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晓忠;韦国勇
目的:分析溴甲酚绿(BCG)法与干化学法在测定血浆白蛋白(ALB)时的偏倚,为室间评估结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文件方案,每天随机选取临床标本8份,分别用两种方法测定样本白蛋白含量,共测定6 d,记录结果,应用EXCEL统计分析软件对所测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方法间的偏倚.结果:以溴甲酚绿法(X)为对比方法,对干片法(Y)进行评估.干片法(Y)和溴甲酚绿法(X)测定ALB的回归方程式为Y=0.907X-1.0473,相关系数r2=0.9654.当ALB浓度为30 g/L、40 g/L、50 g/L时,干化学法(Y)的相对偏倚分别为12.52%、11.65%和11.12%.结论:溴甲酚绿法与干化学法在测定血浆ALB时,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倚随浓度增加虽有所降低,但变化幅度不大,两种方法有很好的相关性,建议各临床实验室对不同方法建立不同的参考范围.
作者:姚少羽;孙艳虹;高玲;罗嘉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咽鼓管吹张常见的主要有瓦尔萨尔法、波利策法及导管吹张法3种.其中导管吹张法的检查结果易受操作者的经验及手法熟练程度等人为因素影响,并易损伤鼻黏膜.我院自2002年来采用内窥镜明视下咽鼓管导管吹张120耳,避免了人为因素影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惠卿;应爱武;胡桂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近年来痤疮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虽然痤疮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但由于痤疮好发于面部,影响美观,且临床表现变异较大,轻者可因其具自限性而自愈,重者产生严重的炎症反应,甚至留下永久性瘢痕,常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及精神压力.
作者:张又仁;徐祖森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影像学检查对鼻甲泡的评估价值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搜集了132例(无鼻窦手术史)受检者的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检查,其中23例采用螺旋扫描,MPVR观察;15例行MRI检查;46例行鼻窦华氏位X线摄片.对鼻窦炎(去除鼻息肉)者41例(70侧含有病变)与鼻窦CT检查阴性者32例(64侧)进行对照比较.结果:(1)常规鼻窦华氏位摄片不能显示鼻甲泡.(2)MRI能够检出部分鼻甲泡.(3)CT能清晰显示微小鼻甲泡,MPVR对鼻窦解剖结构及变异的显示佳.132例中检出6例鼻甲泡内息肉,3例鼻甲泡炎,1例鼻甲泡黏液囊肿.2例巨大鼻甲泡致OMC阻塞,合并额窦、筛窦和上颌窦炎.(4)鼻窦炎组鼻甲泡的发生率为37.5%,对照组鼻甲泡的发生率为42.2%,两组间鼻甲泡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X2=0.585,P>0.05).结论:X线平片不能评估鼻甲泡.MRI对鼻甲泡的评估价值有限.CT是检出鼻甲泡的金标准.鼻甲泡是引发鼻窦炎的潜在因素,关键在于它的大小和部位.
作者:朱俭;温志波;余凤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患儿,男.两天前晚饭前自诉持续性腹痛,不剧烈,不伴呕吐.翌日晚上腹痛加剧,痛至床上打滚,曾吐出蛔虫3条,排糊状血便一次,量约一碗.2003年4月17日入院.入院当天上午11时许体温上升,转入昏迷状态,由救护车接回我院治疗.
作者:姚献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盐浓度对纸片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影响.方法:用纸片扩散法在不同温度(30℃和35℃)及不同盐浓度(0%NaCl,2%NaCl,4%NaCl)条件下检测60株临床标本分离到的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药敏试验.结果:30℃时MRS检出率分别是:0%NaCl为63.3%;2%NaCl为68.3%;4%NaCl为71.6%;35℃时MRS检出率分别是:0%NaCl为63.3%,2%NaCl为71.6%,4%NaCl为73.3%.30℃与35℃对MRS检出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着温度、盐浓度等增加抑菌环有增大趋势.结论:30℃或35℃对苯唑西林纸片法测定MRS的影响不大,加盐可提高MRS的检出率.
作者:张文;黄灼宏;黄宪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胆道损伤的发生率为0.3%~0.5%[1],有关LC胆道损伤修复后远期效果的报道很少,我院从2000年3月至2002年12月开展LC,现结合我院资料探讨LC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张炽棠;叶少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一种微创治疗硬膜外血肿的新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40例硬膜外血肿采用钻孔尿激酶引流的临床资料.结果:除1例引流当日有新鲜血液流出,血肿增大,行开颅血肿清除后治愈,其余39例均无继发性出血,复查CT血肿引流彻底.结论:采用钻孔尿激酶引流选择性治疗硬膜外血肿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费用低,疗效佳等优点.
作者:董伟;朱信卫;邓守共;刘学永;蔡可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海洛因中毒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尼莫地平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海洛因中毒病人用尼莫地平治疗前后的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流速、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峰流速.结果:海洛因中毒病人治疗前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流速减慢,同时基底动脉平均峰流速升高,经尼莫地平治疗后,上述变化可以缓解.结论:海洛因中毒可使大脑血流速度减慢,大脑慢性供血不足,同时出现基底动脉血流增快;尼莫地平的治疗有效.
作者:巢建新;殷建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概述 原发性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通常是由于遗传基因等异常引起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缺乏,或胰岛素受体敏感性下降,组织利用葡萄糖障碍,临床上出现血糖异常增高等一系列综合征群.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有自身免疫机制参与,胰岛β细胞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而致胰岛素绝对缺乏;通常在儿童时期即发病,必须终身用胰岛素替代治疗,故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糖尿病患者中的90%左右为2型糖尿病,一般认为其发病非免疫介导,成人起病,发病年龄高峰在60~70岁[1],调节饮食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有效,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这类病人的胰岛β细胞虽然能分泌胰岛素,有些人血胰岛素水平甚至高于常人,但他们的胰岛素受体敏感性降低,组织仍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而出现血糖异常升高.
作者:张国楼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患者女,67岁,因间歇性左侧上下颌部皮肤闪电样疼痛2年,刷牙、洗脸常可诱导疼痛发生,近2月来在家自服卡马西平无效,要求手术来院.
作者:陈火明;张宝中;于永;王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8例<70岁急性心肌梗死(AMI),44例≥70岁AMI患者予尿激酶治疗,45例≥70岁AMI患者非溶栓治疗,观察溶栓血管再通率、出血发生率,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心功能状态.结果:非老年与老年溶栓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66.67%和61.36%(P>0.05),轻度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和22.72%(P<0.05),严重出血发生率为0%和4.54%(P>0.05),老年溶栓组和非溶栓组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为4.541%和11.11%(p<0.05),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6.36%和8.89%(P>0.05),病死率分别为11.36%和22.22%(P<0.05),EF值分别为56.2±8.7和44.6±9.2(P<0.05).结论:老年AMI患者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和溶栓药物剂量,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谭光长;杨志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部刀刺伤病人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近2年我院收治的腹部刀刺伤病人的治疗情况.结果:85例腹部刀刺伤病人,腹壁清创缝合术3例,剖腹探查74例,腹腔镜探查2例,保守治疗6例.治愈83例,死亡2例.结论:对腹部刀刺伤应正确迅速地作出诊断,及时剖腹探查,术中仔细探查腹腔脏器,避免漏诊漏治,是腹部刀刺伤的诊治关键.保守治疗具有较大的风险,应慎重选择.腹腔镜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剖腹探查,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陈杰;潘凯;陈小春;夏利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髂前上棘撕脱骨折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方法:对36例青少年髂前上棘撕脱骨折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髂前上棘撕脱骨折保守或手术治疗显著缩短治疗及康复时间.结论:不论保守治疗抑或手术治疗均可达到理想效果.
作者:利云峰;郭星;庄洪;谢晖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异烟腙类衍生物TJU 103体外对人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建立HLA半相合供、受者间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体系,利用MTT法检测TJU 103应用前后对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TJU 103均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HLA半相合供、受者间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反应,50 mg/L为佳反应浓度,增殖抑制率达60%,且不影响供者淋巴细胞对原代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活性(P>0 05).结论:TJU 103能够特异性地与CD4+T淋巴细胞结合,阻断CD4+T淋巴细胞激活的抗原信号通路,在明显降低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同时,不影响其细胞毒作用的发挥,有望用于临床HLA半相合移植过程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的免疫调节.
作者:张立成;郭坤元;陈永乐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肺动脉瓣狭窄于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52例肺动脉瓣狭窄的病例,均于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手术,其中,单纯肺动脉瓣交界切开术29例,右室流出道跨瓣环心包补片加宽术15例,肺动脉瓣交界切开术加右室流出道肥厚肌束部分切除术8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术后严重并发症.随访6个月~2年,心功能恢复0~Ⅰ级.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的手术治疗肺动脉瓣狭窄是一种安全、效果优良的手术方式.
作者:方骏;陈林;肖颖彬;王学锋;钟前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下肢静脉曲张并发小腿慢性溃疡是外科常见病.在处理静脉的同时,对溃疡的处理方法很多,如游离皮片植皮,皮瓣移植修复,让其术后自行愈合等.我院自1995年6月至2000年5月对25例32条肢体使用抽剥得到的大隐静脉壁代替游离皮片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董米连;卢永明;林祖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心脏危险事件(CRE)是麻醉、手术患者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室性心律失常(VA)又是发生频繁的CRE之一[1,2].因此,如何积极预防和治疗围术期严重VA是确保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的重要措施和难题.本文就围术期VA及其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现状作一简述.
作者:戴建强;屠伟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活化在大鼠实验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地塞米松对其的影响.方法:用TNBS制作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TNBS损伤组(T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TNBS灌肠后1、2、4、6周结肠黏膜NF-κBp65及IκBα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NF-κBp65 mRNA的表达.结果:(1)免疫组化:T组大鼠结肠黏膜NF-κB p65蛋白表达较C组显著增高(P<0.01),IκBα表达较C组显著降低(P<0.01);D组大鼠结膜黏膜NF-κB p65蛋白表达较T组显著降低(P<0.01),但显著高于C组(P<0.01),IκBα表达较T组显著增高(P<0.01),但显著低于C组(P<0.01).(2)原位杂交检测:T组大鼠结肠黏膜NF-κB p65 mRNA表达明显高于C组(P<0.01);D组大鼠结肠黏膜NF-κB p65 mRNA表达显著高于C组(P<0.01),但显著低于T组(P<0,01).结论:NF-κB活化在大鼠实验性结肠炎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地塞米松可能部分地抑制NF-κB的活化,从而减轻结肠黏膜炎症改变.
作者:赖远全;孙燕;余琴;章金艳;刘南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老年人心房颤动病因、临床特点、左房内径和抗凝治疗的状况.方法:对我院1998-2002年共145例老年人心房颤动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心房颤动患者中阵发性、持续性和持久性房颤分别占8.94%、14.62%、76.34%,高血压病是常见的病因(50.86%),其次是冠心病(25.34%)、老年性瓣膜病(10.52%),持久性房颤患者中65.42%心功能Ⅲ~Ⅳ级,与阵发性房颤相比有较大的左房内径[(50.94±12.46)mm;(33.96±7.64)mm,P<0.01]和较低的左室射血分数[(69.3±12.88)%;(73.93±11.08)%,P<0.01],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30.46%,华法令应用率25.64%,而36.84%的患者出院时未接受任何抗凝治疗.结论:老年人房颤常见原因是高血压病,血栓栓塞是房颤的重要并发症,抗凝治疗应得到临床医生充分认识和重视.
作者:梁转合;朱可云;陈华发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