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核医学检查应用研究——附145例分析

张宝泉;高硕;方佩华

关键词:甲状腺炎, 亚急性, 核医学,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甲状腺素, 甲状腺
摘要:目的:探讨用于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亚甲炎)的核医学检查方法的应用时机与价值.方法:对145例初诊亚甲炎的99mTc甲状腺γ显像结果进行总结,并与同期甲状腺131I摄取率(RAIU)、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27例的核医学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45例亚甲炎初诊时甲状腺双叶弥漫性肿大多见,单叶肿大次之,单叶局部结节少;其99mTc甲状腺γ显像结果全部异常.99mTc甲状腺γ显像结果与RAIU结果之间有良好的相关关系;与TT3、TT4水平增高之间有良好的负相关关系,但甲状腺肿大与99mTc甲状腺γ显像结果并非完全一致,不一致率为35.2%.结论:对初诊的亚甲炎病人应选99mTc甲状腺γ显像或RAIU作为确诊指标,同时测定TT3、TT4、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水平;长期随访宜选择TT3、TT4、促甲状腺激素、TGA、TMA作为观察指标.
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40例胸膜间皮瘤影像学诊断分析

    目的:评价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胸膜间皮瘤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学证实的胸膜间皮瘤的胸部X线平片、CT及磁共振检查资料.结果:40例中X线检查能提示胸膜间皮瘤诊断者仅12例(30%);CT检查10例,结合X线检查能提示胸膜间皮瘤诊断者8例(8/10);磁共振检查3例,结合X线与CT检查均能提示胸膜间皮瘤诊断.结论:胸部X线平片是诊断胸膜间皮瘤的首选方法,但敏感性和特异性低.CT和磁共振在评价肿瘤的侵犯范围和程度方面优于X线平片,具有互补作用.影像学检查发现广泛胸膜增厚、胸膜结节或肿块,伴邻近软组织和器官受侵犯,穿过膈肌向上腹部或腹膜后延伸可视为恶性胸膜间皮瘤较具特征性的表现.

    作者:乔巨峰;刘林;周世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狼疮肾炎的治疗新进展

    1 引言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约有2/3患者肾脏受累,称为狼疮肾炎,预后不佳.随着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应用,本病的预后已有很大改观.然而肾脏受累及进行性肾功能损害仍是本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及早治疗可改善本病的预后.因此,凡有狼疮肾炎活动表现者均应予以积极治疗.目前大多数研究均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来评定SLE的活动.

    作者:李广然;叶任高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医学继续教育测验卷(16)

    1.对象:订阅《新医学》杂志的读者可自愿报名参加,每届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班收160元学费(含试卷处理费、证书费、挂号邮费等).随时参加,无时间限制,每届已获得6分后,即可报名参加下届学习.参加者将选择题答案填在杂志的测验答卷上,另纸回答问答题.每人1期参加测验1次(重复答卷无效),凡第一次参加测验者请注明寄交学费的邮汇号码,接到汇款和答卷后,本刊将在计算机上开户并发给学号.第二次以后参加测验者请自填学号.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二甲硅油治疗吞气症40例临床观察”的验证

    阅读贵刊1999年第十二期刊登的“二甲硅油治疗吞气症40例临床观察”一文后,笔者按此方法[1]治疗吞气症40例,疗效显著.

    作者:钟春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以精神分裂症为主要表现的淡漠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例报告

    患者女,31岁,农民.表情淡漠、沉默不语3日,有幻觉、幻听,继而出现持刀四处走动,威胁他人安全并有自杀企图,被家人强行制止,于2000年2月3日送精神病院.入院后按精神分裂症治疗75日,病情稍好而自动出院,并于5月8日来我院求治.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13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 kPa/8 kPa,体重39 kg.

    作者:梁永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急性酒精中毒致DIC 1例

    周平.中国急救医学,2000,20(12):742.患者男,55岁.因“自服白酒750 g后9小时,呼之不应4小时”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120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15 kPa/8 kPa.深昏迷,压眶无反应,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0.5 cm,光反射弱.口唇发绀,双肺呼吸音低,闻及较多的痰鸣音,心率120次/分,心律整齐,各瓣膜区无病理性杂音.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执业医师、医师晋升、研究生入学考试辅导试题撷英(4)——病理生理学

    题目A型题(第1题至第25题)请从A、B、C、D、E中选出一个佳答案.1.以下哪种物质血管收缩效应强? A.去甲肾上腺素;B.血栓烷A2(TXA2);C.血管紧张素Ⅱ;D.血管加压素;E.内皮素.

    作者:马志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莫米松软膏致过敏2例

    例 1 女,19岁.因面部患季节性发作性湿疹3年,于1998年1月就诊.给予莫米松软膏外用,涂搽30分钟后出现面部潮红,瘙痒加重,未引起患者注意.3小时后再次涂搽莫米松软膏,面部皮肤出现明显肿胀,密布红色斑丘疹.诊断为莫米松引起过敏反应,嘱患者停用莫米松软膏,口服脱敏药物,3日后痊愈

    作者:张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硝酸银液涂擦睑缘治疗睑缘炎86例疗效观察

    杨倩,魏萍.武警医学,2000,11(11):669.86例病人全部来自门诊,男性28例,女性58例,年龄8岁至72岁,其中50岁以上占80%.双眼患病63例,单眼23例,发病时间2个月至11年.其中大部分病人为鳞屑性睑缘炎,所有病人均有睑缘痒及烧灼感、睑缘皮肤粗糙、不同程度的睑缘肥厚,部分病人伴有慢性角、结膜炎及慢性泪囊炎,所有病人均用过抗生素滴眼液,病情时好时坏.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腹部包块、腹痛、血便——思考病例(104)讨论部分

    1 病历摘要详见2001年第1期第43页.2 临床讨论2.1 本病例的特点主要特点为:①中年女性,起病急,有腹痛、腹泻、血便、腹部包块;②血癌胚抗原升高,钡剂灌肠示结肠有8 cm长的充盈缺损;③结肠镜检查发现距肛门40 cm处肠腔内有一个直径8 cm的半球状肿物,占据整个肠腔,但病理送检物为坏死组织;④病人无发热、血象白细胞升高现象,粪培养未见致病菌生长.

    作者:谭锦涛;甄春山;余军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以颈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报告

    1 病例报告男,67岁.因颈项部疼痛2小时于1999年6月11日入院.患者于早餐后活动中突然感到颈项部疼痛,不向它处放射,伴面色灰白、大汗.颈部活动不受限,局部按压疼痛明显.于门诊就医收入院.既往有冠心病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史十余年,高血压、脑梗死史两年余.

    作者:李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发热、面色苍白、牙龈出血——查房选录 (226)

    1 病历摘要患者男,48岁,农民.因乏力、发热、牙龈出血反复发作1个月于2000年7月3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面色苍白、畏寒、发热、牙龈出血,无咳嗽、咯痰、气促,无皮肤淤点、淤斑,无鼻出血.在当地医院诊治,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69 g/L,红细胞2.43×1012/L,白细胞5.8×109/L,血小板48×109/L.按贫血予输血、抗感染、对症处理无效,乏力、面色苍白加重,活动后出现心悸、气促,但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双下肢浮肿.无特殊服药史,否认肝炎、肺结核病史,未到过传染病流行区,家族中无遗传病史.

    作者:谢伟成;李娟;张国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体会

    1 引言静脉溶栓作为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可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的有效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发展趋势看,静脉溶栓的场所将从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转移到急诊室,甚至在救护车上或患者家中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故各级医院从事急诊工作的内科医师应熟悉和掌握这一方法,才能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本文通过对几个典型病例的分析,结合笔者近年的临床经验,论述静脉溶栓治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廖晓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对“利巴韦林注射液外用治疗单纯疱疹48例疗效评价”的验证

    贵刊1998年第七期刊出“利巴韦林注射液外用治疗单纯疱疹48例疗效评价”一文后,笔者应用该方法治疗单纯疱疹26例,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韬;张振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人工心脏起搏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附9例报告

    1 引言心脏起搏阈值的测定在人工心脏起搏术中意义重大.基层医院因条件所限,往往通过单纯测定起搏电极的起搏阈值来开展人工心脏起搏术.我院1994年5月至1999年12月采用此方法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毅生;潘新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21世纪妇科常见恶性肿瘤诊治的展望

    作者:李俊东;李孟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肝硬化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附58例报告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58例肝硬化患者(其中有腹水42例)和20名健康人的血浆CGRP水平并作对照.结果:肝硬化组血浆CGRP[(57±23) ng/L]显著高于对照组[(25±8) ng/L],P<0.01;肝硬化组中有腹水者的血浆CGRP水平[(79±20) ng/L]明显高于无腹水患者[(48±14) ng/L],P<0.01;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其C级的血浆CGRP水平高于B级,B级高于A级.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肝硬化患者的血浆CGRP水平与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无显著性相关,与白蛋白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CGRP水平增高,其增高可能与肝功能损害和血流动力学紊乱有关.

    作者:张晓岚;姜慧卿;赵瑞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持续性植物状态病人的临床救治——附30例报告

    目的:探讨复方苄丝肼(含多巴丝肼和美多巴)、溴隐亭与中药联用治疗持续植物状态病人的疗效.方法:植物状态病人30例,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1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0例)及时照组(10例).西医组用复方苄丝肼、溴隐亭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对照组用安慰药.结果:西医治疗组有效4例,无效6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效7例,无效3例;对照组有效2例,无效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其余两组.结论:复方苄丝肼、溴隐亭与中药联用对治疗植物状态病人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耿明亮;张广平;申海鸣;肖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激素替代治疗降低绝经期女性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

    作者于1991年1月到1995年12月进行一项研究,以评价激素替代疗法对绝经期妇女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率的影响.5000名健康绝经女性,年龄50岁至74岁.其中从未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者3879名为对照组;半年内接受过或目前正在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者分别为266名与855名,列入治疗组,其中口服雌激素占79%,注射雌二醇占21%.随访观察两组AMI发生率的差异.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核医学检查应用研究——附145例分析

    目的:探讨用于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亚甲炎)的核医学检查方法的应用时机与价值.方法:对145例初诊亚甲炎的99mTc甲状腺γ显像结果进行总结,并与同期甲状腺131I摄取率(RAIU)、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27例的核医学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45例亚甲炎初诊时甲状腺双叶弥漫性肿大多见,单叶肿大次之,单叶局部结节少;其99mTc甲状腺γ显像结果全部异常.99mTc甲状腺γ显像结果与RAIU结果之间有良好的相关关系;与TT3、TT4水平增高之间有良好的负相关关系,但甲状腺肿大与99mTc甲状腺γ显像结果并非完全一致,不一致率为35.2%.结论:对初诊的亚甲炎病人应选99mTc甲状腺γ显像或RAIU作为确诊指标,同时测定TT3、TT4、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水平;长期随访宜选择TT3、TT4、促甲状腺激素、TGA、TMA作为观察指标.

    作者:张宝泉;高硕;方佩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新医学杂志

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