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安强
我院自1993年1月~1998年7月共抢救新生儿窒息126例,其中用纳络酮抢救65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杨宝英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单纯性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再障,PRCA)是多种病因选择性地抑制红细胞生成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是再障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少见,现将我院10年来发现的12例报告如下.
作者:游慧萍;杨素美;叶宝国;游旭闽 刊期: 1999年第02期
为探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负电势(ptfv1)改变的临床意义,我们对1991年1月~1997年12月住院的196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了心电图ptfv1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陆进 刊期: 1999年第02期
肝硬化患者由于脾功能亢进,机体免疫功能减退,而抵抗力降低,以及门体静脉侧支循环的建立,增加了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的机会,我院1992年1月~1998年6月,收治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病人72例,其中有发热52例,占肝硬化腹水入院人数的72.2%,现对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杨安强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科研成果是科研人员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是科研的两大目的之一,也是科研人员业绩的重要体现.我院通过10多年的实践研究,对如何保持成果产出优势的有关政策和措施等形成了一些特色,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宇平;张石麟;黄家淦;丘丽冰;吴开俊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过敏性哮喘中钙离子含量和分布,及与周围血白细胞分类关系.方法:检测过敏性哮喘豚鼠模型血浆及淋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同时涂片检查其周围血白细胞分类.结果:单因素分析见过敏性哮喘发作后期血浆钙上升,激素干预后下降;淋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在哮喘发作后即有一定程度上升,并有时间依存性,激素干预后仍呈上升趋势.周围血白细胞分类以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明显,但升高速度较慢,激素对淋巴细胞比率有早期干预作用.多因素分析见嗜酸性粒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增高趋势与钙离子一致,糖皮质激素对淋巴细胞和血浆钙的即刻降低作用一致.结论:过敏性哮喘发作后,血浆与淋巴细胞内钙离子升高,且有时间依存性,嗜酸细胞和淋巴细胞比率后期上升,两者呈正相关.激素对血浆钙离子浓度有控制作用,对嗜酸及淋巴细胞有抑制作用.
作者:曹慧玲;国瑞祺;符波 刊期: 1999年第02期
脑外伤后综合征是一种因颅脑外伤后遗留的综合征,其病情表现较为复杂.目前临床上多用护脑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往往收效欠理想.血府逐瘀胶囊是从血府逐瘀汤衍化而来的,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能治疗高粘滞血症、血瘀症的中药成品制剂,笔者近年来应用血府逐瘀胶囊配合西比灵、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181例,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杨君;吴巧爱 刊期: 1999年第02期
下呼吸道感染一直是导致患者就医或住院的常见病因,其致病菌可由多种微生物引起,治疗迫切需用广谱抗生素.现将我院呼吸科门诊所用的头孢布烯(ceftibuten,cedax,先力腾)、头孢拉啶及氟嗪酸三种口服类抗生素在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疾患中的临床与细菌学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徐坚纲;李强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我院于1993年5月开始应用腹腔镜在电视下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32例,效果良好.
作者:伍信阳;阮旭晴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我院自行配制的祛腐生肌膏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治疗疮疡溃烂,久不收口,痈疽发背,褥疮等,取得较好的效果.自1986年4月~1991年4月,共收集病例210例,经用祛腐生肌膏涂于患处,一般溃疡性伤口3~7天痊愈,褥疮性溃疡面7~10天痊愈,现介绍如下.
作者:牟静波;戴菊英;孟丽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在传统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免疫制剂治疗阴道尖锐湿疣3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风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方法:分析20例NIDDM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结果:75%的患者24小时收缩压及舒张压均>17.3/10.6 kPa(130/80 mmHg),85%患者夜间平均血压下降率<10%,且夜间平均血压下降率与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结论:大部分NIDDM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增高,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并与糖尿病病程有关.
作者:孔敏仪;周淑娴 刊期: 1999年第02期
随着创伤的日趋增多,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机会有所增加,严重者导致肢体残废、截肢,乃至危及生命.自1989年以来,我们对肢体严重损伤骨折,入院后即行手术的患者,采用网状切口预防性减压,有效地防治了骨筋膜综合征.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孔冠;林深镇;刘克;郑钦洪;罗滨 刊期: 1999年第02期
从1987年8月~1997年8月,我科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68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罗友章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病毒性心肌炎是嗜心性病毒感染引起,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暴发型病毒性心肌炎,是在病毒感染之后数日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病死率很高.我院收治11例,报告如下.
作者:丁宏辉;陈纪平 刊期: 1999年第02期
脑损害是体外循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机制主要认为与微血栓和脑低灌有关.近文献报道在体外循环(CPB)期间维持足够的脑灌注不仅是脑血流量(CBF),更重要的是CBF和脑氧消耗(CMRO2)之间适当的平衡[1].在CPB期间监测颈静脉血氧饱和度,可反映整个阶段脑氧供需的平衡,本研究在临床CPB的病人监测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O2),观察在CPB开始阶段和复温阶段SjO2的变化及CPB早期低血压对SjO2的影响.
作者:罗沙;王文贤;章晓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呼吸机依赖症是由于长期机械通气已习惯于被动辅助呼吸,对呼吸机有依赖心理,担心脱机后发生呼吸困难和窒息.发生呼吸机依赖症的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反应.针对这些特点在临床护理中如及时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可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陈凤玲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和卡托普利对轻、中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倍他乐克和卡托普利6.25~25 mg口服,每日3次.B组为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用药后3周和3个月分别观察心功能各项指标.结果:(1)根据心功能改善情况,A组总有效率90%,B组总有效率72%,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超声心动图观察,A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比B组明显缩小(P<0.05);(3)A组射血分数(EF)比B组有显著提高(P<0.05);(4)根据24小时动态心电图观察,A组室早数比B组显著减少(P<0.05).
作者:何焕友;彭焱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我院胃镜室1994~1996年间,用胃镜压迫止血法治疗常规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胃溃疡出血4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志强 刊期: 1999年第02期
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和肝癌的严重并发症,也是主要死因,而当前治疗门脉高压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药物是生长抑素和垂体后叶素,我科自1996~1998年收治的门脉高压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主要采用生长抑素和垂体后叶素治疗.而三腔二囊管很少采用,对其中收治的64例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邓登豪 刊期: 199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