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鹂翎;陈莞春;方艳芳;雷惠宁
我院从1994~1998年4月收治60岁以上左心衰竭患者60例,现作临床分析.
作者:王鹂翎;陈莞春;方艳芳;雷惠宁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观察5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QT间期离散度(QTd)及JT间期离散度(JTd)在溶栓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溶栓成功血管再通组38例,溶栓前后QTd、JTd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溶栓失败血管未通组14例,溶栓前后QTd、JTd差异无显著意义;且溶栓后24小时QTd、JTd延长大,发病1周后两组QTd、JTd基本恢复.提示AMI溶栓后QTd、JTd的变化可作为判断溶栓成功的无创性指标.
作者:田涛;侯子山 刊期: 1999年第01期
黄芪是一味中药,它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本文报道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2例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自由基的影响.
作者:马建芳;张丽玲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真菌性肺炎X线表现.方法:分析急性真菌性肺炎23例X线胸片表现.结果:基本改变为肺泡及间质的真菌性炎症所致的淡薄云絮状阴影.据X线征象特点将真菌性肺炎病人分为六个类型:多数小斑片影型、支气管肺炎型、局灶型、大叶性肺炎型、粟粒型、空洞型.结论:肺内病灶的多发性,进展快、易形成空洞,以及病灶周围无明显晕环现象为其相对独特的X线表现.
作者:谢炳寿;胡理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腹主动脉骑跨栓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但它却是一种危重且急需手术处理,死亡率较高的疾病.我院自1992年以来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罗云峰;潘明新;杨继震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我科自1996年开始用同种异体筋膜修补中小鼓膜穿孔,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血管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是血管内皮的增生,大多数为先天性,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及混合性血管瘤,其中以毛细血管瘤常见,又称草莓状血管瘤,多发于头面部、眼、耳、鼻、咽喉、口腔.过去手术、注射硬化剂、冷冻及放射治疗,疗效不佳,近几年来我们采用激光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仍有不足之处,新近一年,采用射频治疗取得了更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云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1 病例介绍例1 男,71岁.间歇性发热1月,全身皮下结节2周入院.2年前发现左上臂有一结节,医师建议活检未配合.病程中因鼻炎自服强的松10~15 mg/d.查体:体温38.9℃,全身皮肤散在皮下结节,大小不一,蚕豆至鸡蛋大小,边缘清,部分与皮肤粘连呈暗红,质稍硬,轻压痛.B超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谷丙转氨酶(ALT)287 U/L,抗核抗体(ANA)(-).拟诊结缔组织病.后取皮下结节活检,确诊为结节性脂膜炎.
作者:郭鹏翔;黄霞;代玫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恶性脑膜瘤约占脑膜瘤的2%~10%[1],虽其发病率低,但其复发率、死亡率很高,目前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尚有不少问题需待探讨和解决.本文结合我科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8例恶性脑膜瘤,就其诊治方面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崔华中;孙德麟;张增良;许海雄;吴育典;陈文荣;谢泽宇;刘明发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尿道狭窄传统的检查方法是X线尿道造影,我院自1992年12月~1997年10月应用经直肠纵向超声显象对尿道狭窄进行诊断,指导治疗,并与X线尿道造影进行对比,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温海涛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对7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主要表现为劳力性的呼吸困难,心导管检查为梗阻性的肺动脉高压,病理改变是肺血管内膜纤维化,血管丛样改变.结论:本病预后不良.认为前列环素静脉或口服使用、一氧化氮的吸入可能对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有效.
作者:区曦;李渝芬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富集分离孕妇外周血胎儿有核红细胞的方法,并证实其为胎儿来源.方法:以血型糖蛋白A(GPA)为识别标志,对5例孕12~40周的孕妇外周血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富集胎儿有核红细胞,并经流式细胞分析及PCR技术扩增Y特异性序列以鉴定富集效果.结果:5例孕妇外周血富集后流式细胞分析结果,GPA+细胞含量平均为上层2.38%,下层18.18%,富集后下层GPA+细胞含量是上层的7.6倍;PCR扩增结果,2例阳性,3例阴性,所得结果与实际性别吻合.结论:胎儿有核红细胞的富集及鉴定为无损伤性产前诊断的临床应用开辟了诱人前景.
作者:邬晋芳;王琳;马旭;叶国玲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脐尿管囊肿是临床较少见的疾病,不易与腹部其它包块区分.本文结合我科1989~1998年12例病人进行分析,指出本病的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
作者:马广福;杨文静;杨桂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1 病历摘要患者男,59岁.因全身潮红斑片伴瘙痒10余年,于1992年5月15日入院.患者于10余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左躯干部出现潮红斑片,后累及四肢,自觉瘙痒剧烈,经抗组胺药物治疗能暂时缓解,近2年来明显加重,双眼睑水肿,毛发脱落,掌指皮肤粗糙,前胸部出现潮红斑块,在当地治疗无效,遂转入我院.
作者:屠善庆;李远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严重胸部伤合并腹腔脏器伤是一种复杂的创伤类型.我院自1986年10月~1997年7月共收治胸部创伤426例,其中严重胸部伤合并腹腔脏器伤23例,经积极救治,21例痊愈出院,2例因伤情重笃抢救无效死亡,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祖艮;胡晓民;王国辉;周建峰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近年来,我科收治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22例,抢救成功21例,报道如下.
作者:谢千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我们近年来收治了继发性冷凝集素病(SCAD)3例,报道如下.
作者:吴汉鑫;陈惠州;廖春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探索简化肺动脉/主动脉血流时间间期比定量估测肺动脉压的新方法.方法:利用多普勒超声测量主、肺动脉血流F值[F=PEP×PV/(AT×ET)、F1=PEP/AT、F2=PEP/ET、F3=PEP/AT×ET、F4=PEP×PV/AT、F5=PEP×PV/ET],按FPA/FAO法估测肺动脉压,并与心导管值对比.结果:根据F3PA/F3AO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平均压与心导管值的相关性好(r=0.86、0.81);FPA/FAO、F1PA/F1AO、F2PA/F2AO、F4PA/F4AO、F5PA/F5AO较差(r=0.55~0.79).结论:在所提出的几种简化方法中,F3PA/F3AO为无创定量估测肺动脉压的佳方法.
作者:张玉奇;陈树宝;孙锟;王荣发;郁怡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外科急诊中常会遇到手指末节截断伤,如何妥善处理指尖缺损,以利伤口愈合和功能恢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目前较多采用的是掌侧皮瓣移植术及掌侧岛状皮瓣前移V-Y成形术.笔者自1995~1997年采用侧方V-Y皮瓣重建指尖缺损的方法治疗24例手指末节截断伤,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文宏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患者女,68岁.10天前受凉后全身不适,左腋下出现簇状疱疹,自觉灼痛.近2天头痛、头晕、纳差、乏力,并进行性加重,于6小时前叫之不应急诊入院.
作者:任俊成;张云民;王爱芹 刊期: 199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