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单国雄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12例各型肝病患者及10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结果:各型肝病患者血清ChE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5).对28例急性肝炎治疗前与恢复期的ChE活性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hE活性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对估计肝脏的储备功能,了解病情变化及预后判定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提示我国可能存在家族性低胆碱酯酶血症患者.
作者:詹海勇;邱杰文;刘卫东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患者男,66岁.因咳嗽,粘液痰3个月.胸片示左肺上叶4.5 cm×4.5 cm肿物.胸部CT报告左上肺癌,纵隔淋巴结肿大,左肺门淋巴结肿大.纤支镜检查见左肺上叶开口肿物阻塞.纤支镜病理活检报告:左上肺鳞状细胞癌.于1997年3月17日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下行左全肺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后第3天开始引流量增加为乳黄色液体.多24小时引流量达850 ml.乳糜脂检查阳性,细菌培养阴性.临床考虑术后乳糜胸.给予禁食、静脉营养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高渗糖150 ml加顺铂(DDP)70 mg由胸腔管注入,每天1次.术后15天乳糜液消失.手术切口Ⅰ/甲愈合.住院35天痊愈出院.
作者:黄谋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观察5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QT间期离散度(QTd)及JT间期离散度(JTd)在溶栓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溶栓成功血管再通组38例,溶栓前后QTd、JTd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溶栓失败血管未通组14例,溶栓前后QTd、JTd差异无显著意义;且溶栓后24小时QTd、JTd延长大,发病1周后两组QTd、JTd基本恢复.提示AMI溶栓后QTd、JTd的变化可作为判断溶栓成功的无创性指标.
作者:田涛;侯子山 刊期: 1999年第01期
高龄食管癌病人术前营养不良、生理功能衰退、代偿能力差.如何提高麻醉质量,降低围术期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及良好术后镇痛甚为重要.本文比较了硬膜外阻滞加全麻和静脉全麻对高龄食管癌围术期循环呼吸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少辉;丁三强;陈石伦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脑室积血(包括原发和继发)在临床上很常见,且病情凶猛易形成脑疝,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高,如开颅清除血肿,则创伤大,致残率高.我院自1996年8月以来对脑室积血病人采用侧脑室外引流+脑脊液置换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福;成毅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严重胸部伤合并腹腔脏器伤是一种复杂的创伤类型.我院自1986年10月~1997年7月共收治胸部创伤426例,其中严重胸部伤合并腹腔脏器伤23例,经积极救治,21例痊愈出院,2例因伤情重笃抢救无效死亡,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祖艮;胡晓民;王国辉;周建峰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近年来,我院对20例肾癌患者,用选择性肾动脉灌注及栓塞术治疗,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吴谦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包皮发育异常在小儿泌尿系统疾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主要包括包茎、包皮过长、包皮粘连等,其中绝大多数需通过外科行包皮环切术[1].但包皮环切术手术时间长、出血多、术后拆线困难等,给患儿带来很多痛苦[2].1995年4月以来,我们引进并改良了器械,进行独特的小儿包皮钳切术,至今施行9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若华;蒋瑾瑾;施冶青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富集分离孕妇外周血胎儿有核红细胞的方法,并证实其为胎儿来源.方法:以血型糖蛋白A(GPA)为识别标志,对5例孕12~40周的孕妇外周血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富集胎儿有核红细胞,并经流式细胞分析及PCR技术扩增Y特异性序列以鉴定富集效果.结果:5例孕妇外周血富集后流式细胞分析结果,GPA+细胞含量平均为上层2.38%,下层18.18%,富集后下层GPA+细胞含量是上层的7.6倍;PCR扩增结果,2例阳性,3例阴性,所得结果与实际性别吻合.结论:胎儿有核红细胞的富集及鉴定为无损伤性产前诊断的临床应用开辟了诱人前景.
作者:邬晋芳;王琳;马旭;叶国玲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腹主动脉骑跨栓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但它却是一种危重且急需手术处理,死亡率较高的疾病.我院自1992年以来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罗云峰;潘明新;杨继震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肌钙蛋白Ⅰ(CTnI)定量测定在监测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进展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血CTnI.结果:37例确诊为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患者比26例非心血管病对照组患者CTnI明显升高(P<0.001),而两组同时检测的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无明显差异(P=0.92).心衰组的CTnI浓度随病情好转而降至正常范围,病情恶化患者CTnI持续不降或继续上升.结论:血CTnI定量测定对心衰病情监测及预后估计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伍敏仪;曾利剑;陈怡霓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AHNP)以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为特征.笔者近十五年来收集坏死型胰腺炎76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瞿德钧;胡安鲁 刊期: 1999年第01期
非心脏疾患剖胸术后心脏并发症的发生已日益引起重视.我们总结1986年5月~1996年5月453例非心脏疾患开胸手术后心脏并发症,对其中易发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作者:杨正心;陈伟光;苏梓航;吴伟东;叶穗晖 刊期: 1999年第01期
1994~1996年,我科用,十三太保方加膝胸卧位矫正初产妇单胎臀位,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谢小燕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尿道狭窄传统的检查方法是X线尿道造影,我院自1992年12月~1997年10月应用经直肠纵向超声显象对尿道狭窄进行诊断,指导治疗,并与X线尿道造影进行对比,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温海涛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我院从1994~1998年4月收治60岁以上左心衰竭患者60例,现作临床分析.
作者:王鹂翎;陈莞春;方艳芳;雷惠宁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我们自1995年10月~1997年8月用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婴幼儿肺炎并心力衰竭3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孟妮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D44(CD44s及CD44v6)和nm23基因产物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对54例食管癌标本进行CD44、nm23基因产物测定,并对其中41例进行了术后3年随访.结果:CD44v6基因产物的高表达和nm23基因产物的低表达与食管癌的浸润转移、复发和预后均有关(P<0.05).食管癌中CD44v6和nm23表达呈负相关.CD44v6阳性伴nm23阴性表达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大.结论:CD44(尤其是CD44v6)和nm23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CD44v6和nm23表达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中起协同作用,可作为临床预测浸润转移和估计预后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华平;黄洪铮;张华;欧阳能太 刊期: 1999年第01期
1 病例介绍例1 男,71岁.间歇性发热1月,全身皮下结节2周入院.2年前发现左上臂有一结节,医师建议活检未配合.病程中因鼻炎自服强的松10~15 mg/d.查体:体温38.9℃,全身皮肤散在皮下结节,大小不一,蚕豆至鸡蛋大小,边缘清,部分与皮肤粘连呈暗红,质稍硬,轻压痛.B超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谷丙转氨酶(ALT)287 U/L,抗核抗体(ANA)(-).拟诊结缔组织病.后取皮下结节活检,确诊为结节性脂膜炎.
作者:郭鹏翔;黄霞;代玫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的胸腔积液(心性胸液),由于其在发生、发展、转归以及胸腔积液的实验室检查等方面,与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胸腔积液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收集我院1987年1月~1997年12月收治的37例心性胸液,分析如下.
作者:徐刚 刊期: 199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