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烧伤病人高压氧治疗护理体会

谭庆兰

关键词:烧伤, 病人, 高压氧治疗, 治疗及护理, 治疗方法, 治疗措施, 心理护理, 特殊护理, 临床疗效, 患者, 护理体会, 高气压, 环境, 处理, 报告
摘要:烧伤患者的高压氧治疗是在特定的高气压环境下进行的一种的治疗方法,它的治疗及护理有其特殊的要求.自1999年1月~2003年4月在我科高压氧治疗的150例烧伤患者,通过心理护理、一般和特殊护理处理,较有效地支持了治疗措施的实施和改善了临床疗效.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管内乳头状瘤122例临床分析

    乳管内乳头状瘤是妇女较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具有一定的恶变倾向,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92~2001年10年间收治的122例乳管内乳头状瘤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盛薇;冯玉梅;张国梁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胃癌患者血清细胞凋亡指数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凋亡指数对胃癌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中晚期胃癌患者进行血清细胞凋亡指数检测,共检测35例健康成人、148例胃癌患者,并对其中35例病理组织学分型和103例胃癌患者临床治疗前后进行动态检测.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清细胞凋亡指数测定结果为0.43±0.24,胃癌患者组结果为0.86±0.68,胃癌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826,P<0.01);高分化胃癌组与低分化胃癌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133,P>0.05);治疗前血清细胞凋亡指数检测结果为0.41±0.27(n=103),治疗后检测结果为1.17±0.92,治疗前后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6.642,P<0.01).结论:ELISA方法对胃癌患者血清细胞凋亡指数检测可作为胃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判断的检验指标.

    作者:钟亮星;段辉;邓粤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欧必亭单用与联合地塞米松预防非铂类药物化疗呕吐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单用欧必亭与欧必亭联合地塞米松两组止吐方法预防非铂类药物化疗呕吐的疗效.方法:选择89例初次进行标准柔红霉素加阿糖胞苷或米蒽蓖加阿糖胞苷方案化疗的髓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成欧必亭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化疗呕吐观察组及单用欧必亭对照组,监测化疗期间患者恶心、呕吐反应的程度,同时观察止吐药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控制恶心呕吐反应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欧必亭联合地塞米松预防非铂类药物化疗呕吐反应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欧必亭组.

    作者:胡慧仙;金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心脏外科手术后合并乳糜胸43例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手术后合并乳糜胸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对心脏外科手术后确诊合并乳糜胸病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0 055例心脏外科手术中,术后合并乳糜胸43例(0.43%),经保守治疗痊愈38例,再次手术治愈5例.结论:心脏外科手术后合并乳糜胸对患者术后康复有较为严重的影响,一经确诊采取适当的内科或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减少手术中操作损伤是预防的关键.

    作者:张晓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重症冠脉搭桥手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探讨重症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的麻醉处理要点.方法:2001年2月~2003年5月收治的40例重症CABG病人中男35例,女5例;年龄44.7~77.8岁,平均(66.5±8.6)岁;均为3支或3支以上病变.其中6例为急诊病例,在全麻下行CABG手术.31例辅助心肺转流(CPB),9例为非CPB、心脏不停跳手术.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室壁瘤病人CPB后血压难以维持用主动脉体外反搏泵(IABP)辅助循环.结果: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室壁瘤病人主动脉根部缝合处漏血于术中死亡,余39例恢复良好,无麻醉与手术并发症.结论:CABG手术是挽救不能控制的急性心肌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成功的麻醉处理是保证手术顺利的关键.

    作者:隋波;李茂源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低浓度二氧化硫吸入对小鼠血浆IgE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SO2)持续、低浓度吸入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小鼠血浆IgE水平的影响.方法:新生昆明小鼠生后24 h内置于实验环境中,暴露1组SO2平均浓度1.883 mg/m3,暴露2组SO2平均浓度5.580 mg/m3,正常对照组SO2平均浓度0.288 mg/m3.于暴露20、30、45、60 d处死动物,ELISA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浆IgE水平.结果:暴露1组各时期小鼠血浆IgE水平较对照组均升高,以暴露45 d升高显著;暴露2组各时期小鼠血浆IgE较对照组均升高,以暴露30 d升高明显,且与暴露1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单因素SO2持续、低浓度吸入可导致动物血浆IgE水平增高,提示SO2污染通过IgE介导的免疫反应促发各种变应性疾病.

    作者:王丽娜;李永柏;李秋;于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慢性心房扑动的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慢性心房扑动的治疗经验.方法:122例慢性心房扑动患者首先采用地高辛或胺碘酮或地高辛联合胺碘酮或心律平治疗,无效者行食管心房超速起搏治疗转律,或以同步直流电击复律,转律后应用胺碘酮口服维持,部分病例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药物治疗后122例的心室率较治疗前降低,30例转为窦性心律.44例中行食管心房超速起搏及21例行同步直流电击复律,其中63例转为窦性心律,应用胺碘酮可维持窦性心律.射频消融治疗的29例全部成功消融房内折返通道.结论:药物治疗可以减慢心房扑动患者的心室率,食管心房超速起搏及同步直流电击复律能够终止慢性心房扑动发作,射频消融是根治心房扑动有效的方法.

    作者:谭虹;王树水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成立尿控学组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宫颈妊娠9例保守治疗分析

    宫颈妊娠临床上比较少见,我院于1998年8月至2003年2月共收治宫颈妊娠患者9例,均行保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为探讨宫颈妊娠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飞芳;李梅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临床诊治

    目的: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效果.方法:联合应用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性尿路造影(RU),Presman法、CT、磁振尿路造影(MRU)明确诊断.采用输尿管离断,切除或旷置病变段输尿管,于下腔静脉前外侧行输尿管对端吻合术,恢复输尿管正常解剖通道.结果:¨例患者术前均明确诊断,手术矫正复位顺利.术后3~12个月复查症状消失,肾及输尿管上段积水扩张有不同程度减轻,输尿管通畅,无吻合口狭窄.结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需联合应用各种影像学检查.输尿管离断复位吻合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术式.

    作者:徐雪良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电视腹腔镜手术对193例女性不孕患者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不孕症的盆腔因素以及腹腔镜对不孕症的诊治价值.方法:对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193例不孕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检查发现盆腔器质性病变188例,检查阳性率为97.41%.其中慢性盆腔炎共95例,占49.22%,子宫内膜异住症共60例,占31.09%.其中输卵管病变是不孕的主要原因,占52.85%.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的病因构成无差别(P>0.05).继发不孕的患者中一半以上曾行过人工流产术.经腹腔镜治疗后,总的妊娠率为56.96%,不孕年限≤2年与不孕年限>2年者的妊娠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腹腔镜检查的不孕症患者中,慢性盆腔炎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对于原因不明的不孕患者,应及早行腹腔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作者:闫彩平;祝育德;杨雪慧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乳腺良性疾病再手术28例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疾病再手术的原因与应对方法.方法:总结因乳腺良性疾病进行第二次手术的病例28例,对再次手术的原因、病理、治疗方法进行讨论.结果:全组28例,以疼痛、局部肿块为主诉多见,其次为乳头溢液;病理诊断以乳腺增生或囊性增生多见,其次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并有3例癌变.根据病理结果对良性复发病例行病变局部切除或行单纯乳房切除,诊断为恶性者行乳腺癌根治术.结论:乳腺增生或囊性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是造成乳腺良性疾病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乳腺增生可以癌变,局部切除加长期随访对于乳腺良性疾病的治疗是必要的.

    作者:辛波;李敏;郝恩源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刮吸分离法在肝胆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刮吸分离法在肝胆外科手术中应用.方法:回顾分析自1995年1月至2003年5月间共185例肝胆疾病手术效果.结果:23例肝外伤中因多发伤死亡1例,肝内、外胆漏各1例,其余162例均Ⅰ期愈合.结论:刮吸分离法解剖清晰,在肝胆手术、尤其是肝脏手术中具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高建军;刘道明;何志胜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异丙酚消除麻醉苏醒期兴奋躁动的临床研究

    目的:消除麻醉苏醒期的兴奋躁动症状.方法:对重症监测治疗病房(ICU)出现兴奋躁动症状的13例全麻恢复期患者,持续小剂量静脉输注异丙酚进行镇静治疗.结果:全组异丙酚的平均输注速率为16.72μg@kg-1@min-1,输注时间短为1 h 25 min,长者达7 h 20min.治疗期间生命体征稳定,能够方便地调整到理想的镇静水平.结论:此方法可有效地治疗全麻苏醒期兴奋躁动症状,并具有镇静水平容易控制,苏醒质量好,无明显不良反应等优点.

    作者:应冠一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横形小切口宫外孕手术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横形小切口宫外孕手术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选择我院2002年1月~2003年3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横形小切口宫外孕手术组(观察组)及传统的剖腹探查宫外孕手术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开始至止血时间及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腹胀发生率、住院天数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横形小切口宫外孕手术损伤小、恢复快,切口小、美观,可作为一种常规手术加以推广.

    作者:刘增佑;孟军;吴文清;俞艇蔚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2年1月~2002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老年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鉴定真菌菌株,对危险因素、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肺部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COPD、贫血、低白蛋白血症、糖尿病为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高危因素;贫血、低白蛋白血症者预后不良;早期诊断困难,抗真菌药使用不当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疑诊患者应早期行侵袭性下呼吸道分泌物检测及大规模的真菌临床药敏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切实降低老年患者真菌性肺炎的病死率.

    作者:辜金莲;陈劲龙;刘朝晖;杨银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检测在结缔组织病中的意义

    我院自1993年开展了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的检测,至2002年底共检测3000多人次,发现结缔组织病患者抗血小板抗体明显升高,异常率也明显增高.为此,我们对45例结缔组织病患者进行了总结,并设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晓霞;俞康;蒋磊;章圣辉;吴建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南京鼓楼医院15年围产儿死亡分析

    目的:分析南京鼓楼医院15年围产儿死亡原因及其变迁,以提高围产期医疗质量.方法:按照围产期标准,对我院近15年间死亡围产儿518例进行回顾分析,以1988~1992年、1993~1997年和1998~2002年分三个时间段,比较围产儿死亡情况及相关因素的变化.结果:15年间围产儿死亡率、死胎、死产率以及新生儿死亡率明显下降.围产儿死亡的主要相关因素是早产、妊娠并发症、胎儿畸形.结论:加强围产保健宣教,加强孕期监护,加强高危妊娠管理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李洁;王志群;罗月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解剖喉返神经保留双上极的甲状腺切除术

    目的:探讨解剖喉返神经保留双上极的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亢、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可行性.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采用解剖喉返神经保留双上极的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亢19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31例.结果:两组病例均治愈,无相关并发症,且简化操作,随访3个月以上均无复发.结论:解剖喉返神经保留双上极的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亢,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可防止术中大出血,避免损伤喉神经、甲状旁腺,疗效确切,且简化操作,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吴慧潮;赵伟军;吴志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宫外孕

    本文通过回顾我院40例宫外孕经阴道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的对比观察,以探讨阴道超声对宫外孕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01年至2002年收集了宫外孕40例,年龄18~40岁,平均29岁.40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病例均经阴道超声检查,其中有9例首次经腹部扫查.

    作者:朱珺琳;梁伟翔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