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新华;吴洁;鲍克容
我们应用扩肛术治疗150例单纯性肛裂,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收集肛裂患者150例,男54例,女96例;年龄27~76岁,30~39岁和40~49岁的分别占35.6%及47.1%.便时及便后疼痛132例占88%,便后带血及滴血138例占92%,大便不畅伴变细135例占90%.术前2 d应用甲硝唑、卡那霉素术前灌肠.
作者:孙义锋;杨玉贵;宋敏慧;孙中建;于友贵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患者男,40岁,因咳嗽、咳痰伴胸闷10 d,加重伴痰中带血3 d于2003年10月11日入院.患者自2003年10月1日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咳少量白色粘痰,伴活动后胸闷、气短,夜间盗汗,自服抗感冒药无效;症状持续加重,于入院3d前出现痰中带少量鲜红色血丝,在当地医院消炎治疗(用药不详),胸片检查发现双肺占位性病变,为进一步诊治转来我院.
作者:李继东;朱运奎;肖永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Th1和Th2细胞因子谱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3例LADA、21例2型糖尿病(T2DM)和20例正常人血浆IL2水平,及PBMC培养上清IL-4和IFN-γ水平.结果:(1)血IL-2水平LADA组高于T2DM及正常对照组.(2)无PHA刺激的上清IL-4水平LADA组低于T2DM及正常对照组(4.64vs6.59,7.04);经PHA刺激后,LADA及正常对照低于T2DM组(12.63,11.49vs 26.86).(3)无论有无PHA刺激,上清IFN-γ水平LADA组均高于T2DM及正常对照组(188.00vs 29.14,11.96;1 820.66vs 370.20,796.64).(4)未予PHA刺激的PBMC培养上清IFN-γILL-4水平LADA组高于正常对照组(45.06VS 1.39);经PHA刺激后,LADA组高于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109.58vs8.12,60.68),T2DM组低于正常对照组.(5)LADA患者未予PHA刺激的IFN-γ分泌水平与年龄、空腹血糖呈正相关,与GADA呈负相关.结论:LADA患者Th1样细胞因子IL-2和IFN-γ水平升高而Th2样细胞因子IL-4水平下降,存在着Th1/Th2比例失衡.
作者:何凌;周智广;罗建华;黄干;裴剑浩;王建平;邓志明;李莉蓉;张弛;杨晓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利肾液防治肾小球疾病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大鼠肾病模型.结果:利肾液可明显降低肾病大鼠尿蛋白的排泄,降低胆固醇,促进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结构等恢复正常,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清热利湿能有效防治肾小球疾病,其机制与免疫调节等有关.
作者:荣晓凤;吴巍;张永如;吴康衡 刊期: 2004年第09期
近年来,随着诊断治疗水平的提高,桥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已有改观.现将我科1995-2003年收治的桥脑出血3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9例,女12例,年龄31~76岁,平均51.3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2例,中风病史7例,糖尿病史8例,血脂异常19例,头痛病史6例.活动中发病13例,安静状态发病18例.
作者:谢国民;陈勇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临床表现和疗效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结果:102例病人中位发病年龄为33岁;男女比例为1:3.6,<50岁的男女比例为1:6;>50岁男女比例为1:1.3;慢性与急性的比例为7.9:1.出血的部位依次为:皮肤(90%),黏膜(70.6%),月经过多(41.2%),消化道(17.6%),泌尿道(16.7%),颅内出血(3.9%),眼底出血(2.9%).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平均为(25.6±22.6)×109/L,血红蛋白下降者47例(45.9%),骨髓巨核细胞增多者54例(64.4%).治疗效果:糖皮质激素总有效率88.9%,长春新碱60%,联合治疗62.5%,达那唑69.2%,脾切除100%.疗效相关因素分析:治疗前骨髓巨核细胞增多者疗效明显优于巨核细胞正常或减少者(P<0.05),治疗前血小板数与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ITP以小于50岁女性多发,50岁以后男女发病的比例接近;皮肤黏膜出血是常见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巨核细胞数有关,与治疗前血小板数无关,治疗前巨核细胞增多者疗效好.
作者:吕洁清;聂大年;谢双锋;尹松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笔者通过对男性肺癌患者血清中人类绒毛促性腺激素(HCG)的测定,对HCG在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进行了探讨.1材料与方法1.1病例来源肺癌组69例,均为男性,年龄56~75岁.均为我院1996年1月至2000年2月经纤支镜刷检+病理活检证实的患者.组织学类型鳞癌28例,腺癌35例,小细胞癌6例.其中高分化肺癌16例、中低分化肺癌53例.正常对照组60例均为男性,年龄53~72岁,均来自我市老干部健康保健查体者.1.2方法取被检者晨起空腹静脉血3mL,分离血清后,低温-20℃保存待用.血清HCG的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RIA),试剂盒由卫生部上海制品研究所提供.仪器为SN-682型放射免疫γ-计数仪,由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生产.
作者:庞保军;高恒强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出血性脑卒中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增加了患者的致残率,临床上并不少见.现将我院发生的3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女,71岁.因排便时突发头痛、眩晕、呕吐8 h入院.查体:P 98次/min,R 20次/min,BP 160/95 mmHg.神志模糊,双瞳孔等大,颈抵抗,双侧克氏征(+),左侧巴氏征(±).双下肢无水肿.头颅CT:前纵裂池,双侧侧裂池及部分脑沟内见高密度影充填.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经脱水剂、利尿剂、止血芳酸、止血敏、尼膜通等治疗后病情改善,入院第19天头颅CT复查积血大部分吸收.第21天出现左下肢水肿,胀痛不适,伴有压痛.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示:左髂总静脉、髂外静脉、股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吴剑琴;杨二杨 刊期: 2004年第09期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在心脑血管、糖尿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老年人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脑梗死的关系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分4组.Ⅰ组:正常对照组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龄60~75岁,为健康查体者:Ⅱ组:糖尿病非脑梗死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60~80岁.Ⅲ组:非糖尿病脑梗死组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60~78岁.Ⅳ组:糖尿病脑梗死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60~80岁.全部受试者均无肾病.糖尿病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诊断符合WH0诊断标准.脑梗死为新近梗死(0~1个月),并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
作者:叶亚儿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手外伤中的拇手指严重毁损或缺损并不少见,急诊行拇手指再造手术,既能修复创面,又能大限度地恢复患手的功能,并缩短病程,无疑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于某些原因而无法行急诊再造手术.作者采用亚急诊拇手指再造手术共8例,全部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晓东;鲍丰;黄洪斌;张根福;陈旭宏;王正明;蔡航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大出血急诊早期救治和改善预后的方法.方法:总结分析近4年我科行血管内栓塞止血救治的12例骨盆骨折大出血危重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平片均可作出早期诊断.本组病例ISS评分显著高于同期合并休克但未行栓塞止血治疗的骨盆骨折病例(P<0.01).6例脱险,6例死亡.结论:严重骨盆骨折的院前急救和早期诊断十分重要,要及时救治休克,强调对不稳定骨盆尽早外固定,合并大出血病人及时行血管内栓塞止血.
作者:武钢;桑显富;鲍光欣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膈疝的临床诊断方法、误诊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近年20例膈疝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措施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治愈率81.8%,2例死亡,2例无症状患者未治疗,保守治疗好转率100%.结论:膈疝需注意防止误诊,临床视具体情况选用X线、CT、B超、胃镜等手段帮助诊断.除食管裂孔滑疝外的膈疝需手术治疗,婴幼儿膈疝的手术时机选择及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戚维波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唐氏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遗传病.新生儿的发病率为1/600~1/800[1].由于2/3患儿在妊娠早期自发流产,故实际发病率比出生后高得多.患者的主要特征为智力发育迟缓,愚笨面容并伴有多种先天性畸形.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因此,及早诊断并防止患儿的出生,对降低其发病率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慧敏;孙筱放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加深对颈面部病变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特点的认识,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0例颈面部病变患者的选择性DSA造影资料,其中包括血管狭窄闭塞性疾病215例和血管肿瘤性病变105例.结果:DSA均能获得明确的诊断.215例血管狭窄闭塞性疾病表现为轻度狭窄者30例,中度狭窄78例,重度狭窄86例,闭塞21例.27例鼻咽部血管纤维瘤,22例颈面部海绵状血管瘤,21例颈动脉体瘤,19例颈面部假性动脉瘤和16例颈面部蔓状血管瘤均能显示其病变的范围、血供情况及特征性DSA表现.结论:DSA是颈面部血管狭窄闭塞性疾病和血管肿瘤性病变诊断的有效手段,有利于估计其预后并制订治疗方案.
作者:戚跃勇;邹利光;孙清荣;帅杰;周政;黄岚;王文献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胆碱能神经元及行为的变化.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手术组及对照组,手术组制作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30 d后用Morris水迷宫检测两组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海马CA1区胆碱能神经元数目的变化.结果:手术组大鼠空间记忆能力明显下降,海马CA1区胆碱能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胆碱能神经元减少,空间记忆能力下降.
作者:叶建新;王玮;姚丽青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比较不同深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对374例血透患者416例次深静脉置管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3种不同插管的血流速度、导管留置时间及导管相关的感染.结果: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的血流速度、透析效能、导管留置时间均明显高于股静脉插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股静脉.结论:颈内静脉插管是一种相对理想的血透临时性血管通路.
作者:张建林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含左氧氟沙星的复治涂阳方案(2HRZSL/6HRL)对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32例)应用2HRZSL/6HRL方案治疗;对照组(12例)应用2HRZSE/6HRE方案治疗.结果:痰菌阴转率:治疗组90.6%,对照组75.0%,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病灶吸收率:治疗组90.6%,对照组75.0%,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空洞缩小闭合率:治疗组87.5%,对照组62.5%,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2HRZSL/6HRL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病的临床疗效满意,药物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试用.
作者:周峰;邓笑媚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患者男,29岁,自幼口唇紫绀.查体:口唇黏膜重度紫绀,明显杵状指(趾),心界略向左侧扩大,Hb 232 g/L,Hct0.732,胸片示心胸比例0.60,肺动脉段突出,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法乐氏四联症.2004年3月在深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胸骨正中切口,术中见心包前壁菲薄,切开后发现心脏明显向左后移位,主动脉为右前位,升主动脉根部瘤样扩张,直径8.5 cm,右心室流出道及肺动脉被推向后方,左肺与心脏直接接触,左侧心包完全缺如,左膈神经及心包膈血管走行于胸骨左缘,右侧心包完整,胸片所见的肺动脉段突出实为异位扩张的升主动脉.
作者:刘美明;张希全;张供 刊期: 2004年第09期
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是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间长与短QT间期的差值,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评价心脏复极同步程度的新指标.De Bruyne等[1]报道QTd的增大是人群心血管病不良预后的先兆.宋潜英等[2]研究证实QTd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国内有关QTd对脑血管意外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尚罕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对100例脑梗死及50例脑出血患者的研究,探讨QTd与脑血管意外患者预后的关系.
作者:谈鹰;王庄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HCMV DNA聚合酶辅助蛋白p52在病毒基因复制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实验方法建立HCMV感染细胞模型,在感染后不同时间段,FQ-PCR法测定细胞内HCMV DNA拷贝数,免疫组化法检测病毒蛋白p52,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处理结果.同时光镜观察致细胞病变作用,电镜检查其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感染后各组细胞内均能检测到HCMV DNA及p52表达,随感染时间延长,二者水平均升高,p52定位于感染细胞核内.与感染后12 h相比,此后各时段p52表达量均明显增高(P<0.01);而至感染后48 h,细胞内HCMV DNA量方明显高于感染后12 h(P<0.05),持续到感染晚期;同时细胞开始出现病变,并随感染时间延长、细胞内p52表达水平升高及HCMV DNA量增多而逐渐加重.结论:早期蛋白p52在HCMV DNA复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有效促进病毒基因复制.
作者:赵杨;陈敦金;闻良珍 刊期: 200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