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损伤术后远隔部位出血3例

孟林;海燕

关键词:颅脑损伤, 术后, 远隔部位, 现报告如下, 出血, 病人
摘要:颅脑损伤术后远隔部位出血的发生较少,我科自2002年连续收治3例病人,现报告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难治/复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化学治疗进展

    像大多数恶性肿瘤一样,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的治疗已取得了较大进展.新的治疗策略已明显提高了白血病的生存率.1970年以前,AML 5年生存率不到15%,而目前标危组AML的5年生存率已达到40%~50%.但对于难治性或复发耐药以及老年白血病的5年生存率仍很低.本文从临床角度出发,对近两年来用于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尤其是治疗难治性或复发耐药以及老年白血病化疗方案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杜欣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小儿先心病矫正术后严重低血糖休克2例

    低血糖是小儿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代谢紊乱,我院近有2例小儿在心内直视手术后发生严重低血糖,现报告如下.

    作者:屠伟峰;戴建强;刘岩;张军龙;郄文斌;魏涧琦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小儿静脉穿刺的体会

    静脉穿刺是临床一项常用的护理操作,对抢救患儿生命,促进康复起到积极作用.如操作不当,技术不熟练等均会发生一些意外情况,并可直接影响抢救的成功率.小儿皮肤娇嫩,静脉细小,加上患病时皮肤弹性不良,表浅静脉凹陷,给穿刺增加了一定难度.笔者结合多年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体会,对小儿浅表静脉穿刺作一粗浅探讨.

    作者:乔玉秀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基因异常研究进展

    基因的生物学定义是编码一条多肽链或一个RNA分子所必需的所有DNA顺序.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基本结构是DNA双螺旋结构,是涉及某种蛋白质或造血干细胞移植酶的遗传上的基本功能单位.尽管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目前多种资料表明白血病是一个复杂的多基因疾病,各种基因异常在不同类型白血病发病机制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徐兵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32例

    1999年10月至2003年6月,我们对3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通过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修补或加肺大疱切除加胸膜固定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翁贤武;张建海;任哲;梁诚之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的儿童癔病21例临床分析

    儿童癔病近年来有增多趋势,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中,以呼吸道症状为突?出表现者并不少见.本文对1995年2月~2002年1月我科诊断的此类儿童癔病21例患者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鲁利群;范建义;杨林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创伤性死亡回顾性研究

    目的:总结分析156例创伤性死亡的基本情况,探讨创伤性死亡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7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的156例创伤性死亡病例,利用ASCOT法计算生存概率Ps,将其分成3组:Ps<25%为不可防止的死亡(NP);25%≤Ps<75%为有可能防止的死亡(PP);Ps≥75%为可防止的死亡(DP).并比较3组的创伤严重度评分(ISS)、修正创伤记分(RT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SBP、RR,损伤部位,院前时间和伤后至接受手术的时间.结果:Ps值在1.1%~98.4%之间,其中NP86例,PP 32例,DP 38例.3组间的ISS、RTS、GCS、RR,损伤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院前时间和伤后至接受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P类伤员救治仍然困难;缩短院前时间,重视创伤后生理指标变化,准确的伤情评估,快速有效的确定性治疗有可能防范PP、DP类患者创伤性死亡的发生.

    作者:陈锡林;王维平;汪维生;王东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颅脑损伤术后远隔部位出血3例

    颅脑损伤术后远隔部位出血的发生较少,我科自2002年连续收治3例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林;海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磷酸多肽对牙釉质龋再矿化作用的研究

    目的:检测CPP有无促进牙釉质龋再矿化的作用,及两种浓度CPP对促进再矿化作用有无差别.方法:应用离体牙制备人工釉质龋标本32例,分别放入0.2%和1.0%CPP再矿化液处理后,应用显微硬度计,扫描电镜观察牙釉质表面的改变.结果:0.2%和1.0%浓度CPP再矿化后,牙釉质表面硬度值显著增高,釉质表面有明显的不规则沉淀物,釉面孔隙变小.结论:两种浓度CPP均对牙釉质龋的再矿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两种浓度CPP的促进矿化作用没有显著差别.

    作者:伍虹;郑美华;叶剑涛;余艳崧;黄洪章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采血拔针穿刺点按压带的制作与应用

    采血后穿刺部位皮下瘀血是献血后常见的并发症,究其原因除静脉穿刺技术影响外,还有拔针时损伤血管壁以及按压针眼方法不当等因素的影响.目前采血拔针后常规的做法是让献血者肘部平伸,由献血者本人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压迫穿刺针眼10 min以上….但献血者难于掌握其要领,再者机采献血者由于双手肘部穿刺更无法按上述方法进行,一般由工作人员帮助按压或由献血者屈肘止血,如由工作人员帮助按压则影响采血流程及对产品的及时处理,而屈肘会给手臂静脉网回流心脏的血液增加一定的阻力,使血液从针眼处溢出而出现血肿[2].

    作者:赖风雷;陈火玲;程细妹;章金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治疗后偶测血压正常的高血压病人24小时动态血压观察

    目的:观察治疗后偶测血压(CBP)正常的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结果.方法:对134例经过治疗、CBP正常的高血压患者进行ABPM,并留取24 h尿测尿蛋白,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对其结果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血压完全控制的占17.91%(A组),血压控制不好但昼夜节律存在者占8.95%(B组);血压控制尚好但昼夜节律不存在者占26.86%(C组);血压控制不好且昼夜节律不存在者占46.28%(D组).B,C,D组的24h尿蛋白排泄率及左心室肥厚(LVH)均较A组高.结论:高血压患者治疗后仅CBP正常不能真实反映血压控制情况,而要行ABPM了解24h的血压情况,及时调整用药,以达到真正控制血压,减少靶器官损害的目的.

    作者:董莲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重度妊高征合并腹水2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重度妊高征合并腹水的原因及其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5例重度妊高征合并腹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度妊高征合并腹水占重度妊高征的19.1%;孕妇合并其他系统功能损害占88%:严重低蛋白血症占80%;血液浓缩,红细胞压积大于35%者占60%;新生儿胎龄小于37周者占85%,IUGR者占90%.结论:重度妊高征合并腹水,经积极解痉、镇静、降压、利尿,纠正低蛋白血症,加强营养支持疗法无效时,且病情严重者,适时终止妊娠是唯一有效方法.一旦终止妊娠,病情多迅速好转,得到控制.

    作者:窦春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胸大肌肌皮瓣手术65例

    胸大肌肌皮瓣是近代头颈外科发展应用较广的肌皮瓣,大多认为该皮瓣能给予患者、特别是体弱及进展期肿瘤患者一种较为满意的外观及功能的修复手段[1].可以修复口底、舌根、颈侧及颈前、颌面部的组织缺损,并且修复的范围充分,所含的组织丰富.缺点是破坏了术侧胸部的外观,对胸大肌所涉及的肌力有较大的损伤,而且对呼吸功能亦有轻度的影响,特别可能对FVC(用力肺活量)有影响,因而,对术前已有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考虑应用其他的肌皮瓣修复[2].

    作者:罗欣荣;贺湘波;喻建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乳腺癌骨转移的分子机制

    乳腺癌是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Coleman和Rubens对587例乳腺癌致死的病例研究发现骨转移发生率为83%;仅27%的病例出现肺或肝转移,表明骨是乳腺癌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1].乳腺癌骨转移确诊后的中位生存期一般为20~30个月,而乳腺癌软组织转移确诊后的中位生存期仅为3~5个月;现有研究显示姑息性放疗和手术对骨转移的治疗并不理想;骨转移癌一般对激素治疗和化疗均不敏感.

    作者:杨静;王捷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用微生态奶治疗老年肠功能紊乱30例疗效观察

    肠功能紊乱是65岁以上老年人就诊胃肠门诊的常见原因,也是对老年非病人人群营养教育和咨询中遇见多的问题.常诉有腹胀,腹痛,大便干结,排便不尽或解稀大便等,有的诉这些症状交替出现过.大多数老人都做过肠镜且无器质性改变,一般都有用药史,但效果不佳.对这类患者我们试用微生态奶制品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洁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射频治疗肥厚性鼻炎100例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病,主要症状为持续性鼻塞,晚间较明显,鼻腔内分泌物增多,部分病者有嗅觉失灵、头痛、头晕、耳鸣、听力下降等.长期以来对肥厚性鼻炎治疗一直未获理想的疗效,1999年我科应用射频治疗132例,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资料10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焕银;吴晓钟;邹敏贞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驻港部队痤疮患者89例病情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调查及探讨我军驻香港部队新兵及驻港部队医院门诊中痤疮患者痤疮发生的各种影响因素,结合驻港部队的特殊情况对驻港部队的常见皮肤病(痤疮)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期望为驻港部队的皮肤科常见病(痤疮)的防治提出有效的方法.方法:通过对驻港部队新兵的体检及问卷调查,对驻港部队医院门诊共89例痤疮患者的化妆品使用、日晒、饮食习惯(进食辛辣食物)、月经情况、精神紧张等对痤疮的影响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80%女性患者月经前有一过性发作,73.3%患者精神紧张时加重,5例患者用化妆品后加重,37.2%患者经常暴露日光下痤疮加重.结论:精神紧张、月经、使用化妆品和日晒对痤疮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杨慧兰;杨庆永;洪波;梁洁;潘静;杨雪琴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院前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目的:观察比较在入医院前和住院后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选择患者220例,分为入院尿激酶静脉溶栓对照组(入院组)112例和院前尿激酶静脉溶栓组(院前组)108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入院组与院前组的开始溶栓时间分别为4.3±0.8 h和2.6±0.4 h(P<0.01),血管再通率分别为73.2%和88.9%(P<0.01),再闭塞率分别为10.7%和13.0%(P>0.05),4周病死率分别为6.3%和5.6%(P>0.05),药物副作用分别为12.5%和12.0%(P>0.05).结论:院前比入院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AMI节省时间,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病死率,而且安全有效.

    作者:黄翠瑶;刘泽;杜智勇;王鲁妮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长沙市马王堆社区糖代谢异常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了解长沙市马王堆社区糖代谢异常(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AGM),包括糖尿病(DM)、糖耐量异常(IGT)及空腹血糖异常(IFG)的流行病学情况,分析其患病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该社区831人进行AGM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1)AGM、DM、IGT、IFG患病率分别为36.7%、9.5%、14.8%、12.4%.此次调查新发现的DM占全部DM 78.5%,其中无症状者占54.9%.IGT和IFG患病率女>男.(2)DM、IGT组平均年龄大于糖代谢正常组.70岁以前,DM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IGT患病率在40岁以后逐步上升.(3)肥胖组AGM、DM和IGT患病率高于正常体重组,其AGM、DM患病率高于超重组;超重组IGT发生率高于正常体重组.DM、IGT组体重指数、腰围、臀围及腰臀比高于正常体重组,IFG组体重指数、腰围和腰臀比低于DM组.(4)DM、IGT组高血压患病率较IFG及糖代谢正常组高.DM、IGT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IFG及糖代谢正常组.(5)有DM家族史者AGM的发生率与无家族史者无差异.(6)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空腹血糖与腰臀比、年龄呈正相关,女性高于男性;餐后2 h血糖与年龄、腰臀比、体重指数呈正相关,数值女性高于男性,与家族史有关.结论:长沙市马王堆社区AGM、DM、IGT、IFG的患病率分别为36.7%、9.5%、14.8%、12.4%,年龄、性别、腰臀比、体重指数、DM家族史是AGM的影响因素.

    作者:王平芳;何凌;廖二元;唐炜立;颜湘;杨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姓名的汉语拼音及其大小写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