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残髓炎、根尖周病塑化治疗疗效观察

何国强

关键词:残髓炎, 根尖周病, 塑化治疗, 效果满意, 髓腔, 聚合, 坏死组织, 牙髓病, 液态, 物质, 塑料, 感染, 方法
摘要:塑化治疗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它是利用聚合前处于液态的塑料放入髓腔内,当其聚合时将感染物质坏死组织塑化在髓腔内,达到治疗的目的.我科近几年对67例残髓炎、根尖周病行塑化治疗,效果满意.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糖尿病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肾脏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探讨MCP-1和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关系.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和糖尿病模型组(DM组),每组20只,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于8周后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STZ两组大鼠肾组织中MCP-1的表达.同时检测肾功能.结果:8周时肾组织中MCP-1的表达DM组明显高于NC组(P<0.01),而且与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呈显著正相关(r=0.7482,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MCP-1的表达明显增强,而且其表达与肾脏病变呈正相关.

    作者:叶迎春;李竞;甘佩珍;包艳;李芳林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参芪降糖颗粒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6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参芪降糖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对照,开放试验方法,以参芪降糖颗粒为主配合美吡达、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65例,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7%,对照组为80%,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同时前者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较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以参芪降糖颗粒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有较好疗效.

    作者:陈丹杰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氟尿嘧啶注射液与复方足叶草脂治疗外阴尖锐湿疣53例观察

    尖锐湿疣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点涂足叶草脂或冷冻、激光、电灼等.2000年8月至2002年10月,我院门诊用氟尿嘧啶(5-FU)注射液治疗外阴尖锐湿疣,并与复方足叶草脂治疗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丽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妊娠期糖尿病39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筛查及诊断,有效控制血糖,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2年12月期间的GDM患者39例及健康孕妇60例妊娠结局.结果:GDM组中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占43.59%,胎婴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1.03%,手术产率占82.05%;对照组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占6.67%,胎婴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33%,手术产率为58.33%.GDM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随血糖升高而并发症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结论:早期诊断GDM及控制血糖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邱代玉;张建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34例疗效探讨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但目前治疗带状疱疹只是按常规使用抗病毒药物,较少使用干扰素治疗.笔者2001年9月至2003年5月,采用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收效良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谭碧雁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重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两年来收治的116例重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及转归.结果:62例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53.4%,医院感染率为50.9%.感染部位以腹腔多见,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感染组出现2个及以上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4.5%,病死率为56.5%,均高于非感染组(P<0.01).结论:重型病毒性肝炎容易合并感染,并且影响预后.

    作者:谌辉;周汝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气管导管移位致张力性气胸1例

    患者,男,65岁,因胃癌大出血急诊手术.

    作者:官正东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无肢体瘫痪型脑出血30例

    笔者1995~2000年收治经CT确诊无肢体瘫痪的脑出血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大鸿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的治疗与复发

    目的:探讨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的治疗与复发的关系.方法:随访近7年已经病理确诊且行肿瘤切除手术的12例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术后4年.结果:12例扩大切除后局部复发4例,但无远处转移.4例术后辅以放疗,未见复发.结论: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治疗以手术扩大切除为主,切除范围至少需距肿瘤边缘3 cm以上,底部至深筋膜层,而且术后应辅以放疗,以降低复发率.

    作者:王岚;沈尊理;贾万新;侯明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供皮区创面愈合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供皮区创面的影响.方法:104例烧伤患者供皮区外用bFGF,作自身随机对照,对创面愈合进程、全身及局部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应用bFGF治疗创面愈合时间为(11.20±2.41)d,愈合后上皮不易撕脱,表皮内张力性水疱少;对照创面愈合时间为(13.22±2.95)d,两者愈合时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未见患者肝、肾功能异常及过敏反应.结论:局部外用bFGF可加速供皮区创面的愈合,愈合质量佳,应用安全.

    作者:吴继炎;傅智慧;陈武荣;谷松坡;杨建秋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股动脉穿刺点巨大假性动脉瘤1例

    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股动脉穿刺点巨大假性动脉瘤罕见.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1 788例患者经股动脉穿刺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1例患者术后并发股动脉穿刺点巨大假性动脉瘤,经积极处理和护理后愈合,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易敏;王美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羊水胎粪污染的产科处理分析

    目的:探讨羊水胎粪污染的产科处理时机与方法.方法:对2001年1~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科中羊水为Ⅱ~Ⅲ度污染的440例初产妇的母婴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破膜时羊水粪染(Ⅰ组)有240例,产程中羊水由清亮变为污染(Ⅱ组)有200例,另随机同期产程中羊水清亮的420例产妇为对照组.结果:2 641例产妇中,羊水胎粪污染的发生率16.6%;粪染组在母体合并症、胎心监护异常发生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上均高于对照组(P<0.01);Ⅱ组在胎心监护异常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上高于羊水粪污Ⅰ组(P<0.01).结论:重视羊水粪染的临床处理.在伴发母体合并症、胎心监护异常及产程中羊水由清亮变为粪染时须积极对症处理,以尽早剖宫产及缩短第二产程.如无上进情况,可在严密监护下阴道分娩.

    作者:杨嫦玉;刘俐;陈映婷;孙晓燕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用于妇科腔镜手术的比较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用于妇科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每组25例.G组行常规气管插管全麻,C组选L2~3间隙穿刺行腰硬联合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气腹后5min、20 min、放气后5 min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等.结果:C组患者气腹后血压、心率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较麻醉前升高(P<0.05),且比G组同一时间点的相应数值为高(P<0.05).结论:在妇科腔镜手术中,气管插管全麻较腰硬联合麻醉更为安全可行.

    作者:梁根强;王昊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气管内冲洗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预后的影晌

    目的:探讨气管内冲洗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2例胎粪吸入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气管内冲洗组32例,未进行气管内冲洗组30例,观察两组疗效及预后.结果:进行气管内冲洗者,小节段肺不张或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呼吸衰竭、新生儿颅内出血(ICH)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未冲洗组(P<0.05或P<0.01),病死率及住院天数差异亦有显著意义(P<0.05),未冲洗组有10例出现严重呼吸衰竭,予机械通气治疗,上机时间平均4 d,其中6例抢救无效死亡,而冲洗组无一例予机械通气治疗.结论:气管内冲洗是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一种可靠的、有效的急救措施.

    作者:赵青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终末期肾病患者腹透感染及转血透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腹透感染及转血透的各种原因以提高腹透成功率.方法:对仁济医院1994至2003年5月间251例腹透患者及其中28例腹透转血透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使用Twinbag及O-Set连接方法的腹透感染率,总结腹透转血透的各种原因.结果:251例中88例曾有感染,使用Twinbag连接方法的腹透感染率为0.0001次/月,使用O-Set连接方法的腹透感染率为0.00054次/月.28例终转血透.其中腹膜炎,出口及隧道感染共20例,病原学检查检出革兰氏阴性菌6例,阳性菌4例,霉菌1例.结论:连接方法的改进可减少感染率,出口及隧道感染是退出腹透,转为血透的主要原因,感染菌种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

    作者:李缨;姚强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B型预激综合征酷似下壁心肌梗死1例

    患者男性,50岁,因间歇性胸闷1周入院,既往体健,自诉无冠心病史.

    作者:陈良发;董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盐酸丁卡因在腰麻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丁卡因冻干粉剂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0例下肢及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丁卡因粉剂组)和对照组(布吡卡因组).结果:两组病人用药后血压和心率均无明显波动,阻滞效果确切,副反应无差异.结论:盐酸丁卡因冻干粉剂作为蛛网膜下腔阻滞用药,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兰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Ⅲ度脱位

    肩锁关节脱位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损伤,其中肩锁关节Ⅲ度脱位,为肩锁关节全脱位,因肩锁韧带和喙锁韧带均断裂,锁骨外侧端翘起,使肩锁关节失去维持稳定的能力,闭合复位极少能保持复位.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我院共收治肩锁关节Ⅲ度脱位10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术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席武;周业松;甘克群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α-肿瘤坏死因子的造血调控作用

    血细胞的生长及调控是生命科学中的研究热点,它涉及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相互作用与信号传导、细胞间相互作用等.

    作者:梁燕清;伍曼仪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IL-13等因素对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细胞周期调节负控蛋白p27的影响

    目的:探讨IL-13、ET-1、甲基强的松龙及肝素钠对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细胞周期负控蛋白p27的变化.方法:不同浓度IL-13(10 ng/mL、100ng/mL)、ET-1(10-7mol/L)、甲基强的松龙0.5μg/mL、肝素钠200mg/L和100μg/L,作用于培养的系膜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p27表达水平.结果:IL-13 10 ng/mL浓度组和100ng/mL浓度组p27表达为46.74±3.25和23.8±2.5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P<0.05),两不同浓度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ET-1刺激14 h和18 h后p27的表达分别为14.76±1.49和12.18±1.3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P<0.05).甲基强的松龙48 h及72 h后p27表达为9.9±1.01和9.12±0.93,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01.肝素钠100mg/L浓度组和200mg/L浓度组p27的表达分别为26.94±1.23和28.04±0.99,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不同浓度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肾小球系膜细胞受不同因素作用后细胞周期调节负控蛋白p27表达水平不同.p27在调节系膜细胞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齐晖;李富荣;王新根;黄瑞芳;戴勇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