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长春;赵海生;张锦钊;莫茅
女,61岁.因右上腹隐痛不适伴食欲不振1年,肝区剧烈疼痛伴低热、恶心呕吐3 d于2002年1月24日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2℃,皮肤巩膜无黄染,表浅淋巴结不大.鼻咽部检查正常.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无压痛及反跳痛,剑突下左侧可扪及肝脏,质地中等、光滑,无明显触痛,肝区轻叩痛.脾肋下未扪及.腹水征阴性.肠鸣音正常.肛门指检:未扪及肿物.退出指套无血迹.
作者:詹世林;吴良平;蒲淼水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是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及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基本药物之一,它能明显提高患儿的缓解率及长期存活率.随着L-ASPP的广泛应用,其毒副作用亦逐渐显现,且为人们重视.1997年7月至2003年5月我院有51例患儿应用L-ASP治疗,现对其毒副作用情况作回顾总结分析.
作者:陈华丽;李燕;叶小英;秦秀群;彭碧秀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皮肤组织及其相关的淋巴组织拥有强大的免疫功能,因而非常适合作为基因治疗的靶组织.而基因枪的应用,大大加速了皮肤作为免疫效靶的研究.经皮基因治疗已显示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韩双艳;杨慧兰;王捷;郑文岭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剥脱性皮炎是药物性皮炎中严重的疾病之一,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护理不当,很容易并发肝肾损害,皮肤化脓感染或败血症,导致死亡.我院于2000年10月17日收治了1例全身性剥脱性皮炎的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韵玲;张裕群;欧阳梅花;李苑方;黄少容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颅脑损伤术后远隔部位出血的发生较少,我科自2002年连续收治3例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林;海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我国的发病率为0.35%~0.45%.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还可累及心、肺、血管、神经等结缔组织丰富部位;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关节滑膜慢性炎症、增生形成绒毛状突起,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造成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并伴有骨质疏松,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使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作者:林庆衍;周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治疗原则首先是中止胃肠内容物漏入腹腔,使急性腹膜炎好转以抢救病人生命,其次考虑溃疡的根治问题[1].自引进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以来,多数胃十二指肠溃疡可经药物治疗而获痊愈[2].我院自1996年以来,采用单纯缝合术加药物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并对52例患者进行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怀;石学林;黄广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万乃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生殖器疱疹病例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万乃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痊愈率为90%,总有效率为97.5%,与对照组(阿昔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的痊愈率85.7%及总有效率94.3%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万乃洛韦组平均起效时间为3.7 d,阿昔洛韦组平均起效时间为4.6 d,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t=2.01,P<0.05).结论:万乃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起效快,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服用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谢龙元;黄电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静脉受侵犯,术中腋静脉切除及血管重建的方法、以提高肿瘤完整切除率.方法:总结8例累及腋静脉的乳腺癌,行乳腺癌根治及合并腋静脉切除及重建术的经验,其中腋静脉切除、端端吻合术3例,人工血管移植术5例.结果:随访4个月~1年,除5例术后出现患侧上肢轻度水肿外,未出现血管内血栓,腋下肿瘤未复发.结论:对累及腋静脉血管壁的乳腺癌行合并腋静脉段切除及重建,提高了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率,有利于术后综合性治疗.
作者:邱铝;穆向明;宋立军;范晓敏;时坤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影响声门型喉癌再次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1997年1月至2001年11月间收治的15例声门型喉癌复发病例行再次手术.结果:15例中除2例姑息性手术患者术后即自动出院放弃治疗外,术后均进行定期随访,死于术后1年内5例(包括2例姑息手术),1年生存率66.6%(10/15);死于术后1~2年3例,2年总生存率为46.7%(7/15).结论:早期发现肿瘤复发并及早治疗将提高再次手术的成功率,CT常规扫描加造影剂对比增强和MRI扫描对指导手术有重要意义;强调在全面估计患者的病情,仔细分析手术的利与弊后,作出慎重的选择.
作者:李贺;陈建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一组无器质性原因的慢性或间歇性的以上消化道为主的症候群,发病率甚高.我们2001年7月至2002年7月采用红霉素治疗FD 78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东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长沙市马王堆社区糖代谢异常(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AGM),包括糖尿病(DM)、糖耐量异常(IGT)及空腹血糖异常(IFG)的流行病学情况,分析其患病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该社区831人进行AGM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1)AGM、DM、IGT、IFG患病率分别为36.7%、9.5%、14.8%、12.4%.此次调查新发现的DM占全部DM 78.5%,其中无症状者占54.9%.IGT和IFG患病率女>男.(2)DM、IGT组平均年龄大于糖代谢正常组.70岁以前,DM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IGT患病率在40岁以后逐步上升.(3)肥胖组AGM、DM和IGT患病率高于正常体重组,其AGM、DM患病率高于超重组;超重组IGT发生率高于正常体重组.DM、IGT组体重指数、腰围、臀围及腰臀比高于正常体重组,IFG组体重指数、腰围和腰臀比低于DM组.(4)DM、IGT组高血压患病率较IFG及糖代谢正常组高.DM、IGT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IFG及糖代谢正常组.(5)有DM家族史者AGM的发生率与无家族史者无差异.(6)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空腹血糖与腰臀比、年龄呈正相关,女性高于男性;餐后2 h血糖与年龄、腰臀比、体重指数呈正相关,数值女性高于男性,与家族史有关.结论:长沙市马王堆社区AGM、DM、IGT、IFG的患病率分别为36.7%、9.5%、14.8%、12.4%,年龄、性别、腰臀比、体重指数、DM家族史是AGM的影响因素.
作者:王平芳;何凌;廖二元;唐炜立;颜湘;杨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对于血液系统髓系肿瘤的分类研究文章较多,但国内临床上多沿用FAB分类方案,自WHO发表了髓系肿瘤分类方案后,国内血液病临床工作者争论较多.
作者:周淑芸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像大多数恶性肿瘤一样,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的治疗已取得了较大进展.新的治疗策略已明显提高了白血病的生存率.1970年以前,AML 5年生存率不到15%,而目前标危组AML的5年生存率已达到40%~50%.但对于难治性或复发耐药以及老年白血病的5年生存率仍很低.本文从临床角度出发,对近两年来用于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尤其是治疗难治性或复发耐药以及老年白血病化疗方案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杜欣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治疗后偶测血压(CBP)正常的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结果.方法:对134例经过治疗、CBP正常的高血压患者进行ABPM,并留取24 h尿测尿蛋白,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对其结果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血压完全控制的占17.91%(A组),血压控制不好但昼夜节律存在者占8.95%(B组);血压控制尚好但昼夜节律不存在者占26.86%(C组);血压控制不好且昼夜节律不存在者占46.28%(D组).B,C,D组的24h尿蛋白排泄率及左心室肥厚(LVH)均较A组高.结论:高血压患者治疗后仅CBP正常不能真实反映血压控制情况,而要行ABPM了解24h的血压情况,及时调整用药,以达到真正控制血压,减少靶器官损害的目的.
作者:董莲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口服龙血竭胶囊在治疗各种程度内、外痔和混合痔方面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1至2003年间54例各种不同程度痔患者应用龙血竭胶囊治疗的效果,并将其与51例使用常用痔疮栓剂或/和膏剂治疗的对照组作比较.结果:龙血竭胶囊能明显缓解不同程度内、外痔和混合痔患者的出血、脱垂和疼痛等临床症状,有效率达88.9%,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长,并可明显减少痔患者不得已接受激光或手术治疗的必要.结论:龙血竭胶囊在治疗不同程度内、外痔和混合痔方面有疗效,值得推荐用于痔的治疗.
作者:关志斌;欧羡虹;肖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多种慢性和亚急性疾病因长期食欲不振、需要量增加、胃肠道吸收不良等多种因素可导致继发性糙皮病.患者发病时无典型皮炎,而以精神神经症状或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就诊时,易和原发疾病混淆或误诊,若不及时诊治,可导致病人死亡,我院曾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飞虹;李国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剖宫产采用吸刮残留蜕膜、胎膜或胎盘组织,术毕纠正子宫位置,按压宫底的方法,对产妇康复的影响.方法:按吸刮方案执行的100例(吸刮组)列为研究组,未执行者(按习惯采用干纱布擦宫腔、宫颈扩张术、掏阴道)100例(擦宫腔组)列为对照组,两组共200例.观察术后体温、产后出血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子宫复旧、产褥病率、腹部切口感染、产后42 d复查、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的配合程度,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高体温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术后退热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产后出血量、研究组较对照组短(少),有统计学意义;子宫复旧不良、腹部切口感染发生率研究组较对照组少,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及家属愿意遵从医嘱,认为手术做得好.结论:剖宫产术中采用吸刮术、术毕纠正子宫位置、按压宫底的方法比干纱布擦宫腔、宫颈扩张术、掏阴道的方法更有利于产妇康复.
作者:李晓玲;马丽红;陈晋;李新毅;刘玉川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胆囊切除术是普通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术中术后腹腔出血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现将我院近几年在该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的8例患者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王高彦;张军强 刊期: 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