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杰裕;肖能坎
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慢性胃炎、溃疡病的主要病因因素,亦与胃癌和胃恶性淋巴瘤(ML)的发生密切相关.根除H.pylori在溃疡病治疗中取得了革命性进展,不仅加速了溃疡愈合,而且减少复发和出血等并发症.根除H.pylori还可使胃低恶性淋巴瘤消退,甚至彻底治愈,开辟了抗生素治愈肿瘤的新思路,为深入研究 H.pylori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与肿瘤防治拓展了新的领域.根除H.pylori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一直是胃肠病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各种方案的不断更新亦是对消化科医师的考验与挑战.但其基本组成不仅涉及抗生素的配伍与更换,还涉及抑酸疗法的联合应用.
作者:欧阳钦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比较腹腔内注射药物与全身静脉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248例 ,其中腹腔内给药组140例:予腹腔内注射给药;静脉给药组108例:采用全身静脉注射抗生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内注射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治愈率较全身静脉给药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腹腔内注射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优于全身静脉给药,此方法操作方便,效果好.
作者:兰晓玲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凡符合单纯膀胱全切除或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指征, 同时膀胱颈及后尿道无肿瘤浸润的病人,多主张膀胱全切除后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病人术后无需腹壁造口、无需佩带尿袋,能从尿道可控排尿,过着与健康人无异的正常生活.与以往各种尿流改道术相比,该术极大地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我科1998年6月~2001年5月已对16例病人成功地施行了回肠新膀胱术,现将术后各引流管的护理及膀胱功能训练指导总结如下.
作者:王秀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从1998年2月~2000年2月,本院共收治急性酒精中毒58例,均应用盐酸纳洛酮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梁桂玲;郭树坚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在人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300例妇女,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00 例.A组用异丙酚+米索前列醇.B组单用异丙酚,C组口头安慰.结果:A组与B组相比,A组有宫口松弛作用(P<0.01),手术时间较B组短,异丙酚用量较B组少.结论: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临床效果优于较单纯应用异丙酚.
作者:朱雪莲;骆见秀;张少云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地,以患者及家庭为对象, 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达到使患者了解、增进健康知识,改善其健康行为.我病区自1998年开展整体护理工作以来,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总结,使健康教育逐步完善 .
作者:赵波 刊期: 2001年第11期
1 病历摘要患者女,19岁,未婚.因乏力、腹胀、尿少,下肢水肿2周,腹泻5 d于2001年1 月3日入院.否认既往肝病史及结核病史.近期无不洁饮食,无发热、腹痛等伴随症状.月经史正常.
作者:卢永宏;龚常勇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切除围手术期的特点,提高治疗水平.方法:本组67例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肺叶切除59例, 楔形切除6例,全肺切除2例.结果:64例好转,死亡3例.术后病死率为5.3%.结论:只要围手术期认真处理并存疾病,尤其注意防治易造成老年人死亡的肺部并发症,老年人是可以耐受肺切除术的.
作者:江涛;李志强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皮肤粘膜淋巴综合征由于可以出现严重的心血管病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冠状动脉病变既是本病自身的症状,又是可导致死亡的并发症. 我院自1999年以来共收治49例皮肤粘膜淋巴综合征患儿(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 rome,MCLS),其中41例出现不同程度心血管系统的损害.本文针对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有关因素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殷志坚;郭元伟;王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患者女,14岁.因左侧腹股沟斜疝术后13年,再发不能还纳性包块半年入院.查体:发育正常,无初潮,无阴毛、腋毛,外阴正常,左侧腹股沟区有一鸡蛋大小质软
作者:周何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患者女,35岁,因左腰隐痛25 d于2000 年6月7日入院.患者在25 d前体检做B超时被发现左肾积水、左肾结石,无尿路刺激症状,无肉眼血尿.体验:一般情况好,腹平软,未触及包块,双肾肋下未触及,双输尿管行径无压痛,双肾区无叩击痛.尿常规WBC(+)/HP、RBC(++)/HP,中段尿培养无细菌生长.B超示左肾大小正常,肾门部见一不规则囊性肿物,大小约5.3 cm×3.3cm,囊内见一结石1.4 cm×1.5 cm.静脉尿路造影(IVU)和逆行肾盂造影所见:左肾大小正常,上、中、下肾盏轻度扩张呈杵状,上中肾盏颈
作者:詹河涓;郑彬;单炽昌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肝素对产科DIC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4年1月~1999年12月共遇到的20例产科DIC病人的抢救过程,对其中9例使用肝素者与11例未用肝素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9例病人使用肝素后阴道流血增多6例,硬膜外麻醉穿刺针眼出血不止1例,剖宫产加子宫切除术后腹壁伤口大量渗血1例, 腹膜外剖宫产术后腹壁伤口大血肿致失血性休克1例,而未用肝素者无一例出现以上与使用肝素相关的出血性并发症.结论:肝素对临近分娩或分娩后的产科DIC治疗价值不大,有增加出血的危险,应慎用.
作者:黄泳华;钟倩;李冬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自从1983年Warren和Marshall首先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pylori)[ 1],并把其与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发病相关以来,H.pylori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和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早已成为共识.近年来的研究资料提示,H.pylori与胃癌之间有比较密切的关系,胃内有H.pylori感染可能是发生胃癌的一个危险因素.本文从两个方面探讨H.pylori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作者:任刚;陈强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192Ir联合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方法:对12例手术不能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病人行T型或U型管引流192Ir导管内放射,参考点距施源管中轴1 cm,内放疗总剂量2 4~30 Gy,7~10 d后予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36~42 Gy.内外放射总剂量60~72 Gy.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期16个月,1年生存率66.6%,2年生存率33.3%.结论:肝门部胆管癌姑息性内引流术后行192Ir内照射联合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提高生存期.
作者:宋轶鹏;胡立宽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在过去的10余年里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疗法的应用有效地治疗了这一细菌感染,显著改变了消化性溃疡、胃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等疾病的预后.目前H.py lori根除方案多采用三联治疗,即质子泵抑制剂(胶体铋剂)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甲硝唑),但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其根除率差异甚大.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有抗生素的耐药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依从性等.
作者:曾志荣;陈湖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老年冠心病患者多数不经常出现心绞痛,但存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发作者,冠心病急性事件明显高于无SMI者,同时,SMI可能是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促发因素,因而可能触发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1].不少患者尽管服用抗心绞痛药,仍有SMI频繁发作.曲美他嗪(TMI)能改善心肌细胞代谢,与传统的抗心绞痛药不同.本文观察TMI对老年冠心病患者SMI的影响.
作者:覃振文;肖俊杰;杨向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为了探讨司乐平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7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给予司乐平片剂口服,每天1次,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FPG、FINS及IAI的变化.结果:显示用司乐平治疗8周后血压明显降低,P<0.01.FPG、FINS及IAI有明显改善,副作用轻微.结论:司乐平在降压治疗的同时能改善高血压、非肥胖者的胰岛素抵抗.
作者:刘宏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闭孔疝是一种罕见的腹外疝.因其缺乏特异性表现 ,术前诊断比较困难.我院外科于1988~2000年,共收治8例闭孔疝,术前误诊6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锦棠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儿童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广泛存在,并与儿童上消化道炎症及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发展及复发密切相关.由于绝大多数成人H.pylori感染主要在儿童期获得,且与年龄呈正相关,因此,在儿童上消化道炎症、消化性溃疡等与H.pylo ri感染相关疾病的治疗中,根除H.pylori感染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作者:吴斌;林希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患者女,59岁.因发现左上腹包块伴左上腹不适、乏力、纳差3个月,于2001年1月2日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无异常.腹软,稍隆起,左上腹可及一20 cm×18 cm×16 cm包块,质硬,固定,轻微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活跃,未闻及气过水声.辅助检查:血常规:RBC 2.29×1012/L,Hb 52 g/L,WBC 15.6×109/L,GRA 70%;肝功:HBsAg( -),GO/GP 0.73,TP 59 g/L,ALB 23.90 g/L,A/G 0.68,余者正常.
作者:张玉国 刊期: 200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