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柯燕娜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其相关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8例NRDS患儿并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行机械通气+固尔苏治疗,观察组行NCPAP+固尔苏治疗,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给予新生儿儿科常规性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病情转归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抢救成功率为89.66%、死亡率为10.34%,对照组分别为75.86%、24.14%,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家属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尔苏与NCPAP治疗NRDS效果显著,在治疗期间给予患儿科学、全面的护理可提高患儿预后,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感染后咳嗽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患儿给予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孟鲁司特+布地奈德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38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患儿显效22例,有效18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为(5.6±1.5) d,咳嗽消失时间为(7.1±1.2) d,半年内因感染咳嗽就诊的次数为(1.4±0.9)次。对照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为(7.0±2.5) d,咳嗽消失时间为(8.6±1.8) d,半年内因感染咳嗽就诊的次数为(2.6±1.7)次。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及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有效降低患儿气道的高反应性,在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患儿的机体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钟义宝;胡元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及CA125与非霍奇金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的关系

    目的:本研究探讨淋巴瘤患者外周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AlC)及CA125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的分析12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对初诊时ALC、CA125、IPI评分系统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位随访23.1月(7.9~48.3月)总有效率(RR)为73.2%,完全缓解率(CR)为59.8%,总生存率(OS)为55.1%。高ALC(ALC≥1.0×109/L)组和低ALC(ALC<1.0×109/L)组RR率为82.9%和61.4%(P=0.007),CR率为72.9%和43.9%(P=0.001),总生存率(OS)为63.2%和30%(P=0.000)。高CA125组和CA125正常组RR率为40%和88.5%(P=0.000),CR率为20%和78.2%(P=0.000),总生存率为31%和75%(P=0.000)。将IPI评分0~1分和2分合并为低危组,3分、4~5分合并为高危组,统计分析显示,高危组淋巴细胞绝对计数较低危组明显降低(P=0.020),高危组CA125水平高于低危组(P=0.000)。结论ALC及CA125可与IPI评分系统一起用于评价弥漫大月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

    作者:牛晓敏;何慧清;黎伟超;李卫华;许晓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其相关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8例NRDS患儿并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行机械通气+固尔苏治疗,观察组行NCPAP+固尔苏治疗,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给予新生儿儿科常规性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病情转归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抢救成功率为89.66%、死亡率为10.34%,对照组分别为75.86%、24.14%,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家属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尔苏与NCPAP治疗NRDS效果显著,在治疗期间给予患儿科学、全面的护理可提高患儿预后,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作者:柯燕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联合维护模式对重症医学科医疗设备的维护探讨

    目的:探讨联合维护模式对重症医学科医疗设备的维护效果。方法应用联合维护模式对重症医学科医疗设备维护,建立完善的维护及保养制度,注重维护保养制度落实。结果抢救设备完好率100%,保证了救治设备应需使用。结论设备的联合维护模式值得在医院各科室推广。

    作者:张炳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精细化延续性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精细化延续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2年5月期间住院的1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精细化的延续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依从性、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效果、依从性、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精细化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且可帮助患者有效地控制血压,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叶清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痛风性关节炎的肌肉骨骼超声表现及超声对其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肌肉骨骼超声对痛风性关节炎(GA)的诊断意义和痛风性关节炎的特殊表现。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41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以及选取41例表现相同的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其他疾病患者,采用肌肉骨骼超声对所有患者的滑膜增生、软组织肿胀、腱鞘炎、骨侵蚀、滑囊骨化及痛风石等表现进行检查,并对其骨膜上血流情况和炎症程度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痛风石、平行线、滑膜上及韧带内高回声点的发生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腱鞘炎、骨侵蚀的发生更易出现于非GA患者中,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痛风石、平行线、高回声点、韧带内高回声点一个或以上表现诊断GA的特异性是91.8%,敏感性是64.1%, ROCAUC值为0.737。结论肌肉骨骼超声影像显示关节内出现痛风石、平行线、滑膜上及韧带内高回声点对痛风性关节炎(GA)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王楚彬;林腾;郑宝群;连伟镇;蔡培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应用CTVision治疗胸腹肿瘤中呼吸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查呼吸运动对胸腹肿瘤影响头脚方向的形变规律及在没有4D-CT的条件下CT检测肿瘤振幅的边距(头脚方向)及如何修正放射治疗计划。方法将木球置于仿真装置托盘上对中心, CT扫描正常呼吸运动状态图像,层厚3 mm,扫描8次,比较肿瘤位置的改变,制定治疗计划,观察中心偏差值。结果肿瘤的实测振幅在理论大振幅内,肿瘤中心由于呼吸运动影响存在一定偏差。结论肿瘤在呼吸运动的影响下,可在呼吸动度范围内任意位置移动。为此,在制定治疗计划时需考虑呼吸动度范围,以“理论大振幅值”,即“肿瘤大小+呼吸动度值”为PTV。

    作者:徐子海;田菲;陈超敏;王晓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苦参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一年来80例我院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人,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实验组A组苦参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对照组B组单纯的西医恩替卡韦用药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肝脏基本功能变化以及恢复状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肝功一般生理功能治疗后疗均有明显恢复,但A组在ALT和AST方面对照组效果更佳明显,不良反应小;对HBeAg影响上,A组、B组两年后HBeAg阴转率分别为85.0%、55.0%;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肝功能纤维化血清学指标HA、LN、PCⅢ、CⅣ治疗前后具有明显地不同,A组的治疗效果更佳。结论中西医苦参素与恩替卡韦结合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较单纯的使用西医恩替卡韦的临床效果更明显。

    作者:周怀兵;胡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BDNF基因多态性与颞叶癫痫患者的关联研究

    目的:研究BDNF基因多态性与颞叶癫痫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和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颞叶癫痫组(20名),特发性癫痫组(20名),同时设置对照组为随机选择的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个体(40名)。测定这三组人群的BDNF基因的功能位点rs6265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布。结果颞叶癫痫组以及特发性癫痫组的BDNF基因的功能位点rs6265基因型的频率与对照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DNF基因多态性与颞叶癫痫患者易感性可能无关。

    作者:付伦姣;罗成宏;苏斌儒;胡湘蜀;郭强;欧阳梅;宋小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AIDET沟通模式在基层医院腹腔镜手术术前访视的应用

    目的:探讨AIDET沟通模式在基层医院腹腔镜手术术前访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5例患者根据时间段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6例,按术前访视常规方法和流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访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AIDET沟通模式进行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访视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访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AIDET沟通模式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岑善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优化抗生素使用的意义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优化抗生素使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从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按照患者症状、抗生素使用指南和医生经验使用抗生素,试验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于患者治疗第1、4、7、10d检测降钙素原(PCT),根据血清PCT≥0.25μg/L为截断值,使用抗生素,血清PCT<0.25μg/L不使用或停用抗生素。观察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二重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为70.0%,对照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为88.0%,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25,P=0.0271)。试验组患者抗生素使用10天以上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4.3738,P=0.0365)。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2.4±2.6)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6.7±3.3)d,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374,P=0.0000)。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4.0%,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0.7958,P=0.3724)。试验组患者的二重感染率为4.0%,对照组患者的二重感染率为20.0%,两组患者二重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06,P=0.0138)。结论降钙素原在评价AECOPD是否使用抗生素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以明显缩短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使用率,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同时降低二重感染率。

    作者:何涛;林颖;邹天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数量和活性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的数量和活性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25例大肠癌、60例大肠息肉、30名健康者的外周血NK细胞的数量,并用酶标仪检测各组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大肠癌患者的NK细胞数、NK细胞杀伤率[(1.1±0.7)×108、(26±7)豫]均明显低于正常组[(2.8±1.3)×108、(66±9)%]、大肠息肉组[(2.6±1.2)×108、(6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数量及活性明显降低,提高大肠癌患者NK细胞的数量及活性可增强大肠癌的细胞过继免疫治疗。

    作者:曾小辉;彭颂兴;杨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乳源县瑶族妇女乳腺癌危险因素的调查及高危人群的普查

    目的:调查乳4瑶族自治县瑶族妇女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2年3B至2014年3B我院收集的1504例乳4瑶族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并以20~39岁,≥40岁作为年龄段分组,对两组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乳腺临床检查、乳腺B超BI-RADS分级、乳腺钼靶BI-RADS分级等筛查方法。结果20~39岁瑶族妇女乳腺B超筛查人数:742人;乳腺B超BI-RADS分级:B0级3人,B1级648人,B2级63人,B3级28人,B4级0人,B5级0人,B6级0人;≥40岁瑶族妇女乳腺B超筛查人数:762人;乳腺B超BI-RADS分级:B0级0人,B1级637人,B2级102人,B3级15人,B4级8人,B5级0人,B6级0人。结论我县瑶族妇女基本上没有明显的乳腺癌高危因素,且通过乳腺临床检查、乳腺超声、乳腺钼靶进行乳腺癌普查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降低假阴性率,对乳腺癌的筛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美玲;韩晓蓉;张伙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自噬基因Beclin-1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中细胞自噬基因Beclin-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子宫腺肌病、4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自噬基因Beclin-1蛋白及细胞凋亡的标记物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子宫腺肌病中异位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样腺癌中Beclin-1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 Beclin-1表达随着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而下调(P<0.05)。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Ki-67微弱表达,在子宫腺肌病及子宫内膜腺癌中的Ki-67表达均显著上调。结论子宫腺肌病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类似,其发生、发展中自噬基因Beclin-1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高秋;李丽萍;何丽娟;施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社区护理干预预防脑卒中患者跌倒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措施预防跌倒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宣教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价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阅蕴),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1个月、3个月以及5个月的FIM评分以及患者对防跌倒知识的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IM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防跌倒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卢银侃;陈婉珍;陈妙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罗氏cobas 8000检测系统性能评价

    目的:应用美国临床检验标准化研究所(CLSI)评价方案对罗氏cobas 8000检测系统的8个检验项目进行方法学性能验证与评价。方法根据CLSI系列文件(EP15-A、 EP6-A、 EP9-A2、 C28-A2)和其它相关文献的实验方案对罗氏cobas 8000检测系统中共8个项目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和参考区间进行分析和验证,其结果与厂商声明的性能或公认的质量目标进行比较。结果罗氏cobas 8000检测系统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和参考区间均符合要求。结论罗氏cobas 8000检测系统的8个检测项目的主要性能基本符合质量目标要求,能够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张轩;王淏;李有强;陈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帕瑞昔布钠对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镇痛疗效和炎性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术后镇痛应用于甲状腺切除术的疗效和对炎性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影响。方法甲状腺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 P组(帕瑞昔布钠组)和C组(空白对照组),予气管插管全麻。 P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 C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等量生理盐水5 mL。观察指标-测定术前、术毕和术后6 h、12 h、24 h的血浆炎性细胞因子IL-6和TNF-α水平;记录VAS疼痛评分;记录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是术毕及术后各时间点的IL-6和TNF-α水平高于术前的水平(P<0.05); P组术毕及术后各时间点的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C组(P <0.05)。 P组术后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低于C组(P<0.05)。血压及心率在术后各时间点P组均低于C组(P<0.01); P组除了拔管后5 min的血压及心率高于术前基础值,其余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基础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 C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血压及心率均比术前升高(P<0.01)。 P组拔管时躁动呛咳率低于C组(P<0.01),两组的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对甲状腺切除术患者能起到有效的镇痛作用,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减少免疫损伤,并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作者:徐天星;李雅兰;胡冬华;陈燕;戴载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布-加综合征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彩超(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布-加综合征(BC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6例临床中经过手术或下腔静脉造影的BCS患者,回顾分析其入院时彩色超声诊断的直接及间接征象。并根据患者下腔静脉及肝静脉阻塞情况进行分型分析。结果患者经治疗后病理诊断分型为:肝静脉型8例,下腔静脉型14例,混合型4例。超声诊断结果为:肝静脉型7例,下腔静脉型13例,混合型3例。1例混合型误诊为下腔静脉型,2例漏诊。诊断准确率为88.5%。结论彩超在诊断断布-加综合征中有较高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应梅;刘晗;朱秀玉;魏秋香;黄果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烤瓷固定夹板修复牙周病伴缺牙患者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烤瓷固定夹板修复牙周病伴缺牙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成人牙周炎患者,经牙周基础治疗后行烤瓷固定夹板修复牙列缺损,共制作义齿26例,追踪观察时间为6~24个月。通过检测牙龈指数(GI),牙周袋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水平(CAL),影像学改变以及问卷调查义齿戴入后患者的主观感受来评价修复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经牙周夹板修复后,在不同的观察时间内,关键牙周指数得到改善(P<0.05),咀嚼功能恢复良好,患者对义齿的总满意率达90%。结论采用烤瓷固定夹板修复治疗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苏媛;吕影涛;黄雁红;罗维;张雪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术后需长期卧床患者褥疮的早期预防与护理

    目的:探讨术前、术中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术后需长期卧床患者褥疮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因股骨骨折需手术治疗且治疗后需长期卧床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试验组24例术前及术中给予褥疮预防护理,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24例仅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记录两组一般情况、褥疮发生人数及褥疮严重程度,并对两组褥疮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住院期间对照组共16例(66.7%)发生褥疮,试验组共10例(41.7%)发生褥疮,两组褥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褥疮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试验组褥疮发生的严重程度较对照组为轻。结论术前、术中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需长期卧床患者的褥疮发生率,减少因褥疮造成的痛苦,临床应加以关注。

    作者:李瑞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