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英跃;许美燕
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网脱)手术治疗中,封闭裂孔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为使裂孔能紧贴在手术嵴上并形成牢固粘连,在巩膜扣带术中采用巩膜外电凝或冷凝,至今仍被认为是手术成功的常规步骤.近年来人们在治疗网脱手术中对巩膜凝固应用的必要性和危害性有了新的认识.我院自1996年来采用非凝固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网脱31例31眼,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柴建生;路晓明;温安东 刊期: 2000年第10期
近年来,腹腔镜开始广泛应用于妇科临床.从简单的观察诊断开始,现已发展为可以进行多种腹腔内手术的工具.随着新的腹腔镜器械不断出现和操作水平的逐渐提高,其适应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功能也更趋成熟,成为妇科临床上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
作者:晋茂生 刊期: 2000年第10期
弹响指(又称手指屈肌腱鞘炎,扳机指)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手部疾病.病变多发生于拇、中、环指掌骨头屈肌腱,为劳损所致.自1997年1月~1999年10月,我们采用局部封闭加腱鞘划剥的方法治疗52例,效果极为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岩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黄杆菌在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意义并进行药敏分析.方法:回顾调查1998年1月~1999年12月本所31例下呼吸道黄杆菌感染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受检黄杆菌31株,药敏试验表明大多数黄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啦西林/他唑巴坦敏感,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耐药.结论:应加强临床黄杆菌的检测及药敏分析,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
作者:叶枫;钟淑卿;袁锦屏;许锦民;杨灵;钟南山 刊期: 2000年第10期
胎儿双顶径(BPD)的监测及临床应用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问题,国外Hadlcok等利用BPD值估计胎儿发育,胎儿体重,胎龄.国内也有关于BPD值与胎儿体重关系的报道[1].但是临床常易忽略颅骨板厚度对BPD值的影响.有人认为应在双侧颅骨板内缘测量,也有人认为应在一侧颅骨板内缘至另一侧颅骨板外缘测量,使BPD值存在较大偏差.在临产前常因测量值偏差而误导临床医师,造成剖宫产率增加或发生难产.我科应用超声扫描对同一胎儿分别采用3种方法测量BPD,从中得出3组不同的数据并分别估计新生儿体重,产后与新生儿实际体重比较,从中寻找佳测量方法,以指导临床评估胎儿发育情况,选择正确分娩方式.
作者:刘荷一;王彦娜;吴小华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对51例新生儿窒息的病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生儿窒息的预防措施,并谈谈护理体会.
作者:蔡小兰;高丽仪;陆慕贞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全身性感染患儿多系统或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9例CMV全身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和肝脏是CMV感染常攻击的靶器官,其次为肾脏、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结论:CMV全身性感染患者可出现肺、肝、肾、中枢神经及血液系统等近期损害,部分患儿尚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等远期影响,应注意追踪随访.
作者:孙文英;李志辉;李桦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我科近年收治了38例下肢复合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均用腓肠肌肌瓣即时转移覆盖骨面,游离皮肤修成中厚皮片品字形戳洞回植,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广香;陈智平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88例手术治疗情况.结果:88例手术治疗患者中功能恢复总优良率90.9%,并发症发生率11.3%,住院期间病死率1.13%.结论: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允许早期负重,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列为首选.
作者:李方航;马小艾;王旭生 刊期: 2000年第10期
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的病因诊断大大提高.但对于treitz韧带以下的小肠出血的诊断仍较困难.现将我院近20年来经手术证实的41例小肠出血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王超;赵天娇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穿孔发病特点及预后.方法:对30例胃穿孔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儿中手术28例,术后死亡12例,预后与有无合并畸形及并发症有关.结论:新生儿胃穿孔病情凶险,预后与有无并发畸形及并发症有密切关系,早期诊断及及时手术,减少并发症发生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邓志坚;邱江;钟微;潘韶芳;余家康;夏慧敏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眼晶体脱位以往临床一般通过检眼镜及裂隙灯检查,有些病例因眼部出血或难直接观察而行超声检查,不方便且容易成为感染源之一.CT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我们在将CT应用于眼外伤的检查中,发现2例晶状体脱位的患者,效果较好,特报告如下.
作者:陈代明;梁虹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本文收集我院6年来恙虫病并发多器官损害39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磨勇;张干林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改进锡类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消化性溃疡283例随机分为雷尼替丁组(n=143)与改进锡类散治疗组(n=140),观察疗效.结果:改进锡类散治疗消化性溃疡愈合率77.1%,总有效率90.0%,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愈合率81.1%,总有效率92.3%,两组愈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溃疡复发率6个月和12个月改进锡类散组明显低于雷尼替丁组(P<0.01).结论:改进锡类散具有与雷尼替丁相近的疗效,且复发率低.
作者:麦力强;王梦玲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烧伤残余创面因局部肉芽苍老、水肿及合并多种细菌感染,植皮成功率极低,经久不愈,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是烧伤后期治疗中比较棘手的问题.我院从1996年6月~1999年12月外用苯妥英钠辅以局部清洗、小块异体皮反复换药治疗烧伤残余创面17例,临床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王锡华 刊期: 2000年第10期
腹部中风,即自发性腹内血管破裂症,是一种罕见的急腹症.因缺乏典型的临床征象,极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我院曾收治1例,术前误诊,为引起重视,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明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提高茎突综合征的诊治水平.方法:本组45例中,双侧患者18例,单侧患者27例(以X线>3.0 cm为标准).45例均行手术治疗,经口内进路21例,经颈外进路24例.结果:术后随访0.5~2年,35例症状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4例无效.治愈率为77.8%.总有效率为91.1%.结论:茎突综合征临床无特异性.确诊需详问病史、触诊,结合影像学检查,并与其他疾病相鉴别.外科治疗为有效方法.根据触诊结果选择手术进路.
作者:陈良嗣;蔡翔;吴永安;陈秋坚;彭解人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我院1996~1998年对小儿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手术的共有11例.颅脑外伤患儿病情变化快,手术后进行及时准确的护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护理体会小结如下.
作者:谢婉花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偏身颤搐-舞蹈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28例60岁以上老年人偏身颤搐-舞蹈症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原发病为脑梗死,6例为脑出血,2例为钙化.病变部位为基底节、尾状核、壳核、内囊前肢、放射冠等,病灶范围在0.8 cm×1 cm×1 cm~1.5 cm×1.5 cm×2 cm之间.经病因及对症治疗,20例症状很快消失,8例明显减轻.结论:老年偏身颤搐-舞蹈症患者多系脑血管病变所致,治疗效果与致病原因有密切关系.
作者:周庆昆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我院自1992年6月~1999年6月对140例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患者作胸壁穿刺胸膜活检,现将临床资料及病理检查结果报告并讨论如下.
作者:郭悦鹏;于维霞;娄连发 刊期: 200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