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富;杨玉;邱文
我们自1995年10月~1997年8月用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婴幼儿肺炎并心力衰竭3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孟妮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对于颅脑外伤的病人,CT检查是十分必要的,但其有一定的局限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我科共收治颅脑外伤1 276例.GCS评分≤8分的重型颅脑外伤805例,均进行了CT检查,其中7例急诊CT颅内完全正常.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辉;单国雄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外科急诊中常会遇到手指末节截断伤,如何妥善处理指尖缺损,以利伤口愈合和功能恢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目前较多采用的是掌侧皮瓣移植术及掌侧岛状皮瓣前移V-Y成形术.笔者自1995~1997年采用侧方V-Y皮瓣重建指尖缺损的方法治疗24例手指末节截断伤,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文宏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我院于1994年7月~1998年6月共收治难治性心衰32例,现作分析,旨在探讨难治性心衰的诱因和治疗.
作者:胡松亮 刊期: 1999年第01期
1982~1997年,我们共行食管贲门癌剖胸手术2 023例,手术死亡31例,前期(1982~1991年)死亡率为2.71%,后期(1992~1997年)为0.47%.现就引起死亡的原因和防治严重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经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方伟群;黄宏辉;林作仁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自1997年3月以来,我院对60例患者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端良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近年来,我院对20例肾癌患者,用选择性肾动脉灌注及栓塞术治疗,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吴谦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的胸腔积液(心性胸液),由于其在发生、发展、转归以及胸腔积液的实验室检查等方面,与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胸腔积液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收集我院1987年1月~1997年12月收治的37例心性胸液,分析如下.
作者:徐刚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血管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是血管内皮的增生,大多数为先天性,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及混合性血管瘤,其中以毛细血管瘤常见,又称草莓状血管瘤,多发于头面部、眼、耳、鼻、咽喉、口腔.过去手术、注射硬化剂、冷冻及放射治疗,疗效不佳,近几年来我们采用激光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仍有不足之处,新近一年,采用射频治疗取得了更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云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患者男,65岁.于1962年开始发现双侧肾结石并右肾积水,即行右肾切开取石术.至1985年起反复出现全身多处关节炎.初累及第一跖趾关节,后逐步发展至多处关节,但肩及脊椎关节从未受累.
作者:陈长安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至今仍为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1],我院妇产科1987年1月~1997年12月共发生产后出血144例.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探讨产后出血的临床防治措施.
作者:张旭云;闻安民;梁品容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的催产作用.方法:对600例足月妊娠有分娩先兆的单胎头位产妇,随机分成米索组与催产素组进行催产效果研究.结果:米索组用药12小时内阴道分娩率为72.2%,24小时内阴道分娩率为90%,24小时内剖宫产率为4.7%;催产素组则分别为8%、54%及24%.两组在对应指标上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催产,可明显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且使用简便,经济安全,副作用少,产妇易于接受.
作者:宁慧珍;袁中岳;张玮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临床上,我们遇到部分弥漫性甲状腺肿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患者持续镜下血尿阳性,为了解这些血尿来源于何处,我们进行了Graves病患者尿红细胞位相检测,探讨Graves病尿畸形红细胞(dRBC)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郭坚;陈上云;劳干诚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血钾含量与梗塞部位有无关系,以及急性心肌梗塞早期低血钾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自1994年1月~1998年6月,对符合WHO诊断标准,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发病时间在10小时内的住院患者49例,在治疗前采静脉血2 ml,即送检.结果:不同梗塞部位组间血钾含量,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钾低于3.5 mmol/L的以右室、前壁梗塞为主,血钾低于正常值的病人均伴有室性心律失常.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应及时补钾,尤其是前壁和右室梗塞,对提高急性心肌梗塞抢救成功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宗富;杨玉;邱文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探索简化肺动脉/主动脉血流时间间期比定量估测肺动脉压的新方法.方法:利用多普勒超声测量主、肺动脉血流F值[F=PEP×PV/(AT×ET)、F1=PEP/AT、F2=PEP/ET、F3=PEP/AT×ET、F4=PEP×PV/AT、F5=PEP×PV/ET],按FPA/FAO法估测肺动脉压,并与心导管值对比.结果:根据F3PA/F3AO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平均压与心导管值的相关性好(r=0.86、0.81);FPA/FAO、F1PA/F1AO、F2PA/F2AO、F4PA/F4AO、F5PA/F5AO较差(r=0.55~0.79).结论:在所提出的几种简化方法中,F3PA/F3AO为无创定量估测肺动脉压的佳方法.
作者:张玉奇;陈树宝;孙锟;王荣发;郁怡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对7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主要表现为劳力性的呼吸困难,心导管检查为梗阻性的肺动脉高压,病理改变是肺血管内膜纤维化,血管丛样改变.结论:本病预后不良.认为前列环素静脉或口服使用、一氧化氮的吸入可能对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有效.
作者:区曦;李渝芬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近年来支原体肺炎越来越得到儿科医生的重视,但由于支原体肺炎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故对长时间顽固性咳嗽患儿缺乏足够的重视并给予相应治疗而延误病情.现将我科1994年1月~1996年1月长时间顽固性咳嗽66例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赵青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我院从1994~1998年4月收治60岁以上左心衰竭患者60例,现作临床分析.
作者:王鹂翎;陈莞春;方艳芳;雷惠宁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我们自1994年6月~1997年2月采用带臀上动脉浅支的臀大肌上部岛状肌皮瓣旋转移植修复骶部巨大褥疮5例,术后褥疮消失,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铮;向香成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血压的调节和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心肌、血流动力学、肾脏、体液和肌源因素的相互作用,作为与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交织在一起的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能否导致高血压?其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如何?已成为近来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现对有关研究加以综述.
作者:刘洪涛;陈家铎 刊期: 199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