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继续教育测验(5)答案与题解

冯冲;董吁钢

关键词:医学, 教育测验, 原发性高血压, 脑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 年发病率, 病情进展, 脑卒中, 靶器官, 题解, 受损
摘要:题解1.原发性高血压随病情进展,有心、脑、肾等靶器官受损的表现,其中我国以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常见,年发病率为(120~180)/10万,约为心肌梗死的5倍.
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74例糖尿病病人血浆内皮素水平与血流动力学变化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糖尿病病人血浆内皮素水平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74例糖尿病和30名正常人的血浆内皮素水平,同时测定甲襞微循环及脑动脉血流.结果:糖尿病组的血浆内皮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管并发症较严重的糖尿病病人其血浆内皮素水平高.糖尿病组的内皮素水平与脑动脉血流速度呈直线正相关;与甲襞微循环血流速度呈直线负相关.结论:血浆内皮素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糖尿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血管损伤的程度.

    作者:王瑞英;苏胜偶;刘文淑;葛秀兰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关于医学名词英文缩写的启事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野生蕈中毒致肝、肾、胰腺损害1例报告

    1 病例报告男,33岁.1998年9月5日入院.病人于5日前食用野蘑菇后出现腹痛、腹泻,呈水样便,量多,每日约十余次,伴恶心、呕吐.

    作者:潘涛;孟新兵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皮下埋植避孕制剂植入部位并发症13例分析

    1 引言皮下埋植避孕法具有长效、高效、安全、可逆等特点,深受育龄妇女的欢迎,但术后并发症是制约继续使用的重要因素.本文对13例皮下植入埋植剂后植入部位疼痛、麻木甚至上肢抬举无力等症状进行了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向安;肖坤萍;舒大秀;黎家碧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临床常见诊疗错误汇编(207)

    贸然用药 助纣为虐--1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亚临床甲减误用甲巯咪唑的教训女,42岁.急躁易怒、大便干结2年,近半年出现颈部增粗,当地医院拟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予甲巯咪唑治疗,每日30 mg,半年症状仍无改善,于1992年6月17日到我院就诊.

    作者:张启煊;李雄;王巍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小儿误服地高辛急性中毒12例报告

    目的:分析小儿误服地高辛中毒的原因,探讨处理和预防方法.方法:对12例小儿地高辛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及结论:12例中误服的地高辛取自家中11例,户外捡而食之1例,提示对家长要加强宣传和教育,防止小儿接触及自行服用药物.小儿地高辛中毒主要损害心脏和神经系统,及早诊断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其次要纠正血清钾离子和其它电解质失衡.

    作者:王乃刚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的临床意义——附46例报告

    目的:探讨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6例SLE病人和20名正常人血浆sTM水平,分析sTM与SLE活动期疾病活动度的关系.结果:SLE活动期组sTM水平高于非活动期组和对照组(P<0.01).sTM与多个SLE疾病活动度评分相关,与低补体C3血症、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sDNA)抗体滴度水平相关(P<0.05).高水平sTM与狼疮肾炎、浆膜炎相关(P<0.01).结论:血浆sTM水平与SLE活动期和疾病活动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作为判断SLE疾病活动性的指标.

    作者:石菁华;邹外一;罗绍凯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其它内分泌疾病专题

    题目A型题 请从A、B、C、D、E中选出一个佳答案.1.格雷夫斯病有意义的诊断体征是:A.甲状腺血管杂音;B.手、舌震颤;C.心率加快,第一心音亢进及二尖瓣收缩期杂音;D.甲状腺肿大;E.突眼.

    作者:肖海鹏;陈晓云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开始时的佳血压——附57例报告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开始静脉溶栓治疗的佳血压.方法:对57例AMI静脉溶栓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血压状态下溶栓治疗的血管再通率及病死率.结果:57例溶检开始时的血压范围为(11.3~21.0)kPa/(6.0~13.3)kPa,其中血压(12.0~17.2)kPa/(8.0~11.2)kPa组和其余组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68%及24%(P<0.01);病死率分别为0及12%(P<0.05).结论:血压为(12.0~17.2)kPa/(8.0~11.2)kPa是AMI开始静脉溶栓治疗的佳血压.

    作者:陈荣镇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审定名词与非规范名词对照眼科学(续前)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心脏损伤的外科治疗——附12例报告

    目的:总结抢救心脏损伤的外科诊断和处理体会.方法:对12例经外科治疗存活的心脏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无死亡,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2例出现烦躁、乱语等精神症状,经神经营养药治疗后逐渐好转.出院时,心功能为0级至1级.随访1年至8年,其中1例出现二尖瓣大瓣穿孔,行修补术;其余恢复良好.结论:对心脏损伤病人及时确诊并予外科手术可以降低病死率;及时和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张希;巫国勇;曾讯;钟佛添;伍联近;童萃文;王治平;唐白云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男性重度特发性水肿1例

    1 引言特发性水肿多为轻、中度水肿,重度水肿少见,且几乎均见于女性病人,男性甚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

    作者:黄云鸿;吴艺捷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小儿芳香黄杆菌败血症1例报告

    1 病例报告女,10个月.因发热2日于1999年8月6日上午9时入院.病人于2日前因受凉后出现低热,伴偶尔咳嗽,无痰,曾在当地门诊治疗,症状无好转.后在本院门诊拟发热查因,上呼吸道感染收入院.既往体健,按时进行预防接种,无外伤史.

    作者:赵少琴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发热、心前区疼痛、心包积液、胸腔积液——查房选录(218)

    1 病历摘要男,32岁,个体户.因反复发热1个月,心前区疼痛20日,加重3日于1999年5月17日入院.1个月前病人无明显诱因出现不规则低热,自测体温波动在37℃至38℃之间,午后较高.

    作者:黎明;廖增顺;李建国;陈瑞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医学继续教育测验卷(8)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格雷夫斯病的治疗进展

    1 引言格雷夫斯病(Graves disease)是一种常见而又易复发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增加之势.为降低格雷夫斯病复发率,提高其缓解率,临床医学工作者对格雷夫斯病的治疗方案作了许多探索,但对其疗效仍存在争议.

    作者:黄勤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左心室肥大的影响——附20例报告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左心室肥大(LVH)的影响.方法:将42例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大的病人随机分为氯沙坦组(20例)和贝那普利组(22例),两组均用药3个月.于用药前及用药后每个月测量血压,据UCG测量指标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结果:两组用药后血压、左心室质量指数均比用药前有显著性下降(P<0.001),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氯沙坦可有效降低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大病人的血压,逆转LVH.其疗效与已知可逆转LVH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贝那普利的疗效相当.

    作者:江炳芬;麦子杰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抗甲状腺药物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格雷夫斯病152例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抗甲状腺药物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格雷夫斯病的疗效.方法:将152例格雷夫斯病病人分为3组:①A组42例,给予丙硫氧嘧啶或甲巯咪唑,普萘洛尔,疗程1.5年;②B组74例,用药同A组,疗程2年至2.5年;③C组36例,用药剂量较A组大,疗程同B组.治疗2个月后B组、C组加用甲状腺素.结果:甲状腺肿大A组为43%、C组为42%,而B组仅23%,P<0.05;突眼加重A组为40%、C组为42%,高于B组的22%,P<0.05;停药1年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复发率A组为43%,明显高于B组的20%和C组的19%,P<0.05.结论:维持治疗疗程不少于2年可降低停药后甲亢的复发率.在控制症状后加用小剂量甲状腺素有利于预防甲状腺肿和突眼加重.

    作者:周永华;朱悦东;刘春桂;王宝金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10例误诊分析

    1 引言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导致颅内出血是危及婴儿生命及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的疾病之一,因其起病急,进展快,易被误诊为化脓性脑膜炎等疾病而延误治疗,病死率、致残率高.早期诊断、及时应用维生素K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现将我院1992年以来曾被误诊的1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分析如下.

    作者:钟凤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玻璃体脱出的处理——附18例报告

    1 引言外伤性白内障大多发生于青少年,病情复杂,多并发眼部其它组织的损伤,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时玻璃体易脱出,给手术带来一定的难度.我们从1990年3月至1998年3月为54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施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玻璃体脱出18例,经处理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处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林;程世明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新医学杂志

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