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力学
患者女,68岁.因发现左额部肿块7日于2006-02-23来我院就诊.患者7日前无意中发现左额部发际内有一花生米大小的肿块,无疼痛和触痛,自觉肿块日渐增大,遂入院.近期无头部碰撞史,无遗传性疾病家族史.入院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正常,营养较差、消瘦,心、肺检查无异常,肝、脾无肿大.局部检查:左额上部发际以内1 cm处有一直径约1.5 cm的类圆形肿块,质软,无波动感,边界较清楚,与皮肤粘连,无触痛,皮温正常,皮肤无红肿.血常规示血红蛋白91 g/L,红细胞2.8×1012/L,白细胞5.1×109/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30,血小板82×109/L.头部肿块B超示头部皮下实性肿块.
作者:李树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mall ubiquitin-related modifier,SUMO)是泛素(ubiquitin)类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SUMO化修饰属于真核基因表达的翻译后加工,可使蛋白质更稳定,从而调节更多的细胞活动.KAI1是1995年发现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它表达的蛋白属于四跨膜超家族(transmembrane 4 superfamily,TM4SF),KAI1基因的表达对大多数的肿瘤转移起抑制作用.SUMO与KAI1基因的关系密切,并影响着KAI1基因,从而在肿瘤的转移抑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该文介绍了SUMO与KAI1基因的新研究进展,供同行参考.
作者:黄神安;徐江晶;张吉翔 刊期: 2007年第09期
1 病历摘要患者女,37岁,已婚.因双眼睑水肿伴全身乏力20日于2005-10-08入院.患者于20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眼睑轻度水肿,以晨起为重,活动后减轻,午后可缓解,伴有全身乏力,平素可从事中度体力劳动,在家未予任何治疗,症状呈进行性加重,遂入我院求治.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欠佳.
作者:杨洪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川崎病的临床特征,比较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IVIG)联合阿司匹林不同用法治疗川崎病的疗效.方法:对67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67例患者早期均有发热症状,其次为球结合膜充血、皮疹、淋巴结肿大、草莓舌及口唇充血皲裂等.病程第1周,白细胞计数升高(79%)、血小板计数升高(60%)、ESR增高(94%)、CRP升高(91%).病程第2~3周,部分病例仍有白细胞计数升高(52%)、血小板计数升高(87%).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占57%(24/42).分别使用IVIG 400 mg/(kg·d)用1日、400 mg/(kg·d)连用4~5日、1g/(kg·d)连用2日的给药方法,3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及病程第1个月内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7日内开始治疗者的CAL发生率小于发病第7~14日开始治疗者(19%比43%,P<0.05).结论: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ESR、CRP等指标对诊断川崎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川崎病患者,要警惕有否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尽早用IVIG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有助于减少冠状动脉并发症,而IVIG联合阿司匹林的不同用法疗效无差别.
作者:李栋方;康颖;陆燕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波及距骨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50例波及距骨下关节的跟骨骨折患者,均接受手术方法治疗骨折,术后接受常规制动及西药抗感染治疗,另于骨折术后内服中药及配合中药舒筋洗方薰洗(切口拆线1周后)患处治疗,西药疗程7~14日,内服中药疗程12周,中药薰洗疗程6周.结果:随访11个月~2年,中位时间17个月,疗效评定示优42例,良6例,差2例,优良率96%.2例患者在使用舒筋洗方熏洗患处后出现荨麻疹,停药后予对症治疗痊愈,随访期间无发生其他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波及距骨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邱华耀;李逸群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不同输卵管积水处理方案对有输卵管积水病史的单纯输卵管因素所致不孕症患者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效果的影响.方法:对83例有输卵管积水病史的单纯输卵管因素所致不孕症患者的99个IVF-ET周期的资料进行数理分析,按其输卵管积水的处理方案不同分3组,A组(54个周期),做IVF-ET前行输卵管伞端或壶腹部造口术;B组(30个周期),行IVF-ET前或过程中在B超引导下经阴道行输卵管积水抽吸术;C组(15个周期),对输卵管积水不作处理.另选同期非输卵管积水因素所致不孕症患者行IVF-ET共177个周期作为对照组(D组).结果:A组顺利完成输卵管伞端或壶腹部造口术,B组顺利完成经阴道输卵管积水抽吸术.4组中,C组获卵数[9(4~14)个]少、流产率(40%)高(均为P<0.05),A组的胚胎植入率(38%)和临床妊娠率(60%)高(均为P<0.05),而4组的获胚胎数、移植胚胎数、受精率、异位妊娠率相当.结论:输卵管积水可对IVF-ET的胚胎植入有不良影响,并增加流产率,对输卵管积水进行适当处理,有助于提高胚胎植入率,改善妊娠结局.较之B超引导下的积水抽吸术,输卵管造口术的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李晓虹;李予;于丛一;麦美琪;陈向红;杨冬梓;张清学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伴心室不同步患者中的无反应率为20%~50%,影响因素主要有CRT前心室不同步方式、原发病、置入左心室电极的位置、瘢痕组织等.可通过严格选择患者及应用适当的预测指标来减少其无反应率,提高其疗效.
作者:谌承志;肖琳玲;邓万俊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患者男,42岁.因头痛、鼻塞、流涕和咽痛4日,加重并发热、咳嗽1日于2006-12-02来我院就诊.患者无青霉素及其它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体温38.4℃,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呼吸平稳,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血常规示白细胞12.6×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12,单核细胞0.08.X线胸片示双肺纹理清晰.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氨苄西林(黑龙江产,批号0450430913)皮内试验阴性,遂予2 g加入生理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
作者:赵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具有发病急、传播快、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患者男,20岁.因活动后气促2年,加重伴咳嗽、腹胀15日收入本院.患者近2年剧烈活动后气促,休息后即可缓解,未引起重视.15日前患者轻微活动后即感气促,并咳嗽,咳白色黏液痰,腹胀,纳差,无伴发热、胸痛,无双下肢水肿.体格检查:血压100/60 mmHg(10 mmHg=1.33 kPa).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反流征(+).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80次/分,心律整齐,心尖部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腹部微膨隆,移动性浊音(+),肝下缘在右肋下平脐部,质地硬、边缘钝,肝区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均正常.ESR 18 mm/h,抗O(-),血总蛋白58 g/L、白蛋白32 g/L、球蛋白26 g/L,A/G为1.2:1;电解质正常,心、肾功能正常,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均阴性.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心房增大?
作者:席连英;田军;熊敏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进修医生教授,请您谈谈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概念、病理特点及发病机制.教授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指绝经后妇女发生的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行性病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PMOP患者的发病年龄在50~70岁之间,表现为骨量迅速丢失,而且骨折多发生在以骨松质为主的椎体、股骨上端及桡骨远端.PMOP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一种,表现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即骨吸收与骨形成均活跃,但以骨吸收为主.PMOP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降钙素分泌不足,从而导致骨吸收量大于骨形成量,出现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退行性病变.此外,PMOP的发病还与遗传因素、内分泌、营养状况、体格锻炼及等多种因素有关.
作者:周力学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用于治疗带状疱疹曾一度引起争议.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显示早期应用小剂量激素辅助治疗,能减轻带状疱疹的炎症和神经痛,并能预防发生后遗神经痛.该文就激素辅助治疗带状疱疹的作用机制及应用原则作一综述,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周静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短波与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应用治疗COPD伴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60例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一般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维持酸碱平衡、营养支持、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超短波治疗.10日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动脉血气分析改善情况、肺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超短波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伴呼吸衰竭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颖;王伟;徐少华;王晖;杨丽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患儿男,生后3小时.因呻吟伴三角区青紫2.5小时于2006-11-08入院.患儿生后半小时出现面部三角区青紫,伴呻吟,予面罩给氧,2.5小时后青紫稍有改善,但呻吟不止,遂转入我院儿科.患儿为第1胎,胎龄39周,因存在胎儿窘迫(胎心率167次/分)于3小时前剖宫产娩出,出生时羊水清,体重3 100 g,1分钟和10分钟阿普加评分分别为8分和10分.患儿母亲于孕4周时曾患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但未服药,10日后自行痊愈.
作者:王会来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患者女,35岁.因误服含川乌的藏药后出现口唇及全身麻木、恶心、呕吐10小时于2006-04-26急诊入院.患者于12小时前因胃部不适,误服含川乌藏药(每粒含乌头碱0.5 mg)35粒.服药2小时后出现口唇及全身麻木无力,自服50%葡萄糖注射液5支(100 mL)无效,随后出现眼花、恶心、呕吐,家属急送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体温35℃,脉搏6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80/50 mmHg(10 mmHg=1.33 kPa).精神萎靡,双侧瞳孔等大,直径3 mm,对光反射存在.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
作者:王晓红;刘延伟;赵新卫;尹向辉;邹海湛;郜琨;姜花;李顺琴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膜后恶性肿瘤并下腔静脉瘤栓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腹膜后恶性肿瘤并下腔静脉瘤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例中肾癌9例,肾母细胞瘤3例,肾上腺皮质癌2例,腹膜后恶性神经鞘瘤1例,左肾上腺内胚窦瘤1例.按NEVES和ZINCKE的方法对瘤栓进行分型,Ⅰ型2例、Ⅱ型2例、Ⅲ型7例、Ⅳ型5例.5例因全身情况差或合并症多而未作治疗.9例行恶性肿瘤根治术,同时切除下腔静脉瘤栓;2例仅行恶性肿瘤根治术,未对瘤栓作处理,手术均顺利,未发生癌栓脱落情况,无术中死亡病例.术后第2日出现脑血管栓塞致暂时性失明1例,术后4个月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栓塞1例(均为未对瘤栓作处理患者),术后3个月发生肠梗阻1例(为已切除下腔静脉瘤栓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1例腹膜后内胚窦瘤患儿于切除瘤栓后5个月瘤栓复发,经化学治疗后下腔静脉瘤栓退缩.全部病例随访3~50个月.未经任何治疗的5例均于3个月内死亡,死于心和肺功能衰竭1例、尿毒症1例、瘤栓脱落致肺栓塞3例.11例经手术治疗患者中7例于术后4~50个月死亡,均死于心力衰竭和肺衰竭.存活的4例均为进行了包括肿瘤根治性手术、取瘤栓、术后定期化学治疗等综合治疗的患者(其中3例TNM分期Ⅲ~Ⅳ期).结论:对腹膜后恶性肿瘤并下腔静脉瘤栓的病例宜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作者:王德娟;佘锦标;李桂生;刘钧澄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应用MMS型微波综合治疗仪对69例口腔黏液腺囊肿患者行微波热凝术治疗.结果1次治疗显效63例(91%),经2次治疗显效6例(9%),总有效率100%.随访1~2年,均未见复发.微波热凝术治疗口腔黏液腺囊肿疗效好,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建洪;王萍;唐倩;刁惠波;文韵笙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诊治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有盆腔炎、B超检查提示盆腔包块、有腹腔镜检查适应证的23例患者进行腹腔镜检查及治疗,术后随访1年.结果:23例病人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了诊断和治疗,均无发生脏器损伤、感染等并发症.术中见盆腔脓肿6例,输卵管积脓10例,输卵管及卵巢脓肿7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患者腹痛症状于术后12~24小时缓解,术后第2~3日体温恢复正常.术后第5日血常规恢复正常.保留输卵管的16例中10例术后1个月行输卵管通液术,输卵管通畅,术后1年内妊娠3例.术后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诊治盆腔炎性包块患者,有效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建辉;许成芳;洪滨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沙立度胺佐治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idiopathic myelofibrosis,IMF)的疗效.方法:将48例IMF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17例,2组均予达那唑200 mg、骨化三醇0.25 μg口服,均为每日3次;干扰素α 300万单位皮下注射,隔日1次,治疗6个月.治疗组加用沙立度胺每晚睡前口服,初始量50 mg/d,每周增加50 mg/d,加量到200 mg/d,若不良反应明显,便减量至100 mg/d,以大耐受剂量维持治疗6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除治疗组2例因嗜睡、便秘明显分别于用药后3周、4周退出治疗外,其余病例均完成疗程.治疗组好转3例(10%),进步20例(69%),无效6例(21%),有效率79%;对照组好转1例,进步7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47%(8/17);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41%,高于对照组的24%(4/17).治疗组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沙立度胺佐治IMF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高,临床医生宜权衡利弊慎重选用.
作者:常保萍;王亚丽;赵变锋;任萍;姬卫国;王万里;王波;黄新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DOLF方案[多西他赛(docetaxel,D)、奥沙利铂(oxaliplatin,O)、亚叶酸钙(leucovorin,L)、氟尿嘧啶(fluorouracil,F)]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安全性.方法:对42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晚期胃腺癌的患者给予DOLF方案(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第1日;奥沙利铂100mg/m2,静脉滴注,第1日;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第1~7日;氟尿嘧啶500 mg/m2,持续静脉滴注,第2~6日)治疗,21日为1个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后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全组总有效率为50%(21/42),其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8例,稳定12例,进展9例,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卡氏评分比治疗前平均提高10分.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86%,其中Ⅲ~Ⅳ度占62%;恶心、呕吐发生率为86%,其中Ⅲ~Ⅳ度占29%;腹泻发生率为26%.上述不良反应均可预见并给予相应对症处理后不影响疗程.结论:DOLF方案对晚期胃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可以预见且易于处理,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李春华;马廷行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