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种皮下埋植剂避孕效果多中心研究

广东省皮下埋植避孕研究协作组

关键词:避孕, 药物植入物, 甲基炔诺酮
摘要:目的:研究国产Ⅰ型、Ⅱ型和Norplant三种皮下埋植剂的避孕效果.方法:观察这三种皮下埋植剂用于广东省育龄妇女第1年的避孕效果.结果:避孕1年皆无妊娠发生,粗累积寿命表率分别为83.85、76.65和85.81/每百妇女.结论:国产皮埋剂避孕效果确实,续用率较高,可取代Norplant用于广东省育龄妇女避孕,而国产Ⅰ型的续用率明显高于国产Ⅱ型,副反应明显低于Ⅱ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自1997年3月以来,我院对60例患者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端良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急诊CT颅内正常的重型颅脑外伤

    对于颅脑外伤的病人,CT检查是十分必要的,但其有一定的局限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我科共收治颅脑外伤1 276例.GCS评分≤8分的重型颅脑外伤805例,均进行了CT检查,其中7例急诊CT颅内完全正常.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辉;单国雄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带状疱疹继发青光眼2例

    带状疱疹继发青光眼较为少见,笔者收集2例带状疱疹继发青光眼,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香云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R on P引起的室性心动过速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50岁.反复头晕3年,胸闷气促2年,加重2月入院,体格检查未见异常.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窦性P波,P-P间隔均齐,略为提早增宽、畸形的QRS波落在窦性P波上,引起一系列快速、略不均齐的QRS波群,QRS波时限>0.12秒,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室率188次/分.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R on P引起的室性心动过速.

    作者:张云;陈仰理;张汉灵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严重胸部伤合并腹腔脏器伤的早期诊治

    严重胸部伤合并腹腔脏器伤是一种复杂的创伤类型.我院自1986年10月~1997年7月共收治胸部创伤426例,其中严重胸部伤合并腹腔脏器伤23例,经积极救治,21例痊愈出院,2例因伤情重笃抢救无效死亡,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祖艮;胡晓民;王国辉;周建峰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难治性心力衰竭32例治疗体会

    我院于1994年7月~1998年6月共收治难治性心衰32例,现作分析,旨在探讨难治性心衰的诱因和治疗.

    作者:胡松亮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急性真菌性肺炎23例X线分析

    目的:研究真菌性肺炎X线表现.方法:分析急性真菌性肺炎23例X线胸片表现.结果:基本改变为肺泡及间质的真菌性炎症所致的淡薄云絮状阴影.据X线征象特点将真菌性肺炎病人分为六个类型:多数小斑片影型、支气管肺炎型、局灶型、大叶性肺炎型、粟粒型、空洞型.结论:肺内病灶的多发性,进展快、易形成空洞,以及病灶周围无明显晕环现象为其相对独特的X线表现.

    作者:谢炳寿;胡理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Graves病患者尿红细胞位相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临床上,我们遇到部分弥漫性甲状腺肿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患者持续镜下血尿阳性,为了解这些血尿来源于何处,我们进行了Graves病患者尿红细胞位相检测,探讨Graves病尿畸形红细胞(dRBC)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郭坚;陈上云;劳干诚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左全肺切除术后并发乳糜胸1例

    患者男,66岁.因咳嗽,粘液痰3个月.胸片示左肺上叶4.5 cm×4.5 cm肿物.胸部CT报告左上肺癌,纵隔淋巴结肿大,左肺门淋巴结肿大.纤支镜检查见左肺上叶开口肿物阻塞.纤支镜病理活检报告:左上肺鳞状细胞癌.于1997年3月17日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下行左全肺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后第3天开始引流量增加为乳黄色液体.多24小时引流量达850 ml.乳糜脂检查阳性,细菌培养阴性.临床考虑术后乳糜胸.给予禁食、静脉营养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高渗糖150 ml加顺铂(DDP)70 mg由胸腔管注入,每天1次.术后15天乳糜液消失.手术切口Ⅰ/甲愈合.住院35天痊愈出院.

    作者:黄谋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76例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早期诊断与治疗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AHNP)以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为特征.笔者近十五年来收集坏死型胰腺炎76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瞿德钧;胡安鲁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CD44和nm23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D44(CD44s及CD44v6)和nm23基因产物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对54例食管癌标本进行CD44、nm23基因产物测定,并对其中41例进行了术后3年随访.结果:CD44v6基因产物的高表达和nm23基因产物的低表达与食管癌的浸润转移、复发和预后均有关(P<0.05).食管癌中CD44v6和nm23表达呈负相关.CD44v6阳性伴nm23阴性表达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大.结论:CD44(尤其是CD44v6)和nm23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CD44v6和nm23表达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中起协同作用,可作为临床预测浸润转移和估计预后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华平;黄洪铮;张华;欧阳能太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脐尿管囊肿12例诊治分析

    脐尿管囊肿是临床较少见的疾病,不易与腹部其它包块区分.本文结合我科1989~1998年12例病人进行分析,指出本病的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

    作者:马广福;杨文静;杨桂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食管贲门癌手术死亡原因分析

    1982~1997年,我们共行食管贲门癌剖胸手术2 023例,手术死亡31例,前期(1982~1991年)死亡率为2.71%,后期(1992~1997年)为0.47%.现就引起死亡的原因和防治严重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经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方伟群;黄宏辉;林作仁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西拉普利和维拉帕米对高血压病患者糖代谢和胰岛素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西拉普利和维拉帕米对高血压病患者糖代谢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对48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西拉普利和维拉帕米治疗6周,治疗前后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两药的降压疗效无明显差异.西拉普利治疗后患者空腹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小时血清胰岛素及胰岛素释放曲线下面积较治疗前降低(P<0.05),OGTT 1小时和2小时血糖及葡萄糖耐量曲线下面积也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而维拉帕米治疗前后OGTT各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西拉普利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糖代谢及降低胰岛素水平,提示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而维拉帕米对糖代谢和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影响.

    作者:韦育林;李楚强;谷小鸣;伍卫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老年左心衰竭60例分析

    我院从1994~1998年4月收治60岁以上左心衰竭患者60例,现作临床分析.

    作者:王鹂翎;陈莞春;方艳芳;雷惠宁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射频治疗血管瘤的体会

    血管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是血管内皮的增生,大多数为先天性,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及混合性血管瘤,其中以毛细血管瘤常见,又称草莓状血管瘤,多发于头面部、眼、耳、鼻、咽喉、口腔.过去手术、注射硬化剂、冷冻及放射治疗,疗效不佳,近几年来我们采用激光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仍有不足之处,新近一年,采用射频治疗取得了更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云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开胸手术后心脏并发症

    非心脏疾患剖胸术后心脏并发症的发生已日益引起重视.我们总结1986年5月~1996年5月453例非心脏疾患开胸手术后心脏并发症,对其中易发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作者:杨正心;陈伟光;苏梓航;吴伟东;叶穗晖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侧方V-Y皮瓣重建指尖缺损的体会

    外科急诊中常会遇到手指末节截断伤,如何妥善处理指尖缺损,以利伤口愈合和功能恢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目前较多采用的是掌侧皮瓣移植术及掌侧岛状皮瓣前移V-Y成形术.笔者自1995~1997年采用侧方V-Y皮瓣重建指尖缺损的方法治疗24例手指末节截断伤,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文宏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继发性冷凝集素病

    我们近年来收治了继发性冷凝集素病(SCAD)3例,报道如下.

    作者:吴汉鑫;陈惠州;廖春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臀大肌上部岛状肌皮瓣移植修复骶部巨大褥疮5例

    我们自1994年6月~1997年2月采用带臀上动脉浅支的臀大肌上部岛状肌皮瓣旋转移植修复骶部巨大褥疮5例,术后褥疮消失,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铮;向香成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