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措施对妇科日间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干预的研究

陈文清;黄丽芳;梁丽芬;詹鸿

关键词:日间手术, 手术焦虑, 综合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日间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及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妇产科日间全麻手术的200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在预<手术时采用问卷调查+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围术期加用嗅觉+听觉的双重刺激对患者进行手术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3分钟和术毕2小时内每30分钟的血压、脉率及出院前对手术环节满意度的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前焦虑总分均值分别为39.95和41.92分。使用综合护理措施后,手术前后焦虑状况、脉率和血压变化有明显改善(P<0.05);同时,患者的满意度也有进一步提高。结论利用听觉和嗅觉双重刺激的综合护理措施对妇科全麻日间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心理干预,对于手术患者焦虑状态的改善是积极有效的。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对婴幼儿喂养的影响

    目的:评价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对婴幼儿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对50例0~2岁婴幼儿父母或喂养者采用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并与常规保健及健康指导的50例0~2岁对照组婴幼儿父母或喂养者进行对比观察,比较两组婴幼儿喂养者喂养知识掌握情况、婴幼儿接受教育后9个月生长发育以及患病情况。结果干预组喂养者的喂养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喂养者,干预组幼儿三个月后、六个月后、九个月后体重增长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幼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能提高0~2岁婴幼儿科学喂养率,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友;唐敏;苏素娟;陈彩儿;原绮霞;郑飞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开展胎儿超声心动图产前筛查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胎儿超声心动图产前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5000例中期孕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进行产前大畸形筛查和胎儿心脏针对性检查,筛查出胎儿心脏畸形的超声图像表现与发生心内、心外和染色体病变的关系,比较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5000例胎儿心动图产前筛查中,检查出41例心脏畸形胎儿,检出率为8.20‰;病理活检检出胎儿心脏畸形43例,检出率8.60‰;两者诊断符合率95.35%。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符合率高,与病理诊断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是一项安全、有效的产前筛查技术,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陈兵勇;尹晓云;黄继才;李景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帕瑞昔布钠对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镇痛疗效和炎性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术后镇痛应用于甲状腺切除术的疗效和对炎性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影响。方法甲状腺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 P组(帕瑞昔布钠组)和C组(空白对照组),予气管插管全麻。 P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 C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等量生理盐水5 mL。观察指标-测定术前、术毕和术后6 h、12 h、24 h的血浆炎性细胞因子IL-6和TNF-α水平;记录VAS疼痛评分;记录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是术毕及术后各时间点的IL-6和TNF-α水平高于术前的水平(P<0.05); P组术毕及术后各时间点的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C组(P <0.05)。 P组术后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低于C组(P<0.05)。血压及心率在术后各时间点P组均低于C组(P<0.01); P组除了拔管后5 min的血压及心率高于术前基础值,其余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基础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 C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血压及心率均比术前升高(P<0.01)。 P组拔管时躁动呛咳率低于C组(P<0.01),两组的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对甲状腺切除术患者能起到有效的镇痛作用,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减少免疫损伤,并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作者:徐天星;李雅兰;胡冬华;陈燕;戴载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清新地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年龄对后继脑梗死的影响

    目的:探讨清新地区TIA患者发生后继脑梗死与患者年龄的相关性。方法调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确诊的脑梗死病例资料118例,根据患者脑梗死前1周内是否发生TIA分为TIA组和对照组,两组根据年龄再分为<65岁和≥65岁组,比较患者神经功能缺损MES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结果年龄<65岁的TIA组患者MESSS评分极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年龄≥65岁患者两组MESSS和Barthe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IA的缺血耐受作用与患者年龄具有一定相关性,低于65岁患者TIA发生后1周内出现后继脑梗死,TIA可产生较强的神经保护作用,缓解生活能力的下降程度,而年龄超过65岁患者的TIA神经功能保护作用则明显减弱。

    作者:马康胜;吴碧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孤立肾复杂结石

    目的:观察一期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联合二期输尿管软镜手术(RIRS)治疗孤立肾复杂性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64例孤立肾复杂性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在全麻下行PCNL联合RIRS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全麻下行PCNL治疗,术后残留结石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ESWL)。两组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复查KUB或B超评估结石清除率并评估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取得满意疗效,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为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总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一期PCNL联合二期RIRS治疗孤立肾复杂性结石疗效确切、结石清除率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志年;卢兆辉;莫少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测定与转移和预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42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检测胃癌组织CD34蛋白的表达,分析微血管密度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为40.26±12.6;癌旁边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为21.2±9.12;正常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为12.20±4.21,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胃癌微血管密度高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21.5%,低MVD组患者的生存率则为43.7%,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比其它胃组织高,在一定程度上MVD具有判断胃癌切除术后转移和预后的价值。

    作者:张伟斌;王希成;陈丹;吴敏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护理评价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82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负压封闭持续引流及相关护理)和对照组(传统的清创处理及常规护理)各41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可有效封闭创面,促进骨折愈合,降低二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袁肖玲;周爱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儿科门诊治疗呼吸道感染口服药物抽样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儿科门诊治疗呼吸道感染口服药物的应用情况,促进处方用药的合理性与规范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儿科门诊处方2956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956张处方中,平均用药4.5种,1211张处方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97%,中成药使用率为14.21%。不合理用药处方占18.47%。结论我院儿科门诊治疗呼吸道感染在口服药物的应用上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药师应认真审方,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陈顺尧;梁艳贞;张卫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3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和X线特点分析

    目的:提高对支原体肺炎临床和肺部X线表现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132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各项临床和X线资料,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以4~7岁多见,血沉、 CRP和转氨酶增高;肺部体征少而X线改变明显,以小叶性肺炎改变为主,伴肺门影增浓,少数可有大叶性肺炎表现。结论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典型, X线影像表现有助于临床诊断,可在疾病早期诊断中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罗武;孟翠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3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38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简称兵团四师医院)及伊犁州新华医院住院收治的38例HALP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112非HALP进行对照研究。结果HLAP组与非HLAP组患者的SAP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脂肪肝发生率、复发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性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HLAP组与非HLAP组在年龄、TG、Balthazar CT评分上有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C在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HLAP组SAP、糖尿病、脂肪肝的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增高,且以中青年发病为主,TG是其重要因素。

    作者:秦健;皮秀梅;霍晓灵;谢欣宇;马晓娟;刘姗姗;张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后外侧入路与后内侧入路治疗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Ⅳ度损伤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与后内侧入路在治疗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Ⅳ度损伤疗效对比。方法从2011年6月至2014年3月,采用后外侧入路及后内侧入路分别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28例,术后采用采用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踝关节功能,结果行统计学对比。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6~19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4.5个月。所有病例无皮肤坏死、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骨不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疗效评价参考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后外侧入路治疗组治疗优良率优于后内侧入路观察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后外侧入路在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Ⅳ度损伤治疗中,显露清晰,固定可靠,允许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Ⅳ度损伤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陈超;区杏枝;关宏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BDNF基因多态性与颞叶癫痫患者的关联研究

    目的:研究BDNF基因多态性与颞叶癫痫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和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颞叶癫痫组(20名),特发性癫痫组(20名),同时设置对照组为随机选择的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个体(40名)。测定这三组人群的BDNF基因的功能位点rs6265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布。结果颞叶癫痫组以及特发性癫痫组的BDNF基因的功能位点rs6265基因型的频率与对照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DNF基因多态性与颞叶癫痫患者易感性可能无关。

    作者:付伦姣;罗成宏;苏斌儒;胡湘蜀;郭强;欧阳梅;宋小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感染后咳嗽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患儿给予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孟鲁司特+布地奈德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38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患儿显效22例,有效18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为(5.6±1.5) d,咳嗽消失时间为(7.1±1.2) d,半年内因感染咳嗽就诊的次数为(1.4±0.9)次。对照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为(7.0±2.5) d,咳嗽消失时间为(8.6±1.8) d,半年内因感染咳嗽就诊的次数为(2.6±1.7)次。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及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有效降低患儿气道的高反应性,在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患儿的机体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钟义宝;胡元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联合维护模式对重症医学科医疗设备的维护探讨

    目的:探讨联合维护模式对重症医学科医疗设备的维护效果。方法应用联合维护模式对重症医学科医疗设备维护,建立完善的维护及保养制度,注重维护保养制度落实。结果抢救设备完好率100%,保证了救治设备应需使用。结论设备的联合维护模式值得在医院各科室推广。

    作者:张炳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天麻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开发新的镇痛药物奠定基础。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组(n=32)和假手术组(n=8),自术后第8天分别腹腔注射天麻素治疗,用电子Von-Frey测痛仪测定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热痛刺激仪测定大鼠热痛缩足反应潜伏期。取脊髓腰膨大及L4/L6背根神经节,采用Westem blotting法测定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p-ERK1/2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对照组和天麻素治疗组各时点机械缩足反射阈值降低、热痛缩足反应潜伏期缩短,脊髓背角及背根神经节p-ERK1/2均出现表达上调(P<0.05);与对照组相比,天麻素治疗组在给药后7d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回升、热痛缩足反应潜伏期延长;在给药14d后脊髓背角及背根神经节p-ERK1/2表达下调(P<0.05)。结论天麻素可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p-ERK1/2通路激活有关。

    作者:徐敏;刘勇军;闵闽;陈洪涛;徐莉;顾华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五行音乐联合免疫疗法对癌症焦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五行音乐联合免疫疗法对癌症焦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4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分为接受五行音乐联合免疫疗法的试验组和常规干预的对照组,应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进行1次测试,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SAS和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S和HAMA评分均有下降,但治疗后试验组SAS和HAMA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行音乐联合免疫疗法有助于改善癌症焦虑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苏秋兰;李艳;李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国产氨磺必利与丙咪嗪治疗迟滞性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国产氨磺必利治疗迟滞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62例迟滞性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国产氨磺必利)和对照组(丙咪嗪),治疗12周后对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依从性及随访1年复发率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9.0%和91.4%与对照组的38.3%和88.9%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具有一定优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1年复发率的比较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发应率为14.8%,低于对照组的23.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依从性的比较中,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氨磺必利在迟滞性抑郁症的治疗中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复发率低,治疗依从性高等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友许;邓晓苑;张会娜;邹益辉;王海;张恒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社区护理干预预防脑卒中患者跌倒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措施预防跌倒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宣教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价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阅蕴),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1个月、3个月以及5个月的FIM评分以及患者对防跌倒知识的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IM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防跌倒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卢银侃;陈婉珍;陈妙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乳源县瑶族妇女乳腺癌危险因素的调查及高危人群的普查

    目的:调查乳4瑶族自治县瑶族妇女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2年3B至2014年3B我院收集的1504例乳4瑶族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并以20~39岁,≥40岁作为年龄段分组,对两组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乳腺临床检查、乳腺B超BI-RADS分级、乳腺钼靶BI-RADS分级等筛查方法。结果20~39岁瑶族妇女乳腺B超筛查人数:742人;乳腺B超BI-RADS分级:B0级3人,B1级648人,B2级63人,B3级28人,B4级0人,B5级0人,B6级0人;≥40岁瑶族妇女乳腺B超筛查人数:762人;乳腺B超BI-RADS分级:B0级0人,B1级637人,B2级102人,B3级15人,B4级8人,B5级0人,B6级0人。结论我县瑶族妇女基本上没有明显的乳腺癌高危因素,且通过乳腺临床检查、乳腺超声、乳腺钼靶进行乳腺癌普查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降低假阴性率,对乳腺癌的筛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美玲;韩晓蓉;张伙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玉屏风散加味辨证施治变应性鼻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玉屏风散加味辨证施治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7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对照组口服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玉屏风散加味辨证施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鼻甲体积均明显缩小,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鼻甲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07%,观察组为97.6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散加味辨证施治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韩丽;韩思伟;李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