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廉
目的:探讨减压手术治疗晚期脊髓损伤的手术技巧.方法:晚期脊髓损伤伴脊髓压迫症患者56例,由受伤至本次手术的时间为0.5~31年,平均3.6年.其中完全瘫46例,不全瘫10例.脊柱骨折部位:C4~T1 19例,T2~T9 9例,T11~L2 28例.所有患者均行脊髓前路减压术,脊柱失稳者同时行内固定手术.结果:术后影像学检查证实所有患者完全去除脊髓腹侧压迫,恢复椎管直径.随访20d~6个月,平均30 d,53例获得不同程度脊髓功能改善.结论:强调手术减压的彻底性,二次手术尽量避免副损伤.减压时应注意保持和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必要时选择合适的内固定.
作者:陈琳;黄红云;王锐;修波;孙君昭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儿童癔病近年来有增多趋势,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中,以呼吸道症状为突?出表现者并不少见.本文对1995年2月~2002年1月我科诊断的此类儿童癔病21例患者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鲁利群;范建义;杨林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硬膜外曲马多术后自控镇痛对血清皮质醇、血糖和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中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各15例.镇痛组术后硬膜外曲马多采用持续和PCA混合模式给药,对照组术后间断肌注哌替啶50~100mg镇痛.观察两组病人术后镇痛效果及循环系统的变化,检测围术期及术后病人血糖及皮质醇水平.结果:VAS评分镇痛组比对照组低,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镇痛组术后血清皮质醇升高的持续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术后第1天、第2天的结果相比,两组差异有显著和非常显著意义(P<0.05,P<0.01);血糖的变化,镇痛组术后即恢复到术前水平,对照组术后第1天仍较术前为高,两组相比,P<0.05.结论:硬膜外曲马多术后自控镇痛效果确切,能有效地防止机体应激性反应.
作者:李圣平;邹时宏;王年云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采血后穿刺部位皮下瘀血是献血后常见的并发症,究其原因除静脉穿刺技术影响外,还有拔针时损伤血管壁以及按压针眼方法不当等因素的影响.目前采血拔针后常规的做法是让献血者肘部平伸,由献血者本人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压迫穿刺针眼10 min以上….但献血者难于掌握其要领,再者机采献血者由于双手肘部穿刺更无法按上述方法进行,一般由工作人员帮助按压或由献血者屈肘止血,如由工作人员帮助按压则影响采血流程及对产品的及时处理,而屈肘会给手臂静脉网回流心脏的血液增加一定的阻力,使血液从针眼处溢出而出现血肿[2].
作者:赖风雷;陈火玲;程细妹;章金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患者,女,49岁,体重65 kg,因胆囊结石,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摘除术.术前检查资料:ECG示窦性心率,偶发室性早搏;心脏彩超示小量心包积液;余无特殊发现.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0.1 g.患者入室血压106/60mmHg,心率70次/min,未吸O2时SpO293%.行T9,10间隙穿刺,成功后给试探量,确认无腰麻征象后,分两次追加诱导量利-丁混合液共8 mL.
作者:程磊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一组无器质性原因的慢性或间歇性的以上消化道为主的症候群,发病率甚高.我们2001年7月至2002年7月采用红霉素治疗FD 78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东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本院自行制备的中药熏洗剂用于鼻内窥镜术后术腔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该制剂用熏洗方法对92例术后病人进行治疗.结果:经92例患者临床使用,疗效满意.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工艺简便,有利于患者术腔清理和冲洗,缩短术腔愈合时间.
作者:卢辉明;李光启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口服龙血竭胶囊在治疗各种程度内、外痔和混合痔方面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1至2003年间54例各种不同程度痔患者应用龙血竭胶囊治疗的效果,并将其与51例使用常用痔疮栓剂或/和膏剂治疗的对照组作比较.结果:龙血竭胶囊能明显缓解不同程度内、外痔和混合痔患者的出血、脱垂和疼痛等临床症状,有效率达88.9%,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长,并可明显减少痔患者不得已接受激光或手术治疗的必要.结论:龙血竭胶囊在治疗不同程度内、外痔和混合痔方面有疗效,值得推荐用于痔的治疗.
作者:关志斌;欧羡虹;肖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胫骨交锁髓内钉+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GSH)在治疗浮膝损伤中的效果.方法:选择51例浮膝损伤患者,其中16例行交锁髓内钉治疗,35例使用钢板/DCS作对照,均随访至取内固定术后6个月.结果:肢体功能恢复髓内钉组优于钢板组,P<0.05;并发症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交锁髓内钉在部分浮膝损伤的治疗有优良效果,通过合适的手术方法,可以扩大交锁钉的手术适应证.
作者:包洪卫;瞿南初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重度妊高征合并腹水的原因及其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5例重度妊高征合并腹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度妊高征合并腹水占重度妊高征的19.1%;孕妇合并其他系统功能损害占88%:严重低蛋白血症占80%;血液浓缩,红细胞压积大于35%者占60%;新生儿胎龄小于37周者占85%,IUGR者占90%.结论:重度妊高征合并腹水,经积极解痉、镇静、降压、利尿,纠正低蛋白血症,加强营养支持疗法无效时,且病情严重者,适时终止妊娠是唯一有效方法.一旦终止妊娠,病情多迅速好转,得到控制.
作者:窦春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万乃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生殖器疱疹病例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万乃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痊愈率为90%,总有效率为97.5%,与对照组(阿昔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的痊愈率85.7%及总有效率94.3%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万乃洛韦组平均起效时间为3.7 d,阿昔洛韦组平均起效时间为4.6 d,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t=2.01,P<0.05).结论:万乃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起效快,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服用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谢龙元;黄电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评价Helena SPIFE琼脂糖凝胶电泳(AGE)系统进行血清蛋白电泳的方法.方法:用HelenaSPIFE全自动快速电泳系统进行血清蛋白电泳,确立了该法的参考值范围,分析了该法的精密度和干扰因素,同时将该法与传统的醋酸薄膜电泳方法(CAE)进行了比较.结果:AGE测定了72例正常人血清中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的浓度,确立其参考值范围分别为33.2~49.8 g/L,1.8~3.8 g/L,4.6~9.3g/L,7.3~12.3 g/L,9.5~19.4 g/L.批内、批间精密度在1.21%~2.77%和3.70%~5.57%之间.基本不受黄疸、血脂和溶血的干扰.与CAE比较,5个蛋白区带中,除肾病综合征的β球蛋白、急性时相反应的α2球蛋白外(相关系数r分别为0.788和0.769),其他区带的相关性好,r值在0.823和0.975之间.结论:电泳法(AGE)测定值与传统法基本一致,AGE且自动化,操作简便,精密度高,适合临床常规使用.
作者:李先平;王敏;杨江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且又严重的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正确处理好第三产程是预防产后出血的主要措施.我院应用催产素脐静脉推注以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艳碧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长沙市马王堆社区糖代谢异常(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AGM),包括糖尿病(DM)、糖耐量异常(IGT)及空腹血糖异常(IFG)的流行病学情况,分析其患病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该社区831人进行AGM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1)AGM、DM、IGT、IFG患病率分别为36.7%、9.5%、14.8%、12.4%.此次调查新发现的DM占全部DM 78.5%,其中无症状者占54.9%.IGT和IFG患病率女>男.(2)DM、IGT组平均年龄大于糖代谢正常组.70岁以前,DM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IGT患病率在40岁以后逐步上升.(3)肥胖组AGM、DM和IGT患病率高于正常体重组,其AGM、DM患病率高于超重组;超重组IGT发生率高于正常体重组.DM、IGT组体重指数、腰围、臀围及腰臀比高于正常体重组,IFG组体重指数、腰围和腰臀比低于DM组.(4)DM、IGT组高血压患病率较IFG及糖代谢正常组高.DM、IGT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IFG及糖代谢正常组.(5)有DM家族史者AGM的发生率与无家族史者无差异.(6)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空腹血糖与腰臀比、年龄呈正相关,女性高于男性;餐后2 h血糖与年龄、腰臀比、体重指数呈正相关,数值女性高于男性,与家族史有关.结论:长沙市马王堆社区AGM、DM、IGT、IFG的患病率分别为36.7%、9.5%、14.8%、12.4%,年龄、性别、腰臀比、体重指数、DM家族史是AGM的影响因素.
作者:王平芳;何凌;廖二元;唐炜立;颜湘;杨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评价在心包积液中放置心包引流管的安全性与实用性.方法:18例住院的心包积液患者,采用改良的心包穿刺方法,并在心包中放置心包引流管,根据病情的需要抽放心包积液,或者进行药物治疗,直至心包积液消失,拔出引流管.结果:18例患者全部在B超指引下一次穿刺成功,顺利放置心包引流管,没有出现心肌、血管损伤或者感染等并发症,避免二次以上的心包穿刺.心包引流管放置的平均时间为(3.4±0.8)d.结论:在心包积液中放置心包引流管的方法安全、实用,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叶国鸿;罗发强;陈启华;卢燕红;岑仲然;程木带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大肠癌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且确诊时晚期多,故预后较差.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降低其发病率,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加强对大肠癌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的监测和治疗有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本文拟对近年来大肠癌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晓慧;许岸高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胆囊切除术是普通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术中术后腹腔出血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现将我院近几年在该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的8例患者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王高彦;张军强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颅脑损伤术后远隔部位出血的发生较少,我科自2002年连续收治3例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林;海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自2001年2月至2003年1月,共收治肾囊肿病人32例,均行小切口肾囊肿去顶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杜春;程永毅;任伟;徐永刚;赵永军 刊期: 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