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脏海绵状血管瘤1例

林宇;傅鉴;周汉搓;高承亚

关键词:心脏杂音, 右室流出道, 海绵状血管瘤, 前纵隔肿瘤, 血管瘤内注射, 心包内, 胸骨, 心脏彩超, 术中诊断, 术中发现, 术前诊断, 术后恢复, 手术, 生理盐水, 褥式缝合, 切口入路, 平阳霉素, 部分切除, 病理诊断
摘要:患者男,68岁,于1999年5月17日以剑突下不适40 d为主诉入院.2年前曾撞伤胸部,入院体查局部压痛不明显,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SM 3/6级柔和杂音,术前心脏彩超提示前纵隔有一4.5 cm×2.7 cm×3.0 cm椭球形的回声肿块,压迫右室流出道.MR提示前纵隔、心包内右室流出道前方有一3.5 cm×3.5 cm×4 cm实质性占位性包块,右室流出道受压变窄.术前诊断为前纵隔肿瘤.手术在全麻下进行,经胸骨正中切口入路,术中发现心包内肺动脉根部、右室流出道的前壁有一3.5 cm×3.5 cm×4 cm半球状紫蓝色的肿瘤,质地中等,有海绵状感,表面结节状,包膜完整,穿刺有鲜红血液从针孔喷出,肿瘤根部为2 cm×2 cm,以无损伤血管钳在根部缓慢钳夹后,肿瘤即明显萎缩.术中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给予姑息性大部分切除,残端以带垫片Prolene线两边平行缝合,再褥式缝合.在残留的血管瘤内注射平阳霉素8 mg(加4 ml生理盐水稀释).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心脏杂音消失,3个月复查MR见海绵状血管瘤明显缩小,原症状消失.随访1年,情况良好.病理诊断为心脏海绵状血管瘤.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肾穿刺置管注药治疗肾囊肿的体会

    肾囊肿是泌尿外科的一种常见病,以往多行手术治疗,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B超定位下肾穿刺注药治疗代替了手术治疗.我院自1995~1998年采用该方法治疗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建国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1例

    患者男,25岁,军人.因发热,头痛,肌痛,呕吐3d,咳嗽,呼吸困难1d,于2000年1月1日入院.入院前曾在福建农村征兵3个月,未下农田,患病3d后出现低血压,呼吸困难,在当地部队医院抢救1d.体检:体温36.8℃,呼吸48次/min,血压115/85mmHg,神清,急性病容,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中下肺可闻及粗大湿罗音,心率64次/min,律齐,无杂音,腹软,腹直肌有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腓肠肌压痛(+),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作者:傅小义;张琼;李述蓬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血栓通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即对照组、复方血栓通中剂量组、血栓通高剂量组、地奥心血康组.利用垂体后叶素(pit)制作心肌缺血模型.舌下静脉注射pit后,分别于即刻,1.5 min,2 min,3 min,4 min,8 min,10 min,用二道仪记录心电图,随后分别取血和心尖部心肌做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测定.结果:血栓通中剂量组、血栓通高剂量组和地奥组分别在注射pit后8 min,4 min和2 min心电图的ST-T振幅变化率小于对照组(P<0.5),用药组之间则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说明各用药组大鼠心肌损伤较对照组减轻.用药组大鼠血浆和心肌的SO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浆和心肌的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清除氧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钱孝贤;陈燕铭;罗汉川;陈建萍;吴伟康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儿童斜视手术后全麻下缝线调整术

    目的:引进全麻下对儿童斜视手术后缝线调整的概念,探讨一种适合儿童的手术方法.方法:对43例水平斜视手术进行回顾,在术中采用可调整缝线,或者通过留置牵引线,为手术后调整准备.对手术后出现过矫或欠矫者,在7 d内,采用浅全身麻醉进行缝线调整.结果:43例中术后出现的过矫、欠矫共3例,于手术后7 d内进行了全麻下缝线调整,效果良好,手术后完全正位,术后两年追踪眼位保持正常.40例在手术后,由于眼位正常或3 d观察期内眼位回归正常,取消调整.结论:在具有客观斜视检查手段的前提下,对于儿童斜视,手术中采用可调整缝线技术,可使患者在一次住院治疗过程中,治疗获得成功.

    作者:项道满;周红梅;毛娅妮;熊新云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212例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对212例手术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进行分析.结果:212例患者在门诊口服抗甲状腺药物1个月或以上,入院后给予小剂量心得安及碘剂准备10~14 d,连续3 d或以上测定基础代谢率小于+20%时,行手术治疗.术后体温在38.5℃以下,血压、脉搏正常者193例,予口服碘剂3~5 d;体温38.5℃以上,和(或)伴有血压升高、脉搏增快者19例,经口服大剂量碘剂,静注地塞米松后症状缓解,无甲状腺危象发生.结论:抗甲状腺药物、小剂量心得安、碘剂联合准备法作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术前准备,具有安全可靠、准备时间较短、副作用少等优点.

    作者:谢伟;林维正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肝硬化合并肝-心综合征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肝-心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8例肝硬化合并肝-心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主要表现为在肝硬化基础上出现心悸、胸闷、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和各类心律失常,并随肝功能起伏而波动,在进行肝硬化综合治疗的同时给予扩张冠脉与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有效治疗.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助于正确诊断,针对原发肝病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丁堃;于钟;詹俊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113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概念引入妇科手术领域,符合微创原则的阴式子宫切除术重新受到重视,本文分析我院113例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资料,以期对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价值进一步评估.

    作者:罗喜平;陈胜兰;章艳玲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外伤性胃破裂52例救治体会

    外伤性胃破裂临床不多见,开放性与闭合性腹部损伤中,胃破裂发生率约为0.4%~20%[1,2],部分伴其它脏器损伤.现将我院1995~1998年收治外伤性胃破裂52例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彭向阳;袁力克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43例顽固性心律失常患儿随访观察

    我们对10年来小儿顽固性心律失常部分住院病例进行了2~5年的随访观察,取其资料完整的43例进行分析.

    作者:阮兢;吴美英;阮健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胃粘膜出血点32例临床分析

    本院1998~1999年内镜检查288例患者,其中32例发现胃粘膜内出血点,现分析如下.

    作者:钟育平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微波和高频电刀治疗男性尖锐湿疣的对比观察

    近年来,生殖道尖锐湿疣发病率明显增高,而对尖锐湿疣的治疗方法甚多,近期疗效一般还比较好,但复发率高.我科自1998年4月~2000年1月期间采用微波治疗男性尖锐湿疣,取得满意疗效,并与高频电刀进行了对比.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志和;翁智胜;梁瑞珍;许庆芳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早期应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总结早期应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经验.方法:对3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于入院或术后6 h内行亚低温治疗.并与行常规未行低温治疗的34例做对比.结果:46例获4~8个月随诊,按ADL标准评定,治疗组ADL1 4例,ADL2 7例,ADL3 10例,ADL4 5例,ADL5 1例.对照组则分别为2,5,7,6,2例.结论:早期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改善预后.

    作者:张银清;张诚华;陈汉民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伊曲康唑治疗口腔白色念珠菌病23例临床观察

    我们于1997年8月~1999年7月间以广谱抗真菌药伊曲康唑胶囊(西安杨森药厂生产)治疗中重度口腔白色念珠菌病23例,同时以常用局部用药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军辉;陈仲伟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过敏性紫癜并发双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例

    患者女,12岁,以四肢对称性皮肤紫癜15 d为主诉于1999年7月21日入院.发病以来常有关节痛,以膝关节为主.入院时查体:四肢皮肤可见对称分布的大小不等的高于皮肤表面的紫癜,有的融合成大血泡,中心有坏死.双眼视物正常.心、肺无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肾区叩痛(±).血常规:WBC 9.2×109/L,Hb 130 g/L,Plt 192×109/L.尿常规:蛋白(+),RBC(+),血BUN 3.11 mmol/L,肌酐酸73 μ mol/L.肾功系列尿ALB>50.0 μ g/ml.胸片:心、肺、膈无异常.心电图:正常.肝、胆、脾B超: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混合型).应用地塞米松10 mg/d静点,支持、对症治疗10 d后患者皮肤紫癜已基本消失,但突然出现双眼视物不清,时轻时重.急请眼科会诊认为:双眼视力,眼前指数,双眼瞳孔极度散大9 mm×9 mm,间、直接反射消失,双眼底视盘界混浊不清,轻度水肿,余未见异常.黄斑中心凹反射存在.眼压正常.荧光血管造影:视网膜动、静脉血管充盈明显延迟.视野检查:右眼呈环形缺损,左眼孤形缺损,视觉电生理视双眼诱发电位潜时值延长.鞍部拍片及MRI未见异常.急诊治疗静点扩血管药物(蝶脉灵20 ml/d)后患者视力迅速恢复,右眼0.5,左眼0.8,眼部检查无明显变化.确诊为双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予以激素(地塞米松5 mg/d)、扩血管药(蝶脉灵20 ml/d,低分子右旋糖苷250 ml/d)、营养视神经(维生素B1 20 mg/d,维生素B12 500 μ g/d)并口服维生素B1、B2、芦丁等.治疗18 d后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1.0,双眼前节无明显异常.眼底视盘界清,上方轻度水肿,黄斑中心凹反射存在,眼压正常.病情好转于1999年8月18日出院.

    作者:金京春;朴英实;太善姬;金春海;张民花;袁允福;江及元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严迪霉素致过敏性紫癜1例

    患儿女,8岁,因发热,咳嗽3 d来我院门诊诊治.查体:体温38℃,咽部充血,右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双肺听诊呼吸音稍粗,心脏听诊正常.实验室检查:WBC 11.5×109/L,中性:0.70,淋巴0.30.X线胸透未见异常.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解热镇痛药及严迪霉素每次1片,一日3次口服,病毒灵一次1片,1日3次口服.2 d后患儿又来就诊,上感症状好转,但皮肤出现散在的紫癜,大小约2.0 cm×2.0 cm不等,形状不规则,不凸出皮面,无痒感,压之不褪色.实验室检查:血小板135×109/L,出、凝血时间正常.考虑为严迪霉素所致的过敏性紫癜,故嘱患儿留用其它药,停用严迪霉素,同时给予激素及抗组织胺治疗,3 d后紫癜逐渐消退,1周后皮肤紫癜完全消失.两个月后患儿又来我院,皮肤又出现如前样的紫癜.其母诉因患儿又患感冒,患儿的奶奶给其口服严迪霉素一次1片,1日3次口服(未用其它药物),1 d后即出现皮肤紫癜.通过以上2次用药,可确认患儿所出现的紫癜是由严迪霉素所致.

    作者:王莉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阿米替林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探讨

    目的:为了提高慢性前列腺炎(CP)的治疗效果;探讨抗抑郁、焦虑药物阿米替林在C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阿米替林治疗49例CP,并观察治疗前后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Hamilton抑郁量评分及Hamilton焦虑量评分的变化.结果:CP患者经抗抑郁、焦虑药阿米替林治疗后,上述参数明显下降,其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抗抑郁、焦虑药物阿米替林有助于缓解CP的临床症状,包括CP的前列腺症候群及焦虑、紧张、抑郁等精神症状,可提高CP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重南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全冠治疗对早期牙隐裂牙体牙髓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牙隐裂采用全冠固位对保护牙髓及恢复咀嚼功能的可靠性与必要性.方法:39例患牙以中线为界分成两组A(左)19例,B(右)20例.A组以全冠保护,B组予以调颌,磨除隐裂线间接盖髓术后复合树脂充填.结果:A组1例牙髓坏死并发尖周炎,治愈率94.7%,B组4例并发牙髓炎,2例牙体折裂,治愈率87.5%,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早期牙隐裂以全冠修复对保护牙髓防止隐裂加深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建军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盆腔包块的诊断与治疗

    90年代以来,特别是介入摄录彩色屏幕,腹腔镜手术的种类与范围不断扩大,只要有形态改变特征者都可以经过腹腔镜获得诊断信息,其优点在于能直视盆、腹腔的全貌,迅速地作出诊断,而且准确地取出组织进行病理切片,不仅改善了疾病的诊断技术,同时手术应用也得到广泛推广.在我院腹腔镜检查成功率达到99.8%、准确率达99%(病理确诊)、手术率达95%.此种微创手术令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损伤小,愈后良好且安全性高,并由训练有素的医师施行,无疑对临床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腔镜手术业已成为现代妇科学的一门新的学科分支,其中盆腔包块的腹腔镜下诊断与治疗居于十分突出和重要的地位.

    作者:迟闺珠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肝动脉栓塞化疗在巨大型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对巨大型肝细胞癌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不能切除的巨大型肝细胞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肿瘤直径在12~19 cm,平均(13.78±1.29)cm,40例患者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肝动脉栓塞化疗,其中11例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不成功者采用开腹插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每例栓塞1~6次(平均2.6次).结果:19例获二期切除.1,2,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72%,42%,41%及22%).结论:应用肝动脉栓塞化疗对不能切除的巨大型肝细胞癌患者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詹世林;钟翰辉;裴世强;陈建雄;霍枫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三种股骨干骨折髓内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学比较

    目的:比较三种股骨干骨折髓内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用自行研制的防旋加压髓内针和梅花型髓内针、双Ender钉固定股骨标本的中下段骨折,然后进行非破坏性的内收、过伸和破坏性的扭转生物力学测试.结果:(1)防旋加压髓内针的抗扭转能力约为梅花型髓内针的8.5倍,双Ender钉的2.8倍.(2)防旋加压髓内针的抗内收、过伸能力约为梅花型髓内针的2倍、双Ender钉的10倍.结论:防旋加压髓内针用于治疗股骨干骨折时,其抗弯曲和抗扭转的能力明显优于梅花型髓内针和双Ender钉.

    作者:谢伟平;肖德明;王巨 刊期: 2000年第1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