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于华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显像(IVUS)检测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性质的诊断价值及其在指导介入性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IVUS检测1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24处冠状动脉血管段总截面积及其平均径、血管腔面积及其平均径,计算直径狭窄率及面积狭窄率,了解粥样硬化斑块的组成、分布及特性,并与同时进行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比较.结果:ⅣUS检测发现偏心性斑块92处,向心性斑块32处,其中96处为严重冠状动脉病变节段,需要进行冠状动脉的介入性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造影(CAG)对于狭窄血管的直径及直径狭窄率的测值较低,ⅣUS测值与其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IVUS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性质的检测明显优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选择方案有着指导意义.
作者:肖长华;杨希立;李健民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治疗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重症急性肾衰竭(AR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行腹膜透析治疗的伴MODS的重症AR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膜透析前后摄入水量、透析治疗头3日血尿素氮、血肌酐、pH无统计学差异(P加.05),腹膜透析7日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死亡5例,存活10例.结论:腹膜透析治疗伴MODS的ARF患者氮质血症可得到控制;对非高分解型重症ARF患者,早期腹膜透析治疗能改善预后.
作者:孙贵林;胡小玲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男性,19岁,学生.因高考体格检查发现肝功能损害、HBsAg阳性,拟诊乙型病毒性肝炎于2001年5月28日入院,患者无畏寒、发热,无乏力、纳差,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腹泻及尿黄等症状.入院前既往体健,人院时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无异常,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蜘蛛痣,心、肺、腹部均无阳性体征.
作者:伍思国;杨静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 引言终末期心肌病变、进行性心脏病(包括先天性、瓣膜病变、缺血性、感染性等)均可导致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不但明显降低人类寿命,亦给患者在肉体、精神以及经济上带来莫大负担.据了解美国现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已达230万例,每年新增加约25万例.尽管近年来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每年仍有55 000例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
作者:孙培吾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女,72岁,因反复关节疼痛40年、心悸20年、双下肢水肿1年加重伴端坐呼吸3日,于2001年1月14日人院.既往无眼痛及视物模糊等现象.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100次/分~12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6/10kPa.二尖瓣面容,端坐位,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双肺底可闻及细湿啰音.
作者:李琼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6(IL-16)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狼疮肾炎患者48例,按照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分为狼疮肾炎活动组28例,狼疮肾炎静止组20例;另选非狼疮肾炎组12例,正常对照组10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的血清IL-16水平.结果:狼疮肾炎活动组、静止组血清IL-16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狼疮肾炎活动组血清IL-16水平与SLEDAI成显著正相关(r=0.839、P<0.01),与血清抗双链DNA抗体水平、尿蛋白及狼疮肾炎肾组织疾病活动指数呈正相关,但狼疮肾炎静止组与非狼疮肾炎组之间血清IL-16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狼疮肾炎患者血清IL-16水平增高,可作为评价狼疮肾炎活动的参考指标.
作者:杜勇;李幼姬;杨念生;曾丽霞;孔庆瑜;李志坚;叶任高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屈他维林在结肠镜检查中的解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分屈他维林组97例和山莨菪碱对照组99例,结肠镜检查前15分钟分别予屈他维林40mg或山莨菪碱10 mg肌内注射,观察插管到回盲部的成功率、计算结肠镜到达回盲部的时间、医师评价、病人自我感受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插至回盲部的成功率、结肠镜到达回盲部的时间、插管难易程度、肠松弛程度、病人自我感受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屈他维林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山莨菪碱组(46%对80%,P<0.05).结论:屈他维林在结肠镜检查中有较好的解痉效果,不良反应少而轻,可作为结肠镜检查术前常规用药.
作者:广州地区屈他维林临床疗效观察协作组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以真胰岛素为指标观察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的意义.方法:将35名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糖耐量者(NGT)、31例糖耐量异常者(IGT)和62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按体重指数分为肥胖亚组与非肥胖亚组,以35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血清真胰岛素,以稳态模型评估法评价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结果:在非肥胖亚组中,NGT、IGT、糖尿病组随空腹血糖的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逐渐高于正常,B细胞功能指数(HBCI)逐渐低于正常,而空腹真胰岛素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肥胖亚组中,NGT组的空腹血糖虽然正常,但已有HomaIR升高,NGT和IGT组有HomaIR升高,但HBCI无异常,但此时的真胰岛素均已显示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体重指数和血糖值均会影响HomaIR和HBCI,而真胰岛素的测定却能更真实地反映胰岛素抵抗及胰岛B细胞功能.
作者:谢彬;陈上云;冉建民;陈怡霓;劳干诚;郭坚;刘薇;林燕珊;曾利剑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 定义急性胰腺炎(AP)是胰腺的急性炎症过程,常伴上腹部剧痛.在多数情况下血中胰酶水平,包括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增高,至少达正常值上限的3倍.如果能去除发作的病因,则以后不会再发作,胰腺的功能和形态会恢复正常.但如果发作严重,胰腺的功能和形态可有明显改变,甚至可导致慢性阻塞性胰腺炎.在临床上,可根据严重程度,将AP分为轻型和重型两大类,前者在诊断和治疗上均无困难.
作者:徐家裕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 引言巨淋巴结增生(Castleman病)又名血管滤泡性增生[1],是一种慢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其特点为巨大淋巴结增大,临床上常诊断困难.我院于1999年10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桂玲;宋丽洁;丁琪;彭国钧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男,41岁.2001年7月患上呼吸道感染后开始发热,体温波动于37.3℃~39.0℃,呈弛张热,以午后及夜间高热为主,有游走性关节痛,于2001年8月14日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5℃,精神一般,全身皮肤未见盘状红斑、皮疹及皮下出血点.左颈后三角、双侧腋窝、双侧腹股沟均可扪及数个直径0.5 cm~1.5 cm大小的淋巴结,表面光滑、质中、活动度尚可,无触痛.颧部未见红斑,口腔黏膜未见溃疡.心、肺及腹部检查无特殊.四肢关节无红、肿、热及压痛.胸片示左下肺感染.
作者:林(王莹);钟英强;李海刚;王连源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经内镜证实的十二指肠渍疡Hp阳性患者随机分成雷贝拉唑组31例和奥美拉唑组29例,雷贝拉唑组第一周予雷贝拉唑10mg加阿莫西林1 g加呋喃唑酮100mg,口服,每日2次;以后每日顿服雷贝拉唑10mg.奥美拉唑组第一周以奥美拉唑20 mg加阿莫西林1 g加呋喃唑酮100mg,口服,每日2次;以后每日顿服奥美拉唑20 mg.两组疗程均为4周.停药后复查内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记录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雷贝拉唑组疼痛消失时间与奥美拉唑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周末与4周末两组的症状消失率、溃疡愈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雷贝拉唑组的Hp根除率稍高于奥美拉唑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雷贝拉唑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奥美拉唑组为7%.结论:雷贝拉唑对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有较高的治愈率和症状改善率,疗效与奥美拉唑相当,用药后患者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抗Hp活性与奥美拉唑相似,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奥美拉唑少,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梁健;盛庆寿;何振华;梁雪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32磷表面敷贴联合复方维生素B12溶液(维生素B12和硫酸庆大霉素)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8例均先行32磷表面敷贴治疗,敷贴治疗后治疗组的皮损予外敷复方维生素B12溶液;对照组病例不作其它处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局部病灶总治愈率分别为91%、75%;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局部病灶及其周围皮肤均出现Ⅰ度或Ⅱ度的放射性损伤;其损伤的严重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2磷表面敷贴联合复方维生素B12溶液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不但可以治愈局部病灶,而且还可以减轻病灶周围皮肤的辐射损伤.
作者:梁培炎;李群;张伟光;杨小春;赵菊琴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 引言自从1819年Laennec首次报道肺血栓栓塞症(肺栓塞)以来,已经过2个世纪,但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肺栓塞领域仍未有新的进展.20世纪80年代末,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肺栓塞无论在病因学、无创性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使肺栓塞防治研究的局面为之一新.
作者:程显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 引言氟西汀(fluoxetine),是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一种非三环类抗抑郁药,尤其是精神科.其主要原因是:①抑郁症和以抑郁为特征的各种抑郁状态,为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所认识,他们需要使用一些疗效确切的药物,尽快解除患者的痛苦;②除用于治疗抑郁症外,氟西汀对临床常见的强迫症、贪食症、惊恐发作、经前期焦虑障碍等也有效;③氟西汀的不良反应较以往常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小,而且安全、用法简便[1].
作者:魏赓;刘协和 刊期: 200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