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螺内酯对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神经体液和左心室功能的影响--附70例报告

耿庆信;刘海宁;朱兴雷;张兴华;唐元升;邵建华

关键词:螺内酯, 心力衰竭, 脑钠素, 心钠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
摘要:目的:探讨螺内酯对严重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浆脑钠素、心钠素、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醛固酮水平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137例严重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螺内酯组(70例,螺内酯20~40 mg/d)和常规治疗组(67例).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时分别检测血浆脑钠素、心钠素、AngⅡ、醛固酮水平,心脏超声测量左心室功能参数的变化.结果:①螺内酯组和常规治疗组在治疗3、6个月时血浆脑钠素水平[(549±170)ng/L,(498±165)ng/L对(611±174)ng/L,(579±168)ng/L;P<0.05、P<0.01]、心钠素水平[(190±28)ng/L,(169±26)ng/L对(209±30)ng/L,(184±27)ng/L,P<0.01,P<0.01]均较治疗前脑钠素水平[(661±189)ng/L,(675±183)ng/L]及心钠素水平[(221±31)ng/L,(220±30)ng/L]明显下降,前者2项指标在治疗3、6个月时较后者下降更明显(均为P<0.05);螺内酯组治疗3、6个月时血浆AngⅡ[(274±86)ng/L,(280±92)ng/L]、醛固酮水平[(347±71)pmol/L,(345±71)pmol/L]较治疗前[(266±104)ng/L,(339±67)pmol/L]无明显下降,而常规治疗组治疗3个月时均明显下降[(236±80)ng/L,(293±54)pmol/L,P<0.05,P<0.01],治疗6个月时[(262±88)ng/L,(337±51)pmol/L]回升接近治疗前水平[(271±97)ng/L,(326±55)pmol/L];②治疗前两组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intermal di-ameter,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3、6个月后,两组的LVDd、LVEF、心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为P<0.05).螺内酯组的LVEF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心功能改善率较对照组更高(均为P<0.05).结论:螺内酯可显著降低严重心衰患者的血浆脑钠素、心钠素水平,改善左心室功能.
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纳米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引言纳米技术是指在0.1~100 nm空间尺度上操纵原子和分子对材料进行加工,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或对物质及其结构进行研究的一门综合性的高新技术学科.纳米技术始创于20世纪80年代,在90年代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纳米技术与医学的结合形成了新兴边缘学科--纳米医学,即在分子水平上利用分子工具和人体的知识,从事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保健等.在认识生命的分子基础上,人们可以设计制造大量的具有奇特功效的纳米装置,这些装置能够发挥类似于组织和器官的功能;这些装置可以在人体的各处畅游甚至出入细胞,在人体的微观世界里完成畸变的基因修复、扼杀刚刚萌芽的癌细胞、捕捉侵入人体的细菌和病毒、探测机体内化学或生物化学成分的变化、适时地释放药物和人体所需的微量物质、及时改善人的健康状况等特殊使命.纳米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普遍应用将使21世纪的医学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作者:谢克亮;赵长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1例报告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15岁.因发热、头痛、食欲不振6日于2002-06-18入院.6目前发热,体温高40℃,伴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振,恶心,非喷射性呕吐,1~2次/日,无眼眶痛、腰痛,无咳嗽、咳痰,按上呼吸道感染自行应用清热解毒冲剂治疗,用药3日,体温降至38.5℃,头痛减轻,但是消化道症状无缓解,并出现乏力.居处有鼠类出没.无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7.5℃,脉搏55次/分,血压13.5/8.0 kPa.面及颈部无充血、潮红,巩膜轻度黄染,咽部充血.心、肺未闻及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肾区无叩击痛.初步诊断:流行性出血热.入院第2日颌下出现成簇疱疹,不融合,直径3 mm左右,疱液澄清,周围有红晕.

    作者:赵红娜;王文红;王丽英;申继征;赵均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美托洛尔加硝酸甘油治疗安装R波抑制型心室起搏器后冠心病心绞痛--附19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美托洛尔加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治疗安装R波抑制型心室(ⅤⅥ型)起搏器后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痛)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安装ⅤⅥ型起搏器后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予美托洛尔加硝酸甘油治疗,对照组单用硝酸甘油治疗,治疗前、后分别作动态心电图、UCG检查,住院期间每周至少做心电图1次,监测血压、心率,记录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大有效剂量、总用量,出院后继续随访2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95%对64%),P<0.05;硝酸甘油大有效剂量[(22±7)μg/min对(34±9)μg/min]和总用量[(51±22)mg对(139±26)mg]较低,均为P<0.01;住院第1周和第2周心绞痛发作频率[2(0~4)次对2(1~7)次],0(0~3)次对2(0~5)次]均减少,均为P<0.01.治疗组用药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0.61±0.04、0.57±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美托洛尔加硝酸甘油治疗能安全、有效地缓解安装ⅤⅥ型起搏器后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

    作者:苏海芳;曾武涛;柳俊;蔡乙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存活心肌的识别与临床意义

    1引言传统的观念认为心肌缺血造成的坏死符合以下规律:如果缺血程度轻、时间短,心肌无坏死,其收缩功能正常;如果缺血程度重、时间长即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其收缩功能消失,产生局部室壁运动异常.近年来,随着这一领域的研究深入,证明了由于心肌缺血发生的速度、程度和持续时间不同,以及缺血心肌有无再灌注或侧支循环血流供应,心肌梗死后的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区域除了坏死心肌外,可能有下列存活心肌存在:顿抑心肌,冬眠心肌,伤残心肌.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或心肌梗死患者若能及时识别这些存活心肌,尽早施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如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术,恢复其血液供应,可使其收缩功能改善或恢复,并将改善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和患者的预后.因此,正确判断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区域内有无存活心肌,对于临床进一步选择治疗方案、预测疗效和评估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跃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螺内酯对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神经体液和左心室功能的影响--附70例报告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严重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浆脑钠素、心钠素、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醛固酮水平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137例严重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螺内酯组(70例,螺内酯20~40 mg/d)和常规治疗组(67例).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时分别检测血浆脑钠素、心钠素、AngⅡ、醛固酮水平,心脏超声测量左心室功能参数的变化.结果:①螺内酯组和常规治疗组在治疗3、6个月时血浆脑钠素水平[(549±170)ng/L,(498±165)ng/L对(611±174)ng/L,(579±168)ng/L;P<0.05、P<0.01]、心钠素水平[(190±28)ng/L,(169±26)ng/L对(209±30)ng/L,(184±27)ng/L,P<0.01,P<0.01]均较治疗前脑钠素水平[(661±189)ng/L,(675±183)ng/L]及心钠素水平[(221±31)ng/L,(220±30)ng/L]明显下降,前者2项指标在治疗3、6个月时较后者下降更明显(均为P<0.05);螺内酯组治疗3、6个月时血浆AngⅡ[(274±86)ng/L,(280±92)ng/L]、醛固酮水平[(347±71)pmol/L,(345±71)pmol/L]较治疗前[(266±104)ng/L,(339±67)pmol/L]无明显下降,而常规治疗组治疗3个月时均明显下降[(236±80)ng/L,(293±54)pmol/L,P<0.05,P<0.01],治疗6个月时[(262±88)ng/L,(337±51)pmol/L]回升接近治疗前水平[(271±97)ng/L,(326±55)pmol/L];②治疗前两组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intermal di-ameter,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3、6个月后,两组的LVDd、LVEF、心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为P<0.05).螺内酯组的LVEF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心功能改善率较对照组更高(均为P<0.05).结论:螺内酯可显著降低严重心衰患者的血浆脑钠素、心钠素水平,改善左心室功能.

    作者:耿庆信;刘海宁;朱兴雷;张兴华;唐元升;邵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左侧肢体无力1月余腹胀10日--查房选录(264)

    1病历摘要患者,女,59岁,已婚.因腹胀10日于2003-02-20由门诊收入院.10日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进食减少,妇科检查发现盆腔包块,2月17日妇科B超提示:宫腔内中等回声光团(考虑息肉),子宫右后方实性包块6.8 cm×6.4 cm(性质待查);宫颈多发囊肿,腹腔大量积液.2月18日行腹腔穿刺,抽出腹水1000 mL,其后自觉腹胀明显缓解.腹水涂片检查提示:腹水中见大量散在及成团的恶性肿瘤细胞,考虑为黏液腺癌.起病以来,患者精神、胃纳欠佳,便秘,3~4日1次大便,较硬.无畏寒、发热、盗汗、乏力,无咳嗽、咯痰、咯血,无恶心、呕吐、呕血、腹痛、腹泻,无黏液血便,无肛门坠胀感,无阴道流血或排液,无尿频、尿急.

    作者:康金玉;林仲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肝脏邻近脏器肿瘤误诊为原发性肝癌16例分析

    1引言自1987年8月~2003年5月,我科拟诊为原发性肝癌(肝癌)的患者中,术后病理证实有16例为肝脏邻近脏器肿瘤误诊为肝癌,本文就其误诊原因及经验教训作一探讨.

    作者:曹明溶;罗伯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射频治疗上消化道隆起病变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浅谈乡镇卫生院开展营养支持治疗的体会

    1引言对外科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治疗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重视,并且随着对外科病人营养代谢特点的进一步认识,营养支持治疗更接近于病人的病理生理改变的实际需要,并日臻完善.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条件和从业人员的素质都在逐年改善,但与大医院相比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如何开展营养支持治疗,必须从自身条件出发,因陋就简,因地制宜,不可完全照搬书本的要求.否则,即使医院方面能够接受,患者也未必能够承受太重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在贫困落后地区,更是如此.

    作者:王朝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伊曲康唑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

    1引言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是神经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随着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免疫抑制药、化学治疗药物等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以及器官移植、艾滋病患者数的增加,近年来该病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目前国内外对隐脑的治疗主要是联合应用两性霉素B及氟胞嘧啶.国内常规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总量成人为3~4 g,疗程持续3~4个月,鞘内注射给药总量约20mg,而成人氟胞嘧啶用量为5~10g/d,连续3个月以上[1].该方案用药总剂量大、疗程长、不良反应大、费用高昂,且存在一定的复发率.近年来两性霉素B的脂质体剂型已在临床投入使用,虽然脂质体优先被脾、肺、肝、淋巴结、肾、骨髓等吸收,改变了两性霉素B的组织分布,从而大大减轻了其毒性,但其药效学提高不明显,且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2].

    作者:吴志英;陈万金;王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1引言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病死率高达25%~40%,尽早明确诊断和分型,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因而及时合理应用有关检查并准确掌握各项检查的临床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熊小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定期前列腺排空和口服文拉法辛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附45例报告

    目的:探讨定期前列腺排空结合口服文拉法辛(venlafaxine)辅助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77例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联合治疗,即以一般治疗为基础,辅以定期前列腺排空和口服文拉法辛;对照组32例只采用一般治疗,治疗3个月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前列腺炎症状评分下降8.2(5.8~8.6)分,抑郁评分下降8.0(3.2~13.4)分,焦虑评分下降8.4(3.4~13.0)分;而对照组相应的评分下降为4.3(3.4~5.6)分,4.1(1.2~9.8)分,3.6(2.0~9.8)分.两两比较均为P<0.05.结论:定期前列腺排空和口服文拉法辛辅助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

    作者:白忠宏;冯仲信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附75例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A组,75例,应用立止血和奥美拉唑注射液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B组,75例,西药与A组相同,加用中药犀角地黄汤加味联合治疗).疗程7日,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呕血、便血及伴随症状的改变.结果:A、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89%,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联合中药犀角地黄汤加味是治疗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谭天侠;饶惠清;黄北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80例分析

    1引言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痛经、月经不调、不孕、性交痛等,术后易复发.近年来以创伤小、恢复快为特点的腹腔镜技术在妇科领域迅速发展,并已成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的金标准[1].2001年6月~2002年9月,我院用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8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斯学军;王良;郑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真菌感染的预防--附31例报告

    目的:总结综合性预防措施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真菌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对3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采取全环境保护、药物预防、免疫预防、经验性治疗等综合性措施预防真菌感染.结果:31例中,仅1例发生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用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治疗效果差;4例体表真菌培养阳性,继续口服预防性抗真菌药后转阴.结论:采用综合性措施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真菌感染效果良好.

    作者:董敏;吴祥元;林曲;李芳;舒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广州地区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探讨--附261例检测报告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准确诊断和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美国产Bactec 9120型血液培养仪对261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血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病原菌药敏试验,统计分析其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广州地区261例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余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及不动杆菌属细菌等;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等严重耐药(耐药率超过70%),敏感抗菌药有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克林霉素、诺氟沙星;肠杆菌科细菌对哌拉西林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哌酮钠的耐药率较高而对亚胺培南、卡那霉素和诺氟沙星敏感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及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较高,而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诺氟沙星敏感率较高;不动杆菌属细菌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及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较高,而对卡那霉素和诺氟沙星敏感率较高.结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广州地区新生儿败血症主要的病原菌.根据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是有效抗感染治疗和降低或延缓耐药菌株产生的必须手段.

    作者:谢永强;邓秋连;陈卓瑶;陈树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茎乳孔内药物注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观察--附58例报告

    1引言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是由茎乳孔内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而引起.若治疗不及时,往往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1998年3月~2002年3月,我科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并用茎乳孔内药物注射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袁莲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鞘内注射齐考诺泰治疗癌症或艾滋病疼痛有效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研究进展--内分泌代谢疾病(13)

    1引言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遗传学上称之为复杂病(complex disease).它具有下列特点:参与发病的基因不止1个,每个基因的作用程度不同,起主要作用者称为主效基因(major gene),作用较小者为次要基因(minor gene),不同基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不同患者的致病易感基因的种类不同,非糖尿病人群也可携带有致病易感基因,但负荷量较小;各个致病易感基因作用于代谢的不同环节;环境因素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提示糖尿病患者不仅存在基因结构的异常,而且在基因表达水平和表达后修饰过程中可能也存在缺陷.因此,要确认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实非易事.近20余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以及复杂病遗传学研究策略的完善,2型糖尿病的遗传学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但是,迄今仍然未能确定2型糖尿病的致病基因.本文主要阐述2型糖尿病遗传学研究方法的进展以及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

    作者:洪天配;王海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广州地区恙虫病10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近10年恙虫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地区近10年收治的102例恙虫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转归情况.结果:广州地区恙虫病的发病季节为3~12月,以6~9月为发病高峰期,多数有草丛、树林接触史.常见症状为高热(100%)、皮肤焦痂或溃疡(82.4%)、淋巴结肿大(76.5%)、皮肤或结膜充血(68.6%)及皮疹(32.4%).伴有肝功能受损占63.7%(65/102),出现心脏和肺部损害分别为49.0%(50/102)和21.6%(22/102).血清变形杆菌OXk凝集反应阳性仅占50.0%.初诊时误诊率高达43.1%(44/102).氯霉素或四环素的治疗效果较好.恙虫病恢复良好,仅1例因基础疾病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误诊;常伴多器官损害,其中以肝脏和心肌损害多见.

    作者:李凌华;石裕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新医学杂志

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