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严迪霉素致过敏性紫癜1例

王莉

关键词:严迪, 霉素, 过敏性紫癜, 患儿, 实验室检查, 皮肤, 口服, 上呼吸道感染, 解热镇痛药, 咽部充血, 心脏听诊, 凝血时间, 组织胺, 血小板, 呼吸音, 不褪色, 不规则, 病毒灵, 扁桃体, 治疗
摘要:患儿女,8岁,因发热,咳嗽3 d来我院门诊诊治.查体:体温38℃,咽部充血,右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双肺听诊呼吸音稍粗,心脏听诊正常.实验室检查:WBC 11.5×109/L,中性:0.70,淋巴0.30.X线胸透未见异常.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解热镇痛药及严迪霉素每次1片,一日3次口服,病毒灵一次1片,1日3次口服.2 d后患儿又来就诊,上感症状好转,但皮肤出现散在的紫癜,大小约2.0 cm×2.0 cm不等,形状不规则,不凸出皮面,无痒感,压之不褪色.实验室检查:血小板135×109/L,出、凝血时间正常.考虑为严迪霉素所致的过敏性紫癜,故嘱患儿留用其它药,停用严迪霉素,同时给予激素及抗组织胺治疗,3 d后紫癜逐渐消退,1周后皮肤紫癜完全消失.两个月后患儿又来我院,皮肤又出现如前样的紫癜.其母诉因患儿又患感冒,患儿的奶奶给其口服严迪霉素一次1片,1日3次口服(未用其它药物),1 d后即出现皮肤紫癜.通过以上2次用药,可确认患儿所出现的紫癜是由严迪霉素所致.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海绵状血管瘤1例

    患者男,68岁,于1999年5月17日以剑突下不适40 d为主诉入院.2年前曾撞伤胸部,入院体查局部压痛不明显,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SM 3/6级柔和杂音,术前心脏彩超提示前纵隔有一4.5 cm×2.7 cm×3.0 cm椭球形的回声肿块,压迫右室流出道.MR提示前纵隔、心包内右室流出道前方有一3.5 cm×3.5 cm×4 cm实质性占位性包块,右室流出道受压变窄.术前诊断为前纵隔肿瘤.手术在全麻下进行,经胸骨正中切口入路,术中发现心包内肺动脉根部、右室流出道的前壁有一3.5 cm×3.5 cm×4 cm半球状紫蓝色的肿瘤,质地中等,有海绵状感,表面结节状,包膜完整,穿刺有鲜红血液从针孔喷出,肿瘤根部为2 cm×2 cm,以无损伤血管钳在根部缓慢钳夹后,肿瘤即明显萎缩.术中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给予姑息性大部分切除,残端以带垫片Prolene线两边平行缝合,再褥式缝合.在残留的血管瘤内注射平阳霉素8 mg(加4 ml生理盐水稀释).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心脏杂音消失,3个月复查MR见海绵状血管瘤明显缩小,原症状消失.随访1年,情况良好.病理诊断为心脏海绵状血管瘤.

    作者:林宇;傅鉴;周汉搓;高承亚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晚期妊娠并植入性胎盘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并植入性胎盘的预防措施及佳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将我院1989年12月~1999年12月收治的晚期妊娠并植入性胎盘25例,与随机抽取的50例同月分娩的正常孕妇作对照,对两组患者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并将植入性胎盘25例分成粘连性,植入性,穿透性胎盘3组,比较其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结果:晚期妊娠并植入性胎盘组产后出血率60%,宫腔手术史发生率72%,剖宫产率68%,低体重儿发生率32%,均较正常对照组相应的4%,34%,34%,4%高,差异有显著意义;粘连性、植入性、穿透性胎盘3组比较,产后出血量、输血量、新生儿平均体重、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随胎盘绒毛侵蚀程度加重而愈加严重.本组25例子宫保留率达92%,无产妇死亡.结论:晚期妊娠并植入性胎盘的产生,宫腔内手术为其主要诱因,亦与子宫发育不良有关,应加强避孕观念.对粘连性及植入性胎盘可采取保留子宫的保守性手术或MTX化疗,对穿透性胎盘植入宜果断行子宫切除术.

    作者:李映桃;黄翠玉;佘若青;黄艳仪;麦燕明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伊曲康唑治疗口腔白色念珠菌病23例临床观察

    我们于1997年8月~1999年7月间以广谱抗真菌药伊曲康唑胶囊(西安杨森药厂生产)治疗中重度口腔白色念珠菌病23例,同时以常用局部用药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军辉;陈仲伟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1例

    患者男,25岁,军人.因发热,头痛,肌痛,呕吐3d,咳嗽,呼吸困难1d,于2000年1月1日入院.入院前曾在福建农村征兵3个月,未下农田,患病3d后出现低血压,呼吸困难,在当地部队医院抢救1d.体检:体温36.8℃,呼吸48次/min,血压115/85mmHg,神清,急性病容,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中下肺可闻及粗大湿罗音,心率64次/min,律齐,无杂音,腹软,腹直肌有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腓肠肌压痛(+),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作者:傅小义;张琼;李述蓬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婴儿肝炎综合征164例病因分析

    婴儿肝炎综合征(婴肝)是婴儿期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因复杂.现将我院近2年来收治的164例患儿的病因进行回顾总结.

    作者:王治静;张坤生;郑群孝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516例次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93年1月~1998年12月6年间收治的内异症516例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内异症临床表现为盆腔疼痛及月经过多均以合并子宫腺肌病者多,与内异症其他临床类别比较均P<0.01.卵巢巧克力囊肿恶性变发生率0.97%.516例均经手术治疗,203例追踪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86.70%,单纯手术与联合治疗(手术+术后药物治疗)对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平均复发率39.90%;单手术治疗比联合治疗复发率高、平均复发时间短(P<0.01).137例不孕症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75.18%,受孕率及术后受孕时间单手术与联合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异位症常见于生育年龄妇女.手术治疗可明确诊断,不孕症者术后受孕率可达75.18%,联合治疗可降低复发率.

    作者:张斌;闻安民;程新旺;陈建国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倍他司丁对2型糖尿病高粘血症的治疗作用

    我们选用倍他司丁治疗2型糖尿病并高粘滞血症,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震宇;盛平;徐松龄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脑反射治疗仪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脑反射治疗仪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脑反射治疗仪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5例,观察临床效果及经颅多普勒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变,并设立对照组53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流速提高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脑反射治疗仪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可靠和安全的方法.

    作者:伍爱民;边连防;潘桂彩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国产与进口盐酸西替利嗪治疗荨麻疹疗效比较

    目的:对国产及进口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荨麻疹进行疗效比较.方法:治疗组用国产盐酸西替利嗪,对照组用进口同类药.每日口服1次10 mg,首剂在病情发作时服,以后每隔24 h给药1次.6 d为1个疗程.结果:共治疗荨麻疹61例,治疗组31例,平均起效时间(2.19±0.97)h,治疗痊愈率61.29%,有效率87.10%,副反应发生率25.81%.对照组30例,平均起效时间(2.24±0.74)h、治疗痊愈率66.7%,有效率90.00%,副反应发生率33.33%.结论: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与进口同类产品在起效时间、临床疗效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作者:谢淑霞;陆春;赖维;万苗坚;杨素莲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全冠治疗对早期牙隐裂牙体牙髓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牙隐裂采用全冠固位对保护牙髓及恢复咀嚼功能的可靠性与必要性.方法:39例患牙以中线为界分成两组A(左)19例,B(右)20例.A组以全冠保护,B组予以调颌,磨除隐裂线间接盖髓术后复合树脂充填.结果:A组1例牙髓坏死并发尖周炎,治愈率94.7%,B组4例并发牙髓炎,2例牙体折裂,治愈率87.5%,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早期牙隐裂以全冠修复对保护牙髓防止隐裂加深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建军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三种股骨干骨折髓内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学比较

    目的:比较三种股骨干骨折髓内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用自行研制的防旋加压髓内针和梅花型髓内针、双Ender钉固定股骨标本的中下段骨折,然后进行非破坏性的内收、过伸和破坏性的扭转生物力学测试.结果:(1)防旋加压髓内针的抗扭转能力约为梅花型髓内针的8.5倍,双Ender钉的2.8倍.(2)防旋加压髓内针的抗内收、过伸能力约为梅花型髓内针的2倍、双Ender钉的10倍.结论:防旋加压髓内针用于治疗股骨干骨折时,其抗弯曲和抗扭转的能力明显优于梅花型髓内针和双Ender钉.

    作者:谢伟平;肖德明;王巨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高气压下陪护人员氮麻醉2例分析

    氮麻醉和减压病、气压伤等均是在潜水或其它高气压环境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疾病.现将我院2名陪护人员在8 ATA下发生的氮麻醉病例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佘肇芬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阿米替林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探讨

    目的:为了提高慢性前列腺炎(CP)的治疗效果;探讨抗抑郁、焦虑药物阿米替林在C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阿米替林治疗49例CP,并观察治疗前后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Hamilton抑郁量评分及Hamilton焦虑量评分的变化.结果:CP患者经抗抑郁、焦虑药阿米替林治疗后,上述参数明显下降,其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抗抑郁、焦虑药物阿米替林有助于缓解CP的临床症状,包括CP的前列腺症候群及焦虑、紧张、抑郁等精神症状,可提高CP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重南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212例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对212例手术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进行分析.结果:212例患者在门诊口服抗甲状腺药物1个月或以上,入院后给予小剂量心得安及碘剂准备10~14 d,连续3 d或以上测定基础代谢率小于+20%时,行手术治疗.术后体温在38.5℃以下,血压、脉搏正常者193例,予口服碘剂3~5 d;体温38.5℃以上,和(或)伴有血压升高、脉搏增快者19例,经口服大剂量碘剂,静注地塞米松后症状缓解,无甲状腺危象发生.结论:抗甲状腺药物、小剂量心得安、碘剂联合准备法作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术前准备,具有安全可靠、准备时间较短、副作用少等优点.

    作者:谢伟;林维正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以低钾周期性麻痹为首要表现的甲亢26例

    近几年来,我院经急诊救治的患周期性麻痹的患者中,绝大多数后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高代谢症状并不明显,现将收治的26例报道如下.

    作者:赵金诚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乳腺良性病变的不典型增生X线征象探讨

    目的:提高对乳腺良性病变不典型增生X线征象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06例经病理证实的不典型增生的X线表现.结果:106例中,导管乳头状瘤病50例(47.2%),乳腺上皮增生症43例(40.6%);X线表现,82例有局限性结构紊乱,77例有密度增高,55例有导管扩张,26例有血管异常相,18例有钙化,39例导管造影可见导管中断、充盈缺损.结论:乳腺高频X线检查对诊断乳腺良性病变的不典型增生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司徒红林;姚文青;周劬志;卓睿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运动致心房颤动1例

    患者男,46岁,既往体健,无任何心脏疾患和其他病史.主诉:每于剧烈运动后,随即出现心悸、胸闷、头晕不适,于2000年3月6日就诊于我院内科观察治疗.体检:T 36.8℃,P 110次/min以上,BP 14/8 kPa.急查心电图示:P波消失,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f波代之,R-R绝对不齐,心室率110次/min,心房率460次/min,ST-T未见异常,诊断:快速型心房颤动.

    作者:沈淑莲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经皮肾穿刺置管注药治疗肾囊肿的体会

    肾囊肿是泌尿外科的一种常见病,以往多行手术治疗,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B超定位下肾穿刺注药治疗代替了手术治疗.我院自1995~1998年采用该方法治疗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建国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1989年,美国Reich医生首次报道了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主要用于有盆腔粘连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使需剖腹手术的患者可转为阴式手术,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因此受到手术医生及患者普遍欢迎.随着手术技巧的改进,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已发展成多种手术方式,其中包括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完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标准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等不同术式,这些术式各有其优、缺点,下面对这些术式进行介绍.

    作者:姚书忠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0例

    我院近年对确诊住院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0例,分别用强的松、前列腺素E1(PGE1)加强的松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贵才 刊期: 2000年第1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