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雪
目的:探究胸内髓外造血组织(EMH)增生患者在CT诊断中呈现的影像学特点,从而为正确诊断该病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于本院住院部就诊且进行过CT检查的EMH增生患者30例,对这30例患者的全部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特别是探究其CT诊断中所呈现的影像学特点.结果:其影像学特点主要为:①双侧脊柱旁多发椭圆形或扁丘状隆起,肿块的基底面于纵膈、脊柱及胸壁贴附紧密.②其内部软组织密度多呈均匀分布状,无钙化、囊变及坏死.③其边缘光整,少数情况下可呈现出浅分页状.④增强扫描呈现轻度至显著不等的均匀强化,曲线特征主要表现为速升缓降.⑤病灶周围可现脊柱、肋骨等骨质膨大,髓腔增宽,皮质变薄乃至局部出现缺损,髓腔内骨小梁增粗,出现栅栏状、网格状改变.结论:EMH临床的影像学特点存在特异性,若患者临床症状呈现贫血貌,可优先考虑该病.可在影像学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收集到的患者临床疾病史,从而为正确诊断该病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包忠英;石爱军;陈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骨科病房是院内收治急诊、外伤患者较多的科室,尤其是老年患者往往发生了机体结构或功能的损害,并发症风险较高,护理难度较大,因而骨科护理整体护理风险较高.为了控制骨科护理风险,必须对其安全隐患进行深究,同时应结合患者的现实需求,改进现有护理模式,使骨科护理安全性和人性化提升,真正减少骨科护理风险.
作者:王旭;赵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低分子肝素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7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基础治疗+机械通气)与研究组(39例,对照组+低分子肝素).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流变指标,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沉差异不明显(>0.05),治疗后均降低(<0.05),研究组远低于对照组(<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低分子肝素可改善血流变指标、临床疗效.
作者:胡正坤;沈威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同伴学习法在肿瘤内科护理实习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肿瘤内科接收的60例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0例实习生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取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带教教学,观察组在传统教学同时应用同伴学习法,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术的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成绩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操作技术成绩高于对照组,两组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显著(<0.05).结论:同伴学习法在肿瘤内科护理实习中应用效果理想,可以提高实习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可以培养实习生的综合素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青;李兰云;龚德艳;吴丽平;林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对护理配合在无痛胃镜检查时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自愿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21例患者,进行护理配合,检查时皆给予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按不同时段施行相应的护理配合.结果:研究对象皆成功进行胃镜检查,检查后6分钟内醒来,恢复正常意识,未出现严重呼吸抑制、呕吐误吸等不良反应.结论:无痛胃镜检查属于临床常用的诊疗项目,采用护理配合进行围术期的个性化护理,对保证胃镜检查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芳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湿润暴露疗法在面部烧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9月本院接诊的面部烧伤病患82例分成2组,实验组41例接受湿润暴露治疗,对照组41例接受康复新液暴露治疗.分析2组的瘢痕形成情况,比较创面渗出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瘢痕形成率为9.76%,比对照组的26.83%低,<0.05.实验组的15d创面愈合率为87.8%,比对照组的65.85%高,<0.05.实验组的创面渗出时间为(3.97±1.25)d,比对照组的(6.14±1.17)d短,<0.05.结论:选择湿润暴露疗法对面部烧伤病患进行施治,能够有效降低瘢痕形成率,缩短创面渗出时间,并有助于提高创面愈合率,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张文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并归纳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效率的改善作用.方法:本文挑选我院所收的160例手术患者,按照计算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手术时间及术后患者平均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行精细化管理的护理组在护理质量评分、手术时间及术后患者平均生活质量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顺应时代的需求,强化了手术室的护理管理,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手术效率,有利于医院的长久发展.
作者:林丹平;雷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牙髓及根尖周类疾病患者中采用口腔根管治疗技术治疗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牙髓及根尖周病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中的患者接受常规根管治疗,观察组中患者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方式下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近期治疗总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远期治疗成功率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0.05).结论:临床上针对牙髓及根尖周病利用根管治疗能够获得与常规疗法相当的远期疗效,但是近期疗效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争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部队离退休老干部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调查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辽宁省军区大连第六离职干部休养所休养的46名部队离退休老干部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与Psyc'nap调查表(幸福量表)调查46名部队老干部的抑郁情绪与幸福感.结果:调查结果显示,46名部队离退休老干部中存在抑郁情绪的有35例,百分比76.09%.老干部的幸福感普遍较低.研究结果显示,配偶在的老干部抑郁情绪明显低于丧偶干部与再婚干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老干部的离退休年限以及生活质量均是影响老干部抑郁情绪的主观因素(<0.05).结论:调查部队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理状态,并制定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帮助老干部正确认识并重视抑郁情绪,提升老干部的幸福感.
作者:徐凤华;张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带血管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间骨科门诊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选出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带血管蒂骨瓣移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90.14±7.2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4.65±7.74)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果: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带血管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Harris评分,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
作者:杜大全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对妇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从而提高妇科的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方法:对本院妇产科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强管理,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制度,分析其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争取将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率降至低,从根本上提高妇产科的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结果:通过对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将相应的防范措施落到实处,本院妇产科的护理差错事件从原来的4%下降到了0.2%,同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投诉事件明显减少.结论:加强对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管理,严把护理质量关,可以有效减少护理差错事件以及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凤;张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医学的PBL和CBL法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级口腔医学专业80名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两组,传统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和研究组(循证医学引导下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法),对比不同教学方法后两组学生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操作的成绩,同时调查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学生理论知识成绩(90.64±1.52)分、临床实践操作成绩(91.85±1.25)分,均高于传统组的(81.46±2.09)分、(84.75±2.65)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总满意度高于传统组总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循证医学的PBL和CBL法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而提升教学的质量,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孙玉华;王天啸;肖丽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中随机选取98例,将其分为探析组(n=49)和比照组(n=49),为全部患者实施血糖监测、简单健康宣教等常规护理,同时为探析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探析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值均明显低于比照组患者,2组各观察项目数据值均有明显差异(<0.05).探析组出现低血糖患者为1例,总发生率为2.04%,比照组出现低血糖患者为8例,总发生率为16.33%,2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干预可改善其血糖水平并可显著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作者:何梅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营养护理在住院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单双号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慢阻肺住院患者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营养护理干预法,对比不同干预方法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营养指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显效率与转铁蛋白、前清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慢阻肺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护理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优化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营养状态.
作者:顾丽艳;王春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患者的心理特点,阐述护理方法.方法:对62例呼吸内科患者分组研究,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心理护理.结果:通过对不同组别患者心理状态的观察发现,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前,两者的SAS与SD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评分更低.此外,实施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有效率同样有所提高,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焦虑、抑郁是呼吸内科患者的常见心理特点,诱发因素较多.为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家庭护理水平.
作者:逄有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抗生素治疗,观察组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aCO2、PaO2、SaO2、HR、有效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有差异(<0.05).结论:当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发病后,需在给予抗生素抗感染的同时,联合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
作者:刘铭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对卵巢癌化疗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并探究其对患者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17年8月-2018年10月,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卵巢癌化疗患者开展研究,并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34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作为对照组,34例采用心理干预的作为观察组,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情绪状况与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在抑郁、焦虑等情绪的评分上,观察组患者的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在社会功能、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状况等评分上,观察组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0.05).结论:对卵巢癌化疗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负面心理,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普云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对普外科术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其疼痛的缓解效用.方法:以随机抽样法为基准,选取106例普外科术后患者入组研究,分为疼痛干预组和对比组,予以对比组常规护理方法,疼痛干预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疼痛干预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较低,护理质量评分较高.结论:应加强对普外科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使其疼痛状况能够得到充分缓解.
作者:刘春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2016年3月,我参加了我医院的协同办公项目,作为项目甲方,担任项目经理.医院协同办公项目将医院行政、后勤、临床、医技科室进行集成,搭建了开放的、集成的、一体化的信息化协同办公环境及院内的通信和信息发布平台,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等功能.风险就是会给项目带来威胁或机会的一些不确定事件.本文以我的实际经验讨论了有关信息系统项目风险管理的体会,主要从规划风险管理、风险识别、定性风险分析、定量风险分析、规划风险应对和风险控制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通过采用头脑风暴法、访谈法、假设分析、因果分析图、风险转移等工具和技术进行了有效的风险识别和应对.在本文的后部分指出了该项目风险管理的经验和不足之处,这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项目管理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作者:李光灿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血液透析患者中将近超过一半是由于心血管并发症而引起的死亡[1].而在诸多心血管并发症中,高血压是尤为关键的因素,属于血液透析患者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随着医学事业的高速发展,针对血液透析患者关于高血压护理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延长了透析患者的寿命.本文对维持性透析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新方法和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作者:许敏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