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运波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穿孔发病特点及预后.方法:对30例胃穿孔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儿中手术28例,术后死亡12例,预后与有无合并畸形及并发症有关.结论:新生儿胃穿孔病情凶险,预后与有无并发畸形及并发症有密切关系,早期诊断及及时手术,减少并发症发生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邓志坚;邱江;钟微;潘韶芳;余家康;夏慧敏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降低新生儿呼吸衰竭(呼衰)的病死率.方法:对我院经临床及血气分析确诊为呼衰的新生儿54例进行病因及治疗分析.结果:引起呼衰的原发病中呼吸系统疾病占79.6%;死亡21例,病死率38.9%;死亡病例中多合并混合性酸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血pH<7.20;头罩给氧主要用于Ⅰ型呼衰,病情严重者应尽早机械通气.结论:加强高危儿的管理,是治疗呼衰成功的前提;改善通气,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是治疗呼衰的重要手段;提高呼吸器使用和呼吸管理的技术水平,是抢救呼衰,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何敏华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提高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合并症以及防治措施的认识.方法:收集自1996年1月~2000年4月住院的46例体重≤1500g早产儿,其中体重≤1000g 15例,~1500g 31例,对其合并症进行分析.结果:主要的合并症为肺炎、呼吸暂停、肺出血、高血糖症、低钙血症、颅内出血以及气胸.结论:应着重于预防合并症的发生;加强产前保健,预防院内感染,维持患儿在正常的体温、血压,维持电解质、糖代谢及血气值的平衡.一旦发生,应积极有效地进行处理.
作者:钟敏泉;谢衍铭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收集本院1991年2月~1998年12月42例术后肠瘘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因,报道如下.
作者:林宗伟;黄天立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对51例新生儿窒息的病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生儿窒息的预防措施,并谈谈护理体会.
作者:蔡小兰;高丽仪;陆慕贞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我院1996~1998年对小儿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手术的共有11例.颅脑外伤患儿病情变化快,手术后进行及时准确的护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护理体会小结如下.
作者:谢婉花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眼晶体脱位以往临床一般通过检眼镜及裂隙灯检查,有些病例因眼部出血或难直接观察而行超声检查,不方便且容易成为感染源之一.CT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我们在将CT应用于眼外伤的检查中,发现2例晶状体脱位的患者,效果较好,特报告如下.
作者:陈代明;梁虹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71岁,于1977年9月因低热月余住院检查,X线胸部平片显示左上肺尖后段块影,密度增高不均,边界毛糙,模糊无分叶.3日后行左上肺叶切除术,病变切面大小约4.5 cm×4.0 cm,病理组织学诊断:肺大细胞癌,无淋巴结转移.术后患者状况良好,多次胸部X线片随诊,均未发现复发或转移.
作者:刘桂兰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改进锡类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消化性溃疡283例随机分为雷尼替丁组(n=143)与改进锡类散治疗组(n=140),观察疗效.结果:改进锡类散治疗消化性溃疡愈合率77.1%,总有效率90.0%,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愈合率81.1%,总有效率92.3%,两组愈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溃疡复发率6个月和12个月改进锡类散组明显低于雷尼替丁组(P<0.01).结论:改进锡类散具有与雷尼替丁相近的疗效,且复发率低.
作者:麦力强;王梦玲 刊期: 2000年第10期
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网脱)手术治疗中,封闭裂孔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为使裂孔能紧贴在手术嵴上并形成牢固粘连,在巩膜扣带术中采用巩膜外电凝或冷凝,至今仍被认为是手术成功的常规步骤.近年来人们在治疗网脱手术中对巩膜凝固应用的必要性和危害性有了新的认识.我院自1996年来采用非凝固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网脱31例31眼,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柴建生;路晓明;温安东 刊期: 2000年第10期
例1 女,27岁,身高160 cm,体重71 kg.因孕37周待产,双胎,一胎死亡,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入室测BP 16/8 kPa,P 72次/min,R 20次/min.心肺正常,脊柱无畸形.取右侧卧位,于腰2~3(L2~3)正中穿刺1次成功.头向置管3 cm,固定导管改平卧位,常规面罩给O2吸入.先注试验量2%利多卡因5 ml,观察5 min无脊麻征象,再分两次注0.5%布匹卡因共15 ml,首次剂量共用20 ml.麻醉15 min手术开始,测平面左侧胸8(T8),右侧T6,血压14/8 kPa.在缝合子宫时患者自述双上肢麻木,不能抬动.此时测平面左侧颈5(C5),右侧C4,血压降至10.6/6.6 kPa,经快速输液,静注麻黄素10 mg后立即回升.阻滞平面距后一次使用布匹卡因1 h 30 min开始下降,术后2 h双上肢感觉、运动正常,无后遗症.
作者:贺光秀;毛庆军 刊期: 2000年第10期
哮喘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吸入疗法治疗哮喘效果确切,同时又可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是目前治疗哮喘的首选方法.我科于1996年1月~1999年12月,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喘乐宁液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4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倪亚男;曹金品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了解美多巴(madopar‘250’)对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弱视儿童患者,按每次剂量0.6 mg/kg,每天3次口服美多巴;同时辅以维生素B6口服,7周为1疗程.结果:轻度弱视8例视力均达1.0以上,中度弱视9例视力提高2~5行,重度弱视3例视力提高1~2行,随访半年,疗效巩固.结论:美多巴对儿童弱视的治疗方法简单疗效可靠,无副作用.
作者:林英跃;许美燕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我院1989年11月~1998年11月采用甘酸寒配伍为主用药,与纯酸味制剂联苯双酯治疗长期丙氨酸转氨酶(ALT)偏高患者共132例,现对其临床疗效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高建蓉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黄杆菌在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意义并进行药敏分析.方法:回顾调查1998年1月~1999年12月本所31例下呼吸道黄杆菌感染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受检黄杆菌31株,药敏试验表明大多数黄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啦西林/他唑巴坦敏感,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耐药.结论:应加强临床黄杆菌的检测及药敏分析,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
作者:叶枫;钟淑卿;袁锦屏;许锦民;杨灵;钟南山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CPT)和心痛定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停用原降压药物和镇静剂1周,治疗组给予CPT 12.5 mg、心痛定10 mg,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CPT 12.5 mg,每天3次,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达91.4%及8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及47.8%,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提示CPT联合心痛定可提高降压疗效.
作者:陈美莲;徐斯玲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全身性感染患儿多系统或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9例CMV全身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和肝脏是CMV感染常攻击的靶器官,其次为肾脏、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结论:CMV全身性感染患者可出现肺、肝、肾、中枢神经及血液系统等近期损害,部分患儿尚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等远期影响,应注意追踪随访.
作者:孙文英;李志辉;李桦 刊期: 2000年第10期
弹响指(又称手指屈肌腱鞘炎,扳机指)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手部疾病.病变多发生于拇、中、环指掌骨头屈肌腱,为劳损所致.自1997年1月~1999年10月,我们采用局部封闭加腱鞘划剥的方法治疗52例,效果极为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岩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临床报道较少,作者近年曾遇12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陈斌;符长标;丁雪明;吴笃初 刊期: 2000年第10期
随着妇科腹腔镜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妇科医生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技术的熟练,腹腔镜手术在妇科手术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多,手术范围也越来越广,目前许多妇科手术已经能够在腹腔镜下完成,甚至一些妇科疾病首选的手术方式已由腹腔镜手术所替代.腹腔镜以其微创及诊断治疗为一体的优势,已被妇科医生所喜爱.但腹腔镜手术与其他手术一样,并发症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必须认识到,即使有良好的腹腔镜手术技术,也不能绝对地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医师都必须熟悉腹腔镜手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有所认识和重视,才会尽可能地防止和减少其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闻安民 刊期: 200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