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佐辛在麻醉镇痛领域的应用进展

幸小英;周理源;陈锐

关键词:地佐辛, 麻醉, 镇痛, 进展
摘要:手术一直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式,通过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检查以及抢救,使患者恢复健康.而术后疼痛一直是患者手术治疗顾虑的问题,疼痛的出现会直接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与病情恢复.而解决术后疼痛的药物较多,包括吗啡、芬太尼、舒芬太尼等,均会出现不同的不良反应,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进行治疗.本文就地佐辛在麻醉中的镇痛效果进行综述,内容如下.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相关文献
  • 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退行性半月板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通过肌骨超声引导治疗退行性半月板病变的针刀疗效.方法:采用肌骨超声+针刀疗法对本院收治的46例退行性半月板病变患者进行治疗,将治疗前后的膝关节VAS、Lysholm评分数值进行对比,并总结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前VAS评分为(53.48±16.71)分,治疗30天后为(88.92±8.65)分;治疗前Lysholm评分为(7.24±1.89)分,治疗30天后为(0.84±0.17)分;疗效显著,且<0.05.结论:肌骨超声引导可使针刀治疗定位更准确,利于患者术后康复,疗效较为显著.

    作者:王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在小儿川崎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对于小儿川崎病护理工作中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将我院儿科在以往四年之内所收治的小儿川崎病患儿资料45例施行分析,所选45例患儿采取数字法加以分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加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临床中针对小儿川崎病护理工作中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措施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提升患儿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徐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作用的相关研究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作用的相关研究.方法:将我院收集2017.11至2018.8的78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用护理常规,全方位组用手术室全方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度;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抗生素用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切口炎症指标;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全方位组满意度、切口炎症指标、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抗生素用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感染发生率方面相较对照组更好,<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实施手术室全方位护理干预效果理想.

    作者:赵海霞;陈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CT增强扫描时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对肝癌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8月内在我院进行CT增强扫描的56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措施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患者焦虑改善情况和扫描后不良反应发生程度.结果:增强扫描0.5h后观察组SAS(33.26±2.15)分,对照组(42.56±2.36)分;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1%,对照组28.5%;观察组SAS评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0.05.结论:对肝癌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刘红;刘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新建医院儿科门诊护士业务培训探索

    目的:介绍新建医院在筹建过程中儿科护士业务培训的情况.方法:提前设立护理部垂直管理下的儿科护理单元,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护士轮转培训的规范化.结果:儿科护士专业素质提高,为医院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护理人力资源保障.结论:提前设立护理单元并完善制度,规范新护士培训流程,对新建医院人力资源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肖漪;赵艳芳;王雪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儿童常见肠道病毒型别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我市儿童常见肠道病毒型别感染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集我县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三家县级医院接收的疑似肠道病毒感染患儿的粪便标本共1514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儿童常见肠道病毒型别感染情况,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肠道阳性率.结果:在1514份粪便标本中,检测出肠道病毒阳性共872份,占57.60%,各个病毒类型阳性及占比高的属CoxA6,其次为其他病毒与EV71病毒;男女患儿之间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0.05);不同年龄段肠道病毒感染阳性率及各种病毒构成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1岁以下80份,1~3岁222份,3~8岁294份,>8岁276份,其中1岁以下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低,3~8岁阳性检出率高.结论:2017年度我市儿童常见肠道病毒感染阳性率偏高,医疗机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3~8岁幼儿,及时检测诊治,控制病情进展.

    作者:胡凌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介入性超声在乳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关于介入性超声方案对于乳腺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通过病理活检确诊为乳腺增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180例进行相关的调查,对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介入性超声方案进行诊断,并对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组织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案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本研究证实为乳腺增生患者的例数为168,诊断符合率为93.33%.对于患者的疾病类型进行分析:主要表现为混合性乳腺增生,其中有单纯性乳腺增生35例,纤维腺病乳腺增生42例,纤维化乳腺增生51例,其余40例患者为混合性乳腺增生.结论:对乳腺疾病诊断的时候通过介入性超声能够有效提高对患者诊治的效率,具有精准性和可行性的价值,对于患者的病情治疗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予屏;邵雨萍;叶娟;梁红;吴永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两种手术体位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护理及对患者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经皮肾镜取石术所取截石位转俯卧位和斜仰分腿位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皮肤压红和体位护理情况,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12月期间符合条件的经皮肾镜取石手术60例,其中截石位转俯卧位30例为A组,斜仰分腿位30例为B组,观察两种体位安置所需时间、术前后患者生命体征及皮肤压红发生率.结果:安置B组手术体位所需时间(4.92±0.43 min)明显少于安置A组手术体位所需时间(8.97±0.81 min);截石转俯卧位对患者术前后的生命体征影响比斜仰分腿位大;患者皮肤压红发生率A组为10%,B组为6.67%,差异不大.结论:两种体位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各有优势和不足,手术护士对手术及护理的潜在风险有预见性、有针对性的关注,给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给手术医生提供专业娴熟的护理配合.

    作者:黎晓燕;许连航;容小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30例新生儿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诊治的30例动脉导管未闭新生儿为对照组,患儿均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动脉导管未闭情况.结果:两组患儿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肺动脉间存在管道交通,动脉导管平均长度、宽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肺动脉近动脉导管入口处血流Vmax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持续超声观察显示,新生儿动脉导管出生后多会自然关闭,6个月未关闭者4例,其中3例为早产儿;观察组30例患儿中6例斑房间隔缺损,2例伴室间隔缺损,7例伴三尖瓣少量反流.结论: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动态监测新生儿动脉导管关闭情况,并可早期诊断和跟踪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白春强;房亮;吴文瑛;冯珮明;管向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腹腔镜胃肠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腹腔镜胃肠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行胃肠手术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按照随即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禁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差异性(<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5.6%,对比具有差异性(<0.05).结论:对腹腔镜胃肠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快速外科康复理念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庄莎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邵逸夫医院131例球囊扩张法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症分析

    目的:分析B超引导下球囊扩张法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邵逸夫医院泌尿外科131例行球囊扩张法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患者,统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出处理措施.结果:131例患者,术后出血9例,其中行介入栓塞2例;术后感染7例,其中感染性休克1例.并发症发生后经过积极处理,获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症不可完全避免,但如果手术操作仔细规范,并发症发生后及时进行积极处理,则可明显减少其发生后所带来的影响.

    作者:倪康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早期康复训练对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对2两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康复治疗6、12个月,实验组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肱骨骨折术后及早实施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有利于患者肘关节功能的恢复,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刘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具体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心血管疾病共118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59)和对照组(n=59),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度为94.92%远高于对照组的72.88%,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1.53%远高于对照组的69.49%,数据差异显著,<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显著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度和护理满意率.

    作者:韩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振动排痰护理对慢阻肺患者运动耐受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护理对慢阻肺患者运动耐受性和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共104例慢阻肺患者.对照组:实施人工排痰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振动排痰护理与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与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开展比较,差距大,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08%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77%,两组开展比较,差距大,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将振动排痰护理应用于慢阻肺患者临床价值高,不仅可提升其运动耐受力,还可保证生活质量,改善机体不适,促进机体康复,符合临床需求.

    作者:敖开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进程和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对因股骨头坏死而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后,对其病情的影响.方法:将临床护理路径同常规护理干预,在2017年2月-2018年3月于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90例老年患者中进行对比.按照抽签法分成人数相同的两组,然后将两种护理干预手段分别作用于两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45例患者为研究组,另一接受常规护理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根据护理3个月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比较两种护理手段.结果: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易出现的术后并发症包括:固定患肢物体出现松动、假体发生松动、患者髋关节内翻出现畸形、患者出现缩短迹象等.从两组患者并发生总发生率比较而言,研究组患者低于对照组,且数据检验(<0.05),具备分析价值.结论:对因股骨头坏死而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而言,临床护理路径比传统护理对患者更有保护力,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生发生率,从而减轻患者所受病痛折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美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措施研究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7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另外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2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2组患者病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但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8.6%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65.7%,<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恢复及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张秋菊;狄娜;杨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品管圈活动在供应室包装质量管理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析在医院消毒供应室包装质量管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所取得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自愿参与为前提、专业人员引导为条件,我院消毒供应室于2018年1月开始展开品管圈活动,活动主题为改善供应室包装质量,调查以往影响包装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强化包装质量的管理策略,有效落实措施,旨在提升包装合格率,保证物品包装质量,降低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包装样灭菌及包装合格率同活动前相比均有明显提升(<0.05);活动后手术患者感染发生率亦明显低于活动前(<0.05).结论:品管圈活动主题、目标明确,措施有理有据,将其应用于供应室包装管理有利于提升包装质量,进而更好保障患者的切身利益.

    作者:刘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脑出血康复治疗介入时间对治疗效果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脑出血康复治疗介入时间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治疗的脑出血患者60例,依据随即数字表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1个月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待患者病情稳定进行康复训练.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对比无差异性(>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FMA、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0.05);康复治疗后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机对患者的预后有显著影响,因此,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应该合理把握时机,及早进行康复治疗,以便获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李丽;吴开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长期依赖留置导尿管的老年患者中的运用

    目的:通过回顾50例老年留置尿管的干预,总结老年留置尿管护理干预的经验,降低老年患者对留置尿管的依赖,减少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方法:回顾总结50例老年留置尿管的护理干预作为实验组.48例未进行干预的留置导尿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奇艳;施怡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异丙酚治疗老年脑出血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在老年脑出血术后治疗中应用异丙酚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脱水、抗感染以及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加用异丙酚治疗.结果:同进入监护室时间点对比观察组患者ICP与AJDO2在达标时均显著降低,而MAP与HR则在术后各时间点并无明显变化,观察组在达标与拔管时各个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手术前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结论:在老年人脑出血术后应用异丙酚治疗可对患者产生良好的脑保护作用,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窦旭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主管:陕西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