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玉
目的:探讨五行音乐联合免疫疗法对癌症焦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4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分为接受五行音乐联合免疫疗法的试验组和常规干预的对照组,应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进行1次测试,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SAS和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S和HAMA评分均有下降,但治疗后试验组SAS和HAMA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行音乐联合免疫疗法有助于改善癌症焦虑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苏秋兰;李艳;李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的数量和活性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25例大肠癌、60例大肠息肉、30名健康者的外周血NK细胞的数量,并用酶标仪检测各组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大肠癌患者的NK细胞数、NK细胞杀伤率[(1.1±0.7)×108、(26±7)豫]均明显低于正常组[(2.8±1.3)×108、(66±9)%]、大肠息肉组[(2.6±1.2)×108、(6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数量及活性明显降低,提高大肠癌患者NK细胞的数量及活性可增强大肠癌的细胞过继免疫治疗。
作者:曾小辉;彭颂兴;杨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阴式妊娠组织清除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实验组采用24小时强化护理干预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即采用24小时强化护理干预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正常护理方法相比,24小时强化护理干预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李淑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BDNF基因多态性与颞叶癫痫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和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颞叶癫痫组(20名),特发性癫痫组(20名),同时设置对照组为随机选择的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个体(40名)。测定这三组人群的BDNF基因的功能位点rs6265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布。结果颞叶癫痫组以及特发性癫痫组的BDNF基因的功能位点rs6265基因型的频率与对照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DNF基因多态性与颞叶癫痫患者易感性可能无关。
作者:付伦姣;罗成宏;苏斌儒;胡湘蜀;郭强;欧阳梅;宋小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快速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出现症状后不同时间段抽取的血浆中肌酸激酶MB同功酶(ctreatine kinase MB isoenzyme,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I, cTn I)的阳性率。方法选择总共57例AMI患者在胸痛发作后不同时间段所抽取的肝素血浆,用快速法检测其CK-MB和cTnⅠ的含量,对比CK-MB和cTnⅠ在不同时间段血浆中的阳性率,比较两者在不同时间段对AMI的诊断效力。结果0~4h、4~8h、8~12h、12~16h、16~24h、24~48h、48~72h、72~96h、96~120h、120~144hCK-MB和cTnⅠ的阳性率分别为0.479、0.313,0.792、0.698,0.944、0.870,0.962、0.981,0.939、1.000,0.763、0.974,0.514、0.943,0.241、0.897,0.077、0.808,0.000、0.571。结论在0~12h内,CK-MB诊断AMI要稍优于cTnⅠ,而12~24h两者相近,48~144hcTnⅠ则要明显优于CK-MB。
作者:何国堂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析补肾壮骨方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所有患者均用补肾壮骨方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结果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腰背酸痛积分和晨僵时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升降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壮骨方对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作用,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高效改善其病情,值得在临床中被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芦北极;查振刚;王贵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中细胞自噬基因Beclin-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子宫腺肌病、4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自噬基因Beclin-1蛋白及细胞凋亡的标记物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子宫腺肌病中异位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样腺癌中Beclin-1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 Beclin-1表达随着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而下调(P<0.05)。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Ki-67微弱表达,在子宫腺肌病及子宫内膜腺癌中的Ki-67表达均显著上调。结论子宫腺肌病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类似,其发生、发展中自噬基因Beclin-1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高秋;李丽萍;何丽娟;施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提高对支原体肺炎临床和肺部X线表现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132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各项临床和X线资料,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以4~7岁多见,血沉、 CRP和转氨酶增高;肺部体征少而X线改变明显,以小叶性肺炎改变为主,伴肺门影增浓,少数可有大叶性肺炎表现。结论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典型, X线影像表现有助于临床诊断,可在疾病早期诊断中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罗武;孟翠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术后镇痛应用于甲状腺切除术的疗效和对炎性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影响。方法甲状腺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 P组(帕瑞昔布钠组)和C组(空白对照组),予气管插管全麻。 P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 C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等量生理盐水5 mL。观察指标-测定术前、术毕和术后6 h、12 h、24 h的血浆炎性细胞因子IL-6和TNF-α水平;记录VAS疼痛评分;记录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是术毕及术后各时间点的IL-6和TNF-α水平高于术前的水平(P<0.05); P组术毕及术后各时间点的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C组(P <0.05)。 P组术后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低于C组(P<0.05)。血压及心率在术后各时间点P组均低于C组(P<0.01); P组除了拔管后5 min的血压及心率高于术前基础值,其余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基础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 C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血压及心率均比术前升高(P<0.01)。 P组拔管时躁动呛咳率低于C组(P<0.01),两组的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对甲状腺切除术患者能起到有效的镇痛作用,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减少免疫损伤,并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作者:徐天星;李雅兰;胡冬华;陈燕;戴载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护理。方法对36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以及置泵、心理、饮食护理,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痰菌转阴情况。结果36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和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痰菌转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降糖效果良好,做好置泵、心理、饮食护理是保障疗效的关键。
作者:黎英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精细化延续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2年5月期间住院的1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精细化的延续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依从性、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效果、依从性、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精细化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且可帮助患者有效地控制血压,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叶清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彩超(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布-加综合征(BC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6例临床中经过手术或下腔静脉造影的BCS患者,回顾分析其入院时彩色超声诊断的直接及间接征象。并根据患者下腔静脉及肝静脉阻塞情况进行分型分析。结果患者经治疗后病理诊断分型为:肝静脉型8例,下腔静脉型14例,混合型4例。超声诊断结果为:肝静脉型7例,下腔静脉型13例,混合型3例。1例混合型误诊为下腔静脉型,2例漏诊。诊断准确率为88.5%。结论彩超在诊断断布-加综合征中有较高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应梅;刘晗;朱秀玉;魏秋香;黄果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AIDET沟通模式在基层医院腹腔镜手术术前访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5例患者根据时间段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6例,按术前访视常规方法和流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访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AIDET沟通模式进行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访视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访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AIDET沟通模式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岑善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摸索利用IFN-γ诱导THP-14巨噬细胞活化的方法,筛选用于检测巨噬细胞活化状态的佳细胞因子和佳检测时间。方法PMA(佛波酯)诱导THP-1分化成为巨噬细胞,两次加入IFN-γ诱导巨噬细胞活化(两步法),ELISA法检测不同浓度和不同刺激时间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10、IL-12、IL-23的水平。结果IFN-γ诱导的巨噬细胞可大量分泌TNF-α,分泌量大于1000灶早/皂L,而IL-10、IL-12、IL-23分泌量少或未见明显分泌;两次IFN-γ诱导巨噬细胞活化的低浓度均为2.5ng/mL,初次佳刺激时间为8~16h,再次佳刺激6~18h。结论IFN-γ可诱导巨噬细胞活化,两次IFN-γ刺激的效果比单次刺激效果好,TNF-α可作为巨噬细胞活化的理想检测指标。
作者:江勇;郭卉欣;赖赛麟;钱明;李海成;黎贞燕;余丽;江振友;周琳;钟球;陈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体重增幅与围产结局的关系。方法将孕前体重指数正常并诊断为糖尿病(GDM)的孕妇120例,根据孕期增加体重幅度分为3个组, A组11.0~17.9 kg、 B组18.0~24.9 kg、 C组>25.0 kg,分析比较各组间围产结局的差异。结果 C组发生羊水过多、胎儿窘迫和早产的发生率分别是B组的2.23倍、3.64倍和3.7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组发生巨大儿的发生率是A组的4.21倍、 B组的2.20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组发生低血糖的发生率是B组的2.2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体重管理,使体重增幅控制在低范围,可明显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作者:高毅璇;高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术前、术中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术后需长期卧床患者褥疮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因股骨骨折需手术治疗且治疗后需长期卧床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试验组24例术前及术中给予褥疮预防护理,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24例仅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记录两组一般情况、褥疮发生人数及褥疮严重程度,并对两组褥疮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住院期间对照组共16例(66.7%)发生褥疮,试验组共10例(41.7%)发生褥疮,两组褥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褥疮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试验组褥疮发生的严重程度较对照组为轻。结论术前、术中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需长期卧床患者的褥疮发生率,减少因褥疮造成的痛苦,临床应加以关注。
作者:李瑞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COOK促宫颈成熟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280例足月妊娠且有引产指征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130例自8选择使用COOK促宫颈成熟球囊促宫颈成熟后引产孕妇作为观察组,150例单纯用低浓度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并引产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间促宫颈成熟效果、引产成功率、诱发临产时间、总产程时限、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产褥感染、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阴道分娩率、引产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诱发临产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COOK促宫颈成熟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是安全、有效的,孕产妇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玮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COX-2和PDCD4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比较13例大肠癌组织和10例正常的大肠组织中COX-2和PDCD4的表达变化。结果大肠癌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的COX-2阳性表达分别为84.7%(11/13)和30.0%(3/10);大肠癌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PDCD4高表达分别占23.0%(3/13)、90.0%(9/10)。在大肠癌组织中, COX-2阴性的癌组织中PCDC4全部高表达(2/2),有63.6%的COX-2阳性组织同时低表达PD-CD4(7/11),经等级相关检验表明大肠癌组织中COX-2和PDCD4表达具有显著负相关(P=0.007, P<0.01)。结论大肠癌组织中存在COX-2的高表达和PDCD4的低表达,且两者之间的表达强度具有等级负相关性。 PDCD4蛋白可能通过诱导COX-2蛋白的表达上调,增加大肠癌细胞的侵袭力,从而成为其促进大肠癌浸润、转移的途径之一。
作者:邱志泽;毛文利;唐钊;刘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应用个性化截骨技术进行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总结29例个性化截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对29例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无1例发生并发症,手术均成功,关节功能良好。结论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方式的进步,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临床中应建立全新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模式。
作者:王春鲜;兰玉凤;董娜;刘建新;张亚奎;张星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其相关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8例NRDS患儿并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行机械通气+固尔苏治疗,观察组行NCPAP+固尔苏治疗,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给予新生儿儿科常规性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病情转归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抢救成功率为89.66%、死亡率为10.34%,对照组分别为75.86%、24.14%,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家属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尔苏与NCPAP治疗NRDS效果显著,在治疗期间给予患儿科学、全面的护理可提高患儿预后,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作者:柯燕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