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性护理及健康教育联合应用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价值

高婷婷;康海燕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 健康教育, 手足口病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及健康教育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抽取于2016年5月-2017年4月在我院就医的300例病患及家属为研究对象,得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人.实验组为执行联合应用后的病患及家属,对照组为采用常规管理时的病患及家属,评价综合性护理及健康教育联合应用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价值.结果:执行综合性护理及健康教育联合应用后,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满意度大幅提高,病患及家属知识普及合格率明显提升.结论:执行综合性护理及健康教育联合应用,提高了护理质量,得到了病患及家属的普遍好评,值得推广.
健康必读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骨折术后腹胀的护理干预

    术后腹胀是腰椎骨折术后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呈膨胀状态、肠充气、肠蠕动减弱或消失等,严重者多伴有恶心、呕吐及呼吸困难,大便排泄时间延长,排便困难排气减少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从而影响骨折的治疗与恢复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制定干预性的护理措施,减轻病人的痛苦是护理的重要工作.

    作者:叶浬利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HPV感染者阴道微生态状况及与宫颈异常上皮细胞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HPV感染者阴道微生态状况及与宫颈异常上皮细胞病变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门诊就诊HPV检测女性,例数1600例,根据HPV检测结果和阴道微生态结果对研究对象1600例进行分组,收取时间在2017年1月到2018年8月,分为观察组一组(1000例高危型HPV阳性)、对照组一组(600例HPV检测阴性),对两组受检者进行各项检测.结果:观察组PH值、混合感染率11.00%、乳酸杆菌异常率39.00%、细菌性阴道病22.00%、需氧菌性阴道炎14.00%发生率高于对照组HPV检测阴性受检者(P<0.05).结论:HPV感染和宫颈异常上皮细胞病变之间具有相关性,对高危型HPV阳性患者进行防癌筛查十分重要.

    作者:王莹;周亚静;冯博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干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分析在普通外科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后所产生的有效作用,正确合理的使用在手术期间的抗菌药物.方法:通过随机抽取的方法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00位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对病人的情况进行分类,我们通过使用抗菌药物和不使用抗菌药物我们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和观察组,每组分配的患者各为50例,每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2岁并且男女比例都为1:1.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对患者进行观察,观察他们在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而对照组的手术病人则在围手术期不使用抗菌药物,我们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身体情况和手术后感染事件的发生概率以次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在手术后,他们的恢复的时间时间、苏醒的时间、血压、动脉压比较,都没有太大的区别.在2组住院期间,观察组的恢复情况要比对照组的恢复情况好并且住院时间也要比对照组住院的时间短,结果统计具有科学意义(P<0.05).结论:关于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在进行外围手术后合理的使用的抗菌药物,可以很明显的降低患者在手术术后的感染率,让患者得到更快的恢复.通过对照研究,可以证明在外科围手术后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是值得推广的.

    作者:李军;左建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护理风险干预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引流安全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干预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引流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融入风险干预理念,比较两组引流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引流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引流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40.0%,观察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干预应用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可以降低术后引流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术后引流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贾进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观察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主要选自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进行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100例患者为例,然后按照随机数理法对其进行分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而实验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了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即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均优于观察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降低其血脂水平,减少患者出现炎症的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鑫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消渴除痹方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消渴除痹方中药熏洗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本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合并患有周围神经病变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饮食、运动、口服药或胰岛素予以降糖处理及采用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消渴除痹方中药熏洗每日1次,两组持续治疗20天,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2.5%,治疗组有效率92.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消渴除痹方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雪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分析腹部CT与MRI应用于肝外胆管结石的特点

    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诊断中采用腹部CT与腹部MR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当中选取,总共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从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根据不同的诊断方式对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腹部MRI诊断,对比组患者采用腹部CT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诊断价值.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不同诊断方式下的诊断价值,通过诊断阳性率评判其诊断效果,采用MRI诊断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并且对比之下与对比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对8mm以下结石的检出率,通过其检出率评判其诊断质量,根据结果数据得知,采用MRI诊断的检出率较高,并且对比之下与对比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此次研究证实,在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诊断中,腹部MRI诊断效果较好,诊断准确率较高,为优质诊断方式,但是诊断费用较高.

    作者:王欣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因小儿肺炎而入院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跟观察组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患者,对照组5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一般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天数以及患者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在本次探究中,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应用到小儿肺炎的治疗中,可以显著增强治疗效果,减少患儿的住院时间,促进了患儿的恢复,增强患儿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效果理想,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跟应用.

    作者:刘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母婴床旁护理对于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与护理满意度影响的分析

    目的:研究母婴床旁护理对于初产妇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出我院采用常规护理的48例初产妇,将其作为A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母婴床旁护理的48例初产妇,将其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初产妇在护理后其新生儿护理能力、总体满意率都优于A组初产妇(P<0.05).结论:在开展母婴床旁护理后,可以增强初产妇其对于新生儿开展护理的能力,并提升其对于护理的总体满意率,可推广.

    作者:聂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的临床观察和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的临床观察和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8年2月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中,死亡8例,死亡率高达28.5%.有4例患者为2次脑出血,其中2例死亡,2例恢复正常,无明显后遗症.结论:积极控制高血压、纠正血脂、控制饮食及摄水量等一些措施可减少尿毒症患者脑出血的发生率,从而改善其预后,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或无肝素透析,以减低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率.

    作者:潘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丙基硫氧嘧啶对妊娠期合并甲亢TRAb患者的应用价值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妊娠期合并甲亢TRAD患者应用丙基硫氧嘧啶的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4例妊娠期合并甲亢TRAb患者,将未及时进行甲状腺复查就自行停药与未服用丙基硫氧嘧啶的23例患者列为对照组,观察组41例患者则予以丙基硫氧嘧啶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妊娠不良结局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妊娠不良结局及并发症发生率为7.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87%,比较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妊娠期合并甲亢TRAb的治疗,对于丙基硫氧嘧啶的应用可有效抑制不良妊娠结局以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建议临床对其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林化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多模式管理对提高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模式管理干预对提高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入住我科的100例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依据多模式管理的要求在心理、护士行为、环境以及家庭干预等方面进行全面准确评估护理问题、系统分析、制订护理干预措施并予以实施,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统计两组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的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实验组在实施多模式管理干预后,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明显提高,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模式管理干预提高了护理实践的科学性,更好地发挥了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将科研与临床经验、病人需求相结合,其合理性和先进性更能有效地指导护理实践,提供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提高了整体护理水平,提供优的护理,提高了患儿雾化吸入的依从性.

    作者:蔡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医疗影像设备中计算机的应用分析

    医疗设备在医院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医院总体运营有着重要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影像设备中应用计算机已成为当前发展趋势.本文首先分析计算机在医疗影像设备中的应用现状,然后重点探讨实际应用设计.

    作者:黄小林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谵妄护理方案在ICU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目的:探析谵妄护理方案在ICU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ICU老年患者为本次探析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谵妄护理方案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ICU老年患者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对ICU老年患者采用谵妄护理方案,有利于提升护理效果,降低谵妄发生的几率,减少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并且能够改善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关系,优化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建华;赵清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中医针灸推拿措施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功能及疼痛改善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中医针灸推拿措施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及疼痛改善的影响.方法:本文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膝骨性关节炎治疗的患者140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接受中医针灸推拿措施治疗的中医组和接受药物治疗的药物组,每组有70例患者.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以及疼痛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药物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医针灸推拿措施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提供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其关节功能和疼痛情况,值得予以广泛的临床推广.

    作者:许宇浪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将其纳入A组(n=30)与B组(n=30),分别实行常规护理与常规护理+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实行效果.结果:B组护理后的NIHSS评分低于A组,规护理+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均P<0.05.结论: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值得推行.

    作者:李莉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健康体检后续服务-慢病管理的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后续服务-慢病管理的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8月期间健康体检的148例人员.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74例体检人群采取后续服务-慢病管理.对照组体检人群不采取相关管理措施.观察体检人群慢病管理后生活质量等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74例被管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体检后续服务-慢病管理的开展对提升被管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值得在推广与关注.

    作者:李萍;母家群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近三年90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并把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各45例.术后对照组患者用常规护理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法进行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恢复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于实施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的恢复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在提高临床效果、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同时,还改善了医护关系,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睢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社区居家老年患者预防压力性损伤的研究进展

    压力性损伤的护理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其社区的发生率和患病率高于医院内获得性.社区卫生服务是预防压疮的第一步,如何采取干预措施降低社区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增进病人舒适,减少医疗资源的支出是近年来研究的关注点.本文从国内外社区预防压力性损伤的阻碍因素、护理干预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社区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提供借鉴.

    作者:李娜;黄蔚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与护士认知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和护士认知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接治的1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0名护士对其进行护理,调查并回顾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护士认知进行评分分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8%(91/1200),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评分受护士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称、护龄影响而产生不同,其中职称和护龄较于其他因素对护士不良事件报告认知行为更为突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应当系统化完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处理系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认知行为受年龄、文化程度、护龄、职称等多种因素影响.

    作者:贺吉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健康必读杂志

健康必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