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膀胱修补在妇科手术膀胱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黄丽霞;徐洪斌;杨熠;李秀云

关键词:腹腔镜, 膀胱修补, 妇科手术, 膀胱损伤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下膀胱修补在妇科手术膀胱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40例膀胱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腹腔镜下行膀胱修补术,对照组患者传统开腹下行膀胱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5天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情况及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肛门排气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膀胱修补术后第5天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患者短,同时观察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膀胱修补术治疗妇科手术膀胱损伤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同时满足患者及家属审美要求,值得应用与推广。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护理干预预防脑卒中患者跌倒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措施预防跌倒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宣教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价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阅蕴),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1个月、3个月以及5个月的FIM评分以及患者对防跌倒知识的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IM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防跌倒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卢银侃;陈婉珍;陈妙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应用CTVision治疗胸腹肿瘤中呼吸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查呼吸运动对胸腹肿瘤影响头脚方向的形变规律及在没有4D-CT的条件下CT检测肿瘤振幅的边距(头脚方向)及如何修正放射治疗计划。方法将木球置于仿真装置托盘上对中心, CT扫描正常呼吸运动状态图像,层厚3 mm,扫描8次,比较肿瘤位置的改变,制定治疗计划,观察中心偏差值。结果肿瘤的实测振幅在理论大振幅内,肿瘤中心由于呼吸运动影响存在一定偏差。结论肿瘤在呼吸运动的影响下,可在呼吸动度范围内任意位置移动。为此,在制定治疗计划时需考虑呼吸动度范围,以“理论大振幅值”,即“肿瘤大小+呼吸动度值”为PTV。

    作者:徐子海;田菲;陈超敏;王晓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清新地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年龄对后继脑梗死的影响

    目的:探讨清新地区TIA患者发生后继脑梗死与患者年龄的相关性。方法调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确诊的脑梗死病例资料118例,根据患者脑梗死前1周内是否发生TIA分为TIA组和对照组,两组根据年龄再分为<65岁和≥65岁组,比较患者神经功能缺损MES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结果年龄<65岁的TIA组患者MESSS评分极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年龄≥65岁患者两组MESSS和Barthe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IA的缺血耐受作用与患者年龄具有一定相关性,低于65岁患者TIA发生后1周内出现后继脑梗死,TIA可产生较强的神经保护作用,缓解生活能力的下降程度,而年龄超过65岁患者的TIA神经功能保护作用则明显减弱。

    作者:马康胜;吴碧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补肾壮骨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0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补肾壮骨方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所有患者均用补肾壮骨方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结果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腰背酸痛积分和晨僵时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升降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壮骨方对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作用,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高效改善其病情,值得在临床中被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芦北极;查振刚;王贵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优化抗生素使用的意义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优化抗生素使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从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按照患者症状、抗生素使用指南和医生经验使用抗生素,试验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于患者治疗第1、4、7、10d检测降钙素原(PCT),根据血清PCT≥0.25μg/L为截断值,使用抗生素,血清PCT<0.25μg/L不使用或停用抗生素。观察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二重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为70.0%,对照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为88.0%,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25,P=0.0271)。试验组患者抗生素使用10天以上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4.3738,P=0.0365)。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2.4±2.6)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6.7±3.3)d,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374,P=0.0000)。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4.0%,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0.7958,P=0.3724)。试验组患者的二重感染率为4.0%,对照组患者的二重感染率为20.0%,两组患者二重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06,P=0.0138)。结论降钙素原在评价AECOPD是否使用抗生素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以明显缩短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使用率,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同时降低二重感染率。

    作者:何涛;林颖;邹天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感染后咳嗽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患儿给予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孟鲁司特+布地奈德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38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患儿显效22例,有效18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为(5.6±1.5) d,咳嗽消失时间为(7.1±1.2) d,半年内因感染咳嗽就诊的次数为(1.4±0.9)次。对照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为(7.0±2.5) d,咳嗽消失时间为(8.6±1.8) d,半年内因感染咳嗽就诊的次数为(2.6±1.7)次。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及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有效降低患儿气道的高反应性,在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患儿的机体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钟义宝;胡元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帕瑞昔布钠对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镇痛疗效和炎性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术后镇痛应用于甲状腺切除术的疗效和对炎性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影响。方法甲状腺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 P组(帕瑞昔布钠组)和C组(空白对照组),予气管插管全麻。 P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 C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等量生理盐水5 mL。观察指标-测定术前、术毕和术后6 h、12 h、24 h的血浆炎性细胞因子IL-6和TNF-α水平;记录VAS疼痛评分;记录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是术毕及术后各时间点的IL-6和TNF-α水平高于术前的水平(P<0.05); P组术毕及术后各时间点的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C组(P <0.05)。 P组术后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低于C组(P<0.05)。血压及心率在术后各时间点P组均低于C组(P<0.01); P组除了拔管后5 min的血压及心率高于术前基础值,其余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基础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 C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血压及心率均比术前升高(P<0.01)。 P组拔管时躁动呛咳率低于C组(P<0.01),两组的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对甲状腺切除术患者能起到有效的镇痛作用,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减少免疫损伤,并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作者:徐天星;李雅兰;胡冬华;陈燕;戴载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玉屏风散加味辨证施治变应性鼻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玉屏风散加味辨证施治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7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对照组口服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玉屏风散加味辨证施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鼻甲体积均明显缩小,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鼻甲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07%,观察组为97.6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散加味辨证施治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韩丽;韩思伟;李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自噬基因Beclin-1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中细胞自噬基因Beclin-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子宫腺肌病、4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自噬基因Beclin-1蛋白及细胞凋亡的标记物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子宫腺肌病中异位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样腺癌中Beclin-1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 Beclin-1表达随着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而下调(P<0.05)。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Ki-67微弱表达,在子宫腺肌病及子宫内膜腺癌中的Ki-67表达均显著上调。结论子宫腺肌病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类似,其发生、发展中自噬基因Beclin-1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高秋;李丽萍;何丽娟;施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开展胎儿超声心动图产前筛查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胎儿超声心动图产前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5000例中期孕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进行产前大畸形筛查和胎儿心脏针对性检查,筛查出胎儿心脏畸形的超声图像表现与发生心内、心外和染色体病变的关系,比较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5000例胎儿心动图产前筛查中,检查出41例心脏畸形胎儿,检出率为8.20‰;病理活检检出胎儿心脏畸形43例,检出率8.60‰;两者诊断符合率95.35%。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符合率高,与病理诊断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是一项安全、有效的产前筛查技术,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陈兵勇;尹晓云;黄继才;李景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50例报告

    目的:报告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气指标及呼吸困难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2013年1至6月间AECOPD病例50例列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祛痰平喘类用药、经鼻导管低流量给氧等治疗,2013年7至12月间AECOPD患者50例列入研究组,加用无创通气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aO2和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 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后12、24、48和72 h时呼吸困难症状缓解比例分别为4.00%、64.0%、72.0%和96.0%,对照组分别为16.0%、28.0%、48.0%和56.0%,两组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创通气治疗AECOPD可有效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缓解呼吸困难症状,且治疗无创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关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首发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确诊为首发抑郁障碍的患者91例作为研究组,并按方便抽样选取本院正常健康职工9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认知功能状况。结果研究组RBAN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WCST完成分类数与概念化百分数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而总测验数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首发抑郁障碍患者的全面认知功能存在程度不一的损害。

    作者:杨铭哲;梁云海;林昭宇;吴逢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与单纯的盆底肌训练(Kegel运动)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妇科门诊102例轻中度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与单纯的Kegel盆底肌训练的疗效。结果中度尿失禁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的有效率及治愈率(75%和50%)高于Kegel盆底肌训练(54.6%和36.4%),轻度尿失禁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治愈率(73.8%)高于Kegel盆底肌训练(45.5%)。结论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更确切,与单纯的Kegal盆底肌训练比较,能明显改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尤其对一胎分娩后、无合并子宫脱垂、体高体重指数(BMI)小于25的患者疗效更为明显。

    作者:李雯华;王小婕;张秀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依诺肝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依诺肝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静脉溶栓、培哚普利/或氯沙坦、硝酸甘油、美托洛尔、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拜阿司匹林、依诺肝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溶栓后于静脉泵入替罗非班,首先为0.4μg·kg-1·min-1,30min,然后为0.15μg·kg-1·min-1。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梗死血管再通、心脏不良事件(MACE)等。结果治疗组的血管间接再通情况与直接再通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出血人数比对照组多,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用于治疗AM陨同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应用,安全有效,适合推广应用。

    作者:李仰平;郑铭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布-加综合征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彩超(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布-加综合征(BC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6例临床中经过手术或下腔静脉造影的BCS患者,回顾分析其入院时彩色超声诊断的直接及间接征象。并根据患者下腔静脉及肝静脉阻塞情况进行分型分析。结果患者经治疗后病理诊断分型为:肝静脉型8例,下腔静脉型14例,混合型4例。超声诊断结果为:肝静脉型7例,下腔静脉型13例,混合型3例。1例混合型误诊为下腔静脉型,2例漏诊。诊断准确率为88.5%。结论彩超在诊断断布-加综合征中有较高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应梅;刘晗;朱秀玉;魏秋香;黄果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ICU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ICU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为患者感染的防治提供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ICU病房收治的1337例患者,分析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及临床特点。结果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142例,感染率10.6%;其中外科术后患者、呼吸系统病变患者感染率高,分别为52.9%及19.2%;感染患者主要集中于>60岁、行气管插管、行气管切开、应用抗菌药物、合并症≥2种及住院时间≥10 d,其感染率分别为13.4%、9.0%、11.8%、11.5%、13.4%及13.7%;我院ICU鲍曼不动杆菌对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及诺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8.9%、76.8%及73.2%,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为5.6%;142例感染患者共死亡26例,死亡率18.3%,其中碳青霉烯治疗方案ICU转出率高,达91.4%。结论 ICU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较高,因感染导致的死亡率亦较高,而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广泛耐药,在今后的治疗中,应根据其耐药规律,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并严格落实无菌规定,以降低感染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安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及CA125与非霍奇金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的关系

    目的:本研究探讨淋巴瘤患者外周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AlC)及CA125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的分析12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对初诊时ALC、CA125、IPI评分系统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位随访23.1月(7.9~48.3月)总有效率(RR)为73.2%,完全缓解率(CR)为59.8%,总生存率(OS)为55.1%。高ALC(ALC≥1.0×109/L)组和低ALC(ALC<1.0×109/L)组RR率为82.9%和61.4%(P=0.007),CR率为72.9%和43.9%(P=0.001),总生存率(OS)为63.2%和30%(P=0.000)。高CA125组和CA125正常组RR率为40%和88.5%(P=0.000),CR率为20%和78.2%(P=0.000),总生存率为31%和75%(P=0.000)。将IPI评分0~1分和2分合并为低危组,3分、4~5分合并为高危组,统计分析显示,高危组淋巴细胞绝对计数较低危组明显降低(P=0.020),高危组CA125水平高于低危组(P=0.000)。结论ALC及CA125可与IPI评分系统一起用于评价弥漫大月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

    作者:牛晓敏;何慧清;黎伟超;李卫华;许晓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开颅血肿清除术)和观察组(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各28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并发症、生存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3个月和术后9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治疗总有效率、生存率均显著升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 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傅建华;王茂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罗氏cobas 8000检测系统性能评价

    目的:应用美国临床检验标准化研究所(CLSI)评价方案对罗氏cobas 8000检测系统的8个检验项目进行方法学性能验证与评价。方法根据CLSI系列文件(EP15-A、 EP6-A、 EP9-A2、 C28-A2)和其它相关文献的实验方案对罗氏cobas 8000检测系统中共8个项目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和参考区间进行分析和验证,其结果与厂商声明的性能或公认的质量目标进行比较。结果罗氏cobas 8000检测系统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和参考区间均符合要求。结论罗氏cobas 8000检测系统的8个检测项目的主要性能基本符合质量目标要求,能够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张轩;王淏;李有强;陈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苦参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一年来80例我院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人,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实验组A组苦参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对照组B组单纯的西医恩替卡韦用药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肝脏基本功能变化以及恢复状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肝功一般生理功能治疗后疗均有明显恢复,但A组在ALT和AST方面对照组效果更佳明显,不良反应小;对HBeAg影响上,A组、B组两年后HBeAg阴转率分别为85.0%、55.0%;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肝功能纤维化血清学指标HA、LN、PCⅢ、CⅣ治疗前后具有明显地不同,A组的治疗效果更佳。结论中西医苦参素与恩替卡韦结合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较单纯的使用西医恩替卡韦的临床效果更明显。

    作者:周怀兵;胡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