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
治疗鼻出血的方法较多,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微波热凝,硝酸银、铬酸或三氯醋酸灼烧等.利用微波治疗仪治疗鼻出血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但治疗过程中微波治疗探头与鼻黏膜易发生粘连,此时取下探头,经处理而闭合的血管又被撕破,致使治疗失败而又需重复治疗.为防止粘连的发生,经反复试验和临床观察,我们在探头与黏膜间隔置一湿润的小薄棉片,可很好地起到防止粘连的作用.自2001年3月~2002年4月作者用此方法共治疗鼻出血5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厚恩;林勇生;白宗禧;易贵荣;陈昌玖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已成为组织学诊断中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但在细胞学诊断中,却因涂片标本脱片、细胞面积大、耗费试剂多、标本制作重复性差等原因,不能象病理组织学作免疫组织化学那样常规开展.我们在诊断细胞学检验中,对脑脊液、浆膜腔积液、尿及乳腺包块穿刺标本,在作免疫细胞学(ICC)过程中进行处理,克服以上影响因素,使之能象病理常规作免疫化学一样成为病理科的常规工作,并获得较好成果.
作者:苏菁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临床上经常静滴红霉素抗感染,因有胃肠道反应,使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我院自1998年8月~2002年4月,在静滴红霉素时,给患者舌下含服硝苯地平以缓解其胃肠道反应,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允芝;张东晟;孙霞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拇、手指外伤性缺如,临床常规应用第二足趾移植,再造缺如的拇手指,但因足趾的生理特点(末端粗大,中间较细)、神经恢复、血运供应和术后功能锻炼等因素的影响,常有再造手指不如人意的情况,如再造手指外形欠佳、手指萎缩、功能障碍、感觉过敏等.我们自1998年来,采用环指侧方皮瓣转移治疗再造手指萎缩畸形9例,取得满意效果,特报道如下.
作者:薛丁山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近年一些不典型结核常出现在我院,诊断难度大,且极易引起误诊.现将我院1998~2001年收治的9例结核性大叶性肺炎综合分析如下.
作者:古顺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女,59岁,因粘液血便8 d余入院,既往于1985年行乙状结肠癌手术.
作者:马建青;李明信;王少鹏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对我院1987年5月~1997年5月43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阻塞性黄疸(占55.8%).术前确诊率胃十二指肠镜为86.8%,上消化道钡餐为79.5%,CT为46.7%,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为41.5%,B超为29.0%.肿瘤位于十二指肠第二段占44.2%.28例行根治性手术,10例行姑息性手术,5例仅行剖腹探查活检术.所有病例5年生存率为27%,平均存活18个月.手术切除组和非切除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42%和0,平均存活62个月和7个月(P<0.05).结论: 胃十二指肠镜和上消化道钡餐是诊断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主要检查方法.提高生存率的唯一办法是尽可能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作者:肖洪波;曹杰;梁柳森;朱光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6岁,农民.5年前因食管癌行食管癌根治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无自觉不适.20 h前进食后,突发胸闷,呼吸急促,同时有频繁恶心呕吐,非喷射性吐出胃内容物.发病后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之后逐渐出现神情倦怠、出冷汗等表现.患者一直无明显咳嗽咳痰,无腹胀.曾在当地医院摄立位正斜位胸腹X线片提示左肺大片高密度影,诊断为大量胸腔积液,予以补液、抗生素治疗,病情恶化而转来我院.查体,急性痛苦貌,神志清楚,T 37℃,P 134次/min,R 34次/min,BP 74/45 mmHg.左胸第7肋后外侧有一手术瘢痕,胸廓对称,左侧叩诊呈浊音,呼吸音消失.腹平软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未闻及.血常规,WBC 27.1×109/L,N 0.90.血气分析:PaO281.2 mmHg,PaCO223.4 mmHg,BE-13 mmol/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段压低.针对病人的诊断及进一步治疗作临床讨论.
作者:徐刚;戚维波;胡奕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博宁治疗鼻咽癌多发骨转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博宁、博宁联合化疗±放疗以及化疗±放疗治疗73例鼻咽癌多发骨转移患者的疗效,其中博宁+化疗±放疗组25例,单用博宁组16例,化疗±放疗组32例.结果:博宁+化疗±放疗组止痛效果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为88%,单用博宁组为75%,化疗±放疗组为81%.在活动障碍改善上,博宁+化疗±放疗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为83%,单用博宁组69%,化疗±放疗组为80%.各组止痛效果和活动能力改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博宁的主要毒副作用为一过性感冒样症状、肌肉酸痛和发热.结论:博宁能较好地控制骨转移性疼痛,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提高生存质量,患者耐受性良好.
作者:黎静;李志强;徐艳红;伍军锋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总结上尿路结石手术引流的经验,分析各种方法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上尿路结石手术后内引流组520例和外引流组454例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内引流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8%,平均住院7 d,外引流组为4.15%,平均住院23 d.结论:上尿路结石术后留置内引流管明显优于留置外流管.
作者:郑彬;邓春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绞窄性肠梗阻并肠坏死治疗较困难,在手术治疗中,术式选择对病人预后有较大影响,我们通过探讨总结,对不能行一期肠切除肠吻合病人作肠T型吻合造瘘术治疗,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春林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评价中医辨证治疗配合外治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按区间随机交叉对照法将51例IBS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予中医辨证治疗配合吴茱萸和粗盐炒热外敷脐周腹部,对照组25例予口服得舒特治疗,以6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60.0%.两组的总有效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的各种伴随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本法能很好地调节肠道功能,具有较好的止痛作用,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蔡茜虹;陈培琼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喘乐宁加肝素钙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喘乐宁和肝素钙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持续时间、血氧饱和度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治愈率、缓解气促、缩短喘鸣持续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以及血氧恢复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喘乐宁加肝素钙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且安全、方便,可作为毛细支气管炎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进行推广.
作者:黄跃文;劳建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氯沙坦(lostartan)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及淋巴细胞钙[Ca2+]i的影响.方法:SHR共28只,分成3组,分别为3月龄对照组(SHR1),6月龄对照组(SHR2)和losartan治疗组(SHR3).治疗组从3月龄开始予losartan 20 mg*kg-1*d-1治疗至6月龄.治疗前后检测鼠尾收缩压、淋巴细胞胞浆游离钙[Ca2+]i、ET-1、NO,并观察大鼠肠系膜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结果:losartan对SHR有显著降压作用.治疗前SHR的淋巴细胞钙[Ca2+]i、ET-1水平均显著性增加,NO水平显著下降,随鼠龄增大而加大.肠系膜动脉内皮细胞出现明显肿胀、变形,比表面均显著减少.经losartan治疗后,在降压的同时,淋巴细胞[Ca2+]i、ET-1显著下降,NO显著上升,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损害得到明显逆转.结论:细胞内钙在losartan改善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作用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信使作用.
作者:苏楠;苏诚坚;何兆初;潘洁贞;曾昭华;易家骥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为了解各类型肾脏疾病患者凝血功能情况与肾脏损害严重性之间的关系,结合临床进一步对预防和治疗出血以及预后估计提供合理检验依据,笔者对421例各类型肾病患者及48例正常对照进行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的检测.
作者:梁惠霞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有报道认为病毒感染是影响ITP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与疱疹病毒科的病毒如HHV-6有密切的关系[1,2].
作者:陈焕辉;何翠娟;朱冰;万根平;谢健屏;赖桂香;常汝虚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评价泰素(TAX)及卡铂(CBP)支气管动脉灌注与全身静脉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并与单纯静脉化疗进行了比较.方法:61例Ⅲ~Ⅳ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静脉化疗(A组)28例,动静脉联合治疗(B组)33例,A组:TAX 130~150 mg/m2、CBP 200~300 mg/m2静脉点滴,第1天;B组:TAX 130~150 mg/m2的3/7药量、CBP 200~300 mg/m2行支气管动脉灌注(BAI),TAX 130~150 mg/m2的4/7药量经静脉点滴,第1天.均28~30 d为一周期,连用两个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全部患者无一例达到完全缓解(CR);达到部分缓解(PR)者分别为:A组8例(28.6%),B组14例(42.4%).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共有39例(63.9%)患者出现Ⅰ~Ⅲ度的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结论:动静脉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较单独静脉化疗为好,两种治疗方法可能具有一定的相互补充和协同作用,不良反应较轻,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尝试.
作者:高伟生;罗鹏飞;陈晓明;邵培坚;郑伟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口服、阴道米索前列醇联合用药对8~12周早孕者终止妊娠的疗效.方法:对92例8~12周的早孕孕妇进行药物流产,第一晚8时服用 100 mg 米非司酮,12 h 1次,共3次,第3天晨8时服用米索前列醇 600 μg,服药 3~4 h 无临产或宫缩不强则加米索前列醇 400 μg 放置于阴道穹窿处,并对流产不全和失败患者及时行清宫处理.结果:有效者86例(93%),其中完全流产65例(71%),不全流产21例(22%),失败6例(7%).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8~12周早孕需在严密监测下进行,配合钳刮术,可减少患者痛苦,又避免滋养叶细胞的恶变.
作者:熊小琴;王宁宁;姚书忠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手部热压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1999年1月至2002年1月收治的59例手部热压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皮瓣修复的疗效好,优良率达96.0%;早期大张中厚皮片和移植晚期皮瓣修复稍差,优良率分别为81.2%和80.0%;而晚期肉芽创面植皮效果差,优良率仅为57.0%.结论:早期正确处理是手部热压伤功能恢复的关键,早期行腹部皮瓣修复创面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彭文要;陈早庆;余继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致密物沉积病(DDD)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通过对我院3年来近3 000例肾活检中病理确诊的3例DDD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的复习,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及治疗与预后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3例DDD年龄分别为15、38、62岁,2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1例表现为慢性肾炎综合征,2例呈持续低补体血症.病理光镜均表现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免疫组化显示C3和IgM沿毛细血管袢呈颗粒状和系膜区呈团块状沉积.电子显微镜下特征性表现为电子致密物在肾小球、肾小管基底膜和包曼氏囊的沉积.2例呈肾病综合征者对皮质激素不敏感;1例病理示纤维细胞性新月体和中度小管间质病变,尽管血补体正常,2年后进入肾功能不全.结论:DDD的确诊依赖电镜超微结构的检查,其临床表现可为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伴血尿、重度高血压及病理示新月体形成和中至重度小管间质病变者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余毅;曲利娟;郑智勇;余英豪;谢福安 刊期: 200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