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免疫抑制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随机对照研究

关键词:免疫抑制, 药治疗, 扩张型心肌病
摘要:
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机械通气治疗有机磷中毒重症中间综合征--附38例报告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有机磷中毒重症中间综合征(IMS)治疗中的地位及撤机失败原因.方法:观察38例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IMS患者多种通气模式、呼吸参数应用及撤机情况,并与未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8例IMS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机械通气组IMS患者治愈率84%,对照组治愈率1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机械通气组撤机失败主要原因为撤机过早,以及呼吸道感染痰液阻塞.结论:机械通气在重症IMS患者治疗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恰当掌握撤机模式及撤机时机,有效的抗生素应用,是减少撤机失败的主要手段.

    作者:尹德胤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腹腔局部应用化疗药联用多巴胺、呋塞米治疗恶性腹水132例疗效观察

    l引言恶性肿瘤晚期多并发恶性腹水,病人因尿少、腹胀而出现食欲下降、恶液质,从而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命质量.全身化学治疗(化疗)、静脉应用利尿药的不良反应大,病人难以承受,腹腔局部应用化疗药及利尿药,可直接杀死腹水中的肿瘤细胞并具有利尿作用,是治疗恶性腹水的有效方法.我们采用化疗药联用多巴胺、呋塞米治疗恶性腹水132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隋建超;毕伟平;丛爱滋;王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风湿性关节炎诊断防治进展

    1引言风湿热(rheumatic fever)是A组β溶血性链球菌上呼吸道感染后所发生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多关节炎、心脏炎、环形红斑、皮下结节、舞蹈病,其中关节炎和(或)心脏炎发生率高达70%~90%,故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ic arthritis)实质上是风湿热的一种临床亚型.

    作者:余步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进展(续前)

    1引言上一期已经介绍了临床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及进展.接下来,笔者将继续论述有关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及其进展.

    作者:郑方算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障碍--附32例报告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障碍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行尿道扩张,仅1例排尿恢复通畅,5例扩张失败者改行开放手术成功;21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及经尿道冷刀切开术成功;尿道外口成形术2例术后恢复通畅;1例神经源性膀胱行耻骨上永久性膀胱造口排尿通畅;前列腺癌、前列腺结核各l例,采用手术及相应的内科治疗后恢复排尿通畅.结论:尿道狭窄、腺体残留是前列腺术后排尿障碍的主要原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及经尿道冷刀内切开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小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急性鸦片中毒合并脑梗死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27岁.因昏迷14小时于1998年11月29日入院.因14小时前服生鸦片20 g,被家人发现昏睡于床上,呼之不应,面、唇发绀,口吐白沫,送当地诊所给予尼可刹米、洛贝林静脉滴注治疗(剂量不详),即转入我院.起病后无四肢抽搐,无大、小便失禁.既往健康.否认有癫癎病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病史者.

    作者:周理存;颜昌云;蚌德生;胡洪秀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急性克仑特罗中毒20例临床分析

    1引言2001年9月上海市某厂20人因误食该厂食堂从农贸市场购入的含克仑特罗的猪肝,发生集体中毒,送至我院救治.现将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郑步勇;杨立忠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辅助检查必须与临床相结合--临床工作三基三严的体会

    1引言临床工作中,要作出正确的诊断,详细询问病史和认真的体格检查非常必要,当然也需要辅助检查.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辅助检查的手段或项目也日新月异,无疑对临床工作帮助很大.但是如辅助检查的结果与病史和基本的体格检查脱节,可能会出现误诊.

    作者:刘焯霖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及防治进展

    1引言骨性关节炎,亦称退行性骨关节病、骨质增生.本病虽不像肿瘤那样威胁病人生命,致残率不像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那样高,但其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对病人生活质量影响不能低估.据报道,美国约有二千万骨性关节炎病人,是致残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张凤山;孙铀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超短波并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28例

    1999年5月~1999年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部共收治带状疱疹患者54例,病变部位位于肋间神经区域32例、坐骨神经区域12例、臂神经区域8例、三叉神经区域2例.将54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8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21岁~72岁,中位年龄48岁;病程3日~14日,中位病程6.4日;病情重度(皮损区水疱或水疱破溃流水、神经根走向区域剧烈疼痛)14例,中度(皮损区水疱未破,神经根走向区域轻中度疼痛)11例,轻度(皮损区只有水疱,神经根区走向区域轻微疼痛)3例.

    作者:颜翠香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1引言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归属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感染有关.

    作者:贾园;栗占国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关于医学名词英文缩略语的启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新进展

    1引言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并且是一种致残性疾病.尽管至今RA的病因尚未明确,但在过去10年RA发病机制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且带动了RA诊断与治疗的进展.

    作者:戴冽;尹培达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尼尔雌醇加孕激素治疗绝经期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血小板计数与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附111例分析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与类风湿关节炎(RA)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RA病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小板计数分为血小板增高组(血小板超过300×109/L)与血小板正常组(血小板100×109/L~300×109/L),比较两组的病程、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并观察分析两组治疗后的病情缓解情况.结果:血小板增高组的发热、晨僵、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白细胞、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ESR、类风湿因子、IgG、IgA、IgM、C3与血小板正常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血小板计数增高与RA病情的活动密切相关,但与RA的病程无关.血小板增高组治疗1个月后的病情缓解率低于血小板正常组(P<0.01).结论:除外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血小板计数可作为评价RA病情活动和疗效的简便有效的指标之一.血小板超过450×109/L者,提示病情严重,宜加强免疫干预治疗.

    作者:李玲;韩锋;齐文成;李维奇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防治

    1引言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的微细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骨病,常见于老年人和绝经后妇女(1/3~1/2绝经后妇女罹患此病).

    作者:肖海鹏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粪抗原试验可早期识别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病人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审定名词与非规范名词对照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胰岛素治疗6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用不同剂量胰岛素治疗对纠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影响.方法:将60例DKA患者分为3组,A组12例予胰岛素0.02 u/(kg·h)~0.04 u/(kg·h),B组27例予胰岛素0.05u/(kg·h)~0.10 u/(kg·h),C组21例予胰岛素0.11u/(kg·h)~0.20 u/(kg·h).比较3组的效果.结果:A组酮症纠正时间延长,而B、C组无明显差别;各组血糖下降有差异,胰岛素用量与血糖下降呈正比,C组低血糖发生率较高.结论:与略大于推荐剂量[0.11u/(kg·h)~0.20 u/(kg·h)]相比较,运用偏小剂量[0.05 u/(kg·h)~0.10 u/(kg·h)]胰岛素静脉滴注并不影响酮症纠正速度,且使血糖下降更平稳,进一步减少低血糖.

    作者:黄云鸿;吴艺捷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白细胞异常-白化病综合征1例

    1引言白细胞异常-白化病综合征(Chediak-Higashi综合征),亦称先天性白细胞颗粒异常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近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万继英;刘爱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新医学杂志

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