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产科学专题

何勉;梁润彩

关键词: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模拟, 试题及答案, 产钳助产术, 头盆不称, 头先露, 选择, 题目, 胎头, 胎儿
摘要:题目A型题(第1题至第25题)请从A、B、C、D、E中选择一个佳答案.1.产钳助产术必备的条件中,下列哪项不完全正确?A.必须是头先露;B.胎头必须已衔接;C.宫口必须开全;D.必须无明显头盆不称;E.胎儿必须存活.
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膜透析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进修医生 请问教授,腹膜透析有哪些并发症?教授 腹膜透析的并发症主要有植管术后早期并发症、与腹膜透析管相关的并发症及腹膜透析液所致的并发症.

    作者:李志坚;郑勋华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生长激素联用小剂量司坦唑醇治疗特纳综合征11例

    目的:总结生长激素联用小剂量司坦唑醇治疗特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11例物纳综合征的生长激素剂量为0.14U/(kg·d),每晚睡前皮下注射,司坦唑醇剂量为2mg隔日口服,治疗时间4.5个月到1年.结果:全部患者治疗后年平均生长速度由(3.2±1.1)cm提高到(8.2±2.7)cm(P<0.01).结论:司坦唑醇可增强生长激素促生长的作用.

    作者:陈红珊;杜敏联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尿动力学测定的意义

    1 引言尿动力学是近30年来泌尿外科新兴的分支学科,它利用流体力学和电生理原理研究尿液排泄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变化.用尿动力学来评估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中,较多的学者支持使用尿流计及压力-流率来评估膀胱出口梗阻(BOO),认为BPH的症状、尿动力学、病理学以及病理生理学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从尿动力学角度探讨BPH对临床有实际指导意义.

    作者:卫中庆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中、老年原发性肝癌的比较

    1 引言本文对我科1998年7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肝癌42例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收治的60岁以下非老年肝癌86例进行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何瑞玲;邓伟雄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治疗滋养细胞肿瘤肝转移8例

    1 引言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T)发生肝转移并非罕见,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占所有GTT的6.3%至20%.GTT发生肝转移时预后多较差,其治疗一直为妇科肿瘤医师所关注.本文对北京协和医院1985年至1998年期间,采用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学药物或肝动脉栓塞术联合全身静脉化疗的8例GTT肝转移患者的疗效进行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晨;向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71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眼底改变的关系

    1 引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常可见视网膜病变.由于视网膜小动脉可反映体内主要器官的小动脉情况,因此,眼底改变是反映妊高征严重程度的一项重要标志,对估计病情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现报告71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眼底改变情况,了解其与妊高征的关系.

    作者:陈雪梅;马翠萍;文峰;吴善宏;廖瑞端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参加医学继续教育测验(3)合格者名单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加碘食盐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药物疗效的影响

    1 引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常见病因是格雷夫斯(Graves)病,已知为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家族,有明确的遗传倾向性,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病.碘作为因素之一,对AITD及碘缺乏病地区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碘致甲状腺功能亢进(IIT)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1-3].但食物中碘量增加对甲亢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国内鲜见报道,本研究旨在观察加碘食盐对甲亢药物疗效的影响及对格雷夫斯病甲亢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甲亢疗效影响的差别.

    作者:蒋蕙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前列腺疾病影像学诊断的意义

    1 引言前列腺是男性易发生疾病的器官之一,可受多种良性和恶性疾病的侵犯.前列腺良性疾病主要有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炎.绝大多数50岁以上的男性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可累及青年和老年男性.前列腺恶性疾病主要有前列腺癌和肉瘤.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和分期是影像学诊断的主要任务.

    作者:王霄英;高玉洁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监护

    1 引言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严重的并发症,致残率及病死率较高,故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系统而有效的监护,及时发现危险信号,针对性地采取救治措施,对提高治愈率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作者:邓元友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血黏度及尿蛋白排出率的影响——附33例报告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61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以达美康每次80mg,每日2次口服;治疗组33例,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2片/次,每日3次,连续观察30日.结果:治疗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和尿蛋白排出率与治疗前比较都有显著性的改善(P<0.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01).对照组只有高切全血黏度和甘油三酯有显著性的改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降低血脂、血黏度,改善肾脏微循环,减少尿蛋白的排出;适用于防治糖尿病的早期肾损害.

    作者:钟生维;卢远航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前列腺手术的麻醉

    1 引言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和前列腺肿瘤是泌尿外科主要病种之一,手术目的是根治性切除肿瘤和前列腺或缓解梗阻.术中麻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孙来保;张劲军;黄文起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老年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研究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rink老年抑郁量表(GDS)及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对照方法测查老年期冠心病病人(A组)98例、健康者(B组)91人的焦虑抑郁状况.结果:A组与B组GDS分别为(7.8±4)分、(6.3±4)分,t=6.14,P<0.0001,SAS分别为(48±12)分、(46±9)分,t=1.204,P>0.05;两组具有抑郁情绪分别占51%、14%;具有焦虑情绪分别占70%、77%.结论:老年期冠心痛患者存在着明显的抑郁、焦虑情绪障碍,是影响老年期冠心病病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了解其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存在,对干预治疗、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有十分重要意义.

    作者:张立民;何海英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异位甲状旁腺腺瘤伴高钙血症危象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60岁,农民.因反复右腰部钝痛伴纳差9月余于1996年7月25日入我科,当时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72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5 kPa/10kPa.营养稍差,表情淡漠,颈软,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不大,心、肺无异常发现,腹平软,肝、脾、肾未触及,右肾区轻度叩击痛,左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存在,四肢活动正常.

    作者:徐乐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二磷酸果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7例

    1 引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我们试用二磷酸果糖(FDP)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辉;刘远战;刘素贞;谢学峰;李刚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582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庚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出率及其近期变化

    目的:了解庚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GV)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的流行状况及其近期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582例HBsAg阳性者的血清标本进行抗-HGV检测,抗-HGV阳性者在3个月后再次检测抗-HGV,以观察抗-HGV的近期转归情况.结果:582例HbsAg阳性者中抗-HGV阳性46例,阳性率为7.9%,46例中5例在3个月后抗-HGV转为阴性,阴转率为11%.结论:HBsAg阳性者比普通人群有较高的抗-HGV检出率,部分病人抗-HGV在短期内可发生阴转.

    作者:胡长征;李刚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性监测及意义

    1 引言近年来,抗菌药物的开发和应用使细菌耐药性变得更加复杂,抗菌治疗变得更加困难.我们对临床分离出的963株细菌进行了药物敏感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朝晖;熊剑辉;赵子文;叶惠芬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1例中度肥胖型糖尿病病人的营养治疗体会

    患者,男,40岁,因多饮、多食、消瘦3年,夜间不能平卧2个月于1998年10月22日收治入院.入院前曾在门诊测血糖:空腹19.8 mmol/L,餐后2小时达24 mmol/L.查心、肺、肾功能均无异常,诊断为2型糖尿病、单纯性肥胖.患者身高178 cm,体重104 kg,体重指数33.1.

    作者:凌轶群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偏头痛的诊断、发病机制与防治研究新进展——神经系统疾病(9)(续前)

    1 引言近年来有关偏头痛的发病机制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药物治疗方面也获得了重大突破.现就其诊断、发病机制、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作者:匡培根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初步探讨

    1 引言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主要的致残因素之一,其病因主要是长期严重的高血糖及由此而导致的代谢障碍、微循环异常和自身免疫紊乱.糖尿病神经病变仍然是临床治疗学的难题,目前尚无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前列地尔具有扩张末梢血管、增加血流量以及抑制血小板凝聚等作用.近年有学者认为前列地尔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可能有效.为此,我们试用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3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云;杨庚明;赵义娟;杨灿菊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新医学杂志

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