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涛;刘英;郝军;宋宁;刘振红
1 病例报告患者男,50岁.反复头晕3年,胸闷气促2年,加重2月入院,体格检查未见异常.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窦性P波,P-P间隔均齐,略为提早增宽、畸形的QRS波落在窦性P波上,引起一系列快速、略不均齐的QRS波群,QRS波时限>0.12秒,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室率188次/分.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R on P引起的室性心动过速.
作者:张云;陈仰理;张汉灵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对于颅脑外伤的病人,CT检查是十分必要的,但其有一定的局限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我科共收治颅脑外伤1 276例.GCS评分≤8分的重型颅脑外伤805例,均进行了CT检查,其中7例急诊CT颅内完全正常.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辉;单国雄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至今仍为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1],我院妇产科1987年1月~1997年12月共发生产后出血144例.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探讨产后出血的临床防治措施.
作者:张旭云;闻安民;梁品容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近年来支原体肺炎越来越得到儿科医生的重视,但由于支原体肺炎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故对长时间顽固性咳嗽患儿缺乏足够的重视并给予相应治疗而延误病情.现将我科1994年1月~1996年1月长时间顽固性咳嗽66例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赵青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对7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主要表现为劳力性的呼吸困难,心导管检查为梗阻性的肺动脉高压,病理改变是肺血管内膜纤维化,血管丛样改变.结论:本病预后不良.认为前列环素静脉或口服使用、一氧化氮的吸入可能对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有效.
作者:区曦;李渝芬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严重胸部伤合并腹腔脏器伤是一种复杂的创伤类型.我院自1986年10月~1997年7月共收治胸部创伤426例,其中严重胸部伤合并腹腔脏器伤23例,经积极救治,21例痊愈出院,2例因伤情重笃抢救无效死亡,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祖艮;胡晓民;王国辉;周建峰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为了加深对多原发大肠癌的认识,探讨多原发大肠癌漏诊原因及对策.方法:对6例多原发大肠癌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结果:5例同时癌术前均未作出诊断,其中2例术中又漏诊,1例异时癌诊断也一度延误.结论:在多原发大肠癌诊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术前常规行肛门指检,气钡灌肠及纤维结肠镜检查;(2)术中应探查全部结肠及中上段直肠,必要时尚需探查小肠.术前未能行纤结镜检查者,术中可行纤结镜检查;(3)手术结束前应切开标本检查,如发现多个癌灶应根据其部位和分布,重新决定手术范围;(4)术后应定期随访和检查.
作者:刘生光;芮有臣;李仕青;鲁正 刊期: 1999年第01期
1994年11月~1996年6月使用HM-Ⅰ型体腔治疗仪治疗肛肠、泌尿、妇科疾病50例,报告如下.
作者:黄洪坤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我院于1994年7月~1998年6月共收治难治性心衰32例,现作分析,旨在探讨难治性心衰的诱因和治疗.
作者:胡松亮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肺癌治疗虽然方法很多,但近几十年来疗效似未有实质性改善,究其原因原发癌未控制是肺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提高肺癌的局部控制率,减轻放疗的副作用,我科自1995年10月~1997年10月应用氟尿嘧啶(5-Fu)雾化吸入加放疗治疗中心型肺癌,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经验,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王凤明;朱晓代;王佩国;邹树玉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腹主动脉骑跨栓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但它却是一种危重且急需手术处理,死亡率较高的疾病.我院自1992年以来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罗云峰;潘明新;杨继震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富集分离孕妇外周血胎儿有核红细胞的方法,并证实其为胎儿来源.方法:以血型糖蛋白A(GPA)为识别标志,对5例孕12~40周的孕妇外周血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富集胎儿有核红细胞,并经流式细胞分析及PCR技术扩增Y特异性序列以鉴定富集效果.结果:5例孕妇外周血富集后流式细胞分析结果,GPA+细胞含量平均为上层2.38%,下层18.18%,富集后下层GPA+细胞含量是上层的7.6倍;PCR扩增结果,2例阳性,3例阴性,所得结果与实际性别吻合.结论:胎儿有核红细胞的富集及鉴定为无损伤性产前诊断的临床应用开辟了诱人前景.
作者:邬晋芳;王琳;马旭;叶国玲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脑室积血(包括原发和继发)在临床上很常见,且病情凶猛易形成脑疝,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高,如开颅清除血肿,则创伤大,致残率高.我院自1996年8月以来对脑室积血病人采用侧脑室外引流+脑脊液置换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福;成毅 刊期: 1999年第01期
高龄食管癌病人术前营养不良、生理功能衰退、代偿能力差.如何提高麻醉质量,降低围术期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及良好术后镇痛甚为重要.本文比较了硬膜外阻滞加全麻和静脉全麻对高龄食管癌围术期循环呼吸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少辉;丁三强;陈石伦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患者女,68岁.10天前受凉后全身不适,左腋下出现簇状疱疹,自觉灼痛.近2天头痛、头晕、纳差、乏力,并进行性加重,于6小时前叫之不应急诊入院.
作者:任俊成;张云民;王爱芹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血压的调节和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心肌、血流动力学、肾脏、体液和肌源因素的相互作用,作为与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交织在一起的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能否导致高血压?其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如何?已成为近来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现对有关研究加以综述.
作者:刘洪涛;陈家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带状疱疹继发青光眼较为少见,笔者收集2例带状疱疹继发青光眼,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香云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我院从1994~1998年4月收治60岁以上左心衰竭患者60例,现作临床分析.
作者:王鹂翎;陈莞春;方艳芳;雷惠宁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12例各型肝病患者及10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结果:各型肝病患者血清ChE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5).对28例急性肝炎治疗前与恢复期的ChE活性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hE活性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对估计肝脏的储备功能,了解病情变化及预后判定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提示我国可能存在家族性低胆碱酯酶血症患者.
作者:詹海勇;邱杰文;刘卫东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对1995年11月~1997年8月我科住院的9例尿毒症患者出现耳聋的原因加以分析,以探讨在尿毒症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这个特殊背景下耳聋的发病机制,从而加以预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邢广群;汪令跃;孙建平;周霞;赵震霄 刊期: 199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