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凯;王萍
症状性低血压是慢性肾脏衰竭病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低血压发生率可占透析患者的10%~30%[1].老年血透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原有潜在性各脏器功能减退,特别是动脉硬化,对透析容量变化调节功能差,更容易发生低血压.作者于2000年4月对本院12例容易发生低血压的老年患者采用可调钠透析,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敏芬;黄宜英;梁馨苓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几年我国呼吸衰竭研究进展很快,各种呼吸支持技术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于呼吸衰竭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使呼吸支持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何权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的主要死亡原因.目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气囊压迫、内镜下治疗、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及外科手术治疗等.随着内镜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内镜治疗已成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主要治疗方法.内镜下治疗包括硬化剂注射、组织粘合剂注射、皮圈套扎等.内镜治疗目的包括:(1)紧急止血;(2)根除出血间歇期曲张静脉,预防再次出血.
作者:文卓夫;李楚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局部注射疗法在临床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初用于关节、滑膜等部位的非感染性疾病,通过局部用药,疗效好,副作用少.以后也应用于癌症的止痛、神经痛、伤口的镇痛等.近十余年来,该疗法在甲状腺疾病的应用也有了较大发展,现作一综述.
作者:邓爱民;林延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慢性扁桃体炎为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疾病,反复急性发作频繁者,目前只有手术摘除这一根治手段.而扁桃体术后创面渗血或出血比较常见.据我们了解,大多数扁桃体摘除患者对术后渗血心存疑惧,而且大量吞咽血液后可引起腹部不适甚至呕吐,而误吸血液进入气管有窒息的危险.现代手术越来越重视病人的主观感受,也就是说在手术中应大限度减少创伤本身带来的附加痛苦和危险.我们试用了多种不同的防治扁桃体术后出血的措施,取得一定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宗禧;李晓林;卢鹭;陈昌玖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以引起重视并采取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妊娠期合并糖尿病102例(围产儿103例),包括胰岛素治疗和单纯饮食控制两部分病例,并随机选取同期分娩的新生儿420例做比较.结果:糖尿病组大于胎龄儿、围产儿死亡、早产及新生儿病率的发生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胰岛素治疗组的孕母不良生产史发生率较高.结论:及早发现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并积极治疗是降低围产儿死亡及新生儿病率的关键之一.对既往有不良生产史的孕妇应高度警惕合并糖尿病的可能.
作者:黄燕;朱若云;朱雅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上尿路结石在临床中很常见,为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我们对1 368例上尿路结石进行分类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华;宋丙华;张啟瑞;宋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是其较常见的并发症,它是由许多原因引起,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高血糖及脂代谢异常所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血栓或广泛的微血栓形成.我们通过对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水平的测定,了解这三种指标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相
作者:叶玲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患者常常因阴道异常流血及压迫症状就诊.传统的方法包括全宫切除、肌瘤剔除及激素治疗等.全宫切除术后有一定并发症,一部分病人尤其是年轻患者对手术难以接受;肌瘤剔除术后大约20%~30%病例出现复发,需再次手术.激素治疗仅有短期控制作用,且副作用多,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方法.现将近年来我们对这种治疗措施的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肖洁泓;陈楚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科自 1998年1月~2001年1月采用额颞大骨瓣开颅治疗单侧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36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谭锦楼;关健雄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阴茎异常勃起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阴茎异常勃起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分别经阴茎头阴茎海绵体分流术,阴茎海绵体抽吸冲洗术,阴茎海绵体股静脉分流术,阴茎海绵体大隐静脉分流术,阴部内动脉栓塞术,阴茎海绵体白膜修补术等手术治疗.结果:除2例行大隐静脉阴茎海绵体分流术患者外,其余4例全部恢复了性功能.结论:阴茎异常勃起早期可行阴茎海绵体抽吸冲洗后,局部注入阿拉明,如超过24 h后应积极手术治疗,如延迟治疗,将增加阳萎发生的风险.
作者:钟智华;李泗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科自1995年1月~2001年6月,共收治急性颅脑外伤并有颅内血肿,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523例,其中在特重型颅脑外伤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27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文荣;张增良;吴育典;杨少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血液灌流在临床上已广泛开展和使用,是目前治疗重度药物、毒物中毒的首选有效的方法.我院自2000年4月~2001年6月采取血液灌流治疗重度药物、毒物中毒61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国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CT辅助立体定向微创置管抽吸加尿激酶灌注溶凝引流治疗脑内血肿的效果,提高穿刺置管的准确性,从而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并总结1997年1月~2001年6月我科对48例不同类型的脑内血肿患者采用CT辅助立体定向微创置管抽吸加注入尿激酶溶凝引流治疗的经验.结果:本组48例患者术后动态复查CT有47例血肿吸收消失,1例血肿增大改为开颅手术.按GOS分级评级,治愈(恢复良好)38例,好转9例,未愈1例,无临床死亡.结论:CT辅助立体定向置管抽吸配合尿激酶灌入溶凝引流血肿治疗及脑内血肿,具有手术风险低、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杨炳湖;晏广;祝刚;荆国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转移生长因子-β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方法:用逆转录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12只STZ模型鼠(糖尿病组)及8只对照组鼠的肾皮质转移生长因子-β的基因表达.结果:糖尿病组鼠肾皮质转移生长因子-β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糖尿病后期转移生长因子-β生成增加,加剧了糖尿病肾脏病变的进展.
作者:盛宏光;嵇贝纳;丁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28例(28眼)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视力≥0.3者19例,≥0.1者25例,术后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葡萄膜炎反应,后囊混浊16例.结论: 及早对儿童外伤性白内障行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恢复儿童双眼单视、避免弱视的佳手术方法.
作者:邓洁珊;李卫红;杨民颖;陈耀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绝经前妇女脑梗塞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54例绝经前妇女脑梗塞患者进行分组并作回顾性研究.结果:高脂血症、肥胖、高血压、风心病、结缔组织病、阳性家族史是绝经前妇女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分组研究发现,老年前期妇女发病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有关,而中青年妇女的发病则与脑外栓子栓塞、免疫异常、脉管炎以及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妊娠、家族史也是中青年妇女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之一.结论:绝经前妇女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与同年龄段的男性以及老年女性有所不同,值得在病因诊断和预防工作中引起注意.
作者:林静华;徐武华;张素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回顾我科1992~2000年诊治30例外伤后晚发性癫痫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余茂清;徐朝阳;蔡风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子宫肌瘤剔除术对非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4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74例受术者术后经过均良好,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随访3年,术前月经量多或周期紊乱者,术后88.9%月经恢复正常.有生育要求者29例,18例术后妊娠,受孕率为62.1%.年龄大于35岁者35人,术后无明显卵巢功能缺失现象.74例中术后复发4例,复发率为5.4%.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不仅可解除症状,保留年青患者的生育功能,更重要的是维持卵巢-子宫的内分泌功能,从而保障了妇女的身心健康,故在非绝经期妇女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淑敏;梁瑞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于1999年1月~2000年12月间,运用增液汤加减治疗慢性咽喉炎1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小青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