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英;巩照华;吕明;郝春志
食管裂孔疝过去的发病率为0.52%[1].近年来由于胃镜检查的诊断率提高,其发病率亦增加.我们自1993年8月~1997年底,行胃镜检查6 543例,发现食管裂孔疝334例,检出率5.1%,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广军;宋苏华;张向东 刊期: 1999年第05期
肺癌侵犯胸膜后其癌肿转移致恶性胸腔积液(胸液),目前治疗方法颇多,疗效不一.本组以顺铂和胞必佳为主,结合抗癌药物治疗胸液3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振水;钟建卫;崔玉清 刊期: 1999年第05期
1990年1月~1998年9月广东省人民医院五官科收治的幼儿喉乳头状瘤35例,年龄均在10岁以内.我们注意到这种疾病的发生近年有增多的趋势,本文35例均为阴道顺产的小儿;而近年我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期合并阴道尖锐湿疣并以选择性剖宫产结束分娩共有5例产妇,随访4年,这5例均未发现小儿出现喉乳头状瘤病.因此本文探讨孕妇分娩前患阴道尖锐湿疣并采取阴道分娩是否与幼儿喉乳头状瘤有直接的关系.并从幼儿住院次数,手术次数,本病的复发次数,阐述小儿喉乳头状瘤病对小儿的危害.
作者:周沫;刘相容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多数恒前牙反(牙合)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类错(牙合)畸形,因其对容貌的影响较严重,对患者特别是青少年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反覆(牙合)深且伴下颌前突畸形的病人,单独使用活动或固定矫治器,其矫治效果或速度往往不太理想.笔者自1995年开始,联合应用固定、活动矫治器矫治反覆(牙合)较为严重伴下颌前突畸形的多数恒前牙反(牙合),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巫晓平;胡顺广 刊期: 1999年第05期
1993~1998年应用电离子机电灼除疣,中药解毒除疣汤内服,外薰洗,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较好.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52例,男82例,女70例,年龄15~52岁,以19~22岁多见.病程:不洁性交后20天~3个月,长6月.发病部位:以疣发频率顺序,男性:包皮系带、包皮、尿道口、阴茎根、阴囊、肛周;女性:小阴唇、后联合、尿道口、阴道壁、大阴唇、宫颈口、肛周.形态:多以乳头样,菜花样为主,也可见鸡冠样、蕈样、角化状.
作者:谷荣生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我科1990~1996年收治36例小儿恙虫病,分析如下.
作者:吴梅青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笔者近3年来采用可乐必妥和中药热淋清治疗淋菌性及非淋菌性尿道炎366例,报告如下.
作者:黄东平;庄凯;李炽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笔者运用自拟参附强心汤治疗心力衰竭51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收集自1994年以来经西医反复治疗,效果欠佳,符合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患者51例.其中男27例,女24例,年龄小41岁,大72岁,平均52.4岁,病程短4年,长20余年,肺心病15例,风心病17例,高心病16例,心肌病3例.全部患者心功能不全按NYHA分级,Ⅲ级32例,Ⅳ级19例.中医治疗前均反复用过洋地黄类药物,多数用过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
作者:王有达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疣状胃炎又称为慢性糜烂性胃炎或豆疹样胃炎.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但随着胃镜的普遍应用,本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现将我院8年来所见且伴出血49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国安 刊期: 1999年第05期
近年来,为减少体外循环手术失血,抑肽酶被广泛应用于心脏直视手术中[1].动物实验表明,大剂量抑肽酶具有心肌保护作用[2].我们试图从临床方面探讨抑肽酶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尹晓清;伍硕允;陈耀辉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造成新生儿早期死亡及远期智力低下、癫痫发作和脑瘫等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因而受到普遍重视.现将我们自1995~1998年收治的HIE 97例分析如下.
作者:谭庆瑜;李婉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患者男,23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3年,加重伴呕吐胃内容物3天入院,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变形,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幽门梗阻收入院.在硬膜外麻下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见十二指肠球部巨大溃疡和周围粘连,幽门梗阻,行幽门窦旷置胃大部切除术(Moynihan法).术后一般情况正常,无腹痛,进食流质,腹平软,无压痛,肠鸣正常,第11天痊愈出院.出院后第1天进食半流、青菜后觉腹痛,呈阵发性绞痛,无向他处放射,并呕吐胃内容物多次,含胆汁样胃液,无咖啡样物及排黑便,腹胀,无发热,来诊再次住院.体查,T36.8℃,P 85次/分,腹膨隆,腹肌稍紧,右腹中部扪及胀大肠袢,有压痛,全腹反跳痛轻,未闻振水音及气过水音,无腹水征.诊断:肠梗阻.血常规WBC 20.1×109/L,RBC 4.46×1012/L,Hb 145 g/L.入院后禁食,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胃肠减压,抗感染,灌肠,病人症状无好转,保守治疗6小时无效,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原吻合口无特殊,各可通过大拇指,横结肠大部分位于吻合口右侧,明显鼓气胀大,并在吻合口右侧和横结肠通过处受压,大网膜嵌入且粘连,造成横结肠完全梗阻,吻合口左侧也有粘连,但不形成梗阻,给予拉出且松解大网膜粘连,横结肠复位,查吻合口后侧横结肠通过处尚可容二横指,术后第6天进食半流,病人无不适,第11天痊愈出院.
作者:陈隆盛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我科自1994年起应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超薄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41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李辉 刊期: 1999年第05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因干细胞受损而引起以贫血为主或伴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骨髓呈病态造血,骨髓一系或多系增生异常,伴外周血细胞减少.临床多见演变为急性白血病.细胞形态学检查是其诊断和分型的重要依据.现就我室1990年1月~1997年7月30例MDS,分析其血象、骨髓象特征并报告如下.
作者:李颂文;肖扬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人已失去手术及放疗机会,传统应用静脉化疗,疗效不满意,副作用大,病人不耐受.1995年1月起,我们对57例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行腹腔化疗,近期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张孟;肖贤珍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我科从1977年1月~1997年12月共收治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6例,皆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其中术前误诊13例,误诊率达81%.现就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防范措施.
作者:王梦炎;李会晨;石汉平;齐德林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笔者对9例心脏骤停患者行心肺复苏(CPR),成功6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9例中,男6例,女3例,年龄40~64岁,平均55岁.其中心绞痛、心肌梗塞4例,风心病1列,心肌炎1例,心肌病1例,麻醉意外2例.病人均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部分伴抽搐,心电示波示室颤5例,室速2例,停搏2例.
作者:马飞;陈植标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卡托普利(Captopril,巯甲丙脯酸)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由于其能有效地拮抗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被广泛用于高血压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近年又发现一些新用途综述如下.
作者:陈彦龙 刊期: 1999年第05期
腋窝是体表较特殊的部位,除本身原发疾病外,人体许多其他部位的疾病也可累及该处,且往往以肿块的形式出现,患者自己发现的机会较多.临床上以腋窝肿块首诊的患者较常见,笔者收治以腋窝肿块首诊并经术后病理确诊的病人332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赵挺 刊期: 1999年第05期
1 病例介绍例1 女,75岁.因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1天急诊入院.患者于24小时前突然跌倒,意识丧失伴抽搐,8小时前又发作1次.测血压为24.0/13.3 kPa(180/100 mmHg),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当地卫生院给予速尿,静滴硝普钠,急送我院.体查:T 36.0℃,P 42次/分,BP 22.6/9.3 kPa(170/70 mmHg).神清,半坐位,心界略向左扩大,心脏无杂音,双肺听诊正常.心电图提示Ⅲ度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Ⅲ度AVB),交界性逸搏心律,心室率42次/分,完全性右束支阻滞,U波明显,Q-T间期0.60秒.血离子、肝、肾功能正常.住院后予异丙肾上腺素静滴.心电监测发现短阵性尖端扭转型室速(Tdp),室颤(VF),加用硫酸镁无效.改用食管心室调搏术(TEVP),用苏州东方电子仪器厂生产的XD-2A型心脏电生理诊断仪作刺激源,食管电极插入深度以食管P波由双向转为矮小直立,QRS波呈QR或qR型即固定电极导管,起搏电压40 V,用100次/分频率起搏后顺利成功,未再发生Tdp,Q-T间期缩短为0.40秒.
作者:陈仕章 刊期: 199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