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土生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即对照组、复方血栓通中剂量组、血栓通高剂量组、地奥心血康组.利用垂体后叶素(pit)制作心肌缺血模型.舌下静脉注射pit后,分别于即刻,1.5 min,2 min,3 min,4 min,8 min,10 min,用二道仪记录心电图,随后分别取血和心尖部心肌做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测定.结果:血栓通中剂量组、血栓通高剂量组和地奥组分别在注射pit后8 min,4 min和2 min心电图的ST-T振幅变化率小于对照组(P<0.5),用药组之间则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说明各用药组大鼠心肌损伤较对照组减轻.用药组大鼠血浆和心肌的SO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浆和心肌的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清除氧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钱孝贤;陈燕铭;罗汉川;陈建萍;吴伟康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引起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子宫切除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2~1998年发生的7例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大出血子宫切除的原因及过程.结果:7例产妇中经产妇5例,初产妇2例.6例用药物引产.其中6例总产程小于3 h.发生子宫破裂2例,羊水栓塞2例,DIC 3例.7例均因产后大出血休克不能控制而行子宫切除术,全部患者抢救成功.结论:不恰当的药物引产可引致宫缩过强,子宫破裂、羊水栓塞及DIC等,危及母婴生命安全.足月妊娠如果胎儿宫内情况良好者应在严密监测下等待其自然分娩,不需要过早人为干预.足月妊娠引产用药应特别慎重.
作者:詹雪梅 刊期: 2000年第11期
90年代以来,特别是介入摄录彩色屏幕,腹腔镜手术的种类与范围不断扩大,只要有形态改变特征者都可以经过腹腔镜获得诊断信息,其优点在于能直视盆、腹腔的全貌,迅速地作出诊断,而且准确地取出组织进行病理切片,不仅改善了疾病的诊断技术,同时手术应用也得到广泛推广.在我院腹腔镜检查成功率达到99.8%、准确率达99%(病理确诊)、手术率达95%.此种微创手术令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损伤小,愈后良好且安全性高,并由训练有素的医师施行,无疑对临床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腔镜手术业已成为现代妇科学的一门新的学科分支,其中盆腔包块的腹腔镜下诊断与治疗居于十分突出和重要的地位.
作者:迟闺珠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目的:总结早期应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经验.方法:对3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于入院或术后6 h内行亚低温治疗.并与行常规未行低温治疗的34例做对比.结果:46例获4~8个月随诊,按ADL标准评定,治疗组ADL1 4例,ADL2 7例,ADL3 10例,ADL4 5例,ADL5 1例.对照组则分别为2,5,7,6,2例.结论:早期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改善预后.
作者:张银清;张诚华;陈汉民 刊期: 2000年第11期
临床上,单管硬膜外麻醉(sigle-segment epidural anesthesia,SSEA)普遍用于腹部手术,但术中常会有肌松不良,或内脏牵拉反应,影响手术操作,我们采用双硬膜外联合麻醉(combined double-segment epidural anes-thesia,CDSEA)于腹部手术,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狄伟文;钮曙娅;陈美娟;张靖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本院1998~1999年内镜检查288例患者,其中32例发现胃粘膜内出血点,现分析如下.
作者:钟育平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目的:提高对乳腺良性病变不典型增生X线征象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06例经病理证实的不典型增生的X线表现.结果:106例中,导管乳头状瘤病50例(47.2%),乳腺上皮增生症43例(40.6%);X线表现,82例有局限性结构紊乱,77例有密度增高,55例有导管扩张,26例有血管异常相,18例有钙化,39例导管造影可见导管中断、充盈缺损.结论:乳腺高频X线检查对诊断乳腺良性病变的不典型增生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司徒红林;姚文青;周劬志;卓睿 刊期: 2000年第11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而MED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技术,目前尚较少开展.我院2000年1月起应用MED椎间盘镜手术系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例进行了椎间盘摘除手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杰林;何炳锐;郭星登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93年1月~1998年12月6年间收治的内异症516例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内异症临床表现为盆腔疼痛及月经过多均以合并子宫腺肌病者多,与内异症其他临床类别比较均P<0.01.卵巢巧克力囊肿恶性变发生率0.97%.516例均经手术治疗,203例追踪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86.70%,单纯手术与联合治疗(手术+术后药物治疗)对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平均复发率39.90%;单手术治疗比联合治疗复发率高、平均复发时间短(P<0.01).137例不孕症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75.18%,受孕率及术后受孕时间单手术与联合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异位症常见于生育年龄妇女.手术治疗可明确诊断,不孕症者术后受孕率可达75.18%,联合治疗可降低复发率.
作者:张斌;闻安民;程新旺;陈建国 刊期: 2000年第11期
1989年,美国Reich医生首次报道了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主要用于有盆腔粘连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使需剖腹手术的患者可转为阴式手术,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因此受到手术医生及患者普遍欢迎.随着手术技巧的改进,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已发展成多种手术方式,其中包括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完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标准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等不同术式,这些术式各有其优、缺点,下面对这些术式进行介绍.
作者:姚书忠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脑反射治疗仪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脑反射治疗仪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5例,观察临床效果及经颅多普勒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变,并设立对照组53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流速提高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脑反射治疗仪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可靠和安全的方法.
作者:伍爱民;边连防;潘桂彩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对巨大型肝细胞癌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不能切除的巨大型肝细胞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肿瘤直径在12~19 cm,平均(13.78±1.29)cm,40例患者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肝动脉栓塞化疗,其中11例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不成功者采用开腹插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每例栓塞1~6次(平均2.6次).结果:19例获二期切除.1,2,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72%,42%,41%及22%).结论:应用肝动脉栓塞化疗对不能切除的巨大型肝细胞癌患者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詹世林;钟翰辉;裴世强;陈建雄;霍枫 刊期: 2000年第11期
长期以来,医学期刊普遍采用专家审稿程序来保证所发表论文的学术质量,因此,读者对医学期刊,尤其是权威的医学期刊所发表论文的质量非常信任,有些读者甚至不加评价地直接引用这些论文的结果.但是,这种作法是否确实能够保证医学期刊所发表的论文都不存在问题呢?近10年来,随着临床医学科研方法和循证医学的迅速发展,国内外许多学者,尤其是统计学家和临床流行病学家通过对一些医学期刊所发表的论文进行严格的评价,普遍认为医学期刊发表的论文中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近些年来虽然医学论文的质量已经逐渐有所提高,但仍然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笔者根据多年的编辑工作经验,并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对目前我国医学论文中常见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及这些问题造成的后果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作者:姜永茂;李强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患者男,46岁,既往体健,无任何心脏疾患和其他病史.主诉:每于剧烈运动后,随即出现心悸、胸闷、头晕不适,于2000年3月6日就诊于我院内科观察治疗.体检:T 36.8℃,P 110次/min以上,BP 14/8 kPa.急查心电图示:P波消失,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f波代之,R-R绝对不齐,心室率110次/min,心房率460次/min,ST-T未见异常,诊断:快速型心房颤动.
作者:沈淑莲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目的:比较三种股骨干骨折髓内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用自行研制的防旋加压髓内针和梅花型髓内针、双Ender钉固定股骨标本的中下段骨折,然后进行非破坏性的内收、过伸和破坏性的扭转生物力学测试.结果:(1)防旋加压髓内针的抗扭转能力约为梅花型髓内针的8.5倍,双Ender钉的2.8倍.(2)防旋加压髓内针的抗内收、过伸能力约为梅花型髓内针的2倍、双Ender钉的10倍.结论:防旋加压髓内针用于治疗股骨干骨折时,其抗弯曲和抗扭转的能力明显优于梅花型髓内针和双Ender钉.
作者:谢伟平;肖德明;王巨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对212例手术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进行分析.结果:212例患者在门诊口服抗甲状腺药物1个月或以上,入院后给予小剂量心得安及碘剂准备10~14 d,连续3 d或以上测定基础代谢率小于+20%时,行手术治疗.术后体温在38.5℃以下,血压、脉搏正常者193例,予口服碘剂3~5 d;体温38.5℃以上,和(或)伴有血压升高、脉搏增快者19例,经口服大剂量碘剂,静注地塞米松后症状缓解,无甲状腺危象发生.结论:抗甲状腺药物、小剂量心得安、碘剂联合准备法作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术前准备,具有安全可靠、准备时间较短、副作用少等优点.
作者:谢伟;林维正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院近年对确诊住院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0例,分别用强的松、前列腺素E1(PGE1)加强的松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贵才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目的:为了提高慢性前列腺炎(CP)的治疗效果;探讨抗抑郁、焦虑药物阿米替林在C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阿米替林治疗49例CP,并观察治疗前后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Hamilton抑郁量评分及Hamilton焦虑量评分的变化.结果:CP患者经抗抑郁、焦虑药阿米替林治疗后,上述参数明显下降,其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抗抑郁、焦虑药物阿米替林有助于缓解CP的临床症状,包括CP的前列腺症候群及焦虑、紧张、抑郁等精神症状,可提高CP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重南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患儿女,8岁,因发热,咳嗽3 d来我院门诊诊治.查体:体温38℃,咽部充血,右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双肺听诊呼吸音稍粗,心脏听诊正常.实验室检查:WBC 11.5×109/L,中性:0.70,淋巴0.30.X线胸透未见异常.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解热镇痛药及严迪霉素每次1片,一日3次口服,病毒灵一次1片,1日3次口服.2 d后患儿又来就诊,上感症状好转,但皮肤出现散在的紫癜,大小约2.0 cm×2.0 cm不等,形状不规则,不凸出皮面,无痒感,压之不褪色.实验室检查:血小板135×109/L,出、凝血时间正常.考虑为严迪霉素所致的过敏性紫癜,故嘱患儿留用其它药,停用严迪霉素,同时给予激素及抗组织胺治疗,3 d后紫癜逐渐消退,1周后皮肤紫癜完全消失.两个月后患儿又来我院,皮肤又出现如前样的紫癜.其母诉因患儿又患感冒,患儿的奶奶给其口服严迪霉素一次1片,1日3次口服(未用其它药物),1 d后即出现皮肤紫癜.通过以上2次用药,可确认患儿所出现的紫癜是由严迪霉素所致.
作者:王莉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肝-心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8例肝硬化合并肝-心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主要表现为在肝硬化基础上出现心悸、胸闷、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和各类心律失常,并随肝功能起伏而波动,在进行肝硬化综合治疗的同时给予扩张冠脉与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有效治疗.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助于正确诊断,针对原发肝病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丁堃;于钟;詹俊 刊期: 200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