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娟;刘联琦;侯彩兰;周平
目的:报告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气指标及呼吸困难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2013年1至6月间AECOPD病例50例列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祛痰平喘类用药、经鼻导管低流量给氧等治疗,2013年7至12月间AECOPD患者50例列入研究组,加用无创通气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aO2和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 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后12、24、48和72 h时呼吸困难症状缓解比例分别为4.00%、64.0%、72.0%和96.0%,对照组分别为16.0%、28.0%、48.0%和56.0%,两组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创通气治疗AECOPD可有效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缓解呼吸困难症状,且治疗无创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关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的数量和活性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25例大肠癌、60例大肠息肉、30名健康者的外周血NK细胞的数量,并用酶标仪检测各组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大肠癌患者的NK细胞数、NK细胞杀伤率[(1.1±0.7)×108、(26±7)豫]均明显低于正常组[(2.8±1.3)×108、(66±9)%]、大肠息肉组[(2.6±1.2)×108、(6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数量及活性明显降低,提高大肠癌患者NK细胞的数量及活性可增强大肠癌的细胞过继免疫治疗。
作者:曾小辉;彭颂兴;杨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外伤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术期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空腹血糖水平、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前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强化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卢小燕;刘艳凤;江少兴;邓月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联合维护模式对重症医学科医疗设备的维护效果。方法应用联合维护模式对重症医学科医疗设备维护,建立完善的维护及保养制度,注重维护保养制度落实。结果抢救设备完好率100%,保证了救治设备应需使用。结论设备的联合维护模式值得在医院各科室推广。
作者:张炳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后牙单牙缺失行骨水平种植体联合一体化基台冠修复对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后牙区单牙缺失患者56例,分别植入53枚BICON种植体和11枚ANKYLOS种植体,3~6个月后以一体化基台冠完成上部修复,并记录负重6和12个月后牙龈探诊及嵴顶骨吸收的情况。结果56例64枚种植体完成修复,负重正常,无探诊出血、牙龈红肿, BICON和ANKYLOS的嵴顶骨吸收分别为(-0.11±0.04) mm和(-0.15±0.03) mm。结论骨水平种植体联合一体化基台冠修复可以避免粘结剂的残留,并且较好地维持嵴顶骨水平及牙龈的稳定。
作者:李少冰;张雪洋;倪佳;容明灯;卢海宾;周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依诺肝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静脉溶栓、培哚普利/或氯沙坦、硝酸甘油、美托洛尔、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拜阿司匹林、依诺肝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溶栓后于静脉泵入替罗非班,首先为0.4μg·kg-1·min-1,30min,然后为0.15μg·kg-1·min-1。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梗死血管再通、心脏不良事件(MACE)等。结果治疗组的血管间接再通情况与直接再通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出血人数比对照组多,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用于治疗AM陨同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应用,安全有效,适合推广应用。
作者:李仰平;郑铭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查呼吸运动对胸腹肿瘤影响头脚方向的形变规律及在没有4D-CT的条件下CT检测肿瘤振幅的边距(头脚方向)及如何修正放射治疗计划。方法将木球置于仿真装置托盘上对中心, CT扫描正常呼吸运动状态图像,层厚3 mm,扫描8次,比较肿瘤位置的改变,制定治疗计划,观察中心偏差值。结果肿瘤的实测振幅在理论大振幅内,肿瘤中心由于呼吸运动影响存在一定偏差。结论肿瘤在呼吸运动的影响下,可在呼吸动度范围内任意位置移动。为此,在制定治疗计划时需考虑呼吸动度范围,以“理论大振幅值”,即“肿瘤大小+呼吸动度值”为PTV。
作者:徐子海;田菲;陈超敏;王晓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感染后咳嗽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患儿给予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孟鲁司特+布地奈德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38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患儿显效22例,有效18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为(5.6±1.5) d,咳嗽消失时间为(7.1±1.2) d,半年内因感染咳嗽就诊的次数为(1.4±0.9)次。对照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为(7.0±2.5) d,咳嗽消失时间为(8.6±1.8) d,半年内因感染咳嗽就诊的次数为(2.6±1.7)次。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及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有效降低患儿气道的高反应性,在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患儿的机体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钟义宝;胡元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烤瓷固定夹板修复牙周病伴缺牙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成人牙周炎患者,经牙周基础治疗后行烤瓷固定夹板修复牙列缺损,共制作义齿26例,追踪观察时间为6~24个月。通过检测牙龈指数(GI),牙周袋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水平(CAL),影像学改变以及问卷调查义齿戴入后患者的主观感受来评价修复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经牙周夹板修复后,在不同的观察时间内,关键牙周指数得到改善(P<0.05),咀嚼功能恢复良好,患者对义齿的总满意率达90%。结论采用烤瓷固定夹板修复治疗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苏媛;吕影涛;黄雁红;罗维;张雪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下膀胱修补在妇科手术膀胱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40例膀胱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腹腔镜下行膀胱修补术,对照组患者传统开腹下行膀胱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5天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情况及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肛门排气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膀胱修补术后第5天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患者短,同时观察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膀胱修补术治疗妇科手术膀胱损伤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同时满足患者及家属审美要求,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黄丽霞;徐洪斌;杨熠;李秀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影响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速率的影响因素,以更好地指导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治疗。方法选择我院NICU病室收治的198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为对象,按照患儿出生后生长速率是否≥15 g·kg-1·d-1,将患儿分为正常生长组和缓慢生长组。其中:正常组患儿76例,缓慢生长组122例。统计患儿出生胎龄、出生时体重、氨基酸开始日龄、氨基酸总量、脂肪乳开始日龄、脂肪乳总量、开始喂养日龄、总热卡达120 kcal·kg-1·d-1日龄和奶量达150 mL·kg-1·d-1日龄,并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探讨影响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速率的因子。结果患儿在出生第1周体重下降,从第2周开始体重一直增长。单因素结果表明:出生时体重、氨基酸总量、脂肪乳总量、开始喂养时间、奶量达标时间、总热卡达标时间是影响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速率的显著性因素(P <0.05)。至于出生时胎龄、氨基酸开始日龄、脂肪乳开始日龄则不是显著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对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采取积极的营养支持策略,可以有效地促进患儿生长。
作者:丁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开发新的镇痛药物奠定基础。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组(n=32)和假手术组(n=8),自术后第8天分别腹腔注射天麻素治疗,用电子Von-Frey测痛仪测定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热痛刺激仪测定大鼠热痛缩足反应潜伏期。取脊髓腰膨大及L4/L6背根神经节,采用Westem blotting法测定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p-ERK1/2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对照组和天麻素治疗组各时点机械缩足反射阈值降低、热痛缩足反应潜伏期缩短,脊髓背角及背根神经节p-ERK1/2均出现表达上调(P<0.05);与对照组相比,天麻素治疗组在给药后7d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回升、热痛缩足反应潜伏期延长;在给药14d后脊髓背角及背根神经节p-ERK1/2表达下调(P<0.05)。结论天麻素可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p-ERK1/2通路激活有关。
作者:徐敏;刘勇军;闵闽;陈洪涛;徐莉;顾华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82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负压封闭持续引流及相关护理)和对照组(传统的清创处理及常规护理)各41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可有效封闭创面,促进骨折愈合,降低二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袁肖玲;周爱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42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检测胃癌组织CD34蛋白的表达,分析微血管密度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为40.26±12.6;癌旁边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为21.2±9.12;正常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为12.20±4.21,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胃癌微血管密度高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21.5%,低MVD组患者的生存率则为43.7%,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比其它胃组织高,在一定程度上MVD具有判断胃癌切除术后转移和预后的价值。
作者:张伟斌;王希成;陈丹;吴敏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优化抗生素使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从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按照患者症状、抗生素使用指南和医生经验使用抗生素,试验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于患者治疗第1、4、7、10d检测降钙素原(PCT),根据血清PCT≥0.25μg/L为截断值,使用抗生素,血清PCT<0.25μg/L不使用或停用抗生素。观察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二重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为70.0%,对照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为88.0%,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25,P=0.0271)。试验组患者抗生素使用10天以上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4.3738,P=0.0365)。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2.4±2.6)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6.7±3.3)d,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374,P=0.0000)。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4.0%,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0.7958,P=0.3724)。试验组患者的二重感染率为4.0%,对照组患者的二重感染率为20.0%,两组患者二重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06,P=0.0138)。结论降钙素原在评价AECOPD是否使用抗生素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以明显缩短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使用率,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同时降低二重感染率。
作者:何涛;林颖;邹天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调查乳4瑶族自治县瑶族妇女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2年3B至2014年3B我院收集的1504例乳4瑶族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并以20~39岁,≥40岁作为年龄段分组,对两组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乳腺临床检查、乳腺B超BI-RADS分级、乳腺钼靶BI-RADS分级等筛查方法。结果20~39岁瑶族妇女乳腺B超筛查人数:742人;乳腺B超BI-RADS分级:B0级3人,B1级648人,B2级63人,B3级28人,B4级0人,B5级0人,B6级0人;≥40岁瑶族妇女乳腺B超筛查人数:762人;乳腺B超BI-RADS分级:B0级0人,B1级637人,B2级102人,B3级15人,B4级8人,B5级0人,B6级0人。结论我县瑶族妇女基本上没有明显的乳腺癌高危因素,且通过乳腺临床检查、乳腺超声、乳腺钼靶进行乳腺癌普查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降低假阴性率,对乳腺癌的筛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美玲;韩晓蓉;张伙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局部氧疗联合金霉素软膏治疗新生儿尿布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90例新生儿尿布性皮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两组经常规处理后,对照组采用局部暴露并外涂金霉素软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局部吹纯氧,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64.4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愈时间为(2.78±0.73)h,对照组为(5.89±0.42)h,两组差异显著,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尿布性皮炎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局部氧疗,能加快红肿消退、明显缩短愈合时间,此方法安全、经济,且无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裕斌;江谏莲;严蕴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液基细胞学检查在诊断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59例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分别行宫腔镜检查、分段诊刮病理学检查及子宫内膜液基细胞学检查,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细胞采集一次成功率显著高于分段诊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内膜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与宫腔镜、病理学对比均具有正相关性,0
作者:吴梅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快速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出现症状后不同时间段抽取的血浆中肌酸激酶MB同功酶(ctreatine kinase MB isoenzyme,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I, cTn I)的阳性率。方法选择总共57例AMI患者在胸痛发作后不同时间段所抽取的肝素血浆,用快速法检测其CK-MB和cTnⅠ的含量,对比CK-MB和cTnⅠ在不同时间段血浆中的阳性率,比较两者在不同时间段对AMI的诊断效力。结果0~4h、4~8h、8~12h、12~16h、16~24h、24~48h、48~72h、72~96h、96~120h、120~144hCK-MB和cTnⅠ的阳性率分别为0.479、0.313,0.792、0.698,0.944、0.870,0.962、0.981,0.939、1.000,0.763、0.974,0.514、0.943,0.241、0.897,0.077、0.808,0.000、0.571。结论在0~12h内,CK-MB诊断AMI要稍优于cTnⅠ,而12~24h两者相近,48~144hcTnⅠ则要明显优于CK-MB。
作者:何国堂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确诊为首发抑郁障碍的患者91例作为研究组,并按方便抽样选取本院正常健康职工9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认知功能状况。结果研究组RBAN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WCST完成分类数与概念化百分数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而总测验数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首发抑郁障碍患者的全面认知功能存在程度不一的损害。
作者:杨铭哲;梁云海;林昭宇;吴逢春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