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损伤后脑缺血的发生机制

苏晨方;孙宏声;刘敬业

关键词:颅脑损伤后, 脑缺血, 外伤后, 脑微循环障碍, 继发脑损害, 生理变化, 缺血缺氧, 调节功能, 脑血流, 受损, 病理
摘要:颅脑损伤后,脑血流的自动调节功能受损,易发生脑缺血.外伤后缺血缺氧是造成继发脑损害的重要原因.脑微循环障碍是外伤后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肝素治疗产科DIC加重产科出血9例分析

    目的:探讨肝素对产科DIC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4年1月~1999年12月共遇到的20例产科DIC病人的抢救过程,对其中9例使用肝素者与11例未用肝素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9例病人使用肝素后阴道流血增多6例,硬膜外麻醉穿刺针眼出血不止1例,剖宫产加子宫切除术后腹壁伤口大量渗血1例, 腹膜外剖宫产术后腹壁伤口大血肿致失血性休克1例,而未用肝素者无一例出现以上与使用肝素相关的出血性并发症.结论:肝素对临近分娩或分娩后的产科DIC治疗价值不大,有增加出血的危险,应慎用.

    作者:黄泳华;钟倩;李冬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AO技术治疗股骨近、远端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

    目的:分析AO技术治疗股骨近远端骨折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1998年12月采用A O技术(包括130°角钢板,95°髁钢板,动力髋螺钉和动力髁螺钉)治疗181例患者出现的65 例101处术后并发症.结果:101处并发症包括下肢旋转畸形18处,下肢前后成角畸形6处, 髋内外翻19处(其中晚期髋内翻6处),小粗隆未复位7处,膝关节内外翻5处,股骨髁间分离3 处.内固定失败9处,髋关节痛3例,膝关节僵硬14处,膝关节疼痛9处,骨折延迟愈合8处. 结论:并发症主要原因为手术时机延误和对骨折类型了解不充分导致术中不良复位;手术操作不遵循AO规范,对所使用器材的设计特点、使用要领不熟悉;术后忽视康复指导和功能锻炼不当以及过早负重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内固定失败等.预防对策为早期手术,遵循AO技术规范进行操作,术后重复康复治疗.

    作者:昌耘冰;尹庆水;邓建业;权日;魏仲恩;符史发;黄山东;张惠民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胃外向型平滑肌肉瘤1例

    患者女,59岁.因发现左上腹包块伴左上腹不适、乏力、纳差3个月,于2001年1月2日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无异常.腹软,稍隆起,左上腹可及一20 cm×18 cm×16 cm包块,质硬,固定,轻微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活跃,未闻及气过水声.辅助检查:血常规:RBC 2.29×1012/L,Hb 52 g/L,WBC 15.6×109/L,GRA 70%;肝功:HBsAg( -),GO/GP 0.73,TP 59 g/L,ALB 23.90 g/L,A/G 0.68,余者正常.

    作者:张玉国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羟基脲预处理佐治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疗效评价

    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AL)是指外周血WBC>100×10 9/L的急性白血病(AL),是白血病的一种特殊症候群,约占AL病例总数的5%~20%,临床病情危重,早期病死率高.我们自1994年以来对18例HAL病例先采用羟基脲(Hu)预处理降低WBC 数量,然后再诱导化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成华;崔卫兵;仇红霞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腘部烧伤后瘢痕癌9例治疗体会

    目的:提高部烧伤后瘢痕癌合并瘢痕挛缩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先控制创面感染.手术分2期进行,第1期行病灶切除加瘢痕松解术,继发创面用辐照猪皮覆盖.5~7 d后行第2期自体大张中厚皮片移植术.结果:9例部烧伤后巨大瘢痕癌合并瘢痕挛缩患者经此法治疗,植入皮片全部成活,关节功能恢复正常,随访0.5~3年,未见瘢痕癌复发.结论:部烧伤后巨大瘢痕癌合并瘢痕挛缩应用2期手术切除修复疗效佳、安全.

    作者:何国;钟泉;李汉荣;陈爱玲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皮肤粘膜淋巴综合征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探讨

    皮肤粘膜淋巴综合征由于可以出现严重的心血管病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冠状动脉病变既是本病自身的症状,又是可导致死亡的并发症. 我院自1999年以来共收治49例皮肤粘膜淋巴综合征患儿(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 rome,MCLS),其中41例出现不同程度心血管系统的损害.本文针对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有关因素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殷志坚;郭元伟;王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胃镜治疗残胃排空障碍2例

    残胃排空障碍,是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早期并发症 ,发病率约为3%~4%.我院近3年来发现该病2例,经使用纤维胃镜治疗,效果较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曙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胰腺癌并血糖升高42例分析

    胰腺癌与糖代谢紊乱关系密切,本文对胰腺癌合并血糖升高者42例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徐淑静;李孝萍;董亚琼;王岚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电子胃镜介入注射硬化剂治疗溃疡大出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经胃镜介入粘膜下注射肾上腺素、无水酒精、立止血等药物的止血疗效.方法:对120例急诊胃镜检查为溃疡活动出血患者进行粘膜下注射,于出血部位周围注射硬化剂,平均每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5ml,立止血1 U、无水酒精0.3 ml.胃镜止血治疗后均加用制酸剂.结果:1次止血成功108例,8例行2次胃镜止血.止血成功率96.7%.未发生一例与注射治疗有关的并发症.无一例死亡.有48例于治疗后追踪复查胃镜,未发现有溃疡周围坏死或溃疡扩大现象.结论:经电子胃镜介入注射止血治疗溃疡出血其疗效肯定,所需附件简单、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减少急诊手术率.

    作者:谭立群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以视神经炎表现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硬化误诊1例

    患者男,28岁.因反复发热20余天,左眼视物不清1 0 d入院收住眼科.2个月前患者因发热、左眼视物不清在当地诊所应用青霉素、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入院查体:T 37.5℃,P 80次/min,呼吸血压正常,心肺腹正常.眼科检查:视力右为1.0,左手动120 cm.左眼角膜透明,前房中深,房闪(-),瞳孔圆,直径3 mm,直接光反应迟钝,间接光反应灵敏.眼底检查见视盘边界清,无水肿隆起,A/V=2∶3,网膜色泽淡,黄斑中心反光不清.血、尿常规正常.诊为视神经炎(左).给予妥拉苏林12.5 mg+地塞米松2.5 mg球后注射,隔天1次,共8次,全身应用激素、能量、青霉素治疗.18 d后出院,视力左0.8(矫正1.0).患者出院25 d后右眼视力进行性下降,同时感四肢麻木无力,但能行走.查体:四肢肌张力稍高,蹒跚步态,Hoffma nn征(+),Chaddock征(+),闭目难立征(+).四肢感觉异常.行MRI检查示小脑、脑干多发性硬化.入院收住神经内科,应用大剂量激素治疗,22 d后痊愈出院.

    作者:王学峰;杨伟光;马玉胜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和胃癌

    自从1983年Warren和Marshall首先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pylori)[ 1],并把其与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发病相关以来,H.pylori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和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早已成为共识.近年来的研究资料提示,H.pylori与胃癌之间有比较密切的关系,胃内有H.pylori感染可能是发生胃癌的一个危险因素.本文从两个方面探讨H.pylori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作者:任刚;陈强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5例误诊分析

    我院1990~2000年误诊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5例, 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孙天灵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大肠小肠脱出1例

    患儿男,9个月,因腹胀、呕吐、解粘液血便1+ 周,加重2+d入院.曾在院外治疗2 d症状不减,就诊时肛门处见肠管脱出不能还纳即收入我科.体查:T 37.9℃,P 110次/min,R 30次/min.患儿神萎,哭闹不止,心肺正常,腹部膨隆,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左下腹可扪及肿块约10 cm×3.5 cm大,质中等,活动可,肠鸣音消失,移动性浊音阴性 ,肛门处见直肠、乙状结肠脱垂,粘膜外翻呈红褐色,长约3 cm,直肠、乙状结肠内见小肠和小肠系膜脱出,长约5 cm,呈黑褐色,并有少量粘液附着,诊断:肠套叠,大小肠脱

    作者:余清平;乔良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甲强龙冲击治疗放射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放疗疗程与放射性脑病潜伏期的关系,探讨甲强龙在放射性脑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分析17例放射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甲强龙冲击疗法)及对照组(大剂量地塞米松),两组患者治疗后半年分别做疗效评价.结果:10例首程放疗患者发病潜伏期为10个月~6年,7例再程放疗的潜伏期为2个月~3年,放疗疗程增加,放射性脑病的潜伏期缩短(P<0.05).治疗组患者半年后总有效率达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33.3%).结论:放疗疗程的增加缩短了放射性脑病的潜伏期,再程放疗时要采用有效措施减少正常组织的剂量.甲强龙冲击疗法能有效控制放射性脑病.

    作者:潘炎炎;陈应瑞;李伟雄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安定、利多卡因联合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安定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孕6~10周、年龄18~36岁、自愿人流而无禁忌证和并发症的健康妇女998例,人流前1 h均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 g,然后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各499例,镇痛组人流术前行1%利多卡因5 ml宫颈旁神经阻滞,同时予静推安定10 mg.对照组不予镇痛直接手术.观察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反应和术中出血等情况.结果:镇痛组和对照组相比,镇痛效果显著(P<0.01),宫颈明显松弛(P<0.01),人流综合征反应明显减少(P<0.01),而术中出血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静推安定联合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用于人工流产术,是一安全简便、效果确切的镇痛方法.

    作者:尹玉竹;谌小卫;李小毛;侯红瑛;古健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胃管插入新方法的技巧与探讨

    胃管临床上用处很广,洗胃、鼻饲、胃肠减压等均要插胃管,然而临床上有的患者喉头水肿、痉挛、食道狭窄,胃管插入极困难,传统插管法失败率较高,因而常延误了抢救病人的好时机.为此,我们借用喉镜,使其充分暴露食道与声门,并借助胃管内的铝丝作支架,行胃管插入.通过186例的实践证明,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长殿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老年人肺切除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切除围手术期的特点,提高治疗水平.方法:本组67例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肺叶切除59例, 楔形切除6例,全肺切除2例.结果:64例好转,死亡3例.术后病死率为5.3%.结论:只要围手术期认真处理并存疾病,尤其注意防治易造成老年人死亡的肺部并发症,老年人是可以耐受肺切除术的.

    作者:江涛;李志强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后复发

    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根除后可显著减少溃疡的复发, 溃疡的复发大部分伴有H.pylori感染复发.因此,H.pylori感染根除后复发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H.pylori根除疗法的临床价值.H.pylori根除后复发的研究国外已有较多的报道,一般认为西方发达国家H.pylori复发率很低,仅为年0.3%~2%[1, 2];而在发展中国家则较高且不一致,从0%~20%[3,4].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少,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H.pylori根除后年再感染率仅1.6 3%[5].

    作者:崔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胰腺假性囊肿误诊1例

    患者女,58岁.以腹胀、腹痛,伴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4 d为主诉就诊.有胰腺炎、慢性胆囊炎病史,以腹痛待查,急性肠梗阻,急性胃扩张收入院.

    作者:蔡丽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丙泊酚无痛人流术对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

    我院自1999年11月起为1 800例人工流产患者实施了丙泊酚麻醉,并在术中对其效果及循环、呼吸功能和并发症等方面进行了观察, 现报告如下.

    作者:万志勇;王小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