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层螺旋CT技术原理及临床应用

林顺发;周修国

关键词:多层螺旋, 技术原理, 临床应用, 革命性创新, 应用范围, 图像质量, 投影数据, 扫描速度, 临床诊断, 共同提高, 成像系统, 成像速度, 成像技术, 新技术, 旋转
摘要:多层螺旋CT是指在一次扫描旋转过程中能同时获得多达4个层面以上图像投影数据的成像系统.是CT发展的又一次革命性创新,其扫描速度由普通CT的几秒提高到亚秒,成像速度及图像质量也明显提高,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大大促进了临床诊断成像技术的发展.本文就多层螺旋CT机技术原理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粗略概述,以共同提高对新技术的进一步了解.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透患者深静脉导管行血液透析的临床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深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对374例血透患者416例次深静脉置管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3种不同插管的血流速度、导管留置时间及导管相关的感染.结果: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的血流速度、透析效能、导管留置时间均明显高于股静脉插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股静脉.结论:颈内静脉插管是一种相对理想的血透临时性血管通路.

    作者:张建林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多层螺旋CT技术原理及临床应用

    多层螺旋CT是指在一次扫描旋转过程中能同时获得多达4个层面以上图像投影数据的成像系统.是CT发展的又一次革命性创新,其扫描速度由普通CT的几秒提高到亚秒,成像速度及图像质量也明显提高,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大大促进了临床诊断成像技术的发展.本文就多层螺旋CT机技术原理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粗略概述,以共同提高对新技术的进一步了解.

    作者:林顺发;周修国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高热惊厥168例患儿的转归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FC)的转归及预后.方法:对168例FC随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68例FC患儿首发中有72.62%(122/168例)在3岁以下;男多于女;26.19%(122/168例)患儿有惊厥家族史;复发率为30.95%(52/168例),FC的复发与初发年龄、体温、FC类型及惊厥家族史密切相关;癫痫发生率为2.38%(4/168例);智力低下为1.19%(2/168例).结论:FC的远期预后良好,若无特殊情况不需药物预防,但对FC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

    作者:邵新华;吴洁;鲍克容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LADA患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Th1和Th2细胞因子谱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3例LADA、21例2型糖尿病(T2DM)和20例正常人血浆IL2水平,及PBMC培养上清IL-4和IFN-γ水平.结果:(1)血IL-2水平LADA组高于T2DM及正常对照组.(2)无PHA刺激的上清IL-4水平LADA组低于T2DM及正常对照组(4.64vs6.59,7.04);经PHA刺激后,LADA及正常对照低于T2DM组(12.63,11.49vs 26.86).(3)无论有无PHA刺激,上清IFN-γ水平LADA组均高于T2DM及正常对照组(188.00vs 29.14,11.96;1 820.66vs 370.20,796.64).(4)未予PHA刺激的PBMC培养上清IFN-γILL-4水平LADA组高于正常对照组(45.06VS 1.39);经PHA刺激后,LADA组高于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109.58vs8.12,60.68),T2DM组低于正常对照组.(5)LADA患者未予PHA刺激的IFN-γ分泌水平与年龄、空腹血糖呈正相关,与GADA呈负相关.结论:LADA患者Th1样细胞因子IL-2和IFN-γ水平升高而Th2样细胞因子IL-4水平下降,存在着Th1/Th2比例失衡.

    作者:何凌;周智广;罗建华;黄干;裴剑浩;王建平;邓志明;李莉蓉;张弛;杨晓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10例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10例术前均行B超和膀胱镜检查,7例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5例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8例术前行膀胱镜活检.在治疗上,8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结果:10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其中1例伴上皮异型增生,此例术后予以膀胱内丝裂霉素灌注化疗2年.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11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好发于膀胱颈和三角区.诊断主要依赖于膀胱镜检查和术后病理.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术后不需常规进行膀胱内灌注化疗,但为预防肿瘤复发,仍需随访与复查.

    作者:韦思明;郑振洨;周剑;陈盛烨;张心男;徐金木;黄旭初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Ebstein畸形手术治疗的探讨

    我们於1990年4月至1998年8月为先天性Ebstein畸形9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根据我们的治疗经验和该心脏畸形的病理改变特征,并参阅了近一些文献资料,对Ebstein畸形的手术治疗提出我们的观点.

    作者:张建海;任哲;黄国长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肾移植术后早期手术探查33例次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早期手术探查的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我院462例次肾移植术后早期行探查术33例次的处理经过及方法.结果:26例次行移植肾切除,术后1周内死亡4例,放弃继续治疗2例;7例次行修复术保留移植肾,术后6例移植肾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肾移植术后早期探查并切肾的主要原因是不可逆的排斥反应致移植肾破裂或失功,对该类患者必须果断切除移植肾,以保全患者生命.对其他原因所致的外科并发症重在预防,一旦发生且保守治疗无效则应积极手术探查修复,以保全移植肾.

    作者:邱晓拂;聂海波;朱云松;邓志雄;杨菁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肥胖大鼠模型血浆胆囊收缩素水平的变化及二甲双胍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血浆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水平的变化,并给予二甲双胍观察其干预效果.方法:建立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检测大鼠体重、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模型建立前及成模后测定大鼠血浆CCK水平变化.并观察给予大鼠二甲双胍灌胃干预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高脂饮食6个月后,大鼠体重、空腹胰岛素及血脂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1),血糖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肥胖大鼠血浆CCK水平较对照组及入组时显著增高(均P<0.01);二甲双胍干预组上述指标明显改善.结论:肥胖大鼠CCK水平明显增高,可能存在类似于胰岛素抵抗的CCK抵抗,二甲双胍有明显的干预效果.

    作者:魏立民;朱铁年;王富军;叶蔚;张文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豚鼠结肠肌间神经丛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神经元的表达及其生理特性

    目的:研究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crtic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CRF)在豚鼠结肠肌间神经丛的表达和生理功能.方法:RT-PCR、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RF在结肠肠肌层神经丛的表达;细胞内电生理记录结合生物素示踪法研究CRF在肠道的生理功能.结果:豚鼠的肠肌间神经丛有CRF mRNA的表达;豚鼠结肠肠肌间神经丛中有表达CRF的神经元,其形态均为Dogiel Ⅰ型神经元.CRF对豚鼠结肠肌间神经丛有很强的兴奋作用,可诱发慢的兴奋性去极化反应,而且CRF所兴奋的神经元均为表达CRF1受体的神经元.结论:CRF是肠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神经递质.

    作者:高翔;胡品津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腹部闭合性创伤2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提高腹部创伤、尤其是严重腹部多脏器损伤并发伤的早期诊断与抢救成功率.方法:总结我院1997年8月至2003年8月以来收治的226例腹部创伤的诊断、急救及诊疗经验.其中,男196例(86.7%),女30例(13.2%).共损伤腹部脏器189个.合并其它部位损伤249例次.结果:保守治疗42例(18.5%),手术治疗184例(81.4%),死亡9例(3.9%),治愈217例(96.0%).结论:(1)腹腔穿刺、B超、X线检查对闭合性腹部损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准确率高,简便易行.(2)在积极抗休克及处理多发伤的同时,应积极腹部探查,并应反复多点腹穿,动态观察腹部体征变化以减少腹部损伤的漏诊,提高诊断率.(3)正确掌握剖腹探查指征,认真全面地腹腔探查,合理使用有效抗生素,积极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或(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巨合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血液病鼻出血的临床诊治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血液病患者由于凝血功能障碍,较平常人更易发生鼻出血,现将我科2000-2002年收治的有完整资料的血液病鼻出血30例报告如下,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作者:王光辉;梁传余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19例内窥镜检查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联合柯-陆氏进路治疗19例非侵袭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结果:所有病例均治愈,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利用鼻内窥镜技术治疗慢性非侵袭真菌性鼻窦炎疗效满意.

    作者:梁健刚;冯锦标;黄郁林;黎志辉;傅铭港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青年人脑卒中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人脑卒中危险因素、病因、临床特点及其发病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18~40岁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梗死和出血两组逐项分析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发病规律.结果:60例中脑梗死36例(60%),脑出血24例(40%),治愈23例,好转29例,死亡8例.梗死组和出血组的病因均以高血压、动脉硬化为多(66.67%),梗死组其它病因包括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酗酒、瘤卒中、心房纤颤;出血组则有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肾性高血压.青年人卒中以30~40岁居多(78.33%).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是青年人卒中的主要原因,对青年人较早有效地进行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酗酒等的干预可以大程度地降低青年人卒中的发生率、复发率,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作者:马强;蔡鸣;齐景波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炎性肠病的免疫及生物治疗进展

    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累及胃肠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一般指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目前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可能与免疫、遗传、感染及精神因素有关.近年国内外学者对IBD的研究,尤其是发病机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可概括为:肠腔抗原激活免疫细胞、导致自由基过度产生,血小板激活,转化生长因子和白介素过多释放,终引起炎症反应.同样IBD的免疫和生物治疗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就近年来这些药物的认识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张秋瓒;刘晓红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睾丸间质细胞移植治疗中老年男性雄激素部分缺乏症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对PADAM模型的老年SD大鼠进行同种异体睾丸间质细胞(Leydig细胞)移植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选取10只符合标准的老年SD大鼠作为受体,应用成年SD大鼠的睾丸进行体外分离和培养,将获得的高纯度和高活力的Leydig细胞同种异体移植到老年SD大鼠的大腿内侧肌群内,定期检查其移植前后血睾酮和游离睾酮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移植后的Leydig细胞的分泌功能良好,老年SD大鼠的血睾酮和游离睾酮水平均显著升高,并大约于移植后的7~12 d开始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可持续27 d以上.结论:睾丸间质细胞移植能有效治疗PADAM.

    作者:孙祥宙;邓春华;郭海彬;刘建中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0例

    目的:探讨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氯沙坦50 mg,每天1次,口服;对照组40例用依那普利10 mg,每天1次,口服.进行偶测血压及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偶测血压氯沙坦组总有效率为95%;依那普利组总有效率为9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4 h动态血压监测氯沙坦组总有效率为93.3%(56/60);依那普利组总有效率为78.4%(47/60);氯沙坦组优于依那普利组(P<0.05).结论:氯沙坦是一种理想长效降压药,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文红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亚急诊拇手指再造手术

    手外伤中的拇手指严重毁损或缺损并不少见,急诊行拇手指再造手术,既能修复创面,又能大限度地恢复患手的功能,并缩短病程,无疑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于某些原因而无法行急诊再造手术.作者采用亚急诊拇手指再造手术共8例,全部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晓东;鲍丰;黄洪斌;张根福;陈旭宏;王正明;蔡航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TAM诱导MA782细胞凋亡与p21/CIPI的关系

    目的:探讨Tamoxifen(TAM)诱导ET(-)小鼠乳腺癌细胞MA782细胞凋亡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TAM体外作用于MA782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免疫组化检测p21/CIPI(以下简称p21)蛋白表达,并用病理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6、10 μmol/L TAM在体外能明显抑制MA782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作用24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04%、19.04%,10μmol/L TAM作用48 h后细胞凋亡率从19.04%上升到51.2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 μmol/LTAM作用于细胞72 h后p21蛋白开始显著上升,而6、10 μmol/L TAM作用不同时间后,p21蛋白表达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TAM诱导MA782细胞凋亡其分子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21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李国元;吴建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脑梗死临床分析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在心脑血管、糖尿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老年人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脑梗死的关系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分4组.Ⅰ组:正常对照组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龄60~75岁,为健康查体者:Ⅱ组:糖尿病非脑梗死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60~80岁.Ⅲ组:非糖尿病脑梗死组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60~78岁.Ⅳ组:糖尿病脑梗死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60~80岁.全部受试者均无肾病.糖尿病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诊断符合WH0诊断标准.脑梗死为新近梗死(0~1个月),并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

    作者:叶亚儿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重组腺病毒AdCat转染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过氧化氢酶表达

    目的:制备含过氧化氢酶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观察过氧化氢酶表达水平.方法:将过氧化氢酶cDNA亚克隆至pShuttle-CMV中,将其和pAdEasy-1在细菌内进行同源重组,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asy-1-Cat,再转染Ad-293细胞,包装成重组腺病毒颗粒;经纯化获取重组腺病毒AdCat.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Western blot鉴定细胞中过氧化氢酶表达.结果:正确构建了重组腺病毒载体,获得高滴度重组腺病毒,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后过氧化氢酶高表达.结论:重组腺病毒AdCat转染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过氧化氢酶表达,为用过氧化氢酶基因进行再狭窄的防治打下了基础.

    作者:孙跃玲;涂远超;王家宁;黄永章;黄从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