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坐骨神经干盆腔出口处神经纤维瘤1例

陈志洪

关键词:坐骨, 神经干, 盆腔, 出口处, 下肢疼痛, 足外侧, 腿外侧, 下肢肌肉, 麻痹, 患者, 大腿后侧, 病情进展, 足底, 走时, 职员, 臀肌, 臀部, 放射, 跛行
摘要:患者女,41岁,职员.因右下肢疼痛伴右小腿外侧足外侧麻痹两年入院,两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酸胀感,伴右下肢酸软疼痛,渐加重,疼痛以右臀部及大腿后侧沿坐骨神经干放射.近一年除疼痛外且伴有小腿外侧及足外侧足底前半部麻痹,行走时加重,休息后缓解,随病情进展,右下肢出现跛行,右臀肌及右下肢肌肉进行性萎缩.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心脏起搏患者脑梗死1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起搏患者脑梗死临床特点.方法:对14例放置心脏起搏器术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资料、治疗转归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神经功能损害以半球局灶征为主,近3/4患者为分水岭梗塞,14例血纤维蛋白原均增高,13例出院时生活不能自理.结论:心脏起搏患者脑梗死临床过程有一定特殊性,治疗应注意心功能保护和脑部血液有效灌注,术后宜重视血流动力学的干预.

    作者:黄宗青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鲑鱼降钙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疼痛的疗效.方法:对96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鲑鱼降钙素50 U隔日肌注1次,连续1个月,后改用鲑鱼降钙素鼻喷剂每日200 U持续半年.同时每日口服元素钙1 000 mg.结果:96例患者用药后总有效率为93.7%;疼痛改善时间快治疗后4 h.治疗半年后腰背痛积分平均值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后骨代谢生化指标比较,血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升高;尿羟脯氨酸/肌酐比值有明显降低(P<0.05);而尿钙/肌酐比值无明显改变.结论:鲑鱼降钙素有较好的缓解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自发性和负重性骨疼痛.

    作者:李晓林;卢伟杰;吴丹;余楠生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语言障碍患儿230例脑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语言障碍患儿脑电图(EEG)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30例语言障碍患儿按临床表现分为单纯组和复杂组,比较其EEG变化及预后.结果:单纯组和复杂组异常率分别为33.1%和86.8%(P<0.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EEG对了解脑功能发育状况有一定帮助,还有助于发现癫痫、大脑发育不全等疾病,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叶小虹;周巧红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多部位心脏起搏

    1 概念多部位心脏起搏是指在心房和(或)心室内存在多个部位或位点的起搏技术.是晚近面世的一种新的起搏技术.其目的是通过调整起搏部位来改变心脏除极的顺序和路径,恢复心房或心室的电机械同步性,以便能获取更好的抗心律失常效果和血流动力学效果.

    作者:江洪;陈元秀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新生儿腹股沟嵌顿疝25例的诊治体会

    1987~1999年我院共收治新生儿腹股沟嵌顿疝25例,手法复位成功8例,手术17例.现就其诊断和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钟微;潘韶芳;余家康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变化的意义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心肌缺血预适应中的作用.方法:制备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心肌缺血预适应的模型,检测血清NO、血浆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等氧自由基浓度和血清心肌酶水平.结果:再灌注损伤(IRI)组血清心肌酶明显升高,脂质过氧化物降解产物MDA异常升高,SOD活性则显著降低,伴随NO代谢产物NO-2升高,与缺血预适应和对照组比较,P<0.01或0.05.结论: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NO可能起着心肌细胞毒性作用.

    作者:王琴;姚震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小儿直接喉镜检查术的护理配合

    1995年1月~1999年10月,我院对588例声嘶患儿行直接喉镜检查,现将术中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58例中,男340例,女218例;男:女为1.5:1.年龄≤2岁107例,~4岁245例,~8岁198例,~10岁8例.全部病例以声嘶为主诉,病程短6 h(新生儿)长达3年,以1~3个月者为多.

    作者:龚秋莲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空泡蝶鞍伴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

    患者男,51岁,因乏力1年,加重伴消瘦2个月于1999年3月21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自觉身体过胖,并自动减肥,体重由90 kg降至72 kg,无多饮,多尿、多食等症状,近两个月乏力加重伴手颤,体重又下降10 kg,门诊以甲亢收住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血压波动在140~160/90~110 mmHg之间.无外伤史.查体:BP 130/90 mmHg,身高170 cm,体重60 kg.

    作者:马利祥;沈轶;吴婷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抓采血相关管理,提高门诊服务质量

    检验结果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我院门诊中心注射室每日采血高峰时达100人次,但由于标本的采集、保存、转送、技术人员操作等原因,时常出现无报告单及标本溶血等情况,影响对患者疾病的及时诊断,造成患者烦躁、不满,甚至投诉,影响门诊服务质量.1998年4月以来,我院加强了采血相关环节的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唐华荣;陈红建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YAG激光治疗头颈部表皮癌30例

    目的:研究YAG激光治疗头颈部表皮癌的效果.方法:利用YAG激光治疗30例头颈部表皮癌,并随访1~5年.结果:YAG激光治疗头颈部表皮癌治愈率近90%.结论:YAG激光治疗头颈部表皮癌操作简便,治愈率高,后遗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利;黄锦葵;陈芝胜;潘维忠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颅脑损伤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58例临床分析

    本文收集了1994年1月~2000年5月收治的颅脑损伤369例,其中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58例,发生率15.6%,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永晖;张建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心脏起搏生理性心脏起搏的新进展

    1 生理性起搏概念与类型生理性心脏起搏,是相对于右室心尖部起搏而言.传统概念是指起搏时保持房室顺序收缩,和(或)随机体代谢需要而改变起搏频率的起搏方式.近年来,更完善的生理性起搏还包括双心房或双心室同步起搏.使心肌激动顺序更接近自身生理活动.生理性心脏起搏主要包括:心房按需起搏(AAI,AAT),心房同步心室起搏(VAT,VDD),全自动起搏(DDD),频率自适应型起搏(rate responsive pace).

    作者:章隆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脏起搏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病症及治疗难题之一,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心脏起搏作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一种附加手段,日渐受到临床重视,本文将就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脏起搏治疗进展作一简要叙述.

    作者:宋治远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十二指肠损伤15例诊治体会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损伤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9~1998年收治的15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全部于术中确诊.13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提高十二指肠损伤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减少术中漏诊、正确选择术式、十二指肠液的充分转流,同时术后予以营养支持.

    作者:李进展;陈进新;温思齐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支气管动脉介入后手术治疗中晚期中央型肺癌

    我院自1995~1997年,对中央型肺癌患者行术前支气管动脉栓塞或化疗药灌注,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术前ASA Ⅰ~Ⅱ级确诊为中央型肺癌的患者41例,其中男35例,女6例,年龄40~66岁,体重45~82 kg,病理为鳞状细胞癌39例,腺癌2例,随机分成介入组(A组=21例)和单纯剖胸组(B组=20例),两组患者术前TMN分期差异无显著意义.

    作者:吴祖培;黄继承;陈友权;史歌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急性结核性脑膜炎高压性脑积水18例

    目的:观察脑室腹腔分流术(V-P Shunt)治疗急性期结核性脑膜炎(ATM)高压性脑积水(HPH)的疗效与并发症.方法:对18例ATM并HPH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基础上行V-P分流术,与相同诊断未行分流术的22例患者比较.结果:手术组与对照组患者病死率分别为11.1%和36.4%,良好恢复率分别为55.6%和36.4%.手术组患者术后无一例出现结核性腹膜炎,术后分流管阻塞率无明显升高.结论:对合并HPH的ATM患者行V-P分流术能明显提高近期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作者:杨李轩;胡裕全;李学时;石德金;史志东;赵志新;唐春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纤维胃镜及胃粘膜活检在小儿腹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小儿腹痛与小儿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对593例具有复发性腹痛症状的2岁9月~14岁小儿进行胃镜检查,其中264例同时取胃粘膜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胃镜检查为胃十二指肠疾病的阳性率为85.2%(505/593).其慢性胃炎、慢性胃炎并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的阳性率分别为29.0%(172/593),23.1%(137/593),22.1%(131/593),9.5(56/593),1.5%(9/593).病理检查幽门螺杆菌(HP)阳性率为29.1%(77/264).组织学检查为固有层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多形白细胞浸润较少,与成人HP感染胃粘膜组织学明显不同.结论: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是引起小儿腹痛常见的主要原因之一.HP感染病理改变全部表现为慢性幽门螺杆菌性胃炎.

    作者:潘瑞芳;区文玑;陈宝心;陈光华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并发症的护理

    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并不少见,常合并有肌肉、肌腱、神经、血管、骨与关节等深部组织损伤,引起广泛皮下出血.通过对我院骨科15例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病例的分析及总结,常见并发症有(1)失血性休克,(2)创面感染,皮肤坏死,(3)瘢痕形成,影响肢体功能.现将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作者:苏贺;严素敏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全麻气管导管拔管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本文总结了35例全麻手术后患者在恢复室内气管导管拔管过程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琼芳;陈旭素;黄文起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含羟基磷灰石糊剂充填根管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羟基磷灰石糊剂用于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8颗患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按病变程度随机分为两组行根管充填术,一组用含羟基磷灰石糊剂进行充填,另一组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进行充填.于根管充填后半年及一年进行随访观察,检查患牙的临床及X线表现.结果:含羟基磷灰石糊剂根管充填的患牙半年及一年后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74.0%及83.3%.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根管充填的患牙半年及一年后临床治愈率为14.8%及44.4%(P<0.01).结论:含羟基磷灰石糊剂用于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效果优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羟基磷灰石可促进骨组织的修复再生,促进根尖孔的闭合.

    作者:黄妙琼 刊期: 2000年第0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