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军红;彭海燕;陈少玲;郑粤湘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临床疗效.方法:将225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100mg,每天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进行双盲对照治疗3年,观察两组病人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缺血性脑卒中3年复发率(15.0%)明显低于对照组(25.9%),P<0.05.结论:辛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叶初阳;刘武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我院自1998-2003年采用九里香酊(自行配制)离子导入物理疗法联合应用西药抗感染治疗阑尾脓肿15例,并与单纯应用西药(罗氏芬、甲硝唑等)抗感染治疗的12例患者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敬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血管炎是全身性疾病,常累及肾、肺等多个脏器,但同时具备多脏器累及的典型表现者少见报道,现报道1例如下.
作者:周建辉;高菊;蔡广研;陈香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伴中重度传导性耳聋的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了4例伴中重度传导性耳聋的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术前与术后情况,以及手术术式的选择.结果:随访2~4年,4例患者听力均明显提高,平均40dB.结论:对于后天性中重度传导性耳聋的青少年患者,应当注意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可能;根据术中所见选择适当的术式有助于手术成功.
作者:刘翔;郑亿庆;丁健慧;陈穗俊;区永康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应用P-I型套管针腹膜透析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P-I型套管针系列装置进行腹透置管,并与常规手术法对照.结果:研究组(套管针组)在平均手术时间(P<0.001),术后恢复时间(P<0.001),术后并发症方面(P<0.05),均优于常规手术组.结论:提示P-I型套管针置管在可操作性、耐受性、安全性等方面优于手术法.
作者:李舸;李明;尤永森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应用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作为危重小儿的转运指征.方法:对1998年4月至2002年4月由我院急诊室出车接回的327例患儿按危重病例评分法进行评分,按分值高低顺序将患儿分~100分、~90分、~80分及~69分四组,分析评分分值与小儿转归、多器官功能不全及其损害程度的关系.结果:~90分与~100分组之间病死率无显著差异,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分值越低,发生器官损害数量越多,病死率越高,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能适用于基层医院危重小儿的转运指征,建议评分<90分的宜转运,若<80分者,注意在当地行适宜对症治疗,对保证转运的顺利进行.
作者:潘伟思;陈倩媖 刊期: 2004年第08期
随着国内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普及,将有越来越多的试管婴儿诞生,同时因此而引起的异位妊娠病例也将越来越多,提示在辅助生殖临床对此必须高度警惕.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6月间因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异位妊娠9例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苏春宏;佘若菁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肠球菌败血症的临床微生物学状况及对抗生素耐药性特点,给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耐药性测定.结果:50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42株,占84%,屎肠球菌8株,占16%,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粪肠球菌有1株耐药,对氯霉素、呋喃妥因耐药率较低,对其他7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高达62.5%~92.8%,这些可能与宿主的免疫功能及各种诱发因素有关.结论:肠球菌败血症耐药性分析,提示临床在治疗此类菌感染时,应根椐分离株的耐药特点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达到有效控制感染的目的.
作者:黄淑萱;潘练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急性喉气管外伤极易造成颈部大血管、咽喉、气管、食管、甲状腺等组织损伤,引起呼吸道梗阻、失血性休克,常危及病人生命,若处理不当,会造成慢性喉气管狭窄、食管瘘、呼吸发音障碍或拔管困难等并发症.该区域外伤因病情复杂、危重,已逐渐成为头颈耳鼻喉科常见急诊之一.我院自1992-2002年共急诊收治60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勇挺;张孟良;郭晓谦;尤景敏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患者胆囊B超声像图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超诊断仪对6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38例非肝炎体检者进行胆囊超声检查.结果:病毒性肝炎组与非肝炎对照组B超诊断胆囊异常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胆囊异常与胆囊本身炎症无关;胆囊声像的改变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马海生;袁岚;邓之驹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的防治经验及体会.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3年8月我院手术治疗的316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33例,女183例,年龄60~102岁,平均78.2岁.147例并存内科疾病,肺部并发症59例(肺部感染31例,肺气肿11例,哮喘14例,其他3例),且并存其他内科疾病者34例.急诊手术33例.结果:316例均手术成功,住院时间2~26 d,平均16 d,术后住院期间死亡8例,其中6例存在肺部并发症,62例进行了至少1次以上抢救,其中36例有肺部并发症,急诊手术病人无一例死亡.275例术后随访,247例恢复到伤前生活活动能力,28例恢复欠佳,所有术后病人均能坐起.结论:手术是老年人髋部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而精心的围手术期治疗,尤其肺部并发症的防治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楼慧玲;梁剑;郭奇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围手术期的治疗方法.方法:统计分析1992年2月至2004年2月共954例婴幼儿围手术期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死亡55例,病死率5.77%,术后发生并发症184例,发生率19.29%.结论: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围手术期的治疗,重点在于输液成分和量的控制、血管活性药物的合理应用以及呼吸道的管理、防止多器官衰竭的发生.
作者:姚滨;姬尚义;陈伟新;董卫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国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检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1年4月至2003年5月间住院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适宜患者69例.结果:5例穿刺未成功(5/69,占7.2%);因右锁骨下动脉扭曲而造影失败1例,造影成功率为98.4%(63/64);10例接受IVUS;行切割球囊冠脉成形术17例,3例随后植入了支架;6例因支架内再狭窄而行血管内放射治疗.28例行PTCA/支架术,共植入支架32枚,其中1例PTCA未成功,手术成功率96.4%(27/28).有2例患者用8F鞘,术中疼痛明显,5例术后局部轻度淤血.出院时所有患者的桡动脉搏动良好.术后3个月内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4例随访时桡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但无手部缺血或功能障碍.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局部并发症少,不影响抗凝药物的使用,但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
作者:宋杰;黄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的主要妊娠合并症及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对90例羊水过少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同期分娩的羊水过少组与羊水正常组作对照,分析羊水过少的主要妊娠合并症及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结果:羊水过少的主要妊娠合并症为过期妊娠,羊水量的多少与胎盘的成熟情况及羊水污染程度存在高度相关.结论:加强产前监护对于羊水过少要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作者:毛新丽;张丽颖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弓形虫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可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哺乳动物,人体所有器官都可受累.许多欧美国家血清阳性率达25%~30%,国内血清阳性率为4%~9%[1,2].对于吸毒人员中弓形虫的感染情况,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对我市男性静脉吸毒人员进行了弓形虫感染状况的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桂轩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减量FLAG方案对难治性急性白血病(AL)的疗效、骨髓抑制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方法:氟达拉滨(Flu)50 mg/d,5~6 d;阿糖胞苷(Ara-C)0.5~2.0 g/d,5~6 d;WBC<1.0×109/L时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300μg/d直至WBC>1×109/L,治疗14例难治性AL.结果:14例AL中,总有效率为28.5%,其中完全缓解(CR)率为14.3%,部分缓解(PR)率为为14.3%.中性粒细胞低时间在开始用药后5~9 d,持续时间7~30d;血小板低时间在开始用药后5~10 d,持续时间6~30 d;感染率100%,重度感染率37.5%,2例早期治疗相关死亡.结论:减量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AL,疗效不理想,骨髓抑制严重.
作者:翁建宇;杜欣;陆泽生;黄梓伦;林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不同灌注方法改善心肌的保护效果.方法:用家猪16头,随机分为两组:Ⅰ组用冷氧合血停搏液间断灌注,Ⅱ组在Ⅰ组的基础上加用温氧合血停搏液诱导停搏及复苏再灌注.于体外循环下心肌缺血再灌注期间,观察心肌电机械活动、转流前后左心功能、心肌ATP、心肌含水量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Ⅱ组复苏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左心功能的恢复优于Ⅰ组,心肌ATP及心肌的含水量的损害明显低于Ⅰ组.结论:温氧合血停搏液诱导停搏及复苏再灌注对心肌保护效果更佳.
作者:张彦平;于洋;沈建乐;帅训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同时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探讨两者联合检测在RA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检测抗CCP抗体及抗RA33抗体,乳胶凝集试验检测类风湿因子(RF).共检测105例RA病人、40例非RA弥慢性结缔组织病、35例非风湿性疾病中的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及RF的分布.比较三者之间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三者联合检测的结果.结果: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及RF对RA的敏感性分别为42.9%、28.6%、47.6%,特异性分别为96%、92%、56.0%oRF与抗CCP抗体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25),与抗RA33抗体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25).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与RF的关系不密切.结论:抗CCP抗体和RA33抗体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可视为RA早期诊断新的血清学指标,和RF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与RF的关系不密切.
作者:钟亮尹;曾智华;李瑞莹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阿米洛利(amiloride)对心肌自律性的作用及其电生理机制.方法:用培养乳鼠心肌细胞观察阿米洛利对心肌细胞搏动频率的影响;用标准微电极技术记录阿米洛利对家兔窦房结动作电位的作用;用膜片钳技术记录电压依赖性的钙通道电流.结果:100μmol/L阿米洛利可使培养心肌细胞收缩频率减慢;100μmol/L阿米洛利还可降低窦房结起搏细胞大除极化速率,使静息电位轻度正移.阿米洛利在10~100μmol/L范围内抑制L型及T型钙通道电流.结论:阿米洛利可抑制心肌L、T型钙通道电流,抑制窦房结自动除极过程,降低心肌细胞自律性来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作者:梁黔生;郑智 刊期: 200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