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中线结构移位和颅内压的关系

黄强;戴伟民

关键词:颅内压, 脑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压力, 换能器
摘要:目的:研究脑损伤形成的单侧颅内压增高和CT检查中脑中线结构移位,侧脑室形态改变的关系.方法:用CT测量127例急性单侧脑损伤造成侧脑室形态变化和中线结构移位值,并与用光纤传感器测得的颅内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侧脑室变形,脑中线结构移位越明显,测量的颅内压数值越高,两者之间有直线正相关关系(r=0.7413,P<0.01).结论:根据侧脑室形态改变,脑中线结构移位程度大致估计颅内压增高数值,当侧脑室闭塞2/3以上,脑中线结构移位>5 mm,提示颅内压已超过平均体动脉压的1/2,脑灌注压已明显下降,需紧急抢救.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33例临床观察

    慢性肾盂肾炎是常见病、多发病,经临床观察常规治疗效果欠理想.近6年来,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静滴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建红;戴春;崔爱东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经造口灌注氟尿嘧啶治疗未切除的大肠癌

    由上海第二医学院瑞金医院采用经肛门给予氟尿嘧啶(5-Fu)作为不能切除的晚期直肠癌术前辅助化疗,大大提高了癌灶和引流淋巴结中的药物浓度,降低了骨髓、肺和肝脏中的浓度,有利于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1].但是药物难以保留较长时间.自1995年5月~1997年12月我们改为经远端造口注入5-Fu用来治疗不能切除的晚期结直肠癌.现将治疗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从雨;严东旺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Ⅱ型糖尿病患者的骨量变化

    一些文献相继报道糖尿病实验动物模型或临床糖尿病病人存在骨矿物含量减低,并由于严重的骨量减少而出现明显的骨质疏松,甚至发生病理性骨折[1~4].但文献中报道糖尿病病人骨量减少的发生率并不完全一致[1~6].此外,亦有Ⅱ型糖尿病患者可出现骨量增高等相反的文献报道[1,7].

    作者:吴艺捷;马启玲;徐淑静;杨礼福;张家秀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广东省医学科研重点专科建设初探

    重点专科(实验室)是医学科研的基地,是出人才出成果的摇篮.重点专科建设对加速医学科技进步,提高临床医疗服务水平起到重要作用.为加速我省医学科技进步,九五期间,我省组织实施了科教兴医工程,全省立项管理的重点专科共有77个.本文结合我省医学科研重点专科建设实践,就其建设原则、建设内容和发展对策作初步探讨.

    作者:吴少林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抗甲状腺药致粒细胞缺乏12例

    粒细胞缺乏(agranulocytosis,粒缺)是抗甲状腺药严重的副作用,临床上虽然少见,但严重时可危及病人生命,应引起高度注意.本文将1982年以来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和附属第一医院内科收治的12例报告如下.

    作者:吴木潮;钟光恕;许元文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妊高征患者血脂七项参数变化的探讨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血脂代谢变化的特征.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90例妊高征、3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载脂蛋白A1(apoA1)及载脂蛋白B(apoB),并计算LDL-C与HDL-C及apoA1与apoB的比值.结果:重度妊高征TC、TG显著升高(P<0.05);中重度妊高征HDL-C显著降低,LDL-C显著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apoA1,LDL-C/HDL-C比值在中重度妊高征中也有显著升高(经统计学检验除中度妊高征P<0.05外,余P<0.01);轻中重度妊高征VLDL-C,apoB,apoA1/apoB比值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妊高征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代谢紊乱,其特征是,对血管有破坏作用的TC,TG,LDL-C,VLDL-C,apoB,LDL-C与HDL-C比值显著升高,对血管有保护作用的HDL-C,apoA1与apoB比值显著降低,提示血脂代谢紊乱可能导致妊高征的发生,加重妊高征病情,并且可能引起子宫及胎盘床小动脉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江忠清;朱凤川;黄端;郑秀;吴桂珠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甘利欣治疗乙型和戊型肝炎重叠感染疗效观察

    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病人重叠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可使病情加重,病程延长.我院用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慢乙肝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40例,并与同期使用苦黄注射液作对照,观察其疗效.

    作者:冼建中;冼超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毛母质癌9例分析

    毛母质癌(pilomatrix carcinoma)是属毛球的毛母质细胞来源的一种毛源性恶性肿瘤.临床上罕见,极易误诊或漏诊[1~3].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特将收治的9例作一报道.

    作者:黄文富;黄庆祖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腹膜透析抢救慢性肾功能衰竭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探讨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病人并发其它器官功能障碍时,往往病情危重,死亡率极高,我们应用腹膜透析(PD)进行治疗CRF并发多器官衰竭,取得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钟伟强;杨永铭;刘冠贤;杨铁城;谭志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甲状腺成熟型畸胎瘤1例

    患者女,25岁.颈前肿物半年来我院就诊.体查:右颈前区触及一肿物5 cm×4 cm×3 cm,可随吞咽上下移动.B超示: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回声不均.实验室检查T3、T4正常.临床初步诊断:右甲状腺腺瘤.住院后行手术切除.病理检查:肉眼见肿物大小约5.5 cm×4 cm×3.5 cm,包膜完整,外附甲状腺组织.

    作者:宗佩君;刘爱珍;刘晓玲;崔岩;钟延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初中毕业生贫血现状调查

    为掌握和了解本地区学生贫血现状,我们对在校初中毕业前学生进行体检,并将检测血红蛋白列入常规项目检查和对饮食习惯及自我感觉的调查,笔者对其主要影响分析如下.

    作者:万素生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67例临床分析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创伤,从1990年~1996年,我科共诊治新鲜闭合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67例,全部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汤志宏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脑中线结构移位和颅内压的关系

    目的:研究脑损伤形成的单侧颅内压增高和CT检查中脑中线结构移位,侧脑室形态改变的关系.方法:用CT测量127例急性单侧脑损伤造成侧脑室形态变化和中线结构移位值,并与用光纤传感器测得的颅内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侧脑室变形,脑中线结构移位越明显,测量的颅内压数值越高,两者之间有直线正相关关系(r=0.7413,P<0.01).结论:根据侧脑室形态改变,脑中线结构移位程度大致估计颅内压增高数值,当侧脑室闭塞2/3以上,脑中线结构移位>5 mm,提示颅内压已超过平均体动脉压的1/2,脑灌注压已明显下降,需紧急抢救.

    作者:黄强;戴伟民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儿童舌神经鞘瘤1例

    患者女,11岁.发现舌尖肿物伴轻微疼痛4个月.查体:舌尖偏左侧缘处触及1 cm×1 cm×0.7 cm大小的肿物,卵圆形,质中,有完整包膜,边界清楚,有轻微触痛.病理检查:肿物卵圆形,1 cm×1 cm×0.7 cm,切面灰白色,质韧,半透明状.

    作者:覃冠平;吴秋良;梁建中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失代偿68例体会

    肝硬化失代偿是临床上的危重症、治疗上的疑难症.我们在中医辩证论治的前提下,以健肝、祛湿、育阴、化瘀之法,拟参贞枳汤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失代偿68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钟培金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心钠素和甲状旁腺素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心钠素和甲状旁腺素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3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浆心钠素(ANP)、血清有免疫活性的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1-84)水平变化并与正常组对照,同时将血透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患者与血压稳定的患者分析比较.结果:血透患者透析前后血ANP、iPTH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透析前低血压组患者ANP、iPTH较血压稳定组显著升高,透析后低血压组患者iPTH水平较透前进一步升高.结论:透析过程中的低血压可能与ANP、iPTH的参与有关.

    作者:吴玉琼;张勇;娄探奇;梁慧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输卵管结扎术中并发症及其预防

    笔者自1976~1998年共收治输卵管结扎术中并发症25例,现就其发生原因,防治方法以及其它罕见的术中并发症予以讨论.

    作者:余振钮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CT导引下肺脓肿抽吸引流6例临床分析

    1995年10月~1998年3月我们对6例肺脓肿患者行CT导引下肺脓肿抽吸引流,并予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崔伟锋;许国增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羊水栓塞17例临床分析

    羊水栓塞是产科严重而凶险的并发症,是孕产妇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是降低母婴死亡率的关键.现就我院收治的17例病人作一回顾性分析,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

    作者:胡小平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药物流产加用宫缩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药物流产在临床上已被使用,但存在出血多,出血时间长而需清宫等问题.为此我们试行在药物流产孕囊排出后及时注射宫缩素,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林慧文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