h、24h、72 h阴道出血量及子宫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产后12 h、24 h阴道出血量与观察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产后72h阴道出血量则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阴道出血停止者,治疗组达到了17/20(85%),而对照组仅为5/14(35.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部分植入性胎盘和胎盘粘连具有安全、简便、止血效果好、不易形成胎盘残留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剑文;陈莉娟;邹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内窥镜在咽鼓管吹张中的应用

    咽鼓管吹张常见的主要有瓦尔萨尔法、波利策法及导管吹张法3种.其中导管吹张法的检查结果易受操作者的经验及手法熟练程度等人为因素影响,并易损伤鼻黏膜.我院自2002年来采用内窥镜明视下咽鼓管导管吹张120耳,避免了人为因素影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惠卿;应爱武;胡桂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环形核粒细胞在巨幼细胞性贫血与红白血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环形核粒细胞(又名环形杆状核粒细胞)是一种少见的特殊嗜中性粒细胞,该细胞多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等中.但是否对巨幼细胞性贫血(MA)和红白血病(M6)的鉴别诊断有作用,尚缺乏报道.笔者对40例MA与22例M6骨髓象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发现环形核粒细胞对MA与M6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智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术前评估与准备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人的平均寿命明显延长,冠心病患者人数和比例明显增多,尤其在高龄人群中比例更高.

    作者:屠伟峰;戴建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新式剖宫产娩头困难7例分析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娩头困难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新式剖宫产娩头困难的产妇的临床表现及术时情况.结果:娩头困难的原因为麻醉不满意、先露过低、胎儿巨大和切口偏小.结论:良好的麻醉、恰当的手术时机、合适大的切口及正确的娩头方法值得采用.

    作者:谭文;万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小脑桥脑角胆脂瘤误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例

    患者女,67岁,因间歇性左侧上下颌部皮肤闪电样疼痛2年,刷牙、洗脸常可诱导疼痛发生,近2月来在家自服卡马西平无效,要求手术来院.

    作者:陈火明;张宝中;于永;王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滞针法治疗踝关节扭伤36例

    踝关节扭伤,常见于运动人群,主要表现为踝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阻,目前多进行中药外敷,或针刺,理疗,一般不能即时有效.笔者是用滞针疗法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祝晓忠;韦国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配伍阴道与口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1021例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配伍阴道与口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疗效.方法:对1 021例稽留流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阴道放置药组)和对照组(口服组)进行药物流产,孕囊排出后3 d复查B超宫腔是否残留,1个月后复查B超是否正常.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1.18%和90%,不全流产率分别为6.18%和6.90%,未流产(失败)率分别为1.96%和3.82%,两组完全流产率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米非司酮配伍阴道置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安全、有效.

    作者:袁晖;古衍;冯卫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坏死性筋膜炎19例分析

    坏死性筋膜炎是表浅筋膜广泛坏死,由于病变发展迅速,全身有明显毒血症,迅速引起中毒性休克.如诊断处理不及时,死亡率较高.我院自1972年1月至2002年1月共收治坏死性筋膜炎1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新峰;吴春林;张一心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泪溢患者的核素泪道显像观察

    目的:探讨核素泪道显像对泪溢患者泪道阻塞的诊断价值.方法:患者取坐位,睁眼,头后仰在裂隙灯改装的头固定器前,面对装配针孔型准直器的探头,调整探头距离患者眼球为12 cm.吸取99mTcO4-3.7 MBq,体积0.05 mL,滴入每眼下睑中部结膜囊内.即刻动态采集.结果:56例泪溢患者中正常泪道4例,轻度阻塞3例,中度阻塞14例,重度阻塞17例,完全阻塞18例.泪道冲洗通畅8例患者中,核素显影正常者4例,另4例核素显像发现于泪囊下口、鼻泪管骨段下口及鼻泪管膜段有不同程度的阻塞.泪道冲洗不通畅48例中,分别于泪小管、鼻泪管骨段下口、鼻泪管膜段、泪囊下口、吻合道阻塞.结论:核素泪道显像是一种较为客观反映泪道生理功能与病变部位的方法,具有操作方便,无痛苦,无创伤性,没有外加压力影响等优点,是泪道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朱旭生;邹德环;杨为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门诊用于终止11~15周妊娠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序贯口服终止11~15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旨在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终止11~15周妊娠的新方法.方法:收集孕11~15周要求终止妊娠的无禁忌证的孕妇86例分为两组,甲组第1天、第2天清晨空腹口服米非司酮75 mg,第3天晨口服米索前列醇600ug,依据宫缩情况每2 h追加一次米索前列醇400ug,不超过1 800μg;乙组第1天、第2天晨口服米非司酮50 mg,晚上口服25 mg,第3天晨口服米索前列醇600ug,米索前列醇加量同甲组.观察两组的流产成功率,胎儿及附属物排出时间,出血量,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1)甲、乙两组流产成功率分别为91.3%和92.5%,差异无显著性,总成功率达到91.7%,流产效率高.(2)两组胎儿及附属物排出时间,出血量,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1)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妊娠流产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简便,省时,是终止11~15周妊娠的安全、有效的方法.(2)全部口服给药操作方便,全部治疗过程可在门诊施行,节省住院费用.(3)口服药物不成功需行钳刮术时因宫颈已扩张,胎儿死亡可降低钳刮术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4)尤其适用于剖宫产术后一年妊娠的孕妇,降低终止妊娠时手术并发症及避免了小剖宫产的痛苦.

    作者:王保平;陈维安;崔颖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50例肺功能变化分析

    目的:了解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肺功能变化.方法:对5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肺功能检查及气道反应性测定或支气管扩张试验测定.结果:5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中,41例(82.00%)有不同程度肺功能损害,通气功能正常32例中,26例示气道反应性增高(81.25%),轻至中度占84.62%.结论:对疑诊CVA患儿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及气道反应性测定或支气管扩张试验测定,可提高CVA的诊断率.

    作者:何丽仪;张莲;罗昌寿;胡少芝;霍桂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