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辉;彭颂兴;杨兵
目的:探讨AIDET沟通模式在基层医院腹腔镜手术术前访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5例患者根据时间段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6例,按术前访视常规方法和流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访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AIDET沟通模式进行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访视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访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AIDET沟通模式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岑善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与后内侧入路在治疗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Ⅳ度损伤疗效对比。方法从2011年6月至2014年3月,采用后外侧入路及后内侧入路分别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28例,术后采用采用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踝关节功能,结果行统计学对比。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6~19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4.5个月。所有病例无皮肤坏死、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骨不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疗效评价参考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后外侧入路治疗组治疗优良率优于后内侧入路观察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后外侧入路在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Ⅳ度损伤治疗中,显露清晰,固定可靠,允许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Ⅳ度损伤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陈超;区杏枝;关宏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BDNF基因多态性与颞叶癫痫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和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颞叶癫痫组(20名),特发性癫痫组(20名),同时设置对照组为随机选择的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个体(40名)。测定这三组人群的BDNF基因的功能位点rs6265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布。结果颞叶癫痫组以及特发性癫痫组的BDNF基因的功能位点rs6265基因型的频率与对照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DNF基因多态性与颞叶癫痫患者易感性可能无关。
作者:付伦姣;罗成宏;苏斌儒;胡湘蜀;郭强;欧阳梅;宋小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下膀胱修补在妇科手术膀胱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40例膀胱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腹腔镜下行膀胱修补术,对照组患者传统开腹下行膀胱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5天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情况及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肛门排气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膀胱修补术后第5天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患者短,同时观察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膀胱修补术治疗妇科手术膀胱损伤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同时满足患者及家属审美要求,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黄丽霞;徐洪斌;杨熠;李秀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肌肉骨骼超声对痛风性关节炎(GA)的诊断意义和痛风性关节炎的特殊表现。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41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以及选取41例表现相同的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其他疾病患者,采用肌肉骨骼超声对所有患者的滑膜增生、软组织肿胀、腱鞘炎、骨侵蚀、滑囊骨化及痛风石等表现进行检查,并对其骨膜上血流情况和炎症程度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痛风石、平行线、滑膜上及韧带内高回声点的发生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腱鞘炎、骨侵蚀的发生更易出现于非GA患者中,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痛风石、平行线、高回声点、韧带内高回声点一个或以上表现诊断GA的特异性是91.8%,敏感性是64.1%, ROCAUC值为0.737。结论肌肉骨骼超声影像显示关节内出现痛风石、平行线、滑膜上及韧带内高回声点对痛风性关节炎(GA)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王楚彬;林腾;郑宝群;连伟镇;蔡培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ICU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为患者感染的防治提供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ICU病房收治的1337例患者,分析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及临床特点。结果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142例,感染率10.6%;其中外科术后患者、呼吸系统病变患者感染率高,分别为52.9%及19.2%;感染患者主要集中于>60岁、行气管插管、行气管切开、应用抗菌药物、合并症≥2种及住院时间≥10 d,其感染率分别为13.4%、9.0%、11.8%、11.5%、13.4%及13.7%;我院ICU鲍曼不动杆菌对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及诺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8.9%、76.8%及73.2%,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为5.6%;142例感染患者共死亡26例,死亡率18.3%,其中碳青霉烯治疗方案ICU转出率高,达91.4%。结论 ICU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较高,因感染导致的死亡率亦较高,而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广泛耐药,在今后的治疗中,应根据其耐药规律,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并严格落实无菌规定,以降低感染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安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术前、术中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术后需长期卧床患者褥疮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因股骨骨折需手术治疗且治疗后需长期卧床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试验组24例术前及术中给予褥疮预防护理,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24例仅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记录两组一般情况、褥疮发生人数及褥疮严重程度,并对两组褥疮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住院期间对照组共16例(66.7%)发生褥疮,试验组共10例(41.7%)发生褥疮,两组褥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褥疮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试验组褥疮发生的严重程度较对照组为轻。结论术前、术中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需长期卧床患者的褥疮发生率,减少因褥疮造成的痛苦,临床应加以关注。
作者:李瑞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优化抗生素使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从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按照患者症状、抗生素使用指南和医生经验使用抗生素,试验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于患者治疗第1、4、7、10d检测降钙素原(PCT),根据血清PCT≥0.25μg/L为截断值,使用抗生素,血清PCT<0.25μg/L不使用或停用抗生素。观察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二重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为70.0%,对照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为88.0%,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25,P=0.0271)。试验组患者抗生素使用10天以上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4.3738,P=0.0365)。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2.4±2.6)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6.7±3.3)d,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374,P=0.0000)。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4.0%,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0.7958,P=0.3724)。试验组患者的二重感染率为4.0%,对照组患者的二重感染率为20.0%,两组患者二重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06,P=0.0138)。结论降钙素原在评价AECOPD是否使用抗生素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以明显缩短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使用率,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同时降低二重感染率。
作者:何涛;林颖;邹天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rhBMP-2/PLA生物活性涂层的骨诱导活性及对种植体周骨组织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精密车床机械切削纯钛种植体,利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聚乳酸种植体涂层,通过冷冻干燥法将聚乳酸涂层与则澡月MP-2复合,构建rhBMP-2/PLA复合涂层种植体。对9只日本长耳白兔双侧股骨行种植术,每侧制备3个种植孔,随机植入纯钛种植体、rhBMP-2/PLA复合涂层种植体,术后4、8、12周处死动物,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进行大体观察、X线检查、组织学观察及V型胶-的免疫组化检测,比较两组种植体周骨组织愈合情况。结果X线观察显示种植体周骨组织随植入时间延长而密度不断增加,植入后4周、8周rhBMP-2/PLA组种植体周相对骨密度值明显高于纯钛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周rhBMP-2/PLA组种植体周相对骨密度值略高于纯钛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学观察-镜下4周rhBMP-2/PLA组可见种植体界面处大量局灶性编织骨形成,新骨边5衬有一层排列紧密的成骨细胞,成骨活跃;纯钛组种植体界面处均可见少量编织骨,未见成骨细胞活跃增殖。8周rhBMP-2/PLA组种植体界面处编织骨数量明显增加,钙化程度有所增加,且出现部分板层骨;纯钛组种植体界面处仍为局灶性编织骨,且钙化度较低,板层骨不明显。12周rhBMP-2/PLA组种植体界面处板层骨数量继续增加,骨髓腔不断扩大,且新骨融合成蜿蜒迂曲的骨小梁,正在形成哈佛氏系统。纯钛组种植体界面处也出现部分板层骨及骨小梁结构。结论rhBMP-2/PLA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活性,能促进种植体周骨组织的早期愈合。
作者:杜兵;周磊;李军政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的数量和活性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25例大肠癌、60例大肠息肉、30名健康者的外周血NK细胞的数量,并用酶标仪检测各组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大肠癌患者的NK细胞数、NK细胞杀伤率[(1.1±0.7)×108、(26±7)豫]均明显低于正常组[(2.8±1.3)×108、(66±9)%]、大肠息肉组[(2.6±1.2)×108、(6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数量及活性明显降低,提高大肠癌患者NK细胞的数量及活性可增强大肠癌的细胞过继免疫治疗。
作者:曾小辉;彭颂兴;杨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外伤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术期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空腹血糖水平、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前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强化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卢小燕;刘艳凤;江少兴;邓月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彩超(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布-加综合征(BC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6例临床中经过手术或下腔静脉造影的BCS患者,回顾分析其入院时彩色超声诊断的直接及间接征象。并根据患者下腔静脉及肝静脉阻塞情况进行分型分析。结果患者经治疗后病理诊断分型为:肝静脉型8例,下腔静脉型14例,混合型4例。超声诊断结果为:肝静脉型7例,下腔静脉型13例,混合型3例。1例混合型误诊为下腔静脉型,2例漏诊。诊断准确率为88.5%。结论彩超在诊断断布-加综合征中有较高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应梅;刘晗;朱秀玉;魏秋香;黄果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感染后咳嗽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患儿给予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孟鲁司特+布地奈德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38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患儿显效22例,有效18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为(5.6±1.5) d,咳嗽消失时间为(7.1±1.2) d,半年内因感染咳嗽就诊的次数为(1.4±0.9)次。对照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为(7.0±2.5) d,咳嗽消失时间为(8.6±1.8) d,半年内因感染咳嗽就诊的次数为(2.6±1.7)次。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及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有效降低患儿气道的高反应性,在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患儿的机体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钟义宝;胡元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其相关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8例NRDS患儿并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行机械通气+固尔苏治疗,观察组行NCPAP+固尔苏治疗,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给予新生儿儿科常规性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病情转归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抢救成功率为89.66%、死亡率为10.34%,对照组分别为75.86%、24.14%,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家属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尔苏与NCPAP治疗NRDS效果显著,在治疗期间给予患儿科学、全面的护理可提高患儿预后,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作者:柯燕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COOK促宫颈成熟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280例足月妊娠且有引产指征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130例自8选择使用COOK促宫颈成熟球囊促宫颈成熟后引产孕妇作为观察组,150例单纯用低浓度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并引产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间促宫颈成熟效果、引产成功率、诱发临产时间、总产程时限、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产褥感染、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阴道分娩率、引产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诱发临产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COOK促宫颈成熟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是安全、有效的,孕产妇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玮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82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负压封闭持续引流及相关护理)和对照组(传统的清创处理及常规护理)各41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可有效封闭创面,促进骨折愈合,降低二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袁肖玲;周爱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护理。方法对36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以及置泵、心理、饮食护理,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痰菌转阴情况。结果36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和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痰菌转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降糖效果良好,做好置泵、心理、饮食护理是保障疗效的关键。
作者:黎英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开颅血肿清除术)和观察组(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各28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并发症、生存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3个月和术后9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治疗总有效率、生存率均显著升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 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傅建华;王茂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牙周干预对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予51例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干预3个月,观察干预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的水平变化。结果干预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分别较干预前降低0.3 mmol/L、0.2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较干预前升高0.2 mmol/L,低密度脂蛋白干预前(3.4±0.8) mmol/L,干预后(3.3±0.7) mmol/L,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牙周干预可降低伴牙周炎的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牙周干预有可能减缓伴牙周炎的冠心病发生、发展。
作者:卢俊慧;邓泽亚;黎秀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本研究探讨淋巴瘤患者外周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AlC)及CA125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的分析12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对初诊时ALC、CA125、IPI评分系统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位随访23.1月(7.9~48.3月)总有效率(RR)为73.2%,完全缓解率(CR)为59.8%,总生存率(OS)为55.1%。高ALC(ALC≥1.0×109/L)组和低ALC(ALC<1.0×109/L)组RR率为82.9%和61.4%(P=0.007),CR率为72.9%和43.9%(P=0.001),总生存率(OS)为63.2%和30%(P=0.000)。高CA125组和CA125正常组RR率为40%和88.5%(P=0.000),CR率为20%和78.2%(P=0.000),总生存率为31%和75%(P=0.000)。将IPI评分0~1分和2分合并为低危组,3分、4~5分合并为高危组,统计分析显示,高危组淋巴细胞绝对计数较低危组明显降低(P=0.020),高危组CA125水平高于低危组(P=0.000)。结论ALC及CA125可与IPI评分系统一起用于评价弥漫大月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
作者:牛晓敏;何慧清;黎伟超;李卫华;许晓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