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彩霞
目的:乳腺癌患者在经过手术之后所出现的淋巴水肿情况以及相关症状,探讨淋巴水肿情况与相关症状之间存在的关系.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在某院进行治疗的经过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共计150例,判定患者淋巴水肿的情况,分析患者的相关症状.结果:在所抽取的150例患者当中,有146例未出现水肿情况,占总体患者数量的97.3%;3例出现了轻度水肿情况,占总体患者数量的2%;1例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淋巴水肿情况,占总体患者数量的0.6%.对比患者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出现重度淋巴水肿的患者所受到的困扰远高于轻度淋巴水肿患者.结论: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患者在术后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类并发症,随着病人水肿情况的逐渐加剧,还会诱发一系列的相关病症.因而,做好淋巴水肿病症的预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谢忠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学校是传染病暴发和流行的重要场所,加强学校传染病的防控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与控制学校的传染病问题,对学校以及整个社会均具有积极意义.为了保证学校公共卫生安全,降低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和避免传染病对学生造成危害.本文对学校常见传染病类型及预防与控制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作者:邵玉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临床妊娠期合并甲亢TRAD患者应用丙基硫氧嘧啶的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4例妊娠期合并甲亢TRAb患者,将未及时进行甲状腺复查就自行停药与未服用丙基硫氧嘧啶的23例患者列为对照组,观察组41例患者则予以丙基硫氧嘧啶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妊娠不良结局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妊娠不良结局及并发症发生率为7.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87%,比较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妊娠期合并甲亢TRAb的治疗,对于丙基硫氧嘧啶的应用可有效抑制不良妊娠结局以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建议临床对其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林化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对于腕部外伤手术后存在感觉运动障碍患者采取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于术后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针灸疗法进行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腕部感觉运动障碍恢复总有效率是97.06%,较对照组的85.29%具有显著优势(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腕关节运动功能指标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掌屈、背伸、桡偏、尺偏恢复效果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对于腕部外伤术后存在感觉运动障碍患者采取针灸疗法,可促进患者感觉运动功能恢复,针灸疗法值得在腕部外伤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推广.
作者:陈叶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优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急诊收治的84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急救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化护理,分组对比84例患者护理后急救时间以及急诊急救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急救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救治中增加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急诊救治效果,缩短急救时间,具有较高的急诊应用效果.
作者:龙朝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本文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创伤中心建设过程中急诊科若干做法进行阐述,主要包括推动院前与院内急救衔接、打造创伤黄金1小时、提高创伤团队救治能力、科学配置创伤复苏单元、推动急诊信息化、提高公众健康教育等六个方面.
作者:吴建 刊期: 2018年第13期
术后腹胀是腰椎骨折术后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呈膨胀状态、肠充气、肠蠕动减弱或消失等,严重者多伴有恶心、呕吐及呼吸困难,大便排泄时间延长,排便困难排气减少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从而影响骨折的治疗与恢复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制定干预性的护理措施,减轻病人的痛苦是护理的重要工作.
作者:叶浬利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实体瘤患者血小板(PLT)减少的疗效和副作用及其费用.方法:对化疗后及治疗前PLT≤75×109/L者征得患者同意后,使用rhIL-113mg/d,皮下注射,原则上连用7~10天,每2~3天复查血常规决定不同患者的具体疗程.原则上PLT升至(76~100)×109/L,或较用药前升高50×109/L时停药,及副作用不能耐受即停药.结果:27例中有效25例(92.59%).治疗前PLT为13~75×109/L不等,平均55.18±16.20×109/L;用药后PLT开始回升所需时间平均为6.00±4.90天,开始回升时PLT平均83.81士17.48×109/L;PLT升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停药时平均为100.00±17.20×109/L,PLT升至停药时所需时间平均为7.69±4.81天;用药后PLT升至停药时的值较用药前显著升高(P<0.01).所需rhIL-11剂量及其费用平均为7.69支(23.07mg),计2260.86元左右.发生副作用共8例(29.63%),分别为双下肢浮肿和四肢浮肿各3例,双下肢浮肿伴心慌、气喘2例.均经对症处理而消失.结论:国产rhIL-11对实体瘤患者PLT减少有效率较高,所需时间不长,副作用可控制但不容忽视,所需费用较少,效价比较高,适合国情,尤其便于经济欠佳地区推广应用.
作者:董正宇;张林;焦爱民;杨荣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普外科护理中细节化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5月-2018年10月本院接诊的普外科患者9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成A、B两组(n=45).A组实行细节化护理干预,B组实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A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91.52±3.84)分,比B组的(83.26±3.65)分高,P<0.05.结论:经细节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普外科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丁琼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讨论研究对IgA肾病伴肾功能减退患者应用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择我院肾内科收治的IgA肾病伴肾功能减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雷公藤多苷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药物治疗前后尿蛋白、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指标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血细胞含量及肾功能等指标改变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人数较少(p<0.05).结论:联合雷公藤多苷与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可显著降低尿蛋白及尿血细胞含量,有助于延缓肾功能进一步恶化,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治疗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德鱼;刘国平;刘艾芹;于磊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探讨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管理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手术室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进行麻醉管理,分析手术麻醉效果.结果:76例患者中未出现1例麻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中转开腹,所有患者在手术期间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未出现明显的躁动现象;与麻醉前比较,患者在建立气腹前MAP、HR略降低,气腹后30 min升高,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在手术全程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采用静吸复合全麻的方式有助于患者的病情平稳,保证手术安全,促进患者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陈小盼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就阿司匹林肠溶片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45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45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就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以及间隔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阿司匹林肠溶片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模式,可以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雍静;沈海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比较CT和MRI在胆囊癌早期诊断当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对80例患者分别进行CT和MRI诊断,各40例.以手术病理诊断的结果为依据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实际效果.结果:CT诊断和MRI诊断在准确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CT和MRI在胆囊癌早期诊断当中均有诊断的价值,但是诊断的准确率稍差,在实际中需要将两种方式有效的进行结合使用.
作者:周志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SBAR标准沟通模式用于规培护士带教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毕业后进入我院的60例规培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SBAR标准沟通模式,对比2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及沟通能力.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及沟通能力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BAR标准沟通模式用于规培护士带教中有利于提高护士临床知识掌握水平,促进带教老师与规培护士之间的沟通.
作者:肖冬梅;孙素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2004年周自强等[1]学者研究表明,我国的房颤总患病率为 0.77%.而近数据显示[2-4],全球的房颤患者患病率为 0.5%.老年性房颤的发生往往伴有其他很多疾病,同时这些疾病也是房颤发生的高危因素,例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本例患者因房颤反复发作住院治疗,同时伴有高血压病、泌尿系感染、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本文对患者的一些临床症状进行探讨,提出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以期为类似患者的护理提高参考依据.
作者:康杰;张青云;孙丹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近三年90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并把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各45例.术后对照组患者用常规护理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法进行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恢复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于实施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的恢复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在提高临床效果、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同时,还改善了医护关系,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睢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低剂量CT乳腺导管造影术用于诊断溢液性乳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行乳腺导管造影术诊断的47例乳头溢液患者.47例患者采取低剂量CT乳腺导管造影术检查,同时采取乳腺钼靶X线乳腺导管造影术检查.结果:低剂量CT乳腺导管造影术检查与乳腺泪靶X线检查无明显差别,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CT乳腺导管造影术显示乳腺主导管、二导管交界内径为(3.64±1.07)mm,乳腺泪靶X线检查为(1.97±0.76)mm,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乳腺导管造影术用于诊断溢液性乳腺疾病可对其中的微小病变清晰准确的显示,值得广泛推广和临床应用.
作者:吴华曦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肺复苏后患者56例(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随机分为急诊护理干预的观察组(28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8例),观察患者心率、动脉压、焦虑情绪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率低,动脉压高,SAS评分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给予心肺复苏后患者急诊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焦虑情绪,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作者:陆晓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护理质量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有200例患者,对所有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各有100例患者,针对对照组患者所采取的是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针对两个组别患者所呈现出的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相对应的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所呈现出的护理总有效率、手术耐受性优良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等一系列相关方面都要比对照组患者有十分明显的提升,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服务态度等相关方面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都要十分显著的优于对照组患者,以上的内容两者之间的比较差异十分显著,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有针对性的针对手术患者进行切实有效的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如果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总有效率,使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有效增加,这样的方法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作者:曾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讨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重症肺炎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现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5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共68例.我院按照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分成两组,即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患儿.其中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患儿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7.06%,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79.41%,将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护理中,可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次护理方法对患者的康复更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秋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