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凯;王萍
目的:探讨阴茎异常勃起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阴茎异常勃起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分别经阴茎头阴茎海绵体分流术,阴茎海绵体抽吸冲洗术,阴茎海绵体股静脉分流术,阴茎海绵体大隐静脉分流术,阴部内动脉栓塞术,阴茎海绵体白膜修补术等手术治疗.结果:除2例行大隐静脉阴茎海绵体分流术患者外,其余4例全部恢复了性功能.结论:阴茎异常勃起早期可行阴茎海绵体抽吸冲洗后,局部注入阿拉明,如超过24 h后应积极手术治疗,如延迟治疗,将增加阳萎发生的风险.
作者:钟智华;李泗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小儿营养不良合并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时,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的疗效.方法:67例营养不良合并MSOF的患儿,在治疗原发疾病,纠正MSOF的基础上,使用丙种球蛋白静脉输入,剂量300~500 mg*kg-1*d-1,疗程3~5 d.结果:IVIG治疗组治愈38例,死亡29例,病死率43.28%;对照组治愈18例,死亡53例,病死率74.65%,两组比较,P<0.01.结论:IVIG治疗营养不良合并MSOF,对于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有积极的意义.营养不良为Ⅰ~Ⅱ度,衰竭的脏器数为2~3个时,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何振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的主要死亡原因.目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气囊压迫、内镜下治疗、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及外科手术治疗等.随着内镜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内镜治疗已成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主要治疗方法.内镜下治疗包括硬化剂注射、组织粘合剂注射、皮圈套扎等.内镜治疗目的包括:(1)紧急止血;(2)根除出血间歇期曲张静脉,预防再次出血.
作者:文卓夫;李楚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连续腋路臂丛阻滞术后自控镇痛(PCA)用于上肢断臂、腕、掌、指再植术后的优点和实用性.方法:选择ASA为E Ⅰ~Ⅱ级的上肢断臂、腕、掌、指再植术17例,连续臂丛采用腋路置管法,术毕连接电子镇痛泵作连续臂丛PCA.镇痛药配方为曲马多500 mg+利多卡因400 mg+生理盐水至150 ml.术后第3天拔除硬膜外导管.采用NRS口述描绘评分法判断疗效.结果:手术时间平均(6.00±0.65)h;镇痛时间平均(68.75±0.65)h;所有病人镇痛效果为Ⅰ~Ⅱ级,手术成功率及再植存活率均为100%;镇痛期间和导管拔除后无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呼吸抑制、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腋路置管法连续臂丛阻滞用于断指(肢)再植术后PCA,具有操作简便、效果确切、可连续性、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提高再植存活率等优点,不失为断指(肢)再植术很好的术后自控镇痛新方法.
作者:孔宪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对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伴不孕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电视腹腔镜检查原因不明或怀疑EMT的不孕患者,按腹腔镜检查术时有无行手术治疗异位病灶分为手术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手术治疗组术后观察6个月有无怀孕,未孕者给予药物治疗3个月,再促排促孕,追踪怀孕情况.对照组单纯用药物治疗3个月,追踪怀孕情况.结果:手术治疗组6个月怀孕数20/34例(58.82%),对照组8/30例(26.7%),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12个月累计怀孕数30/34例(88.2%),与对照组18/30(60.0%)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检查术帮助查找不孕症病因;腹腔镜下进行外科手术治疗轻度EMT伴不孕患者,比传统的药物治疗轻度EMT能较早获得妊娠机会,同时可提高受孕率.
作者:钟小英;梅庆明;程少霞;刘标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特点.方法:对1986年10月~2001年3月收治、资料比较完整的60例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前明确诊断51例,误诊9例;手术切除56例,单纯探查4例,手术死亡2例.结论:(1)对纵隔肿瘤的诊断要X线检查、CT和超声检查相结合,特别要注意胸部大血管的超声检查,以减少误诊.(2)切口选择以能充分暴露肿瘤和保障安全为宜,对巨大肿瘤(特别是对良性实体肿瘤)可以分块切除,巨大囊性肿瘤可以先行囊内切除减压,然后争取完全切除肿瘤.
作者:杨小平;杨伯尧;俞子东;杨新叶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患者常常因阴道异常流血及压迫症状就诊.传统的方法包括全宫切除、肌瘤剔除及激素治疗等.全宫切除术后有一定并发症,一部分病人尤其是年轻患者对手术难以接受;肌瘤剔除术后大约20%~30%病例出现复发,需再次手术.激素治疗仅有短期控制作用,且副作用多,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方法.现将近年来我们对这种治疗措施的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肖洁泓;陈楚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消化道异物在儿科比较常见,确切的发病率未明,各年龄期儿童均有发生,以幼儿期和学龄前期多见,多为上消化道异物,大多因误吞所致.通常,吞入的异物只要能通过食管进入胃,通过幽门则可经过全消化道2~3 d内排出体外,若停滞于消化道内,可引起消化道出血、穿孔、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经消化内镜取异物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简便易行,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可避免外科手术.
作者:陈洁;吴秀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脏急症,也是造成急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多次AMI(指2次或2次以上AMI)预后更差,死亡率更高.及时发现AMI并予以有效的救治十分重要.现将我院近10年收治的老年多次AMI 4例报道如下.
作者:黄翠瑶;罗炎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降纤酶是近年来治疗脑梗塞的一种常用药物,而且也经常作为短暂性脑缺血(TIA)病例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本文拟通过一组TIA病例的回顾,来探讨降纤酶能否有效阻止短暂性脑缺血发展成脑梗塞,以及卒中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该药物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性问题.?#
作者:熊美华;黄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总结采用左腋下小切口行动脉导管未闭(PDA)结扎术对病人的影响.方法:分析94例因PDA而行动脉导管结扎术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传统的左后外侧切口(55例)和左腋下小切口(39例).结果:与左后外侧切口相比,左腋下小切口住院时间和费用分别比同期降低25%和 20%.两组病人均无手术死亡和并发症.结论:左腋下小切口行PDA结扎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美观及住院手术费用低等优点.
作者:刘岩;曾伟生;蒋仁超;曹振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索简便、临床易于推广应用的重叠综合征治疗手段.方法:对5例重叠综合征患者经鼻(面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吸气压力(IPAP)为12~14 cm H2O,呼气压力(EPAP)4~5 cm H2O,每日治疗6~8 h,持续1周,观察症状的改善,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5例重叠综合征病例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全部病人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呼吸衰竭得到了改善.结论:BiPAP呼吸机使用简便,治疗重叠综合征疗效满意,并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节省病员开支,具有广阔的临床前景.
作者:凌敏;艾尼瓦尔;杨晓红;郭爱华;阿不力米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于1999年1月~2000年12月间,运用增液汤加减治疗慢性咽喉炎1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小青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for lithotomy, EST-L)是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基础上,切开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使结石自然排出或用各种取石方法取石,从而达到治疗肝外胆管结石与十二指肠乳头狭窄等疾患的一种微创外科技术.自1974年Kawai和Classen等人首次采用EST治疗胆总管结石以来,已成为临床上逐步替代开腹手术治疗部分胆胰疾病的新的内镜技术.它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死亡率低,治疗效果好等优点.对胆管结石同时伴有内科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功能、肝肾功能障碍)而难以耐受开腹手术的病人,或不愿接受开腹手术的病人是一种较为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红;李晓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消毒供应室工作范围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供应室管理工作的好坏,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工作,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的安危.因此,必须从基础做好,既抓硬件,又抓软件,既抓人员培训,又抓管理,既抓各个环节工作质量,又抓消毒物品的终末质量.我院供应室于1993年3月顺利通过省卫生厅的达标验收,现将几年来建设与管理介绍如下.
作者:伍瑞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易患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发病相关因素,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对照,进行成组病例--对照研究,计算发病相关因素的OR值,并进行显著性检验找出主要易患因素.结果:便秘、高血压的OR值分别为12.7,7.4,P<0.05;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脑梗塞的OR值分别为4.8, 3.4, 3.0, 2.3, 但P>0.05.结论:老年患者便秘,是缺血性结肠炎不可忽视的易患因素,应积极治疗老年人便秘,尤其是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疾病的老年人.
作者:王晶桐;时晔;刘玉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几年我国呼吸衰竭研究进展很快,各种呼吸支持技术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于呼吸衰竭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使呼吸支持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何权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垂直传播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在母亲与子代间的血清抗体型别的一致性.方法:选择6对母亲与胎儿抗-HCV与HCV RNA均阳性者为研究对象,以ELISA方法检测母亲与胎儿HCV血清抗体型别.结果:6对母亲与胎儿血清抗体型别一致,其中5对属1型,1对属2型.结论:母亲与胎儿所携HCV血清抗体型别一致.
作者:李珉珉;王珊珊;彭桂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男性,38岁.因四肢疲软无力,发现血钾低4个多月入院.4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四肢软弱无力,伴感觉迟钝,但可行走及持物,到当地医院就诊发现血钾明显降低,但无头痛、血压增高及夜尿增多等表现.到某医院就诊,检查血钾1.7 mmol/L,行醛固酮立卧位试验示醛固酮水平明显升高,尤以立位明显,24 h尿钾105 mmol*L-1*d-1,双肾上腺CT未见异常,
作者:刘笑芬;孔耀中;甘宁;黄英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以引起重视并采取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妊娠期合并糖尿病102例(围产儿103例),包括胰岛素治疗和单纯饮食控制两部分病例,并随机选取同期分娩的新生儿420例做比较.结果:糖尿病组大于胎龄儿、围产儿死亡、早产及新生儿病率的发生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胰岛素治疗组的孕母不良生产史发生率较高.结论:及早发现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并积极治疗是降低围产儿死亡及新生儿病率的关键之一.对既往有不良生产史的孕妇应高度警惕合并糖尿病的可能.
作者:黄燕;朱若云;朱雅君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