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建医院儿科门诊护士业务培训探索

曹肖漪;赵艳芳;王雪燕

关键词:新建医院, 儿科护士, 业务培训
摘要:目的:介绍新建医院在筹建过程中儿科护士业务培训的情况.方法:提前设立护理部垂直管理下的儿科护理单元,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护士轮转培训的规范化.结果:儿科护士专业素质提高,为医院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护理人力资源保障.结论:提前设立护理单元并完善制度,规范新护士培训流程,对新建医院人力资源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30例新生儿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诊治的30例动脉导管未闭新生儿为对照组,患儿均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动脉导管未闭情况.结果:两组患儿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肺动脉间存在管道交通,动脉导管平均长度、宽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肺动脉近动脉导管入口处血流Vmax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持续超声观察显示,新生儿动脉导管出生后多会自然关闭,6个月未关闭者4例,其中3例为早产儿;观察组30例患儿中6例斑房间隔缺损,2例伴室间隔缺损,7例伴三尖瓣少量反流.结论: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动态监测新生儿动脉导管关闭情况,并可早期诊断和跟踪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白春强;房亮;吴文瑛;冯珮明;管向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3%复方枸橼酸钠局部抗凝血液透析在活动性出血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活动性出血肾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中实施3%复方枸橼酸钠局部抗凝干预的价值.方法:以活动性出血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选取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例数为20例,其均在血液透析中实施3%复方枸橼酸钠局部抗凝干预,对其血液透析前后的出凝血指标、电解质、肾功能、活化凝血时间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活动性出血肾衰竭患者透析后的肾功能(Cr、BUN)水平、电解质(P3+、CO2-CP)水平以及ACT水平均较透析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心律失常、手足抽搐、肌肉痉挛、低血压、恶心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的情况.结论:活动性出血肾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中接受3%复方枸橼酸钠局部抗凝干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张建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脑出血康复治疗介入时间对治疗效果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脑出血康复治疗介入时间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治疗的脑出血患者60例,依据随即数字表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1个月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待患者病情稳定进行康复训练.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对比无差异性(>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FMA、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0.05);康复治疗后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机对患者的预后有显著影响,因此,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应该合理把握时机,及早进行康复治疗,以便获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李丽;吴开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药品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研究探讨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药品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干预,实验组给予药学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就诊时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离院时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得到了显著改善,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用药偏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向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药学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和降低用药偏差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琼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颈腰椎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颈腰椎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推拿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颈腰椎整脊手法;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4.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对比具有差异性(<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腰椎C线测定值、腰间盘突出复位情况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具有差异性(<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颈腰椎整脊手法,能够纠正关节结构异常,改善突出物与神经根之间的解剖结构,从而恢复腰椎间盘的正常解剖结果.

    作者:李鹏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在小儿川崎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对于小儿川崎病护理工作中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将我院儿科在以往四年之内所收治的小儿川崎病患儿资料45例施行分析,所选45例患儿采取数字法加以分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加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临床中针对小儿川崎病护理工作中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措施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提升患儿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徐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军队离退休干部患者长期卧床相关因素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分析军队离退休干部患者长期卧床相关因素的调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辽宁省军区大连第六离职干部休养所修养的长期卧床老干部10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分析100例老干部长期卧床的相关因素.结果:100例长期卧床老干部长期卧床的主要因素有,痴呆,脑卒中,骨质疏松骨折,其他疾病.100例长期卧床患者的卧床时间在6个月-5.7年.长期卧床患者多数存在营养不良,器官功能不全,合并感染等现象.结论:老干部长期卧床的主要原因是疾病,应该积极的给予预防与治疗,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长期卧床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徐凤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集束化管理在预防血管活性药物外渗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预防血管活性药物外渗的集束化管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科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实验组(n=60),实验组采用集束化的管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结果:采用集束化管理后,实验组血管活性药物外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静脉输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集束化管理可以减少血管活性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减少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是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

    作者:陈莹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常规护理组(n=43例)和临床护理路径组(n=45例)的形式将我院收治的8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进而对两组患者护理后血压问题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临床护理路径组经过护理后收缩压(137.62±2.21)mmHg和舒张压(86.45±2.25)mmHg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经过护理后收缩压(146.77±2.64)mmHg和舒张压(94.77±2.68)mmHg(<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到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的护理过程中,有利于患者经过护理后高血压问题的改善,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拥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杨悦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细节护理在降低腹腔镜手术患者二氧化碳并发症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细节护理在降低腹腔镜手术患者二氧化碳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2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普通护理)和实验组(细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住院情况优于对照组(<0.05);实验组患者的二氧化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期间应用细节护理,有效减少二氧化碳并发症,改善患者手术指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施娟;周丽;吴晓丽;沈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90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策,全面化护理组应用全面化护理服务.比较两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满意人数;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评价、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焦虑和抑郁发生率.结果:全面化护理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满意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全面化护理组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评价、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相似,>0.05;护理后全面化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0.05.全面化护理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全面化护理服务在功能性胃肠病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少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梅丹丹;周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对皮肤恶性黑色素瘤(CMM)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75例C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及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75例1年生存率为80.00%,2年生存率为32.00%,转移39例,转移率为52.00%,复发14例,复发率为18.67%.肿瘤是否破溃、肿瘤部位、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及手术方式同2年生存率有密切关系(<0.05).结论:肿瘤是否破溃、肿瘤部位、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及手术方式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黄辉云;沈二栋;唐四清;粟钰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介入性超声在乳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关于介入性超声方案对于乳腺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通过病理活检确诊为乳腺增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180例进行相关的调查,对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介入性超声方案进行诊断,并对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组织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案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本研究证实为乳腺增生患者的例数为168,诊断符合率为93.33%.对于患者的疾病类型进行分析:主要表现为混合性乳腺增生,其中有单纯性乳腺增生35例,纤维腺病乳腺增生42例,纤维化乳腺增生51例,其余40例患者为混合性乳腺增生.结论:对乳腺疾病诊断的时候通过介入性超声能够有效提高对患者诊治的效率,具有精准性和可行性的价值,对于患者的病情治疗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予屏;邵雨萍;叶娟;梁红;吴永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伴不宁腿综合征4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伴不宁腿综合征(RL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室80例尿毒症伴RLS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进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RLS评分、实验室检测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RLS评分(7.27±3.9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RLS评分(10.28±4.23)分(<0.05);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799.27±3.93)mmol/L、尿素氮(25.67±5.14)g/L和甲状旁腺激素(478.73±3.21)m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66.28±4.23)mmol/L、(29.57±5.46)g/L和(543.38±6.17)mmol/L,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含量(89.98±5.24)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79.11±4.19)mmol/L(<0.05).结论: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伴不宁腿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虽短期内低血压、牙龈出血、休克、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改善,但能够有效提高RLS评分,短期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吴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手术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对其切口感染率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手术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对其切口感染率的作用.方法:选入我院2015年4月-2018年2月100例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手术室护理组用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满意程度;开放四肢手术切口平均愈合时间、切口疼痛程度、疼痛缓解时间;护理前后切口炎症状态;切口感染发生比例.结果:手术室护理组满意程度、切口炎症状态、开放四肢手术切口平均愈合时间、切口疼痛程度、疼痛缓解时间、切口感染发生比例方面相比对照组更有优势,<0.05.结论: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效果确切.

    作者:杨冬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集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90例脑梗塞患者,按信封法分组,对照组予简单护理,早期康复护理组予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脑梗塞患者满意例数;康复依从性;护理前后患者卒中病人运动评分MAS、Glasgow-Liege评分;肢体功能障碍等脑梗塞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早期康复护理组脑梗塞患者满意例数高于对照组;早期康复护理组康复依从性优于对照组;护理前两组卒中病人运动评分MAS、Glasgow-Liege评分相似;护理后早期康复护理组卒中病人运动评分MAS、Glasgow-Liege评分优于对照组.早期康复护理组肢体功能障碍等脑梗塞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提高依从性,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和运动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彭芳芳;熊光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探索提高学生《护理学基础》实验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通过总结学生《护理学基础》实验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创建有效的实验课堂教学出发,探讨提高学生《护理学基础》实验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并运用于教学改革中.

    作者:龙苏兰;沙晓华;吴欢欢;万莉;陈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具体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心血管疾病共118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59)和对照组(n=59),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度为94.92%远高于对照组的72.88%,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1.53%远高于对照组的69.49%,数据差异显著,<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显著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度和护理满意率.

    作者:韩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整体护理在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体会

    目的:分析和探究在白内障日间手术治疗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了我院综合病房在2018年8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4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与整体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实施后,实验组患者的SAS、SDS、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均比对照组低,而在住院环境、治疗方面、护理方面、住院手续、手术过程等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为其提供整体护理,不仅可以加深患者对疾病知识和健康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而且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青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腹腔镜胃肠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腹腔镜胃肠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行胃肠手术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按照随即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禁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差异性(<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5.6%,对比具有差异性(<0.05).结论:对腹腔镜胃肠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快速外科康复理念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庄莎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主管:陕西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