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清热利湿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的改善作用

荣晓凤;吴巍;张永如;吴康衡

关键词:肾疾病, 清热, 利湿, 中药, 大鼠
摘要:目的:探讨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利肾液防治肾小球疾病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大鼠肾病模型.结果:利肾液可明显降低肾病大鼠尿蛋白的排泄,降低胆固醇,促进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结构等恢复正常,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清热利湿能有效防治肾小球疾病,其机制与免疫调节等有关.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0例

    目的:探讨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氯沙坦50 mg,每天1次,口服;对照组40例用依那普利10 mg,每天1次,口服.进行偶测血压及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偶测血压氯沙坦组总有效率为95%;依那普利组总有效率为9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4 h动态血压监测氯沙坦组总有效率为93.3%(56/60);依那普利组总有效率为78.4%(47/60);氯沙坦组优于依那普利组(P<0.05).结论:氯沙坦是一种理想长效降压药,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文红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脑卒中与植物人持续状态23例

    目的:探讨脑卒中与植物人状态的关系及其临床特点、脑电活动、影像学表现、治疗转归.方法:综合分析23例脑卒中所致植物人持续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s,PVS)的临床特点、脑电图及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治疗转归,并采用pullicinop方法计算脑内软化坏死体积,并与创伤性PVS相比较.结果:血管因素所致植物人持续状态者(PVS)较创伤因素引起PVS者预后差,存活时间相对较短,其EEG明显异常,头颅CT或MRI示多发梗死或软化灶,脑室扩大,脑萎缩,坏死体积多在50~150 mL之间.结论:脑卒中所致PVS者目前无特效疗法,加强护理和营养支持可延长患者生命.

    作者:付培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中药清热利湿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利肾液防治肾小球疾病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大鼠肾病模型.结果:利肾液可明显降低肾病大鼠尿蛋白的排泄,降低胆固醇,促进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结构等恢复正常,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清热利湿能有效防治肾小球疾病,其机制与免疫调节等有关.

    作者:荣晓凤;吴巍;张永如;吴康衡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右心室双出口、卵圆孔未闭并心包缺如1例

    患者男,29岁,自幼口唇紫绀.查体:口唇黏膜重度紫绀,明显杵状指(趾),心界略向左侧扩大,Hb 232 g/L,Hct0.732,胸片示心胸比例0.60,肺动脉段突出,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法乐氏四联症.2004年3月在深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胸骨正中切口,术中见心包前壁菲薄,切开后发现心脏明显向左后移位,主动脉为右前位,升主动脉根部瘤样扩张,直径8.5 cm,右心室流出道及肺动脉被推向后方,左肺与心脏直接接触,左侧心包完全缺如,左膈神经及心包膈血管走行于胸骨左缘,右侧心包完整,胸片所见的肺动脉段突出实为异位扩张的升主动脉.

    作者:刘美明;张希全;张供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2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临床表现和疗效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结果:102例病人中位发病年龄为33岁;男女比例为1:3.6,<50岁的男女比例为1:6;>50岁男女比例为1:1.3;慢性与急性的比例为7.9:1.出血的部位依次为:皮肤(90%),黏膜(70.6%),月经过多(41.2%),消化道(17.6%),泌尿道(16.7%),颅内出血(3.9%),眼底出血(2.9%).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平均为(25.6±22.6)×109/L,血红蛋白下降者47例(45.9%),骨髓巨核细胞增多者54例(64.4%).治疗效果:糖皮质激素总有效率88.9%,长春新碱60%,联合治疗62.5%,达那唑69.2%,脾切除100%.疗效相关因素分析:治疗前骨髓巨核细胞增多者疗效明显优于巨核细胞正常或减少者(P<0.05),治疗前血小板数与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ITP以小于50岁女性多发,50岁以后男女发病的比例接近;皮肤黏膜出血是常见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巨核细胞数有关,与治疗前血小板数无关,治疗前巨核细胞增多者疗效好.

    作者:吕洁清;聂大年;谢双锋;尹松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肾移植术后早期手术探查33例次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早期手术探查的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我院462例次肾移植术后早期行探查术33例次的处理经过及方法.结果:26例次行移植肾切除,术后1周内死亡4例,放弃继续治疗2例;7例次行修复术保留移植肾,术后6例移植肾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肾移植术后早期探查并切肾的主要原因是不可逆的排斥反应致移植肾破裂或失功,对该类患者必须果断切除移植肾,以保全患者生命.对其他原因所致的外科并发症重在预防,一旦发生且保守治疗无效则应积极手术探查修复,以保全移植肾.

    作者:邱晓拂;聂海波;朱云松;邓志雄;杨菁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脑梗死临床分析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在心脑血管、糖尿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老年人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脑梗死的关系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分4组.Ⅰ组:正常对照组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龄60~75岁,为健康查体者:Ⅱ组:糖尿病非脑梗死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60~80岁.Ⅲ组:非糖尿病脑梗死组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60~78岁.Ⅳ组:糖尿病脑梗死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60~80岁.全部受试者均无肾病.糖尿病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诊断符合WH0诊断标准.脑梗死为新近梗死(0~1个月),并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

    作者:叶亚儿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睾丸间质细胞移植治疗中老年男性雄激素部分缺乏症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对PADAM模型的老年SD大鼠进行同种异体睾丸间质细胞(Leydig细胞)移植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选取10只符合标准的老年SD大鼠作为受体,应用成年SD大鼠的睾丸进行体外分离和培养,将获得的高纯度和高活力的Leydig细胞同种异体移植到老年SD大鼠的大腿内侧肌群内,定期检查其移植前后血睾酮和游离睾酮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移植后的Leydig细胞的分泌功能良好,老年SD大鼠的血睾酮和游离睾酮水平均显著升高,并大约于移植后的7~12 d开始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可持续27 d以上.结论:睾丸间质细胞移植能有效治疗PADAM.

    作者:孙祥宙;邓春华;郭海彬;刘建中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亚急诊拇手指再造手术

    手外伤中的拇手指严重毁损或缺损并不少见,急诊行拇手指再造手术,既能修复创面,又能大限度地恢复患手的功能,并缩短病程,无疑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于某些原因而无法行急诊再造手术.作者采用亚急诊拇手指再造手术共8例,全部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晓东;鲍丰;黄洪斌;张根福;陈旭宏;王正明;蔡航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mTn-3xHA/lacZ文库质粒的筛选与鉴定

    目的:从pHSS6-mTn-3xHA/lacZ质粒文库中筛选出能高水平表达lacZ基因的质粒载体.方法:文库质粒转化大肠杆菌,挑单克隆,提质粒约200个,Notl酶切,分别转化酿酒酵母,通过URA3和lacZ的表达筛选出能发生同源重组,并能高水平表达lacZ的质粒载体.结果:200个质粒分别转化酿酒酵母,通过SC-URA筛选出11株能发生同源重组的重组子,再通过lacZ显色反应,筛选出两株有lacZ基因表达的菌株,其中一株能高水平表达β-gal,另一株有较弱表达.结论:筛选出的质粒载体为其它外源基因在酿酒酵母中稳定高效表达奠定基础.

    作者:赵慧;郑文岭;崔东;江晓曦;马文丽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山莨菪碱治疗溶血性贫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调查76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及69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患者的病因、并发症,观察山莨菪碱的疗效,与激素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山莨菪碱对76例AIHA和69例PNH均有显著疗效,并发症及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P均<0.01.结论:山莨菪碱具有降低红细胞膜的渗透性、减少血细胞破坏、防止血栓形成等作用,可作为治疗溶血性贫血的有效药物之一.

    作者:胡振玉;李景梦;江玲;沙建平;王宝涵;赵文斌;富爽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病32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含左氧氟沙星的复治涂阳方案(2HRZSL/6HRL)对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32例)应用2HRZSL/6HRL方案治疗;对照组(12例)应用2HRZSE/6HRE方案治疗.结果:痰菌阴转率:治疗组90.6%,对照组75.0%,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病灶吸收率:治疗组90.6%,对照组75.0%,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空洞缩小闭合率:治疗组87.5%,对照组62.5%,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2HRZSL/6HRL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病的临床疗效满意,药物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试用.

    作者:周峰;邓笑媚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颈面部病变的DSA诊断

    目的:加深对颈面部病变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特点的认识,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0例颈面部病变患者的选择性DSA造影资料,其中包括血管狭窄闭塞性疾病215例和血管肿瘤性病变105例.结果:DSA均能获得明确的诊断.215例血管狭窄闭塞性疾病表现为轻度狭窄者30例,中度狭窄78例,重度狭窄86例,闭塞21例.27例鼻咽部血管纤维瘤,22例颈面部海绵状血管瘤,21例颈动脉体瘤,19例颈面部假性动脉瘤和16例颈面部蔓状血管瘤均能显示其病变的范围、血供情况及特征性DSA表现.结论:DSA是颈面部血管狭窄闭塞性疾病和血管肿瘤性病变诊断的有效手段,有利于估计其预后并制订治疗方案.

    作者:戚跃勇;邹利光;孙清荣;帅杰;周政;黄岚;王文献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经尿道电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286例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特点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86例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电汽化术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尿道电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Ⅰ度27例,Ⅱ度97例,Ⅲ度139例,Ⅳ度23例.术后大尿流率明显提高,剩余尿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明显下降.住院期间并发症率6.6%,术后随访并发症率5.8%.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适用于各种程度增生患者的治疗,手术安全、疗效满意.对高龄、全身情况差者不刻意追求切除量,而在于切除部位.术中维持膀胱低压是防止发生电切综合征(TURS)的关键之一.

    作者:黄忠祥;章晓军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高热惊厥168例患儿的转归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FC)的转归及预后.方法:对168例FC随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68例FC患儿首发中有72.62%(122/168例)在3岁以下;男多于女;26.19%(122/168例)患儿有惊厥家族史;复发率为30.95%(52/168例),FC的复发与初发年龄、体温、FC类型及惊厥家族史密切相关;癫痫发生率为2.38%(4/168例);智力低下为1.19%(2/168例).结论:FC的远期预后良好,若无特殊情况不需药物预防,但对FC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

    作者:邵新华;吴洁;鲍克容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血透患者深静脉导管行血液透析的临床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深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对374例血透患者416例次深静脉置管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3种不同插管的血流速度、导管留置时间及导管相关的感染.结果: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的血流速度、透析效能、导管留置时间均明显高于股静脉插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股静脉.结论:颈内静脉插管是一种相对理想的血透临时性血管通路.

    作者:张建林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出血性脑卒中致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

    出血性脑卒中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增加了患者的致残率,临床上并不少见.现将我院发生的3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女,71岁.因排便时突发头痛、眩晕、呕吐8 h入院.查体:P 98次/min,R 20次/min,BP 160/95 mmHg.神志模糊,双瞳孔等大,颈抵抗,双侧克氏征(+),左侧巴氏征(±).双下肢无水肿.头颅CT:前纵裂池,双侧侧裂池及部分脑沟内见高密度影充填.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经脱水剂、利尿剂、止血芳酸、止血敏、尼膜通等治疗后病情改善,入院第19天头颅CT复查积血大部分吸收.第21天出现左下肢水肿,胀痛不适,伴有压痛.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示:左髂总静脉、髂外静脉、股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吴剑琴;杨二杨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氯沙坦、氨氯地平及二者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232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氯沙坦、氨氯地平及二者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方法:232例老年高血压病采用单盲、随机方法,分为3组,氯沙坦组78例;氨氯地平组79例;氯沙坦联用氨氯地平组75例.观察降压效果、左室重构效应、血尿酸改变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治疗4周后血压即显著下降,治疗24周后氯沙坦组收缩压/舒张压降低值为(16.49±2.58)/(13.28±3.02)mmHg,达标率为68%;氨氟地平组收缩压/舒张压降低值为(20.19±2.25)/(10.04±2.46)mmHg,达标率为71%;联合用药组收缩压/舒张压降低值为(24.82±2.69)/(16.20±2.63)mmHg,达标率为85%.联合用药组降压幅度及血压达标率与单一用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治疗前后室间隔、左室重量指数有显著性下降(P<0.05).氯沙坦组与联合用药组治疗后血尿酸有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无一例因不良反应而退出试验.结论:小剂量氯沙坦联用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降压效果佳,不良反应少,为老年高血压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苏辉煌;王洋;苏世鑫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血清HCG测定对肺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笔者通过对男性肺癌患者血清中人类绒毛促性腺激素(HCG)的测定,对HCG在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进行了探讨.1材料与方法1.1病例来源肺癌组69例,均为男性,年龄56~75岁.均为我院1996年1月至2000年2月经纤支镜刷检+病理活检证实的患者.组织学类型鳞癌28例,腺癌35例,小细胞癌6例.其中高分化肺癌16例、中低分化肺癌53例.正常对照组60例均为男性,年龄53~72岁,均来自我市老干部健康保健查体者.1.2方法取被检者晨起空腹静脉血3mL,分离血清后,低温-20℃保存待用.血清HCG的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RIA),试剂盒由卫生部上海制品研究所提供.仪器为SN-682型放射免疫γ-计数仪,由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生产.

    作者:庞保军;高恒强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豚鼠结肠肌间神经丛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神经元的表达及其生理特性

    目的:研究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crtic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CRF)在豚鼠结肠肌间神经丛的表达和生理功能.方法:RT-PCR、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RF在结肠肠肌层神经丛的表达;细胞内电生理记录结合生物素示踪法研究CRF在肠道的生理功能.结果:豚鼠的肠肌间神经丛有CRF mRNA的表达;豚鼠结肠肠肌间神经丛中有表达CRF的神经元,其形态均为Dogiel Ⅰ型神经元.CRF对豚鼠结肠肌间神经丛有很强的兴奋作用,可诱发慢的兴奋性去极化反应,而且CRF所兴奋的神经元均为表达CRF1受体的神经元.结论:CRF是肠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神经递质.

    作者:高翔;胡品津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